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广场和园林建设特征和典型案例.doc_第1页
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广场和园林建设特征和典型案例.doc_第2页
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广场和园林建设特征和典型案例.doc_第3页
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广场和园林建设特征和典型案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广场和园林建设特征和典型案例 关键词:建筑广场 君权 古典主义 凡尔赛宫 协和广场 17世纪,法国文化艺术的主导潮流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理论,认为艺术需要有严格的象数学一样明确清晰的规则和规范。同当时在文学、绘画、戏剧等艺术门类中的情况一样,在建筑中也形成了古典主义建筑理论。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J.F.布隆代尔说“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新时代的建筑师通过测绘研究古希腊罗马建筑遗迹得出的建筑法式是永恒的金科玉律。他还说,“古典柱式给予其他一切以度量规则”。自此之后,法国建筑的设计风格有哥特式想文艺复兴式过渡,往往将文艺复兴建筑的细部装饰手法融合在哥特式的宫殿、府邸和市民住宅设计中。古典主义者在建筑设计中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 在平面上是中央广场,在立面上是中央穹顶统率着其余部分。广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在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与意大利古典建筑建筑共同特点是采用古典柱式。狭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它的影响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通常是指狭义而言的。法国在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推崇古典主义的建筑设计风格,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造型设计极为严谨,普遍采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以规模庞大、造型雄伟的宫殿建筑和纪念性广场建筑群为代表。早期法国古典建筑的主要代表有巴黎罗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由于古典式设计风格的盛行,罗浮宫的东立面被视为恢复古代理性美的典范。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新的宫殿设计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园林艺术上均被当时的欧洲各国效法。被誉为法国绝对君权最重要的纪念碑。凡尔赛宫原为法王的猎庄,1661年路易十四进行扩建,到路易十五时期才完成,王宫包括宫殿、花园与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宫殿南北总长约400米,中央部分供国王与王后起居与工作,南翼为王子、亲王与王妃命妇之用,北翼为王权办公处并有教堂、剧院等等。建筑风格属古典主义。立面为纵,横三段处理,上面点缀有许多装饰与雕像,内部装修极尽奢侈豪华的能事。居中的国王接待厅,即著名的镜廊,长73米,宽10米,上面的角形拱顶高13米,是富有创造性的大厅。厅内侧墙上镶有17面大镜子,与对面的法国式落地窗和从窗户引入的花园景色相映成辉。宫前大花园自1667前起由勒诺特设计建造,面积6.7平方公里,纵轴长3公里。园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几何形,有它的主轴、次轴、对景等等,并点缀有各色雕像,成为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三条放射形大道事实上只有一条是通巴黎的,但在观感上使凡尔赛宫有如是整个巴黎,甚至是整个法国的集中点。凡尔赛宫反映了当时法王意欲以比来象征法国的中央集权与绝对君权的意图。而它们规划思想,它的三条笔直的放射大道,它的对称而严谨的大花园为而后已些城市规划借鉴运用。晚期的古典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有协和广场和南锡市中心的斯坦尼斯拉斯广场等纪念性的公共广场有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十分注重广场的树木、喷泉、雕像、栅栏门、桥、凯旋门、和建筑物的整体设计配合,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以及处理好广场大小和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广场周围的环境以及广场与广场之间的联系。协和广场由当时任职于路易十五宫廷的皇家建筑师雅克昂日卡布里耶设计建造,工程历经二十年,卡布里耶首先为协和广场设计了一个长360米,宽210米,总面积84000平方米的八角形广场的雏形。为了得到一个远景透视效果,他选择了与当初建巴黎的那些皇家广场不同的方案。他将协和广场设计成一个开放式的广场:人们在此可远眺杜乐丽花园的千叶起舞,可俯视塞纳河的波光荡漾。在路易 菲利普时代,建筑设计师希托夫受命完成广场的规划建设,为了尊重广场的设计师雅克昂日卡布里耶的原创意,希托夫为广场四周加上了栏杆以及在广场的四面八方分别矗立着八个代表19世纪法国最大的八个城市的雕像,西北是鲁昂、布雷斯特,东北是里尔、斯特拉斯堡,西南是波尔多、南特,东南是马赛、里昂。 矗立于香榭丽舍田园大道入口处,由雕塑家库斯图最初为太阳王路易十四位于马利乐华的离宫花园所雕造。太阳王路易十四决定在位于巴黎西边十五公里的马利乐华小城为自己兴建一座比凡尔塞宫更为隐秘的离宫,设计师在广阔的离宫花园里建造了众多华美的喷泉水池与雕塑。 在1835至1840年之间,协和广场上又增设了两个场景宏大的喷泉,和一些装饰华丽的纪念碑。纪念碑以船首图案装饰,是巴黎城的象征。两个喷泉则是着意体现当时法国高超的航海及江河航运技术。实际上这两个喷泉只是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喷泉的仿制品,广场的北边是河神喷泉,广场的南边是海神喷泉。整个广场出色地起到了从都勒里花园过渡到爱丽舍田大道的作用,成了卢佛尔宫至星形广场的巴黎主轴线上的重要景观。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的专制政体出现了危机。宫廷的鼎盛时代一去不返,“忠君”思想已经成为不堪回忆的笑话。闲而懒散的贵族对统治阶级的文化艺术发生了主导作用。这种新的文学艺术潮流称为“洛可可”。洛可可艺术的原则是逸乐。洛可可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它反映着贵族们苍白无聊的生活和娇弱敏感的心情。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的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的放肆。他们要的是更柔媚、更温软、更细腻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