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真谛:机制创新与文化引领.doc_第1页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真谛:机制创新与文化引领.doc_第2页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真谛:机制创新与文化引领.doc_第3页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真谛:机制创新与文化引领.doc_第4页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真谛:机制创新与文化引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真谛:机制创新与文化引领 摘 要: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各高等职业院校的积极参与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三批立项单位已确定。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如何真正成为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和文化引领。而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实质是实现“育人为本”为前提的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关键词:示范建设;机制创新;文化引领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按照计划要求,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各高等职业院校的积极参与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三批立项单位已尘埃落定,做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成为一句行动口号深入影响到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之中。现在,示范建设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轰轰烈烈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如何发挥示范作用,必须引起我们认真深入的思考。一、重温教高200614号和16号文件的精神实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明确指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发挥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其主要内容是: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与此同时,周济部长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对示范校建设明确提出如下要求: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二,做以服务为宗旨的示范;第三,做以就业为导向的示范;第四,做以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示范;第五,努力形成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上述文件和讲话精神揭示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质,明确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基本要求,阐明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目的。紧随其后,教高200616号文件,即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基本特点是:第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娴熟职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第二,就业导向、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其本质特征;第三,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生产性)基地建设、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学生的工作经历和顶岗实习是高职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综上,两个文件各有侧重,14号文件研究如何建示范性高职院校,16号文件则阐明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在什么样的立足点上进行建设。二、两年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与成效从2006年以来,我国先后有第一批28所和第二批42所及第三批30所学校立项,其中第一批28所学校的建设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并接近验收大考,第二批42所学校也已展开,形成强大的影响力。纵观2007年底召开的示范建设一周年案例展示会的情况及近期表现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两年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1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学校与行业已经形成深度互动融合态势。无论是出于体制还是出于机制,各示范建设院校都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成为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从表现形式看,既有学校引入大量的企业资源投入到教学中来,又有学校主动服务企业的实践探索。2工学结合已成为育人的基本途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高职院校贯彻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方针,致力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必须重视行业、企业的经历,把企业的经历作为育人的必经程序和必要环节,坚持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的联系和统一,这已经成为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尤其是重点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3开放办学已成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大改革,就是学校面向企业、行业和区域经济,一切有利于高职教育教学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对口就业、优质就业的措施都给予足够重视。4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等作为示范建设的核心内涵,已成为所有示范校的共识,并被普遍采纳,校企合作“同建一门课、同写一本书,同管一基地、同育一方人”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实践探索。5东西部合作交流、支持两部办学已形成互动共赢氛围。在示范性建设计划的推动下,各建设院校和拟建设院校纷纷重视外省招生尤其西部招生,纷纷进行东西合作结对子和对口支援活动,互动共赢的氛围基本形成。总之,示范性高职院校已经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深入改革和创新,并已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三、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是机制和文化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无论是从政策文件要求还是各校实践看,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已成为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和完全正确的,但进一步反思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宗旨,笔者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任务首先必须要源于此,但必须大大高于此,远远高于此,深深高于此,要真正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局面,必须进一步研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拿什么来引领和示范的问题。(一)对常规方法的思辨1典型引路。这不失为示范引领的重要途径,因为一个典型可以引导人们去学习、模仿,从而产生示范影响,然而,典型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有其形成和成长的地理、行业、文化环境,本身也值得研究与思考。2案例启迪。这或许也是一种示范引领的有效方法,因为好的案例会变成范例,作为大家解剖效仿、实践的参照,从而对整体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推动力,但案例能否成为范例,案例是否有广泛的生存土壤也是问题。3资源共享。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示范建设的任务之一,从理论上看,它必然是示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确实也能实现示范和影响力, 但资源库建设工程量之大,投入成本之高,建成以后如何使用和维持更新,难度极大,弄不好会形成建时轰轰烈烈,建后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4同行帮衬。当今,东西合作正蓬勃展开,包括通过“2+1”联合培养人才,使西部部分学生到东部就业等,不失为有效举措,但中国的实践证明了其整体推进会有很大难度。(二)通过机制创新和文化引领深化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示范性高职院校怎样成为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怎样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真正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笔者认为:唯有机制创新和文化引领才是切实可行的。 第一,机制创新。我们要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的教学管理机制、学生管理机制、教师(员工)管理机制,总结形成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且把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的做法、办法、措施上升到制度层面,成为一种运行自若的机制,进而对全国近1200所高职院校产生整体影响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院校长领导能力固然重要,但形成一个与高职类型特色相适应的学校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更具示范意义,更能真正形成示范和影响效力。 第二,文化引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引领才是最根本和实质的。关键是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去引领?笔者以为,两年 来示范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育人为本、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文化应该成为引领中国高职发展的示范性文化。开放办学,应该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总特征,坚持育人为中心,贯彻服务为宗旨,实践就业为导向,谋求外部支持,善于整合资源,这就是高职的第一文化;校企合作,是指高职教育必须坚持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双重互动,深度融合,以主动换互动,以合作谋共赢,这应是全体高职人共同的办学理念,应为高职的重要文化;工学结合,是指高职办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工作与学习的结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抑或是学校管理工作者,均必须有企业工作经历或阅历。育人为本,应该是前述三大文化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办学模式怎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怎样探索,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怎样建设,最后必须回归本位,那就是更好地育人,育更好的人。如果以育人为本为出发点的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够成为高职文化,并影响辐射全国的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也就成功了。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示范建设中的积极探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批28所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确立了“开放办学共生态,校企合作共育人,辐射引领共发展”的建设理念,积极构建学校与行业互动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形成了良好的职业氛围,促进和实现了学生顺利、对口和优质就业,富有创新的思维和扎实有效的实践,已初步彰显出了其作为全国示范校的积极影响力。1以“打造金融类高职第一品牌,引领服务类高职改革创新”作为示范目标。打造金融类高职第一品牌,引领服务类高职改革创新,不仅是学院示范建设的一句口号和一个目标,也是一种责任。近年来,学院连续举办5届全国金融类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坛,参加人员达500多人次。同时,与山西、辽宁、陕西、广西、河北、内蒙等金融院校结对支持。学院自觉担纲教育部经济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职责,发起成立全国财经类院校高层理论论坛并成立联协会,具体研究财经服务类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凝聚力量,引领发展。2构建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开放合作办学模式。“根植产业,融入行业,服务企业,强化职业,优质就业”是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实践探索,“举行业旗,聚校友心,走集团路,创金院业”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改革发展的积极探索,构建在这一模式基础上的大面积订单培养,作为办学体制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创新的“银领学院”的创设和良好运行,表明了其对于高职办学精髓的理解和诠释。尤其是我校的凝聚全国校友力量,推进学生优质就业,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成功经验,更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3创设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和师资培训三大全国示范平台。建设中国金融职业教育网,建设金融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全国金融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示范建设中的三大公共平台项目。到目前为止,师资培训基地已成功举办院校长、教务处长、系(专业)主任、教师培训班多期,较好地传递了示范建设的经验;中国金融职业教育网已试运行;金融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也已启动。4大量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项目化课程和教材建设获得成果。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及时把课程和教材建设成果总结反映和展示出来,牵头组织或主持编写21世纪金融类高职高专教材50多部,其中金融专业、保险专业已成系统,并有一批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建设成果问世,这对解决财经类高职院校更好地教和学的问题,提供了积极而富有意义的帮助与借鉴。 5与行业企业形成互动融合、亲密合作、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宏观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承办的每一次全国会议都是与中国银行业协会等行业企业共同主办,体现了融入行业、校企合作、课证融合的寓意,这已经传递给了全国;在微观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师撰写的每一本书,研制的每一个课件,都是专任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晶,这已经充分展示给同行;在校内,学院引进了大量真实职场,举办了资信评级公司、保险公司业务部等,并整合全省各主要金融机构成立浙江地方金融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应用型金融人才研究院、银领学院,并使其三合一,充分体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三者结合,从而引导针对性培养人才,促进学生优质就业,它对全国所有高职院校都产生了积极的启迪和影响作用。6创设作为高职院校办学本色的若干全国第一。多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努力践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构建“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的学生工作体系,积极履行学院社会责任,取得了明显成效。示范建设过程中,学院从国家示范性建设高度研究问题,把示范建设落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使示范建设最终让学生得益,社会满意。学院于2007年11月3日在国家示范校建设启动一周年之际,发布了中国高校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做出了若干社会承诺,并确定5月23日为爱生节(这是中国高校第一个爱生节),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和极佳评价。今年,学院以“关爱学生”为主题的2008社会责任报告即将出台。与此同时,学院发起成立并主持了全国第一个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研究中心,真正履行示范校的社会责任和对学生的负责态度。综合所述,我们认为,在机制创新基础上的文化引领,应该是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最好的最共同的诠释,示范建设应该朝这个目标努力。 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