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doc_第1页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doc_第2页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doc_第3页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doc_第4页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级 别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二 0 一 年 月 日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 摘摘 要要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存在着缺陷,授信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国内商 业银行必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风险控制 和决策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从而有效控制风险,培育良好的银行授信文 化。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现状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在授信业务管理过程 如何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即可以从明确信贷部门职责和提高授信业务管理效率等方 面入手,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在授信业务风险测度方面介绍了一些近年来全新 的测度方法,同时运用案例结合文章观点阐述了国内外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防范成 果。 关键词:授信业务管理;风险防范;内部控制 Credit Management and Risk Prevention of Commercial Bank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Commercial Bank Credit Management is flawed, and credit quality is affected. Therefore,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must improve their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establish indicators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risk control an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Then, they must 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do some efforts to control the risk effectively. At last, they must bring up good culture of bank credit.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Credit Management status, It will have a deep research in Credit Manage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cess of how to create a perfect system, such as duties from clearing the credit sector and improve the credit oper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strengthen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l control. The article will also introduce a number of new measurement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at the part of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while the article explained some credit business risk prevention result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to elaborate the point of view of this article. Key words: Credit Management, risk prevention, internal control 目目 录录 一、绪论一、绪论 1 1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1 1.2 主要研究内容 1 二、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概述二、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概述 2 2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 2 2.1.1 授信业务的概念.2 2.1.2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范围和对象.4 2.1.3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管理和风险.4 2.2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5 2.2.1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现状.5 2.2.2 国外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现状.5 2.2.3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问题分析.5 三、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体系三、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体系 8 8 3.1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体系的概念.8 3.2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体系的完善.8 3.2.1 明确信贷部门职责.8 3.2.2 提高授信业务管理效率.8 3.2.3 提高授信业务从业人员素质.9 3.2.4 规范授信业务具体操作.9 四、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四、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 1111 4.1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来源 .11 4.2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分类 .11 4.3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发展趋势11 五、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五、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 1313 5.1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测度的方法 .13 5.1.1 授信业务风险的传统测度方法13 5.1.2 授信业务风险的全新测度方法14 5.2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方法16 5.2.1 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16 5.2.2 建立统一客户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16 5.2.3 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监管20 5.2.4 创新授信业务品种并分散风险21 六、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成果六、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成果 2424 6.1 国内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成果 .24 6.2 国外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成果 .27 6.3 对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未来发展的展望 .2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929 致致 谢谢 3030 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 3131 一、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近年来,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直 是国内外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授信业务是商业银行日常运作中涉及最多的主营业务之 一,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的操作中更加注重系统化、科学化、技术化的管理方法,从 自身管理体系的现状入手,正在不断完善授信业务管理体系。另外,在授信业务的风 险防范方面,商业银行在传统风险定性测度的基础上,开始转变为越来越重视定量分 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并且通过建立统一客户数据库和 创新授信业务品种等方法来防范授信业务的风险。 1.2 主要研究内容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的研究,为商业银行如何 完善授信业务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目标,同时正确认识授信业务中的风险并采用系统、 科学的防范方法来规避风险提供了有力的分析,进而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授信质量, 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概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 2.1.1 授信业务的概念 授信从字面上来理解当然就是授予信用,对商业银行而言是指其向非金融机构客 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 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 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 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消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简单地来说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 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 下图 1 显示的是银行授信业务登记咨询系统工作流程图,授信业务总体上表现为 表内授信和表外授信。表内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 拆借和回购等;表外授信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外授信包括 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 图 1 银行授信业务登记咨询系统工作流程图 注:接口行为工、农、建三个行,其他金融机构为非接口行。 资料来源:银行信贷数据网 借款人到人行办理贷款卡, 产生对应卡号、密码 金融机构查验借款人是否持 有有效贷款卡 有效,可以建立信贷关系 接口行通过接口系统 下载贷款卡信息 信贷网点登录各自信贷台账系统, 录入信贷数据并上报分行 分行检查补录部分数据 无效,不能建立信贷关系 非接口行(社)各信贷网点通过“商业银 行信贷登记系统”下载贷款卡信息 各信贷网点在“商业银行信贷登 记系统”中录入信贷数据 上报人行城市中心数据库, 上报万州中心数据库 上报省域中心数据库 金融机构通过“Web 查 询系统”查询借款人资信情 况,为信贷决策服务 人民银行通过“城市人行子 系统”查询汇总信贷信息,为 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服务 2.1.2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范围和对象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范围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 拆借和回购,有时也会涉及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对象主要分为企业授信和个人授信。企业与银行具体的授信 项目的开展,一般是企业向银行信贷部门申请授信额度,银行审核后给予企业的一个 额度。取得银行的授信额度须提供企业的基本资料(基本情况和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 同时提供银行认可的担保单位或者担保物然后才能在额度内办理贷款、承兑等业务; 个人与银行的授信项目则主要是以个人名义向银行信贷部门申请授信额度,银行也必 须对个人客户的个人信息状况,比如收入来源,诚信记录等进行调查核实后提供贷款 给客户。 有关授信业务的基本要素可简要列表如下: 表 1 授信业务的基本要素 对象指银行的客户,符合国家及银行信贷条件的法人或自然人 金额 提供单笔信贷业务或额度授信及额度使用的具体数额 期限短期、中期及长期 利率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管制及金融市场及外部环境等实际情况 用途资金的流向,其真实性 担保是借款人还款或履行责任的第二来源,客户提供的担保方式包括第 三方保证、抵押、质押和保证金等 2.1.3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管理和风险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 法,预测、回避、排除或者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 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另外,风险则是银行业运行的常态, 新巴塞尔协议将信用风 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确认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金融机构纷纷抢滩登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变得 异常激烈和残酷。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在市场竞争中举足轻重,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风险 的规避,所以如何从根本上防范经营管理风险,建立一个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银行风险 管理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2.2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2.2.1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管理不断加强,各家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经营的要 求,对授信业务管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了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授信管 理体制和制度的不断创新完善, 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控制水平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但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市场不确定因素的不断增加,经济周期性的风险因 素也在开始显现。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贷后监管工作的不到位以及识别风险、 评估风险、控制与规避风险的能力尚未真正形成,商业银行授信资产安全面临着极大 的挑战。在业务经营中,依旧存在着偏重业务扩张、盲日追求发速度、忽视风险控制、 粗放经营、授信和授佶后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规范的尽职要求和独立的后调查评价 机制等造成银行资金臣额损失的现织,给商业银行的运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2.2.2 国外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现状 从 1609 年创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算起,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已经有近 400 年的历史。 他们在授信业务管理方面早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制度。他们的信用管理体系一般由 国家信用管理、行业信用管理以及包括立法、惩罚机制、教育与科研在内的信用环境 共同构成。举例来说,美国的商业银行设有贷后的监管部门,会随机对原信贷部评定的 信用等级重新做出评定,对贷款文件进行抽查,并对贷款信用等级的调整具有最终发言 权。同时重视信用风险量化分析,并将其作为制定政策和信贷业务审批的重要依据。另 外信用信息服务机构作为央行的一个部门独立设立,银行需要依法向银行信用信息局 提供相关信息,信用信息透明度高,更重视法律建设的实用性。 2.2.3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 授信业务管理内涵的实质性贯彻不够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授信管理目标的实现更 多是通过“自上而下” 的推进效应, 各授信业务部门主动、积极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其次是授信管理基础和业务发展不匹配,如今商业银行授信 业务高速增长,外部市场变化多端,而且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增大,复杂的经营环境 又需要通过提升管理能力来积极应对。而商业银行目前授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还不 够扎扎实,各类内外部的审查对贷款的审核等基础性工作也经常提出整改要求。第三 是贷后管理不善,风险预警意识不强,目前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主要是通过贷后检查 的形式来完成,但贷后检查过于简单,有的只是工作日程式的记录对借款人的经营 和财务的重大变化不能及时掌握,授信到期前欠缺规范的催收手续,只满足于定期索 要财务报表,未进行必要的分析,对贷款资金的流向不能很好的掌控。最后是处置不 良授信资产效果不理想,由于商业银行不良授信资产分类认定审批权限的层层设置,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全面、及时、动态地反映授信资产质量,进而影响了相关 授信资产进入不良资产处箕程序的速度。尤其是个人授信分类认定主要还是按照还款 逾期时问来认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个人不良授信管理、处置工作集中在 业务部门,既存在着专业优势缺乏的问题,也存在着监督、制约不到位的问题。 截至 2007 年 3 月末,中国主要商业银行(5 家国有商业银行和 l2 家股份制商业银 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 ll614 2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7.02。其中,中国工商银 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 5 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 款余额为 l0610 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 8.2。以交通银行为例,近期信贷数据列表如 下: 表 2 交通银行近期信贷数据 指标 日期 2010.022010.012009.122009.112009.102009.02 M2 同比() 25.5225.9827.6829.7429.4220.48 M1 同比() 34.9938.9632.3534.6332.0310.87 人民币贷款同比() 27.2329.3131.7433.7934.1924.17 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 70011390037982948253010700 新增居民户贷款(亿元) 19944502227323771576439 新增居民户中长期贷款(亿元) 15303433193020121386137 新增票据融资(亿元) -1744-1809-1115-1085-20394870 新增对公短期贷款(亿元) 19609415-298-205-1081582 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亿元) 508875212632162627253678 人民币存款同比() 24.9727.2628.2128.1928.0523.01 新增居民户存款(亿元) 1563724156704533-25074562 新增企业存款(亿元) -40926108570631547009961 人民币贷存比(余额,) 67.5867.4866.8766.7966.9466.38 人民币贷存比(增量,) 73.0192.0575.4850.6285.2264.74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从以上交通银行最近的信贷数据表中,不难看出银行新增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 款的比例正在逐月增加,同时人民币的贷存比也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数值,所以银行 将会面临比较大的信用风险,这就对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出 了很高的要求。 三、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体系 3.1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体系的概念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体系应该主要包括授信的额度管理体系和授信的担保管理 体系。前者银行应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状况、经营情况、资金需求、盈利和偿债能力、 发展前景、抵押物价值或担保人资信状况等因素,全面衡量之后予以确定,同时应将 授信之前已有的授信余额计入综合授信的额度之内。后者银行在授信之前应要求客户 提供相应的担保,实践中较普遍采用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和质押。无论是那一种 授信业务管理体系都是为了保障银行的合法权益,防范信用风险而存在的,所以我们 必须树立现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在深化银行产权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 础上,加强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3.2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体系的完善 3.2.1 明确信贷部门职责 信贷部门的首要职责应该是对贷款进行审查,在借款人与银行签署贷款协议后, 银行不能将其束之高阁,而要更具贷款的性质与规模定期对所发放的贷款进行审查, 这是银行减少损失、降低贷款风险的重要环节。在目前的商业银行中,信贷部门作为 授信业务里面一个重要的存在部分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要定期对所有类型的贷款进 行审查,确保贷款文件的完整性和贷款政策的一致性,同时应该增大对问题贷款的审 查力度,只有明确了信贷部门的职责,才能帮助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的风险进行准确 的评估。 3.2.2 提高授信业务管理效率 全面授信业务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以充足的历史数据和完善的数据处理系统为前 提的。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关违约概率、既定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时风险暴露的文件 中,都明确提出了对于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国际同业的经验表明,大多数 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建立过程中,将 70%80%的精力消耗在数据清洗和数据结构整合 方面。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基础数据储备不足、来源渠道不一、财务数据不真实、数据 形式缺乏规范性;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效率低下,缺乏稳定性,很多商业银行甚至 还未建立起真正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研 究的发展,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保证构建全面 风险管理体系中所有量化研究的数据需要。 3.2.3 提高授信业务从业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从业人员不仅要组织存款、发放贷款,而且还承担 着不良资产清收、中间业务展业等任务,工作任务较为繁重。随着基层行业务的发展, 营销业务人员的数量不足与工作任务繁重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应根据营销业务人员 的工作能力、设定合理的工作量、充实营销业务人员,使营销业务人员数量达到合理 的比例,这也是保证银行授信业务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充实授信业务从业人员的 过程中应注意充实高素质的人员。目前信贷业务存在的种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 由于相关业务人员专业知识老化,业务素质不高所致。为了适应授信业务快速发展的 需要,迎接加入 WTO 后外资金融机构的挑战,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 务水平无疑显得尤为重要。 3.2.4 规范授信业务具体操作 要规范授信业务的具体操作,制定一套全面的规章制度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首要任 务。在建立健全贷款类授信业务规范过程中,商业银行已方面应深入了解本行授信业 务的发展现状、业务特点、风险特点和风险类型,熟悉和掌握授信业务的操作程序、 风险状况。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认真学习央行、上级行的有关制度、规定、办法,根 据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发展的现状和当地授信业务的市场容量、市场特点,研究制订出 既能促进授信业务发展又能防范资产风险的规章制度和操作办法。通过建立健全规章 制度,商业银行在规范授信业务的操作程序、授信档案的基础上,可以更有效地促进 贷款类授信业务的发展从而切实防范资产风险。 综上所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使商业银行向市场提供全面的风险信息,使得 市场和投资人对银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能提 高银行本身的信誉,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商业银行全面管理模式与旧的风险管理模式 的对比可列表如下: 表 3 商业银行全面管理模式与旧的风险管理模式的对比 全面管理模式旧的风险管理模式 整体化的风险管理,在银行高层的协调下, 对各种风险进行统筹管理。 分散化的风险管理,一各个部门为单位,对 风险管理进行分割。 连续性的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纳入到日常 经营活动当中。 非连续性的风险管理,只有某些时段进行一 定范围的风险管理。 全面、大范围的风险管理。小范围的、局部性的风险管理。 资料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从全面管理模式与旧的风险管理模式的相互对比中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 理模式正在向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方向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往旧的风险管理模式不能继 续满足当今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所以推陈出新是必然的选择。 四、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 4.1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来源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来源有很多方面,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我国现代商业 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 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严重制约了国有商 业银行的发展。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 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 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 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 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在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目 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 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 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 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以上这些 因素都可谓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重要来源。 4.2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分类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 有经营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道德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法律风险、 政策风险和其他环境风险等。如果按银行各部门管理职能划分,可分为会计结算风险、 财务收支风险、信贷资产风险、中间业务风险、抵债资产接收、处置风险及投资业务 风险等。从目前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看,涉及较多的风险为信贷资产风险中的信用风 险。 4.3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金融行业的未来充满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授信业务风险的发展趋势必将呈现出多样 化和复杂化,这也将对信用风险的预测和规避提出更高的考验。随着一些有着杠杆性 的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等逐步成为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品种,金融市场 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广大投资者也会逐渐参与其中,这就使得银行的信用风险越发难 以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有时候甚至会产生巨大的风险,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 果。但同时随着居民个人诚信档案的不断完善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无论是企业或者个 人在贷款或融资时都会越发重视自身的信用状况,从这一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 款比例在未来应该会有所减少,所以可以预计授信业务风险的发展趋势也会有积极向 上的一面。 五、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 5.1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测度的方法 5.1.1 授信业务风险的传统测度方法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传统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分为三类:专家方法、评级方法、信用 评分方法。专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 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作出是否贷款 的决定。主要采用“5C”方法(见下表 4),主要集中分析借款人的品德和声望 (character)、资金实力(capital or cash)、资格与能力(capacity)、担保 (collateral)、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condition)这五项因素。 表 4 “5C”方法的具体内容 品德和声望主要指借款人偿债的意愿和诚意。 资金实力主要指借款人资财的价值、性质和变现能力。 资格与能力主要指借款人是否具有申请贷款及签署贷款协议的资格及 合法权利。 担保主要指抵押品及保证人。 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主要指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其外部的经营环境。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自己对贷款申请人主观判断的准确性,信贷管常常要借助于 一些标准的分析技术来对借款人清偿债务能力进行评估。下面的表 5 就列举出了一些 常用的财务比率指标。 表 5 银行在信用分析中经常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 类型比率 经营业绩 净收入/销售收入;实际有效税率;净收入/净值 净收入/总资产量;销售收入/固定资产 偿债保障程度 (活动现金流量资本支出)/利息支付 (活动现金流量资本支出股息)/利息支付 财务杠杆状况 长期债务量/资本总额;总负债额/有形净值 (总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本;流动负债/有形净值 流动性(变现速度)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占净销售收入的比率 存货占净流动资本的比率;流动负债占存货比率 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占存货总量比率 应收款状况 应收款的期限:30 天、60 天、90 天、90 天以上 应收款的平均收回期限 资料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评级方法是指对每笔贷款进行评级,以此来评估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性。最早的贷 款评级方法之一是美国货币监理署开发的,将现有的贷款组合归入 5 类,同时列明每一 级别所需要的准备金。目前,国外很多银行都开发了贷款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 1-9 或 1-10 个级别。商业银行应对业务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才能正确评估授信业务风险的大 小。 信用评分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德华.阿尔特曼(Altman)在 1968 年对美国破产 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 22 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的著名的 5 变量 z-score 模型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判别分析模型。将 z 值的大小同衡量 标准相比,可以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 Zscore 模型的内容可列示为:Z = 1.2X1 + 1.4X2 + 3.3X3 + 0.6X4 + 0.99X5 其中:X1 = 流动资本/总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X2 = 留存收益/ 总资产=(股东权益合计-股本)/总资产;X3 = 息税前收益/总资产=(利润总额+财务 费用)/总资产;X4 = 优先股和普通股市值/总负债=(股票市值*股票总数)/总负债; X5 = 销售额/总资产。 此方法的应用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并考虑了借款者经营的主要方面,对违约 概率进行了预测。此预测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借款者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变化 不大的情况下,否则,预测误差就会很大。 5.1.2 授信业务风险的全新测度方法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拥有相当完善的信用风险测度系统。在美国,有一种全 新的 FICO 评分系统,它是由 Fair Isaac 推出的,即美国联合信用管理局个人信用数 据程式,该系统拥有庞大的客户数据资料库和科学的评分系统,已经为美国联邦贸易 委员会所承认,并成为全美三大征信系统的首选模型。许多银行均信赖并依靠该系统 对个人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判。和我国的专家制度所运营的“5C”方法有些类似,根 据 Fair Isaac 的报告,FICO 模型也主要依靠五个方面的因素对客户送行评判,主要包 括:(1)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客户偿付信用的历史记录。 (2)客户已拥有的循环信用 账户的数目。 (3)客户建立信用记录时间的长短。 (4)其它非银行信用使用状况。 (5)在最近一段时间是否已申请了过多的信用账户。 在授信业务风险测度模型的应用中,不仅仅应用以上五个方面的因素,还要参考 其它相关因素。下面的表 6 为 Fair Isaac 所公布的部分个人信用评价标准,可以作为 了解 FICO 评分系统的一个参照。 表6 FICO个人信用评价标准 自有租有其它无信息自有/租有 25151017 10.49 无信息居住年限 121015192313 业内专家 专业人士管理人员职员蓝领退休其它无信息职位 5044312825312227 12.5 退休无信息工作年限 28192530394320 无 D.SMaj 同时拥有没有反馈无信息拥有 D.S/Maj 信用卡 01116271012 现金存款 储蓄存款同时拥有其它无信息银行证明 51020119 50 无信息负责率 2215125013 0123459 无记录已拥有信用卡 数量 3113-7-7-200 8 在档年限 05153040 012356 大额分期付款 项数量 5128-4 015%1630%3140%4150%50% 可用信用额度 155-3-10-18 没有有有延期信用中等信用良好信用优秀不良信用记录 0-29-14172429 资料来源:美联储网站 5.2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方法 5.2.1 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控制环节决策 层和高级管理层应该从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在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的同时, 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的有效机制。董 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由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全行全面风险控制,负责制定、执行 内部控制程序,从整体上对全行经营管理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构建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 核心的全行经营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对全行经营风险实行有序、规范的动态管理,完 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风险防范环节的权限控制、整体运作和信息支持。 同时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各分支机构执行授权方案的情况进行监控,应该根据受权 人的资产质量、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等情况进行适时调整。授信 审查人员由总行采取委派制方式,自上而下委派的各级风险管理人员负责风险审查, 也是根据风险程度和授信量进行授权,超出权限的必须向上一级进行申报,强化风险 管理。风险管理部门必须垂直管理,必须具有绝对的权威,只向上一级风险部门负责, 这样才能进一步防止经营者内部控制的现象,严格执行审贷分离的制度。 5.2.2 建立统一客户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拥有众多客户,既有个人客户,也有企业客户,为了更好地进行全面的 管理,从而完善授信业务的管理和风险的防范,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客户数据库是不可 缺少的。 最为关键的是,利用商业银行已经积累的大量的历史数据信息,建立数据仓库, 为银行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各自需要的业务管理服务,包括报表查询、电子报表 检索、业务统计和专题分析等服务功能,在行内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银行管理的电子 化水平,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涉及网络、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计算机技术领域,而且涉及管理科学、管理体制和管理观念等复杂的因素,还涉及一 些制度方面和人为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来临,我国各商业银行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首先要具有高效的办公自动化水平,能够强大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中 和共享,并能够进行绩效评估和结构分析。在数据管理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开始运 用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等新技术来管理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的各种数据和信息。 在实际运用方面,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我国各商业银行取得了不少成 功的经验。 首先解决了缺乏规划,重复建设,浪费投资的问题。根据新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按照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三个组成模块进行部署,将会计监控系统和反洗钱系统 中对实时交易流水进行实时分析的部分,统一归入到交易实时监控模块。同时,将两 个系统中用来对银行业务操作数据进行批量分析处理的部分,统一归入交易后批量分 析模块。由此,各风险控制要素依照各自特点纳入到整体框架中,解决了银行内部重 复建设系统,浪费投资的问题。 其次通过统一整合批量分析,提高了性能。通过各种方式(FTP、网页下载、UDP等)获 取业务数据,同样的数据内容会因为分析的角度不同而被重复处理。由于数据量较大, 处理时间长,消耗资源多。按照新的框架进行整合后,采用了综合批量分析的方法, 采用一个包含了数据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和管理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整合分析规 则,减少对数据的重复访问,统一分析结果的管理方式、统筹结果数据的访问策略, 从而大幅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性能。 再者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降低了管理风险。按照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目前正在采用统一的单点登录及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方式,着重解决个人身份多ID的 管理漏洞问题,该平台提供了统一的基础安全服务技术架构,使业务系统可以很容易 的集成到平台中,对业务系统中的身份信息、认证、审计、角色等进行统一管理,有 效堵住了管理漏洞。 最后通过完善流程控制机制,提高了风险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在原先系统中, 存在大量的各自为战的管理规则,有的控制点被重复处理,有的控制点被漏掉。目前, 商业银行正在根据管理规则的性质,按照整体处理流程来部署,通过统一的流程控制 机制,减少重复控制,堵住控制漏洞,提高了管理信息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是 20 世纪中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管理方法,它 的内容和定义随着现代经济管理技术的进步和管理范围的逐步拓宽而不断地丰富和发 展。1992 年 9 月,美国的 COS0 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 way CommiSSion)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其针对的对象是所有 企业,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机构。 根据 COSO 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标准可分为五个组成要素:控 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督评审。下面的表 7 是建立基于 COSO 模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模型: 表 7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要素名称二级指标名称指标意义 监督效率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道德和完整性方面督 促员工的成就 激励机制存在一套完善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 工的积极性 控制意识存在一种企业文化使所有人员都能够理解内 部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环境 职责明晰高级管理层能够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授权 和报告关系 目标一致性存在与总行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协调相一致的 业务规划或方案 控制点战略管理者和监督者能够有效地关注至关全局的 重要风险环节 风险分析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估量风险的重要性、概 率和频率等特征 风险评估 内控调整适时调整内控以恰当地处理任何新的或过去 未加控制的风险 控制完整性银行业务的每项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都存在 适当的控制活动 潜性冲突识别能够有效地识别和尽力解决内部控制主体间 的潜在利益冲突 高层审查高层次地检查内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目 标的实现程度 控制活动 指标设计科学地确立各项工作指标并持续进行相关分 析、调查与完善 信息质量银行内部的控制信息应当可靠、及时、可获 并前后保持一致 信息与交流 系统支持银行对信息系统开发的支持能够通过适当的 资源承诺来实现 交流审查能够有效地检查工作人员在职责和控制责任 方面的交流效果 渠道有效性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以保证各种内外部可靠 信息的顺利传输 持续性银行各部门能够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自我检 查的内控制度 存在性各部门能够证实所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到内控 制度的有效监督 稽核独立性稽核部门能够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内控行为进 行独立的再监督 监督与评估 缺陷报告任何内部控制的缺陷都能够及时地向适当的 管理层报告 资料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其实近几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方面 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他各商业银行也都以此为借鉴,逐步养成了具有各自风格特 点的内部控制模式,使得自身在授信业务的管理上更具优势,大大降低了风险的可能 性。但是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环境的建立和健全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更 不是依靠明文规定的执行就能获得成功。 (1)加强内控文化理念教育 要真正树立内控合规、谨慎的文化理念。各银行尤其是基层商业银行要改变过去 过于看重业务的理念,要树立内控意识。坚持业务开拓与内控监督并重。通过诸如在 职培训,考核,思想教育等方法不断地将合规、谨慎的文化理念灌输、渗透给员工。 (2)强化配套制度约束 在进行内控文化环境建设的同时要配套建立相应的内控文化制度,切忌形式化、 随意化 要动员和组织银行内部各分支机构和各业务部门建立与各自特点相适应的内部 控制的小的文化氛围,构建系统化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来鼓励员工主动 发现和暴露内控问题,并及时改进,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3)实行充满人文关怀的内控文化 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把内控的重心放在人上面,坚持把充满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的思路贯彻在文化环境建设的全过程,要真正重视员工的满意度,关心员工的职业生 涯设计和规划,加大员工的教育培训,实行民主化内控管理,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心、 事业心,关爱员工的家人等等。只有这样,银行内控的文化环境建设才会顺利长久的 实施下去。我们的员工才会真正为银行着想,自觉地配合内控的实施。 5.2.3 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监管 由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即使根据以往经验总结 的风险防范方法很有效,随着信用风险产生方式的变化,风险防范方法也有失效的情 况,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授信之前进行详尽的调查工作,在信用风险发生后进行监管 处理。其实贷前的调查工作也是一个对贷款进行分类的过程, 我国现在采用的是以美 国为代表的“五级分类法”,它主要以风险为依据把贷款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 级、可疑和损失。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正常贷款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关注贷款 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并可能对偿还产生不 利影响。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经 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可疑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 押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的贷款。损失贷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 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根据此分类 可形成一个贷款风险分类矩阵,见下面的表 8。 当商业银行对所有的贷款都进行了事前的调查和分类后,银行整体授信业务的质 量就会一清二楚了,所以,在商业银行进行授信业务之前,对贷款进行分类是极为重 要的一个环节。 表 8 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 逾期情况 财务状况 30 天(含 30 天)以下 31 天至 180 天 181 天至 360 天 361 天至 720 天 720 天以上 良好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一般关注关注/次级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 合格关注/次级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损失 不佳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损失损失 恶化可疑/损失损失损失损失损失 对贷款进行分类后,商业银行就应该建立和完善贷后的监管和处理工作。银行应 该做好不良贷款的登记、汇总上报工作,按时填报不良贷款情况表,严格控制不良贷 款。同时,银行应该对不良贷款从总量、结构、原因上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已发生的 不良贷款,银行应积极采取措施,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方法进行催收、清理、 转化,减少风险,最大限度地收回不良贷款。 5.2.4 创新授信业务品种并分散风险 纵观全球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创新,贯穿了金融发展史的整个过程。金融创新, 推动着全球金融的进步,也关系着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对整个社会都产生着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于金 融衍生品创新引发的金融杠杆运用过度,进而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场,殃及实体经济。 因此,从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深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 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风险,乃至整个实体经济。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创新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创新 授信业务的品种并进一步分散风险是授信业务管理的重点所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 创新层出不穷,从银行卡、中小企业信贷到花样繁多的理财产品等等,国内银行为了 拓展盈利渠道而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业务种类。但是,在现阶段,推动我国国内商 业银行盈利增长的最主要动能依然来自传统的信贷业务,而决定国内银行利润高低的 重要因素也是信贷业务收入。据统计,截至到 2009 年年末,由信贷业务产生的利息收 入在我国国内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平均仍在 85以上。所以,信贷业务的开展情况对 赢利水平的影响非常大。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资产水平良好的客户群始终处于一 种充分竞争甚至过度竞争的状态,占据着较多的信贷资源,而非常需要资金支持的中 小企业却处于信贷市场的边缘,面临一种尴尬境地。这就需要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地探 索和创新,推出一些新的授信业务的品种,降低原有的信贷门槛、改变传统监管方式 对中小企业风险进行控制,通过综合性收益对中小企业的高风险及高成本进行补偿等 方式才能解决问题。 另外,商业银行除了信贷业务产生的利息收入,还应该注重中间业务的开展,主 营业务需要创新,中间业务也不能落后,关键是这样还有助于分散授信业务的风险, 近年来,中间业务的收入已经引起我国各商业银行的重视,纷纷开始注重主营业务与 中间业务的结合,在分散信用风险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六、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成果 6.1 国内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成果 最近三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的风险防范方面还是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 绩,支持银行业高速发展的三大理由依然存在。在宏观经济稳健增长的背景下,存贷 业务创造的利息收入将平稳增长;中间业务创造的非息收入在金融深化的推动下将高 速增长,收入结构的转变为银行长期持续性地增长奠定基础。资产质量将继续好转, 部分银行将在信贷成本降低、税收压力减轻的情况下进一步步释放业绩。下面就中国 人民银行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在 2009 年发布的银行业统计数据来分析。 有关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如下图 2 所示: 图 2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072008200920102015E 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图 2 至图 6 资料来源均相同) 有关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情况如下图 3 所示: 图 3 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情况 从以上图 2 和图 3 的数据中不难看出,中间业务等非利息收入在今后将被各商业 银行所重视,已经成为分散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重要途径,预计到 2010 年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