《高考古诗词鉴赏》PPT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 诗 词 鉴 赏,1.关于考纲考点,2.古诗词鉴赏常识,3.鉴赏指导诗歌的形象,4.鉴赏指导诗歌的语言,语言之一:炼字,语言之二:语言风格,5.鉴赏指导诗歌的表达技巧,技巧之一:修辞,技巧之二:描写,技巧之三:抒情,技巧之四:表现手法,6.鉴赏指导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之五结构技巧,7.小结,一.了解考纲及古诗词鉴赏的基本常识,考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阐释: 由上可见,高考主要从诗歌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作者感 情四个方面出题。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 充分储备这四方面的知识。必要的名词术 术语要背熟、记牢,解题时运用起来才会 得心应手。,古诗词鉴赏常识:,从内容分 写景 咏物 咏怀 咏史 送别 羁旅 叙事,1.古诗词体裁:,从形式分 五绝 七绝 五律 七律 宋词 元曲,从流派分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豪放派 婉约派,2.古诗词的形象(意象),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有助于把握诗词的思想内 容。诗词的形象,在叙事诗中,形象就是诗人所 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木兰诗中的木兰;写景 咏物诗中,形象就是诗人所描绘的景或物,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草;有时描写的形象 很多,就要将单个形象组合起来,形成整体形象。 如望天门山中的“天门”、“楚江”、“碧 水”、“孤帆”配上动词“断、开、流、回”, 就构成了一幅舟行江上的整体形象。有些直抒胸 臆的抒情诗,诗人自己就是该诗的形象,称为抒 情主人公。,把握古诗词的形象特别要注意的是意象当形像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某种形象与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具有了一定的意味,它就成了诗歌中的意象。以下意象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熟记其意义有助于我们解题。,月亮思乡,思亲思友 浮云游子 鸿雁思乡,信使 燕子惜春,思念情人, 昔盛今衰,国破家亡 羁旅情愁,漂泊之苦 鹧鸪思乡,凄情 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 哀婉,至诚 寒蝉悲凉 杨柳离愁别绪,异地怀人 浮萍、飞蓬、孤舟漂泊之感,梧桐凄凉,悲伤, 菊花高洁品质 梅花不畏强力,纯净洁白 松柏傲雪斗霜 莲爱情 东篱离尘脱俗,3.古诗词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讲究字句的锤炼,讲究炼字,具有形象性、抒情性。鉴赏诗歌的语言,要看哪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生动,哪些词语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哪些句子有丰富的意蕴,即找到“诗眼”、“诗骨”,是把握全诗的钥匙。 要特别重视推敲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因为一个好的动词可以拨活整个诗句;形容词有鲜明的可感性;副词、数量词有时有很丰富的表情达意作用。还要注意体味叠词叠句的作用,它们往往能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绵密曲折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此外,还应注意诗歌的语言风格。以下词语可用来评价诗歌的语言风格,请牢记: 清新明快,自然朴质; 平淡工丽,直率奔放; 含蓄委婉,清静幽深; 雄伟奇特,慷慨悲壮; 洗练质朴,沉郁遒劲; 绮丽秀美,含蓄隽永; 凝练简洁,艳丽多彩; 简洁巧妙,入木三分; 语言凝练,生动传神; 自然宏丽,饶有风骨; 朴实无华,含蓄淡雅; 通俗生动,平易炽热; 炼字精巧,神奇矫健; 语言清淡,颇有情韵; 低回婉转,沉郁深微; 娓娓而谈,明白晓畅; 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 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自然明丽,悠扬畅快,行云流水;等等。,4.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古诗词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从而形成了古诗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表达技巧包含修辞手法、表现方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常见的有:,比喻、拟人、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互文、 设问、反问、反复、联想、想象、象征、烘托、衬托、 对比、反衬、渲染、比兴、过渡、铺垫、伏笔、白描、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以动写静,以乐写忧 以乐景写哀情,二.鉴赏指导,(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点拨:诗歌的形象主要有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诗歌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有: 1.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2.多侧面描写。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多种感觉综合。如: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触觉、 视觉、嗅觉。) 4.交代背景氛围。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例1.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析:诗中的物象和人物形象,使我们似乎看到阳春三月,繁花似锦,诗人独立江边送别友人,他极目远眺,最后连友 人乘坐的船都看不到了,忍然不肯离去。由此,我们当然能 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只不过这种别情 有别于一般的离愁别绪,它不是哭哭啼啼的悲愁,而是在豪 放、洒脱之中见离愁,这是李白诗独特的风格。,举例,例2.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题:词中所描绘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分析。,析:缺、疏、断极写幽独、凄凉的心境。孤鸿衬托幽人,写孤独的处境。惊、恨、寒、寂、冷写孤鸿(幽人)飘飞不定的处境和惊恐不安、孤寂苦楚的心态。,答: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 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词中用“缺月、疏桐、断漏、寒枝、 冷洲”等冷色词语,为孤桐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 “孤、惊、回、恨、寂寞”等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尽了孤 鸿的神态和心理。,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8安徽卷)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 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处于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形象和情感的理解。 如果能读懂诗中的托物言志,再结合注释二,本题的解答应该不是很难。,2.阅读下面的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湖北卷) 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解析:联系本词上下文中的“入高空、赴蟾宫、 雨余、众人看、我碧霄中”等内容可以看出,这里的 夕阳红象征自己得志之日。 再联系三国演义中的上文“江东去、浪淘尽、 是非成败空、青山依旧,几度”可看出,这里的夕阳 红象征的是世事变化。,参考答案:侯蒙的“夕阳红”象征自己时来运 转,大器晚成。 三国演义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3.完成复习书“板块一”练习,(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点拨: 鉴赏诗歌的语言,要着眼诗歌的用词用语。高考一般从“炼字和语言风格”两方面设题。因此,我们复习就从这两方面进行。,1.关于“炼字” “炼字”指的是写作时对字、词的反复推敲、锤炼。这些经过反复推敲、锤炼的词语往往言简意赅,凝练传神,极富表现力,有以一当十的作用。我们鉴赏诗歌时,抓住这些词,往往也就抓住了该诗的重点、精髓。 这些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举例,例1.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题:诗中的“系、啼”两个词用得生动传神,请分别简要说明。,析:从题目可知这首诗作于搬家之时;从内容则可看出诗歌表达的是对故居依恋不舍的深厚感情。其中采用了拟人手法,不直写我不舍故居的一草一木,反写故居的一草一木不忍让我离去,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更能打动读者。,答:“系”用比拟手法,写柳条藤蔓仿佛无数多情的手,牵拉着我,不让我离去,“啼”既实写莺叫的特点,又从听觉上给人一种哀婉、凄凉之感,多角度表达了诗人对故居的依依不舍之情。,例2.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题: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 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分析。(副词),析:要解答这个题,不能只看这一个词或这一句诗,要联系全诗来看。诗的主题是闺怨,内容是闺中女子思夫,而前两句并无怨,第四句才写到怨,由此可知,回 答这个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答:“忽”初看是有些突兀,因为前面写的都是“喜、乐”之情景,但联系下文可以看出,正是有了这个“忽”字,才使得全诗结构上过渡自然;内容上写出女子的怨其实本来就有,只是潜藏在内心而已,一个“忽”字触景生情,将女子内心的情感引发出来,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例3. 江南春绝句 杜牧 (数量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题:前人评论这首诗的看法有两种: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 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两种说法都能成立,但回答时只能选取一种说法,表明态度后说明赞成的理由,言之成理就可以了。不过还是选第一种得分会高一些。,答:1.赞成“千里”,因为本诗不仅写见闻,也写了感受, 既有耳目所及,也有心灵所感,用千里是虚实结合的写法,写 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和江南的广阔、深邃、迷离。,2.赞成“十里”,因一、二句是写眼前景,只有十里才合乎情理,且以小见大,能留给人想象的空间。,例4. 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 (叠词)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题: 叠词运用是本词的特点。请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并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析:“杳杳”写道远,“落落”写水冷,“啾啾”写鸟鸣,“寂寂”写人孤,“淅淅”、“纷纷”写风雪不断,“朝朝”写日复一日,“岁岁”写年复一年。它们都有强调、渲染、内容上增加哀情,语言上更具节奏感和音乐美的作用。如果只是分析叠词的运用,可任选两句,但本题要求找最能体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故必须选末两句,因为这两句是抒发情怀的,前六句都是描写环境的清冷、幽寂,且啾啾、纷纷这些词叠用很 常见。(提示:切记认真审题。),练习,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解析: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 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 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答第一题首先应着眼描摹情状的词语和动。 答第二题也应体会“隐、羡”一类词的意味。,参考答案: .第三联中用得好的字分别是“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天空开阔,鸿鸟渐渐退去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作者向往的是一种隐逸的生活。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写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第(1)题从“网”的有形和无形思考,联系诗歌的表达技巧思考作答;第(2)题把伤春(伤时)和诗人自身遭遇联系起来分析。,重要提醒:拿到一首诗,第一步是要读懂,尤其要准确 判断出其抒发的是乐情还是哀情,这一点很重要。,参考答案:(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想到要把春天网(留)住却不能,从而引发落寞、惆怅之感。这个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借景抒情,用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这些凄冷的景色来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自家屋外门可罗雀,他只能在归鸟的呜叫独自关门孤度岁月,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 (上海卷)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 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 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 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 但欲老渔樵。 【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解析: 题干中的“联系全诗”是解题的关键,要求必须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赏析。“雪”、“朱”从鲜明的色彩对比入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表现了白发先出、朱颜早凋的画面和场景,寄托了作者慨叹时光流逝的万缕悲丝,既承上悲凉哀思的生命体验,又引出尾联对个人际遇的万千感怀。,参考答案:“雪”隐喻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 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天津卷)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鉴赏古诗炼字艺术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认真阅读此诗并结合所学王维诗歌的特色,此题不难作答。第问应根据“遍”字本身的意义并结合句子所写的景物来分析,要注意和“稀”字的对比。第问的“景”实际上就是把诗作的后四句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明确了“景”,“情”也就自然容易写出来了。,参考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南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诵,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 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解析:该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炼字艺术的能力,解答本题只要理解两首诗各自的内容:一是送别诗,一是贬谪诗,就不难了。,参考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 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意,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2.关于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种类繁多,高考着重对一些常见的容易把握的语言风格进行考查,要注意体察、区分以下几种相对的语言风格。 含蓄与直白, 豪放与委婉(婉约) 淡雅与华丽, 庄重与幽默, 典雅与通俗,例1.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本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这首送别诗没有深奥难懂之处,也没有富丽华美的语言和汹涌澎湃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排除含蓄、华丽、 豪放一类诗风,选择朴素淡雅、清新自然一类,再联系诗 局作点分析就行了。,例2.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写送别,读者读后感受不到一丝缠绵之意,请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简析其中的原因。,解析:不论回答什么题,都要读懂全诗,理解内容,这首诗所以不给人缠绵之感,和诗壮阔的意境有关,因此,解题时要抓住“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雁、雪纷纷”这些词语分析。,答:读送别诗,读者感受不到一丝缠绵之意,是因为其语言风格豪放刚健。诗的前二句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雁、雪纷纷”这些词语写景,用壮阔的意境折射出行人开阔的心胸,后二句抒情,用“莫愁、谁人不识”表现送行人开朗的祝愿。,提示:若和王维的渭城曲比较,其语言风格更见鲜明。 附: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读,练习:1. 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故国的赤胆忠心)。 阅:见证。 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重庆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风格。“新丽”是前人认定的语言风格,答题时通过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来印证“新丽”就行了,只是注意分析要结合原诗。,参考答案:本词先用比拟手法,用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往。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3.完成教本“板块二”练习,(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点拨:诗歌的表达技巧指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描写技巧、结构技巧、抒情方式等,下面我们就一些常见的作一点讲解。,1.表达技巧之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借代、对偶、双关、 顶真、设问、反问等。,例1. 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霞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 字来如线。 注:淮山:淮河一带的远山。 淀:即“靛”,深蓝色染料。,举例,这首元曲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线”两句在运用这种手法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这首曲是作者晚登浔阳楼的即兴之作。七个句子,句句比喻,故第一问不难回答。第二问着重思考角度问题(视听、远近、俯仰、形、色、声等等)。,参考答案: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七个句子,句句有比喻。 “长江万里白如练”一句从色和形的角度写远望长江,写得极有气势; “塞鸿一字来如线”只从形的角度写南归的大雁“一”字排开,掠过江天的景象,既点明节令,又引人遐想。,例2.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双袖龙钟泪不乾”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理解诗句是说泪下如雨,双袖不干的意思,就不难看出其夸张手法再联系标题和全诗内容,可看出表达的是深切思念故园、亲人的思想感情。,例3.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诗的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 怎样的情感?,解析:回答这个题,首先要了解“竹枝词”是巴渝民歌中的一种,多为情歌。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词中写“晴”实为写 “情”。,答:最后一句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里晴雨 的“晴”实指感情的“情”。大胆而又含蓄地表达一个女子对情人的眷念、等待、希望和内心的忐忑不安。,2.表达技巧之二描写技巧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白描等等。,例1.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赏析:这首诗用了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社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还表现了当时当地淳朴的民风 和闲适的生活。侧面描写往往起烘托作用。,举例,例2.细节描写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赏析:本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细腻地表现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特别是末句用一个细节描写,将作者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表现得具体形象。,例3.动静结合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赏析: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例4.虚实结合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赏析:此诗短短四句,凄美至极,令人怅惘不已。一二句是虚景:人花交映,十全十美;三、四句是实景:花在人去,怅惘顿生。以虚衬实,把读者带进无限凄美的意境之中。,3.表达技巧之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等等。,举例,例1.直抒胸臆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赏析:这首诗由两个反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第一、二句起笔直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三、四句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例2. 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这在古诗词中很普遍),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名句赏析:第三联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答:这两句著名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 江上春潮已至。由此不能不让诗人慨叹白日和黑夜的交替 ,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过,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例3.用典抒情 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 情感,这就叫作用典。,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尽管国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人生悲剧抒发了怨恨之情:如君王昏庸,杰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剧。,例4.借古讽今,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在今黄石市长江南岸。 王浚: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 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锁:吴国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锁链。东吴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锁链横锁江面。王浚用几十大筏冲 走铁锥,以火炬烧铁链,扬帆顺流直取金陵。 石头:石头城,今址在南京石头山后。 四海为家:国家统一。 故垒:西塞山要塞。,题目: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其弦外之音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解析:本诗前四句写史,后四句抒怀,重点在后面。结合注释不难看出,第五句的“往事”是特指前面前面写到的东吴和六朝破亡之事,结尾一句以景结情警示当朝时下虽江山一统,但历史的教训不可忘记。,4.表达技巧之四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 比兴、渲染、烘托、 欲扬先抑等等。,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例1. 衬托,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赏析:诗中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来衬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所营造的的冷寂、孤独艺术氛围;以茫茫天地之宏大,来衬托一沙鸥之渺小、孤寂,读来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例2.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对比和衬托往往不可相辅相成。,赏析高适燕歌行名句: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深刻揭露了将帅的无耻,既颂扬了战士们的奋勇杀敌,又为其鸣不平。,例3.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抽象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 ,这里用采红豆来表达摄取、珍藏友情、爱情的意思,具体可感。,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题目:诗中的菊花有什么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解析:要解答这道题目,首先要知人论世,知道黄巢其人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同时还要知道本诗用了象征的写法,明确了 这两点,解答这道题就没有什么难度了。,参考答案:诗中的菊花,象征农民起义军将士的战斗风貌和性格,及其主宰乾坤的气概,这样写含蓄有致而又生动具体。,例4. 比兴,“比”与“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技巧。除诗歌外, “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喻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 “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联想。比兴往往结合使用。,古诗中常用比兴手法,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现代一些民歌也常用比兴手法,如陕北的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满天的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晴了天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发展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又如贺敬之用信天游形式写的回延安:“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5.表达技巧之五结构技巧卒章显志; 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例1.卒章显志,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赏析:这首律诗先描绘杜甫诸葛亮祠堂的环境,渲染 寂静、肃穆的气氛;再概述诸葛亮的政治活动,最后抒情 表达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而这最后两句即是该诗所要表达的主旨,这种写法就叫卒章显志。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十分鲜明,从而突显主旨。,例2.欲扬先抑,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赏析:诗的前二句写游园被关在门外,顿时扫兴之至,感到该园不值一游;后二句来一意外之笔,通过一枝探出墙头的杏花,引出对满园的春色的联想,诗人的喜悦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前面的抑衬托了后面的扬,通过这一抑一扬,诗歌所刻画的形象更鲜明,所表达的感情更丰富。,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08年山东卷)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n):持取,捻弄,(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解析:第一题考查对借物抒情中的意象的把握;第二题考查对表达技巧的把握,答题要在整体把握诗意的基础上,联系句子作具体分析。,参考答案: 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解析:(1)颔联具体写的是,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概括起来,是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具体写的是,西南三峰并列着,只能见到一半,而另一半似乎隐于青天之外;一条大江,看起来被白鹭洲分割成两道。概括起来,是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颔联反映了六朝繁华不再;颈联反映江水永流,自然永恒。作者通过自然的永恒反衬历史繁华的短暂,抒发了人事沧桑之感。 (2)以“浮云”比喻奸邪,以“日”比喻君王和贤人。作者以浮云蔽日为喻,写奸邪为非作歹、君王被奸邪所蒙蔽,写包括自己在内的贤者不得任用。“使人愁”,点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浮云蔽日、不见长安,是愁产生的原因。,参考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8浙江卷)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此诗颔联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请写出这两个人的姓名,并简析用典的好处。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第(1)题从用典思考,“泽畔行吟”是屈原列传中学过的,“司马江头送别”是琵琶行中学过的;第(2)题把用屈原和白居易典故结合起来,以及联系诗人自身遭遇来分析。,参考答案:屈原、白居易。用两位名人的正义而不得志来含蓄表达自己秉直而不被人理解,反遭贬谪的愤懑。,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 首联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8江西卷)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解析:作者借淮河这条本为大宋内河、现在却成为宋金界河的河流,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首句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互不相干。二句写南北相隔之状,虽同在一条河流之中,波痕相接,却不能相通;一线淮水,似乎成了天造地设的界线,无法逾越。三四句写到此时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飞,而两岸人民反倒不如鸥鹭自由,只能隔岸相对,让人悲从中来。本诗写南宋时期山河破碎、人民隔离的现实,表达对此种现状的悲痛、无奈之情,而这种现实和感情都是借景物来表达的,即是虚写的。,参考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难以接触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5.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08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