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脑梗死39例临床与MRI分析.doc_第1页
桥脑梗死39例临床与MRI分析.doc_第2页
桥脑梗死39例临床与MRI分析.doc_第3页
桥脑梗死39例临床与MRI分析.doc_第4页
桥脑梗死39例临床与MRI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脑梗死39例临床与MRI分析【关键词】 ,桥脑梗死 【摘要】 目的 分析桥脑梗死的临床与MRI情况,探讨其诊断特点。方法 总结了自1999年1月2004年11月本院住院病人桥脑梗死39例病人临床与MRI情况。结果 39例桥脑梗死病人平均年龄72.75岁,临床表现多样,易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糖、尿素氮升高、尿蛋白定性阳性,梗死平均面积0.61cm2。结论 桥脑梗死病人临床特点多样,少见典型桥脑综合征,临床特点由梗死部位及大小决定,诊断桥脑梗死MRI明显优于CT。【关键词】 桥脑梗死;临床;MRI 由于桥脑固有的解剖结构,使桥脑梗死症状、体征变化多样,以往诊断困难,随着MRI应用于临床以来,上述情况发生了极大改变,下面就本院5年来MRI证实的39例桥脑梗死病人临床与MRI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该组病人系1999年1月2004年11月本院住院病人共39例均经MRI证实,男31例,女8例,年龄5988岁,平均72.75岁,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21例,2型糖尿病史5例,脑梗死史8例,脑出血史2例,梗死后出血史1例,4例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人均属急性、亚急性起病,浅昏迷4例,嗜睡2例,头晕、视物旋转6例,抽搐2例,小便失禁5例,单纯头晕8例,失语8例,交叉瘫3例,四肢瘫1例,水平眼球震颤2例,单肢瘫12例,Weber综合征2例,表现为病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轻偏瘫,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1例,经治疗后出现呼吸衰竭死亡。1.3 辅助检查 入院后均行EKG常规检查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5例,窦缓3例,左室高电压,肥厚8例,CRBBB 3例,实验室检查E4A、血脂、BS、BUN、尿蛋白情况如下,血钾偏低14例,血脂升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中有一项升高即纳入)9例,血糖升高12例,入院后低血糖3例,BUN升高5例,尿常规蛋白定性阳性6例。1.4 MRI资料 39例MRI共发现梗死灶68个,其中1个病灶27例,2个病灶14例,3个病灶3例,4个病灶1例,可测量大小病灶共51个,大小从1.2cm0.2cm1.1cm2.4cm,平均面积0.61cm2,病灶呈点状、圆形、椭圆形、条索状、斑片状,合并脑萎缩8例,非桥脑区腔梗24例,脑梗死8例,脑出血4例,硬膜下血肿1例,梗死后出血1例,SAH 1例。2 讨论由于桥脑体积小,传导束高度集中,脑神经核团密集,体积较中脑延髓大,决定其临床症状体征复杂多样,病情程度轻重不一,MRI应用于临床以前,桥脑梗死确诊率低,CT与临床确诊病人多为重型桥脑梗死病人,死亡率高,故给人留下了脑干梗死病情凶险,发病率低的印象,但自MRI应用于临床以来,上述情况已发生改变,结合北京宣武医院统计脑干梗死占脑梗死21.8%的结论1,脑干梗死,尤其是桥脑梗死实非罕见,除基底节区脑梗死外,桥脑梗死为脑梗死好发部位的第2位2,可能由于供应桥脑腹侧与中线旁的正中动脉其分支多为终末动脉,缺乏侧支循环有关。MRI应用于临床以前,诊断桥脑梗死需依赖临床解剖分析,故桥脑病变综合征多,临床记忆判断困难,该组39例病人典型桥脑综合征不多3,排除因医生检查不仔细的因素以外,仍值得临床重视。结合辅助检查,桥脑梗死与半球梗死在发生机制上一致,常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4,该组病例尿常规检查6例尿蛋白定性阳性,提示桥脑梗死仍为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尿蛋白定性阳性是中风的高危因素之一,其临床价值较尿素氮升高有意义。该组共发现血钾偏低病例14例,可能与临床广泛应用排钾利尿剂有关,与桥脑梗死发生是否有关联尚待进一步研究。总之,结合临床与MRI资料结论如下,桥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体征复杂多样,少见典型桥脑综合征,其危险因素与大脑半球梗死一致,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尿蛋白(+)是中风危险因素之一。MRI诊断明显优于CT5,对存在中风的高危因素和怀疑脑干病变的患者应尽可能行头颅MRI检查。【参考文献】1 饶明俐.脑梗死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258.2 Fisher CM. Lacunar Strokes and infarcts:a review. Neurdogy,1982,32:871.3 韩伏莅,张贞浏,李作汉,等.无定位体征的脑干腔隙性梗死.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2):71-74.4 Sato M,Tanaka S,Kohama A.“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clini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