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_第1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_第2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_第3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_第4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四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二一一年十一月目 录 1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11.1项目建设基础和优势11.2项目建设目标32 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过程52.1 专业定位分析52.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72.3 师资队伍建设102.4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12.5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122.6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22.7 专业群建设133 项目建设完成情况133.1 完成了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143.2 优化了师资队伍193.3 完善了校内外实训条件233.4其他项目完成情况274 特色与亮点274.1依托专业办产业274.2办好产业促专业284.3产学结合一体化295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使用效果315.1 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315.2 资金使用效果316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326.1 存在的问题326.2 改进措施322009年5月,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被确定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示范建设专业。自立项建设以来,按照水利部关于大力发展水利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水人教2006583号)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关于开展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水教协200816号)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水利事业发展对水利职业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项目全体建设人员经过不懈努力,按照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和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任务书的要求,顺利完成了各项建设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如下:1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1.1项目建设基础和优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山东省水利职工大学),到2008年已有6届毕业生,在校生有近1200名。2004年被教育部、建设部等六部委确立为建设行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005年被确立为院级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被确立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6年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建设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在师资队伍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技能培养、工学结合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专业原有基础和优势如下:1.1.1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原有专兼职教师89人,其中:教授2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20人,高级工程师10人,职称、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专业教师多数拥有注册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同时,为改善“双师”结构,强化学生技能培养,每学期在企业中挑选1015名技术专家及能工巧匠担任兼职理论课教师,选择3040名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1.1.2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原有土工实训室、建材实训室、力学与结构实训室、测量实训场、施工实训场、建筑CAD实训室、工程地质实训室、建筑设备实训室等生产性或仿真性实训场所,有依托专业教师技术力量成立的宝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水源建设监理工程公司。校内实训场所实训设备较为齐全,固定资产达1570.61万元,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为100%,保证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校内实训基地见表1.1。表1.1 主要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名称主 要 设 备总价值(万元)1土工实训室三轴仪、电导仪、振筛机、固结仪等162.522力学与结构实训室万能材料试验机、静动态应变仪350 3施工实训场振捣器、压刨机、砂浆搅拌机、钢筋机、起重机等6064测量实训场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电子绘图仪、微机、激光测距仪、数字化仪、激光经纬仪、GPS等230 5地质标本室水类型态模型、偏光显微镜、矿物标本、126建材实训室压力机、搅拌机、干燥箱、养护箱、稠度测试仪、混凝土渗透仪等99.557建筑设备实训室水、电设备,生产工具45.548建筑CAD实训室计算机、投影仪等65合 计1570.61原有校外实习基地22个。其中有一级建筑施工企业、优秀房地产开发企业8家。它们技术力量雄厚、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重、企业效益好,具备常年接受学生实习任务的能力。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学校与这些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根据协议,作为合作单位的企业无偿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及教师实践锻炼场所,协助做好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参与专业的教学改革,学院优先向合作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1.1.3强化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基本形成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教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注重因材施教。采用互动式、案例式、启发式、专题讨论会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规划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在教学手段运用方面,重视教学手段改革,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如建筑工程制图与CAD的整合。在考核制度改革方面,改革考试制度及命题方式,建立试题库,已经部分实行试题库命题考试;部分课程还结合应用能力考核,采取教考分离;部分课程采用技能测试形式。多种考核方式的合理选用,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逐步建立起以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习评价体系。在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方面,围绕提高专业教学效果和岗位教学要求,教师进行了课程改革探索,将专业课程体系以基本知识及技能、专业专项技能和专业岗位综合训练为主线,在充分保证体系健全、关系明确的前提下,营造真实实训环境,进行了大量课程的解构与重组,已经形成了符合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要求,围绕“双证书”和企业需求,增加证书课程及企业关注的课程以及强化实训环节的完善的教学体系,建成了4门院级精品课程。1.1.4推行“技能考核制度”和“双证书”制,保证培养质量在各种教学文件中均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开放的土工、建材、施工等多个实训室(场),提供了学生注重实践、参与实践的机会;技能鉴定中心的成立,加大了学生技能培养和考核的力度。按照山东省社会与劳动保障厅、山东建筑工程管理局、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的要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单位合作,进行了工程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工程测量员、绘图员等资格与技能培训,学生获取证书比例达到100%,有30%以上的同学获取了两个技能证书。1.1.5校企合作,服务质量高、专业影响大专业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畅通的就业渠道,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本专业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吸纳一大批工程一线的能工巧匠充实到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工作中,成为建筑业高级技术人才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土工实验室具有山东省建设厅乙级资质,建材实验室具有山东省水利厅乙级资质。两个实验室不断开拓市场,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先后为南水北调工程、引黄济青工程、京福高速公路、栖-莱高速公路、峡山水库扩建等工程,提供土工试验、材料试验、各种检测试验,其中有大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参加了这些工程项目,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依托专业技术力量成立的院办企业宝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水源建设工程监理公司,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为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能力的训练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校企合一、工学结合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多年来,承揽工程施工任务15项,完成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教师参加建筑工程设计、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等项目达70多项次;为企业提供材料、土工等各类试验检测服务1000余项;为社会培训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等3500人次。教师们的精湛技艺和热情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1.2项目建设目标依照建设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山东省建筑产业发展状况,本专业定位于培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第一线的施工员、造价员和质检员,以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通过营造真实实训环境,以大量的仿真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技能型建筑业人才的零过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技能为特色,以应用为本位,以质量为准则,以继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用三年时间,逐步把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工学结合特色鲜明,师资结构合理,教学条件优良,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能在同类高职院校中起示范带动作用的高职示范专业。形成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共同发展的建筑类专业群。1.2.1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工学结合, 进一步完善“岗位引导式”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建筑业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监理员等岗位技能为中心,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健康体魄以及科学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建筑行业一至二个岗位工作,一专多能,在特定岗位上有一技之长,能实现目标岗位的零距离结合的劳动者。通过完善教学质量保证措施,建立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学计划实行动态调整。改革传统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实施考证结合、以证代考、突出技能的考核。实行“双证制”、“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 1.2.2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引进、外聘等方式,建立一支具有教育理念新、师德高、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学骨干,培养在国内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带头人。至2011年使该专业专兼职教师数增加到114人。其中,兼职教师达到57人,专兼职教师比例1:1。培养省内知名、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带头人1名,校级专业带头人2名,行业拔尖人才5名,骨干教师15名。1.2.3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建筑业施工员、质检员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按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建设高质量的校内专业实习实训场所4个;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反映真实工序过程的虚拟实训项目2个;校外实训基地增至34个,通过轮岗实训保证学生分散实践,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实训场所的作用,把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变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地和服务社会的平台。 1.2.4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系统化,建设4门“工学结合”特点显著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营造真实职业环境;改革现有选修课的设置,设置讲座课程;建设1门国家级、2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院级精品课程;开发4门实训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完善课程体系,使“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在4所以上院校推广使用。1.2.5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力度(1)积极筹建宝胜建筑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范围;(2)利用已有的宝胜建筑工程责任有限公司和水源建设监理公司以及学院优越的实验实训条件,广泛开展社会技术服务,扩大产学结合范围,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做好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实现专业的良性发展。1.2.6整合职教资源,打造建筑业职业教育品牌形成以职业教育院校为主体、以企业和行业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提高职业院校适应市场的竞争力,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打造建筑业职业教育品牌,提升建筑业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使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以一流的建筑职业教育支撑一流的建筑经济发展,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社会影响,为山东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人才保障。2 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过程2.1 专业定位分析2.1.1社会调查分析示范建设期间,先后在济南、青岛、日照、潍坊、临沂等地,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日照港(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海天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岗位群)及岗位职业能力调研(如图2.1-图2.4),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和人才规格的新要求。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确定了施工员、造价员(预算)和质检员为本专业主要目标岗位,针对主要就业岗位和就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了职业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工作态度等教育目标。 图 2.1 项目小组在中铁十四局一公司施工现场调研 图 2.2 项目建设小组在港建集团有限公司调研 图 2.3 项目建设小组在锦华建设集团调研 图 2.4 项目建设小组走访天泰集团调研 2.1.2专业定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施工员、造价员和质检员为就业岗位群。为国内特别是山东省的建筑业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2.1.3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了行业企业的资深专家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见图2.5),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图2.5 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为建筑施工企业及建设咨询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基本技能,掌握建筑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所必须的技术、管理能力,具有过硬的岗位工作能力,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1.4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及质量标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是:主要学习具有专业岗位群所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所需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能熟练应用专业岗位技术,并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学习,毕业生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好的计算机及外语应用能力;具有建筑工程识图与绘图能力;具有工程管理软件应用能力;具有建筑施工测量与放线能力;具有建筑工程质量检查能力;具有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能力;具有成本控制与配合结算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网上查询施工资料的能力。2.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2.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测量技能施工能力检测技能管理能力识图技能劳动者基本素养专业岗位综合训练基本知识及技能专项技能(能力) 图2.6 “岗位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施工员 造价员 质量检查员等岗位群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通用技能2009年,学院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和47号文件精神,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改革试点专业,并在2008级学生培养过程中构建和实施了“岗位引导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6)。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学年在学生学习职业基础课程和部分职业岗位课程后,根据工程施工的一般规律安排在11月份到现场进行施工工艺过程认识实习;第二学年学生主要学习大部分的职业岗位课程,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安排学生到现场进行生产实习;第三学年学生主要学习职业拓展课程和开展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觉学习,解决大众化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厌学或者说学习动力不足、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差等问题。学生能及时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巩固校内所学理论、技能,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自己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场人员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甚至遭到的“冷眼和嘲讽”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主动去学习,提高了专业教学效果。该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试行,学生岗位核心能力提高显著,取得了良好效果。2.2.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经过新一轮的社会调研、企业调研、岗位调研,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准,经过对行动领域的分析、归纳、评价、选择、转换等,充分考虑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持续发展要求,同时引进消化国际先进的一体化教学理论和方法,重新构建了建筑施工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完成了与之配套的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课程标准、绩效考核体系和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跟踪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在保证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以项目为支撑,职业岗位课程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岗位能力岗位工作课程体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见图2.7),实现了校内实训“学做合一”和校外实训“工学交替”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图2.7 课程教学模式(1)项目支撑本教学模式要求专业课程(包括部分主要专业基础课程)选择专业统一的典型工程项目,以该项目的施工内容作为各门课程的支撑,联系岗位需求,确定本门课程的具体能力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所选典型工程项目没有涵盖的部分内容,根据典型项目类似做法进行拓展(方式可以是教师补充介绍、教师点拨同学完成、让同学发现并解决等),做到触类旁通,实现了举一反三。(2)案例教学首先,典型工程项目作为必学案例,每门课程紧密联系典型工程项目选择案例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学完专业全部课程后,能够经历典型工程“制图投标施工管理验收”的全部工作内容,增加了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确保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其次,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补充项目外案例,拓展了学生见闻。(3)任务驱动课程教学过程紧扣典型工程项目,以工程项目的做法分解形成一系列工作任务,要求每位同学把完成工作任务作为近期目标,使学习的过程变成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以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激励了学生,以完成任务的过程教会了学生实际岗位工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流程。(4)现场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合理安排现场教学内容。现场教学采用集中时间、课程穿插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采用参观、讲解和动手演练等方式进行。2.2.3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教材为了保证新课程体系教学的顺利实施,在企业技术人员帮助下,组织编写了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理论与实训“融通”的“教、学、做”一体化教材。教材从形式上打破了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把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结合起来,从内容上引入企业、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实际、贴近工艺,体现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反应专业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突出了职业性、实用和针对性。其中建筑工程制图与CAD、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获省级工学结合优秀教材称号。2.2.4实行“双证书”制度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取得的证书为:山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证书;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证书;施工员、造价员、安全员、质检员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至少一项。通过积极推进,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2.2.5教学资源库建设汲取专业前沿和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建设包括网络课程、职业技能库、专业教学软件、行业规范、工程法规、工程案例、教学视频和直播教室等教学资源库,构建了校内外共享的专业学习平台。2.3 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创示范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本年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中心地位,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三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3.1成立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实施建设计划 三年来,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培养双师、造就名师”的总体思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施了品牌战略,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形式,全力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学院专门成立了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采取各种措施,并根据个人情况为每个教师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建筑工程专业师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计划及整改措施,为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与计划性,保证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不仅制定而且认真贯彻实施了以下相关制度:专业教师工作规范、专业教师规章制度及考勤办法等多项制度,并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实行依法管理,依照岗位合同要求,明确所有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及相关教学、管理工作制度。专业组教师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检查师资规划执行情况,交流师资队伍建设经验,研讨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保证了师资建设规划的全面实现。2.3.2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根据学校的青年教师培养工程计划,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提升师资质量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开展青年教师赛课、老教师上示范课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求青年教师依照标准制定好个人提升计划,帮助他们过“三关”,即师德关、教学关、科研关,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通过培养,一大批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2.3.3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师徒互助共同提高 把导师制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的一项措施,制定了关于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培养方案,确定了导师的指导原则、指导内容、指导范围。在导师职责方面,要求导师对被指导的青年教师在思想上要主动关心,在业务上精心指导并热情传授经验;每学期制订一份详细的学期带教计划,期末要对带教情况作一次书面总结报告;导师要在教学全过程对被指导教师作示范和指导,主要包括备课指导、上示范课、随堂听课、指导作业布置和批改、考试命题及试卷分析和教学情况分析。为使导师制能真正落实,每年对师徒双方进行一次考评和表彰。2.3.4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新思路新方法针对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专业的课程教学突出指导、服务、互动三个方面的要求。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鼓励师生互动,形成了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采用更多的现场教学等方式,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零距离”对接。 大力倡导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进行教学,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积极建设本专业精品课程;每学期由督导专家对所有教师全部进行听课、指导,课后及时反馈意见;同时还建立了学生教学意见反馈制度。2.3.5深入工程实际,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注重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不定期的到各合作单位、企事业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担任社会职务,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知名度,使其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鼓励并要求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双师资格。目前,“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100%。 2.4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4.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增加了实训设备,健全了校内外实训管理制度,编写实训操作规程、实训任务书与实训指导手册,在实训室中营造了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氛围;实行校内实训室开放式管理,充分利用资源,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突出技能培养,加强过程监控与考核管理,制定实训质量标准、管理规定和考核办法。三年来,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承担多项工程实训项目,如地形图测设、土工试验、材料检测等。这些实训项目的开展,锻炼了教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工作岗位的针对性。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培训质量管理人员、检测人员442人,施工员611人,预算员733人,工程测量工924人,高级测量工370人。培训教师456人,使教师在多媒体的使用、实训设备的操作等方面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有力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示范项目建设期间,莫斯科环境工程大学、日本东京都岛工业学校、黄河水利职业学院、广西水电职业学院等来自国际、国内的32所高等院校、中职院校的师生参观了实训基地,进行了交流。2.4.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山东建筑大省的优势,校企双方共建34个校外实训基地。2.5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2.5.1校企专家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在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企业的资深专家,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行业企业人才需求。2.5.2合作完成人才培养,共同开发“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课程部分课程教学由企业兼职教师独立承担或与校内专职教师合作承担,尤其是工种实训类课程更加强调了由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合作完成;第五学期安排了岗前综合训练,由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2.5.3合作企业直接参与专业课程教材编写示范建设期间,邀请部分有条件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了工学结合课程7门,并对其进行教学情境设计。2.5.4校内外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室建设,校内实训室建设由企业按生产实际设计,企业将现行技术标准、工工艺和企业文化带入校内专业教学中,使学生从接触专业起就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也为学生毕业时选择企业奠定基础;校内实训室为企业生产做检测、实验、培训服务,企业实验室、工厂或工地为学校教学服务。2.6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2.6.1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为了提高建筑企业技术人员的从业水平,适应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开展技术管理、在职提高和转岗培训工作,为山海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曲阜市第一建筑公司、兴业集团等单位提供了技工培训、项目部管理人员培训。2.6.2为行业和社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行业施工现场的一线操作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失业待岗人员等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开展了瓦工、钢筋工、木工等工种操作技能培训。2.7 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方面,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专业的建设,重点加强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建筑类专业群的综合实力。2.7.1深化了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各专业依据企业用人标准,结合各专业职业能力的要求,提炼共性知识和技能,构建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目标,在职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国际行业标准,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灵活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方法,实现“教、学、做”有机结合。组建了有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参与的课程教学团队,合作编写了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理论与实训“融通”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校企合作教材。2.7.2重点专业引领,带动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结合专业群内各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实际,坚持“多渠道、分层次、双向提高”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原则,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在专职教师的培养方面,通过“交流合作、走出去”的办法,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出国进行职业教育教学培训,提高了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推行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制度,丰富教师的工作学习经历,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职业素养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3 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为确保示范建设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建筑工程系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的“示范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由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人员担任组员。通过项目全体建设人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完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各项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建设方案规定的建设目标。经过三年建设,形成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良性互动的“岗位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建成了7门“教、学、做”合一的优质核心课程;建立了6个一体化教室,新建钢结构实训基地、建筑装饰技术实训基地,新增了12个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了34个满足学生工学交替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建设成为能够强力服务于地方建筑业发展,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在华东地区同类专业中起示范引领作用的省级特色专业。3.1 完成了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善“岗位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并推广示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计划建设7门核心课程,其中1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要求,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材2本,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4本和2门核心课程电子网络教材。建成了工学结合课程7门,院级精品课程7门,继续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开发基于工作过的教材5本,开发了2门核心课程电子网络教材。“岗位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他专业中得到推广、应用。3.1.1课程体系构建本专业以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为依据,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和进行课程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等三大领域(图3.1)。课程教学进程表和时间分配表见表3.13.3。理论课程体系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设置,突出了应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提前设置,主要技能训练能优先满足,整个课程体系条理清晰,涵盖了职业岗位所需的必备知识与技能。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较好地适应了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学生五大技能培养的需要,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模块:专业专项技能训练模块、专业综合实训模块、顶岗实习模块。专业专项技能训练模块主要采用两种形式:其一是专业课程内设置的实训环节,有建筑材料课程中的材料检测实训、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建筑工种实训、地基与基础中的土工实训等;其二是集中进行的实训环节,有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图识读、建筑工程制图训练、施工组织设计等。专业综合实训模块是在专项技能训练模块的基础上开展的,采用的主要形式是集中进行的实训环节,有生产实习、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设计、岗前综合实训等。顶岗实习模块是前两种模块的进一步提升,采用的形式为集中进行的实训环节。通过实践教学的实施,进一步深化理解并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使部分知识能够真正转化为能力,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规律。学生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真正达到专业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3.1.2教学内容改革完善了“岗位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按照“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的课程开发思路,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实现了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岗位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分析,完成了专业知识的解构与重构;以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确定了“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岗位技能训练,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构建与开发。每门课程安排一名专任教师负责,并由一名企业技术人员具体指导,其它人员参与,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具有良好协作精神的课程建设团队。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时分配、教学设计、考核要求、教学条件等方面制定课程标准,从而规范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贴近项目、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一致性;借鉴建筑工程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体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反映专业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质量意识、建筑节能意识和工程施工管理能力;在课程教材编写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运用理实一体化设计方法,形成理论与实训“融通”的教材,并且在教材形式上创新多样。具体课程及教材建设成果见表3.4。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拓展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公共基础学习领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体育与健康 计算机文化基础 形势与政策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建筑制图与CAD 建筑材料建筑力学 建筑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地基与基础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 建筑施工技术 建设法规 建筑设备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信息管理技术工程安全技术资料整理 建设监理概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经济与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外建筑史建筑节能技术智能建筑概论市政工程概论钢结构设计原理室内装饰设计工程经济与成本管企业管理房地产概论室内环境检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检验与事故分析MSproject软件应用photoshop软件应用3DS MAX与建筑效果Flash动画制作PKPM施工软件施工资料整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室内装饰设计工程经济与成本管理企业管理房地产概论市政工程概论无损检测与电测技术工程质量检验与事故分析图3.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框图表3.1 课程体系理论教学进程安排表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总学分总学时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年级学期学时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讲授课内实训123456公共基础学习领域A-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实34933162A-2高等数学理论69494042A-3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实23320132A-4大学英语理+实694702442A-5体育与健康理+实4.5761660221A-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实46242203A-7形势与政策理论580800A-8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实2321616小计32.55203711491491专业学习领域B-1建筑材料 理+实46640264B-2建筑制图与CAD 理+实69966336B-3建筑工程测量理+实3.55640164B-4建筑力学理+实4.57056145B-5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 理+实7115704553专业学习领域B-6地基与基础 理+实4.57555205B-7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理+实4.57565105B-8建设法规理论3454503B-9建筑施工技术理+实101621204266B-10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理+实3.56048125B-11建筑设备理+实3484084B-12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理+实3.56040205B-13工程经济与成本管理理+实3484084B-14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理论2.5404005B-15信息管理技术理+实2.54030105B-16工程安全技术资料整理理+实34836126B-17建设监理概论理论3484806小计7111558792761014222422总计103.5167512504252423232422注:带的为专业骨干课程,带的为专业核心课程表3.2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进程安排表教学模块编号实践教学内容学分考 核 方 式各学期时间安排1学年2学年3学年第1学期第2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A基础模块AS-1军事训练与专业教育2平时表现情况1.5AS-2毕业教育1.51AS-3公益劳动1平时表现1AS-4建筑工程制图训练1.5平时表现、答辩情况1AS-5认识实习1.5平时表现情况1AS-6测量实习4.5成果3B专业方向模块BS-1施工技术交底资料编制3成果2BS-2房屋建筑图识读3成果2BS-3生产实习6成果、答辩情况4BS-4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设计1.5成果1BS-5施工组织设计3成果2BS-6岗前综合实训6操作过程、答辩情况4BS-7顶岗实习39操作过程、成果、答辩情况719总计73.52.55471120表3.3 人才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学 期123456总计比例%理论教学16.5141512866.543.96考 试1111153.36实践教学144711194630.87军事训练与专业教育1.51.51.01毕业教育110.67公益劳动110.67假 期575753219.46总 计252725272520149100.00表3.4 课程及教材建设成果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建设内容工学结合教材课程建设成果1建筑工程测量1.课程标准 2.说课课件3.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4.课程教学课件5.课程网站 6.建设项目验收表正式出版教材院级精品课程2建筑材料正式出版教材院级精品课程3建筑工程制图与CAD规划教材院级精品课程4建筑构造与识图正式出版教材院级精品课程5地基与基础正式出版教材院级精品课程6建筑施工技术正式出版教材院级精品课程7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在编教材院级精品课程3.2 优化了师资队伍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应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专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增加10人,扩充兼职教师到57名。实际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7名骨干教师;共聘任57名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协助完成专业课程开发5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在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专业带头人培养与管理办法、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骨干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指导下,专任教师重在增加实际工程经历和提高课程开发能力。通过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丰富了教师的工程经历;通过选送专业带头人出国,进行职业教育方法培训,提高了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从而使师资队伍的综合职业素养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提升了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在兼职教师的培养方面,突出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培训,培养和提高了教师依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具体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