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历史_第7课 汉字与书法配套课件 岳麓版必修_第1页
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历史_第7课 汉字与书法配套课件 岳麓版必修_第2页
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历史_第7课 汉字与书法配套课件 岳麓版必修_第3页
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历史_第7课 汉字与书法配套课件 岳麓版必修_第4页
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历史_第7课 汉字与书法配套课件 岳麓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栏目链接,栏目链接,知识结构,栏目链接,栏目链接,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起源:_时代的陶器上出现一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成熟: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_”。 3统一“书同文”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削弱了汉字的_功能,不利于_。秦始皇统一全国,为统一文字提供了条件。,栏目链接,新石器,甲骨文,金文,交流,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2)内容:秦始皇推行“_”,以秦国的“_”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_”也得到推广。 (3)意义:对_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书艺历程 1魏晋以前: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 2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到自觉阶段。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栏目链接,书同文字,小篆,隶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_。_逐渐形成,_成为士人_理想形式,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_改进,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2)代表人物:东晋_,被称作“_”。 3隋唐:达到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代表人物:既有_、_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_、_、_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4宋代:书法艺术的市民化趋势,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代表:出现各具情态的_、_、_、_ 四大家。 5明代: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书法更加强调_ 的创造。,栏目链接,材料,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书法,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笔墨纸张等文具的,王羲之,书圣,张旭,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个性化,栏目链接,一、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条件和发展阶段,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不仅有其特殊的条件,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1)客观上,汉字与其他字母文字不同,汉字构型独特,数量丰富,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素材。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栏目链接,(2)主观上,首先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其次随着教育的发展,知识群体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特别是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危机的加深,思想观念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书法成为咳表达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推动古代书法艺术的最终形成。 2汉字书法艺术以魏晋南北朝为界,以前属于自发阶段,汉字书法以实用性为主,主要有秦篆和汉隶。以后属于自觉阶段,其审美情趣日益浓厚,楷书、行书和草书各具特色,名家辈出。明代书法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栏目链接,二、时代变迁对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特点的影响,1汉末动乱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阶层在对汉末危机进行反省的同时,在书法上形成了流美妍媚、风流潇洒的书法风格,反映了士人阶层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的美。 2隋唐盛世的出现,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使书法艺术达到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在社会走上正轨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而在书法艺术上也呈现出讲究法度和规范的特点。,栏目链接,3宋代统治者出于消除地方割据等政治需要,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知识分子队伍扩大;同时,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呈现出各具情态和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的特点。 4明代城市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政治思想上专制色彩日趋浓厚,这使得明代的书法艺术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5清代世运转衰,书风抱残守缺,了无生气。,栏目链接,栏目链接,例1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栏目链接,解析:此题考查古代书法艺术和书法名家。解法一:日本文字主要由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创造的片假名和学问僧空海采用汉字草书创造的平假名构成,材料中点出平假名,故受草书影响,怀素是狂草名家,选D;解法二:根据材料中的平假名字体判断是模仿草书,这是本题考查的主要意图;解法三:排除法,王羲之非唐朝,颜真卿和柳公权擅长楷体,故选D。 答案:D,栏目链接,例2 (2014中山高三期末)下图是王献之中秋帖,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栏目链接,A“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 B“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 C“笔势精妙,备尽谐则,列为正书第一” D“出于颜,然内蕴变为外棱”。 解析:王献之是东晋时人,而观察图中可知中秋帖是行书,这是晋代比较流行的书体,因为这能体现魏晋文人对风度的追求;A项是对柳公权书法的评价,故A项错误;而B项说的正是行书,故B项正确;C项是对王羲之乐毅论的评价,故C项错误;D项中“颜”是指颜真卿,事实上D项是对柳公权书法的评价,故D项错误。 答案:B,栏目链接,例3 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古墓中虽有玉面人、扁足青铜方鼎等器物,但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小篆是秦统一以后在全国推行的文字,故D正确。 答案:D,栏目链接,例4 (2013四川文综)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栏目链接,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写意性”的限制条件。中国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书体,其中最具有写意性的是草书。选项A属于行书,B属于隶书,C属于篆书,D属于草书。故答案为D。 答案:D,栏目链接,例5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