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重点概述_第1页
劳动法重点概述_第2页
劳动法重点概述_第3页
劳动法重点概述_第4页
劳动法重点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之形 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 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不包括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 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农村劳动者、现役 军人、家庭保姆) 劳动者的条件:1.年龄条件(最低就业年龄是 16 周岁) ;2. 劳动能力条件 劳动关系的特征:1.主体特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2.劳动 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中 3.劳动关系的劳动是有偿的 4.劳动关 系兼有财产属性和人身依附性 5.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 性 劳动法的渊源 1.宪法 2.劳动基本法 3.国务院制定的劳动行政 法规 4.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劳动规章 5.地方性劳动法规 6.我 国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书 7.工会制定的经政 府组织部门认可或者工会与国务院有关部委联合公布的有 关劳动问题规范性文件 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的义务: 1.全面、协作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 2.制定企业规章的义务 3.给付劳动报酬的义务 4.提供符合劳动安全卫生基准的劳动条件的义务 5.向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的义务 6.为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义务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劳动就业的基本要素: 1. 公民正处于劳动年龄阶段 2. 公民具有劳动的行为能力 3. 必须有参加劳动的意愿 4. 必须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 5. 应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6. 社会必须有劳动需求 公共就业服务是指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提供的公益性就业 服务。为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平等的职业介绍服务是政府的 责任。 公共就业服务要求 (1)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县级以上人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资金用于促 进就业工作 。 (2)公益性(非营利性非营利性)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招聘会 不得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不得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不得不得举办或 者与他人联合举办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免费提供以下服务 (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二)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 信息发布; (三)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四)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五)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六)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职业介绍所是指由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为用人 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中介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 务的营利性营利性组织。 设立条件: (一)有明确的章程和管理制度; (二)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额 的开办资金; (三)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首先在工商行政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办理登记登记,后 经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获得职业中介许可许可证 “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二)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 (三)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 (四)扣押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者向劳动 者收取押金押金;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 反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指基于特定职业内在需求以外特定职业内在需求以外的因素,在就业 或职业的机会或待遇上给予区别区别、排斥或优惠排斥或优惠,从而剥夺或 损害就业或职业上平等。 1. 性别歧视 2. 地域歧视 3. 身份歧视 4. 生理歧视 1.向妇女劳动者提供和男性劳动者均等的就业机会 2.不得提高妇女劳动者的录用标准 3. 不得约定针对妇女劳动者的限制性条款 4. 对男女劳动者应当实现同工同酬 就业助援的主要措施 1. 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 2. 鼓励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1)税收优惠(2)社会 保险补贴(3)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3. 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1)税费减 免政策(2)贷款贴息政策(3)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4. 就业援助服务(1)求职登记和职业指导(2)岗位援 助(3)职业技能培训(4)跟踪服务 工资法律制度特征 1.工资必须是基于一定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所取得的劳动报酬; 2.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法定义务,工资给付的直接依据是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协商结果) ,劳动者取得工资则必须履行劳动合 同规定的义务。 3.当事人关于工资的约定不得与法律、集体合同的保障标准 相抵触。 4.工资分配受国家法律规定和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 5.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以货币形式支付; 6.工资必须定期定期支付; 最低工资制度 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假、 探亲假、 婚丧假、 生育 (产) 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休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 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约定未完成定额或承包任务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 付劳动报酬的劳动合同条款为无效条款无效条款。 法律未对“非正常劳动”做进一步细化解释,一般来 说包括:无故旷工、迟到早退、工作时间擅自从事与工作任 务无关的其他活动、下岗待业期间等。 依法不列入最低工资的劳动报酬 (1)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 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3)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如培训费、劳防用品、住房补贴、生活困难补贴、企 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保费、货币或者非货币性伙食补贴、交通 补贴等。 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排除 (1) 国家公务员 (2) 学徒工 (3) 假期临时就业的学生(4) 残疾人(5) 租赁或承包经营企 业的租赁人或承包人 最低工资的给付最低工资的给付 1. 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的程序和办法依法进行张贴和公告 2.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企业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 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可责令其按所欠工资的 15 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工资保障制度 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则:1.货币支付规则 2.直接支付规则 3.足 额支付规则 4.定期支付规则 5.定地支付规则 6.优先支付规则 7.紧急支付规则 无故拖欠不包括无故拖欠不包括 因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因单位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征得工会同意 后,暂时延付。 无故无故克扣不包括克扣不包括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 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 依法制定的厂规、厂纪明确规定的; 经济效益下浮,工资下浮,但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 准; 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的工资。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 险费用;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试用期的工资支付 可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 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80%,并不得低于当地最 低工资标准 病、事假期间的工资支付 a.职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 其标准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 资标准的 80%。 b.事假工资可由当事人协商,可不受最低工资标准限制。 年薪制及类似情况的工资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每个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标准 向其预付工资,年终时或考核周期结束时再进行结算。 工资支付的保障措施:1.工资支付的预警制度 2.工资支付的 赔偿制度 3.工资支付的信用等级制度 4.欠薪保障制度 视为提供正常劳动期间的工资支付 (1)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 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 (2)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 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 (如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当选为社团代表参加会议等) (3)经过用人单位推荐或批准,劳动者临时脱产或半脱产 到有关学校参加学习或培训期间;经本单位同意脱产参加函 授学习的,在规定的脱产面授学习期间;经本单位同意脱产 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依 法支付劳动者工资。 基本工时制度 1.标准工时制 2.缩短工时制( 特别危险、繁重、有毒害、过度紧张的工 作劳动法39:未明确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少于8 小时变通做法 从事夜班工作的职工“夜班工作” :当日晚 上10时至次日早晨6时之间“缩短方法” :比标准工作日减 少1小时 + 按照规定发夜班津贴哺乳期女职工 “哺乳期” : 有不满1周岁婴儿。 “缩短方法” :工作时间内哺乳2次,每 次30分钟; 每多哺乳一个婴儿, 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 3.不定工时制 4.综合计算工时制 延长工时制度 法定不适用加班加点的劳动者 a.未成年人,b.怀孕 7 个月以上的女工,c.哺乳未满周岁婴 儿的女工。 一般情况下加班加点的规定 a.生产经营需要 b.事先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并征得对方同 意; c.一般每日最多不超过 1 小时;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在 保障劳动者健康的前提下每日最多不超过 3 小时,每月最多 不超过 36 小时。 法定休息时间种类 1、间歇时间 2、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3、公休日(或公休假日、休息日、每周休假日等) 4、法定节假日(法休定假日) 5、探亲假 6、婚丧假 7、年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 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 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a.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b.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c.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 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 上; d.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 以上; e.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 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 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卫生安全法律制度主要特征 1. 对象对象具有首要性:劳动者的人身 2. 实施具有强制性强制性:用人单位义务,劳动者权利 3. 保护范围特定性特定性:劳动过程 4. 内容具有技术性技术性:安全卫生技术规程和标准 行政管理部门职责 根据管理权限制定制定统一执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标准,使劳 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科学化、规范化, 并力争同国际劳动立 法标准接轨。 组织和推动劳动安全卫生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工作, 为建立科学 合理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更多劳动 安全卫生保护产品, 并负责组织推广。 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基础制度基础制度 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进行监督监督、检查检查以 及对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单位或个人依法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义务 对于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用人单位负有不可 推卸的法定义务,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建立建立健全各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广泛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教育。 按规定提供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条件设施和条件。 对未成年劳动者和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 定期的健康检查定期的健康检查。 对劳动者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培训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为劳动者缴纳保险费 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 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内容 1. 防治主体(no.9) 安全监督部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重点:前期预防) 卫生行政部门:职业病的检测、调查、认定等工作 劳动保障部门:工伤保险环节(治疗、康复费用承担) 三个部门科学分工、职责明确、责任具体、联动协作。 2. 职业病的认定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 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3. 用人单位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 负责;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 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 or 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 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 助。 举证责任倒置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 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主张有关 的证据的,仲裁庭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否 则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相关的各种资料;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交有 关证据;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有关资料。 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未成年工禁忌劳动范围 2.对未成年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制度(1)安排工作岗位之前 (2)工作满 1 年(3)年满 18 周岁,距前一次的体检时间 已超过半年 3.对未年年工实行登记制度 劳动争议特征 1.主体特定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内容特定性:劳动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权利和 劳动义务。 3.不同的劳动争议按不同程序处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包括协商协商、调解调解、仲裁仲裁、诉讼诉讼。 劳动争议范围: 1.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 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 偿金等发生的 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 (一)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 纠纷; (三)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 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 议纠 纷; (四)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五)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六)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事业单位与其聘 用人员之间的争议,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1.当事人首先提出申请。 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之日起 30 日提出申请 2.审查和受理(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是否超过时效,当事 人是否自愿) 3.调查 4.调解。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结 束。到期未结束到期未结束,视为调解不成视为调解不成 5.制作有关文书并送达 劳动争议仲裁: 管辖(一)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劳动合同 履行地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 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 履行地(工资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专属 管辖】 我国公民与国 (境) 外企业签订的劳动 (工作) 合同, 若履行地在我国境内,因履行该合同所发生的争议,由合同合同 履行地履行地仲裁委员会受理。 (二)级别管辖 1. 直辖市仲裁委员会 2. 省、自治区仲裁 委员会 时效 仲裁时效中断的原因有: 1.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2.当事人一方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程序 (一)申请与受理(二)仲裁准备(三)开庭(四) 和解和调解(五)裁决规则 (六)结案(七)裁决效力(八)强制执行 劳动争议诉讼: 仲裁结局与起诉 仲裁以裁决结案的,当事人不服裁决,有权在收到裁决书之 日起 15 日内起诉。 仲裁机构以超过仲裁时效等为理由决定不予受理的, 当事 人也应当有权在收到不予受理的书面通知或决收到不予受理的书面通知或决 定定之日起 15 日内起诉。 特殊情形 仲裁以当事人撤回申诉结案的,当事人无权起诉 仲裁委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书已经生效,一方当事人反悔 提起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中的部分事 项不服,依法向法院起诉的,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委员会对多个劳动者的劳动争议作出仲裁裁决后, 部分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向法院起诉的,仲裁裁决 对提出起诉的劳动者不发生法律效力;对未提出起诉的部分 劳动者,发生法律效力。 直接起诉的情形 对于拖欠工资的案件,劳动者手中有明确的工资欠条的,可 以不经过仲裁直接起诉。 拖欠工资的纠纷,其性质既属于劳动报酬争议,同时也符合 民事债权债务纠纷的特征。 不过,该类纠纷直接起诉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手头上有确凿 的证据工资欠条。 受案范围 (一)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一般范围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 2 条规定的劳动争议, 当事人不服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 依法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二)特殊情形(仲裁未受理的情形) 1. 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 议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而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 不服, 依法向法院起诉的, 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 应当受理; 虽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属于法院主管的其他案件,应当 依法受理。 2. 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仲裁时效期间 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定,当事人不服,依法向法院 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3. 仲裁委员会为纠正原仲裁裁决错误重新作出裁决, 当 事人不服,依法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4. 仲裁委员会以申请仲裁的主体不适格为由, 作出不予 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法院 起诉的,经审查,确属主体不适格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 回起诉。 5. 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事项不属于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围, 当事人不服,依法向法院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 诉 支付令 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 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 文书。 债务人在受到支付令之日起 15 日日内内不提出异议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不履行支 付令付令的,债权人可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1. 实行有条件的社会共同责任的原则 2社会保障的水平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3. 社会保障的内容和模式应与本国国情相适应原则 4. 社会公平和提高经济效率相结合原则 养老保险制度特征 1.劳动者达到法定年龄,并从事某种劳动达到法定年限; 2.劳动者被依法解除法定劳动义务; 3.宗旨是为被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 维持其老年生活; 4.养老保险是适用范围最广泛的社会保险项目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确立了养 老保险基金由国家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共担的原则。 发放养老保险金的条件: 1.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条件。我国规定:男性年满 60 周岁, 女性年满 50 周岁达到老年, 有权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2. 满足法定退休工龄条件。我国规定:职工连续工龄 满 10 年;国家公务员提前退休一般须连续工龄满 20 年,连 续工龄满 30 年者提前退休可不受年龄限制;因工伤残而完 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退休不以连续工龄为条件。符合工 龄条件,才有权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3. 满足一定缴费年限。我国规定,职工个人缴费年限 满 15 年的,退休后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 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的法律特征 1. 实施对象:失业保险的对象为失业劳动者; 2. 保障功能: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促进再就业。 3. 待遇期限:劳动者只能在法定期限内法定期限内享受保险待遇。超过 期限,即使劳动者仍处于失业状态,也不可享受。 4. 费用负担:失业保险费由企业和劳动者企业和劳动者缴纳。 支付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 定履行缴费义务满 1 年 2.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3.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失业保险待遇的停止 . 重新就业的; . 应征服兵役的; 3. 移居境外的; . 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 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 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 构介绍的工作的 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资金的筹集: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 缴费义务人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用人单位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 金和个人帐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 计入个人帐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合同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就医疗 保险受益人的疾病治疗待遇签订的协议。医疗保险合同的期 限为 1 年年。我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均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定点药店管理。 工伤保险制度 筹集: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 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的情形 【一般情形】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 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 意外伤害的; 4. 患职业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 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视同工伤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 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 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 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 60 日内 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 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 1. 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 醉酒导致伤亡的; 3. 自残或者自杀的。 工伤保险停止情形 1. 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2. 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3. 拒绝治疗的; 4. 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 1. 劳动合同的主体特定性:劳动者 vs.用人单位 2. 劳动合同的内容法定性:内容 * 法律责任 3. 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4. 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劳动过程的实现 5. 劳动合同履行的从属性和非强制性 6. 劳动合同权利、义务的延续性 劳动合同订立原则劳动合同订立原则 1. 平等自愿原则 2. 协商一致原则 3. 遵守法律、法规原则 4. 诚实信用原则 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 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劳动者的说明义务劳动者的说明义务:与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与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如教育状 况、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等。 未尽义务的承担法律责任 1.构成欺诈行为(故意隐瞒或故意虚假告知) 2.劳动合同无效(欺诈手段,违背真实意思) 3.解除劳动合同 4.损害赔偿(给对方造成损失) 5.支付劳动报酬(包括劳动者欺诈的情况) 劳动合同订立程序 【一般程序】 公布招工简章 志愿报名应招 用人单位考核择优录用 劳动合同的签订 【禁止事项】 招用劳动者时,单位不能: 1.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2.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法律后果:违反禁止事项,用人单位将承担以下责任: 1.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证件和财物; 2.给予一定行政处罚。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劳动合同法第 10 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书面 劳动合同。 (强制性的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 7 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职工名册备查。 【注意】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未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承担以下责任: 1.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劳动合同,用 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两倍的工资; (应当自劳应当自劳动合同期动合同期 满的次日起至满满的次日起至满 1 年的前年的前 1 日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日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 2.自用工之日起起满一年满一年未订立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和 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 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 1. 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2. 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但支付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的劳 动报酬。 用工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 同的,用人单位应:书面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补偿金 劳动合同订立 vs.劳动合同生效 1. 一般情况:劳动合同从订立起生效; 2. 附期限的: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生效日期的,日 期到达时生效。 劳动合同订立 vs.劳动关系建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事实劳动关系:未签劳动合同 or 劳动合同无效 2.劳动关系无因性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5 种情形种情形) 1.协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 法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订立劳动 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 应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10 年的; 3.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 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10 年 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10 年的; 4.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且没有违纪等过错行 为、医疗期满及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5.特殊: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 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非因本人原因从原单位被安排到新单位工作的,在原 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合并为新单位的工作年限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的,应当自应订立自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每 月支付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两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 3 个月以下 不能约定试用 期 完成一定工作的劳动合同 不能约定试用期 3 个月以上不满 1 年 不超过 1 个月 1 年以上不满 3 年 不超过 2 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