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长沙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 为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770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实施“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158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长沙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抓国家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机遇,围绕“两型社会”和把长沙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以“四化融城、信息惠民”为目标,构建宽带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智能融合的信息化应用、高端绿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可持续的创新发展环境和可靠的信息安全体系。大力提升长沙信息化水平,逐步满足政府、企业和市民对信息化的需求,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居民幸福指数,营造“惠民、兴业、善政”的社会环境,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性智慧城市,国家创新创意、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率先实现小康梦、两型梦、幸福梦。(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普惠全民。以保障民生为根本,以为民、便民、惠民为目的,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升数据应用效益,构建民生服务新体系,向市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建立高度包容的信息社会,逐步缩小数字鸿沟,实现以人为本的市民数字生活。2资源整合、互联共享。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建设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体系,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充分整合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信息资源,消除部门间信息孤岛,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全社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3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加强政产学研用良性互动,推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全面融合,以信息化实现科学、高效、动态的资源配置,促进在更高层次上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构筑现代“两型”产业体系和智能化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探索大数据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4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以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多元投融资机制,培育信息化建设主体,完善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市场运作体系,激发市场活力,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智慧长沙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和运营。5应用带动、夯实产业。智慧化和信息化的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提升相关产业大数据资源的采集获取和分析利用能力,发掘数据资源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潜力,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学习兄弟省、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智慧城市应用工程,带动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在着力培育本地明星企业的同时,针对我市信息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缺少龙头大型企业、产业链配套能力弱等问题,强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IT企业落户长沙,促进我市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6完善基础、安全可控。适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发展新趋势,进一步完善城市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速推进信息设备、系统国产化进程,信息设备系统尽可能采用国产自主可控产品,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建立责任机制,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安全可控。(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长沙的信息化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智慧化应用覆盖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智慧经济成为经济的主要形态,智慧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城市全面实现智能化运行,信息化总指数达到90,建成信息化促进“两型产业”发展的先行城市、三网融合网络覆盖城乡的互联城市、电子商务与数字文化繁荣的活力城市、智能化管理与高效政务的服务城市、数字化信用与信息安全的可信城市,着力把长沙打造成中西部地区智慧之都、两型之都、创新之都、绿色之都。1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以宽带长沙、无线长沙、三网融合为核心,构建以3G/4G/WLAN等无线技术为基础的无处不在的高速信息智能通道,使市民享受100M的4G高速上网宽带,打造全市高速泛在的信息网络。互联网城域出口宽带达到1500G,光纤宽带接入能力:城区1000M到楼、100M入户,农村50M入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全市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率城市达到95%以上、农村达到75%以上。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效果突显。实现统一的长沙市物联监控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无线长沙、宽带长沙、长沙大数据中心建成,三网融合全面实现。2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全市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信息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产业。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北斗卫星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别达到千亿级,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大数据产业分别达到500亿元。两化融合综合指数达到90,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30%以上。3建成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智慧政务体系。信息化全面支撑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智慧政务成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手段。市县两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100%,依法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率达到100%,政府部门普遍实现网上办公。城市管理100%实现网格化。推进政务云平台等一批电子政务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城市安全水平和应急指挥能力,使政府运行、服务和管理更加高效和智慧,长沙成为全国电子政务领先城市。4电子商务全国领先。以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雨花现代电子商务产业园和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三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基础框架的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形成,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前列,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7600亿元。移动电子商务、电视购物及移动支付平台全国领先,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比例超过80%,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比例超过95%,传统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转型升级。打造出交易额过百亿元、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培育一批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及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特大电子商务企业,重点打造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推动58家电子商务企业上市。5民生和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各领域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逐步实现办事出行“一卡通”、居家生活“一点通”、学习工作“一网通”。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全市医疗保险实现异地跨省就医即时结算,基于社会保障卡的医疗保健卡和电子健康档案覆盖95%城乡居民,电子病历覆盖95%的医院。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100%的学校,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远程互动和多媒体教学。劳动就业公共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业务涵盖社保、医疗、民政、公积金等领域的社会保障卡持有人数突破700万张,形成“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数字化民生服务体系。全社会信息化应用广泛深入,智慧化生活丰富多彩,公众信息化素质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6信息化和智慧化在解决交通、污染、食品药品安全、资源浪费等城市化问题方面有重大创新和突破性进展。二、总体架构智慧长沙实施669计划,即完成6大任务,建设6大重点工程、构建9朵云。主要内容包括: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市民数字生活、发展智慧产业、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促进四化融合发展、推进两型和谐社会等六大任务;实施宽带长沙工程、无线长沙工程、三网融合工程、长沙大数据中心工程、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壮大工程等六大工程;构建民生云、政务云、惠农云、工业云、商务云、创新创业云、警务云、交通云、城市建设管理云等九朵云,实现系列智慧化应用。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标准规范,以政策法规为引导,以人才资金为保障,形成总体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相结合的推进体系,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涵盖市民、企业和政府的智慧长沙两型生态系统。三、主要任务(一)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无线长沙工程,围绕重点行业和民生工程建设无线城市应用平台,实现移动政务、移动商务、移动民生应用等无线网络服务,积极推动3G/4G等网络全面深度覆盖。推进宽带长沙工程,实施光纤到户工程,实现城市1000M光纤到楼、100M光纤到户,农村50M光纤到户。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推进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和高清交互式电视网络设施建设,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等融合性业务。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大力推进身份认证、网站认证和电子签名等网络信任服务,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加快建设和完善空间地理、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宏观经济、建筑物等基础数据库,统筹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建成长沙大数据中心,推动行业部门数据交换,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二)构建市民数字生活建设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市民数字生活,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广大数据应用示范,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推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继续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工程”,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等公益设施建设,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系统和旅游管理信息平台。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完善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基于社会保障卡的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医疗咨询、预约诊疗服务。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协同信息服务。加快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长沙社会保障一卡通,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建立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规范互联网食品药品交易行为,推进食品药品网上阳光采购,强化质量安全。提高面向残疾人的信息无障碍服务能力。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强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大力推进移动支付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三)发展智慧产业重点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北斗卫星导航、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着力扶持智能终端、智能仪器仪表、金融电子、医疗电子、军工电子、汽车电子等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以麒麟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开发支撑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大力发展电力、交通、旅游等行业的应用软件,大力发展面向教育、医疗、社保、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公用事业领域的应用软件,大力发展工控软件、嵌入式软件;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外包、动漫游戏、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网络增值、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处理和运营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借助业界成熟的大数据产品体系,大力发展大数据与重点行业领域业务流程及数据应用需求的深度融合。(四)创新城市综合管理将城市运行和管理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承载能力。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务的要求,进行电子政务网络提速扩容,整合相关业务专网,实现市直机关各部门主要业务的信息化全面覆盖。实施数字城管工程改造升级,推进城市管理人性化服务、网格化覆盖、智能化应用、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综合管理水平。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食品与药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等公共安全系统,完善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设长沙精准气象预报等系统,增强城市综合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构建智能交通体系,实现客、货、交通工具等要素的智能识别、控制、调度管理和应急响应,为交通参与人提供全面及时的路径优化、停车选择等出行服务,从而缓解道路的交通拥堵,有效改善交通环境。(五)促进四化融合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加强工业大数据资源聚合和分析应用,支撑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以信息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城镇化相互助力,用信息化破解城市发展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涉农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开放,为农业产供销管理提供服务,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六)推进两型和谐社会大力推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化工、电力、建材等行业的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加强对能源资源的实时监测、精确控制和集约应用,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绿色生产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监督管理,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污染治理监督管理体系。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的环保物联网平台,建设空气、水资源、土地资源、工业污染源等资源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加强环保、水利、气象等部门间的数据融合,实现由“数字环保”向“智慧环保”的转化。通过建设水务综合信息平台、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等系统,提高水资源实时监测能力、运行监管能力、智能调配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提高视频会议、异地集成办公和移动办公系统的应用能力,用信息流替代或减少交通流、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推进长沙“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示范城市建设。四、建设六大重点工程(一)宽带长沙工程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积极推动各大运营商加快“光进铜退”进程,建设集IP化、宽带化、融合化为一体的“城市光网”,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服务能力,实现全城光网通达,为“智慧长沙”搭建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扩大业务应用,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城乡宽带网络协调发展。加快长沙市城区宽带网络建设,增加光缆路由,提升骨干网络容量,扩大接入网络覆盖范围,部署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重点完善农村地区宽带村村通工程,加快宽带网络从乡镇、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一是加快光纤到户工程建设,推进政府、学校、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单位的光纤宽带接入部署;二是加快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实现长沙地区3G/4G/WLAN深度全面覆盖,加大高速公路、地铁等无线网络优化力度;三是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建设,JP1满足不同用户对弹性接入带宽的需求;四是推进网络结构扁平化,扩展骨干链路带宽,提升承载能力;五是建设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系统,持续提升骨干传输网络容量。(二)无线长沙工程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移动数据中心和平台及应用建设,推进无线长沙工程。到2020年,实现无线宽带网络深度覆盖,推广社会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移动应用,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延伸到移动互联网上,降低政府和企业经营成本,同时在民生领域实现移动互联网普遍服务。积极推进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扩建一系列通信机楼、枢纽楼、传输汇聚机房和基站机房等设施,建设3G/4G/WLAN宽带无线网络,按需补盲、加厚,提升网络容量和深度覆盖能力。到2016年底实现长沙地区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到2020年完成无线宽带网络100%深度覆盖。建设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移动数据中心,以满足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的移动数据应用、管理、运营和服务需求。建设“一个平台”“十大板块”“百项民生应用”。打造“无线长沙”应用平台,通过与长沙大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建设移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医疗、教育、金融、旅游、生活服务、消费购物、就业、交通等十大应用板块,推广百项民生应用,向市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民生服务,让公众分享智慧长沙建设成果。(三)三网融合工程继续推进三网融合示范工程,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构建新一代智慧城市信息承载设施。构建保障三网融合有序推进的体制和机制,促进三网融合业务的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构建智慧长沙三网融合信息基础平台。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技术(NGB),建设以数字电视为核心,主干光纤网与接入网实现三网融合的高清互动数字家庭业务商用网络,全面提高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和对综合业务的支持能力。加大广电和电信业务的融合与创新。通过播控平台的建设和大力发展IPTV业务,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模式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通信业务,实现两大业务的双向进入。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业务创新和应用,创新产业形态和市场推广模式,支持三网融合业务在文教、社会服务、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基于三网融合的农村信息化应用、社会化信息服务和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品种多样、快捷经济的信息和文化服务需求,使市民享受到内容更丰富、价格更低廉、形态更多样的信息化服务。(四)长沙大数据中心工程长沙大数据中心是智慧长沙的基础,依托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和云数据基地,建设长沙大数据中心,构建信息共享、交换、开放的数据枢纽,逐步形成聚合、分析、决策的智慧核心。统筹各部门、各行业信息,明确数据共享范围,整合城市各类公共基础数据库、部门主要业务数据库、企业单位部分数据和行业数据库,形成长沙综合数据资源池,消除“信息孤岛”。以需求为源动力,通过深度数据挖掘、分析,将结果数据共享开放至民生云、政务云、惠农云、工业云、商务云、创新创业云、警务云、交通云、城市建设管理云等,最终形成系列智慧应用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市民。统筹大数据中心和九朵云资源的建设,坚持集约、共享原则,最大限度的实现共建共用,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主要建设云计算中心、云存储中心、云数据交换共享中心、云安全中心、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平台,持续完善基础数据库。1云计算中心建设云计算中心,支撑海量的视频数据、传感器采集数据、各领域信息数据、互联网相关数据的计算处理,可支撑九朵云等资源需求。云计算中心利用业界主流的虚拟化技术对计算资源进行池化,实现计算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使用,通过弹性动态分配打破应用间的藩篱。2云存储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云存储中心,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虚拟化实现大规模数据存储、管理和容灾,实现关键和重要数据的备份,为智慧长沙各个领域提供相关的数据存储管理支撑。完善智慧长沙的数据备份机制,通过云数据交换共享中心获取各个领域的数据,并进行集中方式的统一备份,有效的保障城市的数据物理安全。3云数据交换共享中心制定数据资源交换共享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在长沙市数据交换平台一、二期工程的基础上建设云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交换体系,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和数据共享目录,规范各领域的数据结构,完成城市事务交易性数据和城市社交化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消除信息孤岛。4云安全中心建设云安全中心,实现网络资源、数据资源和应用的安全管理和服务。构建多层次的数据访问安全体系,JP1建立分层分级的数据安全管控机制,按照分级保护和等级防护要求,采取多种软硬件加密手段,实现大数据中心数据的访问控制,保障数据的安全共享和交换。5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平台充分利用国家超算长沙中心的资源,建设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平台,开展数据的抽取、清洗、整合、分析和应用开发,为政府决策、资源优化配置、城市规划发展、企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基于大数据中心的综合城市信息分析及预测模型系统的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各类数据的关联分析,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为政府决策、社会治理、经济运行、信息惠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的数据支撑。6建设和完善基础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以公安户籍信息为基础,逐步融合组织人事、卫生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房管、城乡建设、统计等部门的相关信息,建设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主要标识的全市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对全市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有条件的信息服务。法人基础数据库:以工商、国税、地税、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业务数据为基础,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对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和应用,促进法人信用系统建设,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服务。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在“数字长沙地理空间框架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建设“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上,丰富多时相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全景影像、点云数据,针对实体化对象数据添加时间属性,形成时空信息数据集;构建时空信息数据库,实时汇集城市各种时空信息,形成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更智能决策、更灵性服务和更安全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分析、重点建设项目、统计信息、专项普查、物价监测、招投标管理、科技信息、国有资产管理、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及运行态势等基础数据库,为领导决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城市建筑物基础数据库:整合长沙城市建筑物地理信息系统、现状交通路网数据、工程地质数据和地下综合管网数据等数据资源,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分类建设的原则,制定城市建筑物信息数据标准,重点建设建筑物信息采集系统、建筑物应用信息系统和建筑物信息更新系统。建筑物信息采集系统为作业人员提供数据采集和数据编辑功能;建筑物应用信息系统提供建筑物信息查询、分析、统计和服务功能;建筑物信息更新系统对建筑物数据库实时更新,保证数据的时效性。为城市科学规划、智慧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五)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工程统筹建设覆盖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标准统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纵深体系化防护,建设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应急与救援体系和服务体系,有效保障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安全,着力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设,建设全市统一、完善的智慧城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1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坚持信息安全优先采购国产化设备系统的原则,实现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以自主可控设备系统为主的格局。建立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大力推进PKI/PMI等电子政务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分级保护要求建设保密、安全、可靠、可信的电子政务内网和各类涉密网络,按照等级保护要求建设电子政务外网和非政务网络安全体系,构建安全与保密内外网数据交互的可控途径,实现不同内外网之间数据的安全、可靠交换。建立跨网络认证机制,防范跨异构网络安全隐患,提升信息跨网络传输效率。应用数据加密技术,提升数据信息完整可信度,加强虚拟化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运营管理的安全。建设异地容灾备份系统,防范数据损毁和丢失。建立授权及审计机制,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运用智能分析处理技术,提高大数据处理能力,增强对恶意数据、信息的识别和管控能力。保障应用服务层安全,重点加强远程接入安全保障,建立系统安全审核体系,降低安全隐患。把握信息安全的主动权,在网络的合作、生产、交易、消费、金融服务等经济、市场领域坚决推行实名制,加强违反信用行为的惩戒制度建设。加强要害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安全防护,重点加大对党政、金融、能源、交通、电信、公共安全、公用事业等重要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安全可控。2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体系。制定信息安全总体实施规范和不同行业的应用指南,建立信息网络安全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建立网络安全责任制和追究机制,提高智慧长沙工程项目设计、建设、运维管理等各环节的领导与工作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3加快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应急与救援体系。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设施,重点提高网络管理、态势预警、应急处理和信任服务能力,建设集约化的灾难备份与恢复系统。建立一整套安全防范机制,定期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检测,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性的安全事件。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防范综合支撑平台,提高对网络运行故障、网络违法犯罪、网络失泄密等的监控、执法与应急处置能力。4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体系。建立并完善以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第三方测试机构参与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有效的预警和管理机制。鼓励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信息安全认证服务,为智慧长沙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各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体系。以移动互联网产业、物联网产业、大数据产业、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等智慧产业为重点,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聚集信息产业资源,培育优势企业,挖掘大数据在各行业支撑创新的潜力,推进特色应用,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发展,使之成为长沙国民经济先导性支柱产业。大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信息产业发展与智慧长沙建设的互动融合,JP1深化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各个环节的全面渗透,形成规模化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着力推动长沙产业高端化。1、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抢抓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机遇,努力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将移动互联网产业作为智慧长沙建设的实践载体,依托长沙软件产业基地、中电软件园、动漫游戏振兴基地、移动电子商务园区等品牌优势,优化配置移动互联网产业基础设施;聚焦互联网与产业、生活、服务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与智慧长沙建设的有机结合。创新发展软件、平台、应用等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努力打造长沙千亿级移动互联网产业。一是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促进移动互联网协同发展。促进移动互联网在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应用,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企业依托移动互联网,积极发展工业物联网新业态,重点在工程机械、电力装备、汽车制造、机器人、矿山机械等领域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智能产业,推动工业物流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扶持烟花鞭炮、湘绣、陶瓷、花卉苗木、茶叶等特色产业研发设计、销售推广、专业物流等网络平台建设,利用移动互联网创新产业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促进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协同发展。二是促进移动智能终端与应用服务融合发展。围绕移动互联网重点领域产业链,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内容与服务协同创新,抓住4G、北斗导航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智能手机、穿戴式智能终端等新型终端产品,支持基于移动互联网各种智能应用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移动智能终端与应用服务相融合、数字产品与内容服务相结合,推动产品创新,拓展服务领域。三是促进移动互联网聚集发展。引进和培育优势企业和新兴潜力企业,集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示范企业,扶持多个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成长型企业,打造平台集聚、产业集群、人才汇聚、应用引领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聚集区。2、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鼓励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推动行业应用,培育重点产业,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标准规范,加强招商引资,深化关联产业协调发展,打造竞争力强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在星沙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物联网制造业产业基地,在长沙信息产业园建设物联网软件应用产业基地,重点在新传感器、智能芯片、RFID、智能汽车、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重点攻克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支持相关单位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形成规模化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重点引进一批物联网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重点引进物联网产业急需的国内外顶尖水平的领军人才,培育能够在物联网产业上突破关键技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团队。到2020年,长沙物联网产业实现产值过千亿元。3着力扶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加强与国防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以高端特色应用为核心,带动涵盖芯片、元器件、终端、产品检定、应用服务等领域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集群,建成国内一流的北斗导航系统技术、应用、产业的示范区。到2020年,形成一个新的千亿级产业。一是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北斗导航核心芯片、模块和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引导骨干企业、重大成果、重大项目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向基地聚集,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二是推进特色应用。大力推动北斗导航兼容终端的配备与替代,将北斗导航兼容终端及应用服务列入各级政府采购目录。重点推广北斗导航在公共服务车辆、应急救灾、驾驶培训、渣土车、邮政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开展工程机械导航应用工程、汽车前装应用工程等示范应用,鼓励私家车、出租车及其他社会车辆使用北斗卫星导航产品。4重点培育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一是着力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以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为核心,带动制造、封装等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以长沙经开区星沙电子信息产业园和长沙高新区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园为载体,重点扶持国科微电子、长沙创芯、景嘉微电子等骨干企业,推进长沙集成电路产业向集聚化、规模化、串联化发展,促进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向园区集聚,着力打造具有长沙特色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集聚区。搭建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集成电路设计工具软件、通用IP授权、芯片测试等服务。充分发挥军工研发优势,加快发展军为民用、寓军于民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积极引进移动智能终端以及白色家电等整机生产企业,夯实集成电路产业与整机产业协作发展基础。二是扶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产业化;加快发展系统集成、软件定制、软件测试等软件服务,提高软件服务水平和比重;提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综合集成能力,引导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动设计咨询、集成实施、运行维护等信息服务向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积极承接国内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转移。5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扶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以长沙大数据中心为实践载体,以民生、政务、农业、工业、商务、交通等领域为智慧应用重点,发展大数据基础平台、大数据深度关联分析、大数据多维度展示、大数据行业深度应用、大数据安全保障等为主要方向的大数据产业。筹备建立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打造长沙大数据产业链,重点推进工业大数据和新产业大数据,组建大数据开源社区和大数据产业联盟,拓展大数据服务渠道,建设开放的大数据服务平台,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智慧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高端应用提供大数据分析和外包服务;加速培育大数据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支撑、协同合作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6积极培育3D打印产业。依托湖南中国科学院3D制造产业研究所、华曙高科等单位开展3D打印软件、工艺、材料、装备、应用、标准等多领域技术攻关,大力支持采用3D打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企业建立3D打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支持引进和培育3D打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有效的产业联盟,提高产业整合度。五、构建九朵云(一)民生云整合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旅游、文教等民生类信息资源,依托长沙大数据中心建设民生云,主要通过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文教和信息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提升民生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1智慧社区搭建社区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泛在的信息网络及多种智能终端,在智能家居、视频监控、社区医疗、物业管理、家政服务、老人关爱等诸多领域,利用大数据洞察民生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为市民打造智能化、信息化、快捷化的生活空间。(1)建设和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网格化管理,在全市范围打造“多位一体”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一是建设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建成以社区为中心的统一服务接口。按照立足街道、面向社区、组建网格、整合资源、规范流程来管理事务,利用网格化、流程化、精细化、智能化实现社会事务闭环管理,实时响应网格内居民家庭中的需求信息,实现对网格内居民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管家式的贴心服务。二是建立健全系统运行管理机制,将城市管理、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养老服务等职能整合配置到每个网格中,形成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机制。采用系统向下延伸、数据向上集中、资源横向共享的扁平化应用模式,推动网格系统与市应急联动指挥、数字城管等信息系统的对接,建立完善的联动机制,提升政府在社区治安维护、突发事件处置、环境监督整治等方面的应急处理能力。(2)建设社区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市范围内,以市级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和部门业务应用系统为基础,打造“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主要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统一办理,最大限度方便居民办事,减轻基层工作负担。通过对社区医疗、社区环保、社区家政、社区微电网、社区物业、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智慧化建设,为市民提供智能化民生服务平台。通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疗信息平台和大型医疗机构互联互通,“电子病历”延伸到基础医疗单位,为长沙市分析居民健康状况、预测居民健康风险等提供全面数据支撑;建设社区内部和周边环境包括水资源、噪声、空气、垃圾等监测体系,提供老百姓环境投诉平台,为城市化环境问题的管理提供依据;建设统一的社区家政信息系统,对社区家政各项服务进行分类和监控,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家政服务;构建社区智能微电网,提供社区公共用电需求、智能调节社区用电分布。构建智慧物业管理,集成停车场、闭路监控、门禁、保安巡逻、远程抄表、自动喷淋等相关物业管理系统,实现社区各独立应用子系统的整合,进行集中运营管理。实现智慧家居,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功能和应用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实现环保节能的家居环境。(3)实现家庭网络化跨屏服务。利用三网融合的相关资源,结合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新型智能终端的普及,通过高宽带、全地域覆盖、高质量传输保障的网络,为市民提供多种跨终端的业务体验,实现多终端跨平台的业务互动,实现人们从“看屏幕”到“用屏幕”的飞跃,从传统单一屏幕到“一云多屏、多屏互动”,构建户户联网的虚拟社区形态。(4)建设社区公共电视。在小区和社区公共区域,建设可管可控的公共电视显示系统,实现基于网格化的公共信息发布,同时作为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2智慧医疗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为核心,建设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计划生育和综合管理业务的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大数据应用体系。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实现患者、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与互动,推进城乡远程医疗、区域影像、双向转诊和移动医疗服务;完善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健全疾病防控和完善卫生监督网络,建立快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家庭健康系统,实现远程健康监测,完善智能医疗服务体系。(1)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向下集成区域内所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业务系统,实现各医疗卫生相关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与市财政、人社、公安、民政、人口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并实现市级平台与省级平台无缝对接。(2)建设市、区(县)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分别汇聚市、区(县)两级卫生信息资源,形成用于支撑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居民健康档案资源库、电子病历资源库、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库、卫生综合管理资源库等。(3)建设六大业务应用系统:以集成为手段,实现区域内所有医疗卫生相关机构之间的服务与业务协同。一是面向居民的公众健康管理系统。面向全市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统一的预约服务等。对行动不便、无法送往医院治疗的患者进行视讯医疗,对慢性病及老、幼患者进行远程照护,对智障、残疾、传染病等特殊人群进行健康监测,提供人性化的智能服务。确保所有居民都能够就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面向疾病预防控制的区域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建设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监测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卫生监督、血液安全监测管理等系统,并实现各系统之间的协同。三是面向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系统。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促进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全面建设,实现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转检、远程医疗、区域影像服务、健康一卡通等促进医院内业务流程无缝衔接和跨机构、跨区域的医疗服务协同。四是面向居民和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障系统。与市社保相关信息系统有效衔接,统一标准和规范,建设医保报销监管、医疗费用特殊补助管理等系统,共同促进并扩大城镇居民医保的实时结算和卫生特殊补助的管理。五是药品使用单位的药品管理系统。建设基本药物与医疗器械采购配送和使用管理全流程监管系统,强化对基本药物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六是面向卫生行政部门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管理、网络直报、绩效考核、费用监测、药品供应保障、多层次与全方位的卫生统计分析等系统。同时结合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医疗卫生资源信息、公共卫生信息、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直观展示,发掘和分析医疗卫生数据,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推进卫生行政部门决策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4)建设卫生信息专用网络工程。依托电子政务网络,构建跨机构、跨区域的卫生信息专用网络,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内各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3智慧旅游全面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有效提高旅游在线营销能力。利用交通、公安、气象、安监、地震、测绘等部门的数据,依托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深化大数据在旅游服务的应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监管能力,显著提升信息化带动旅游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大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率,支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1)推进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扩大旅游景区的数据通讯网、光纤骨干网和无线通讯网等设施设备的建设范围,实现重点旅游景区(点)信息网络全覆盖。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数据库,包括旅游服务质量信息、旅游安全风险信息、旅游地理信息等数据库,整合旅游与公共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旅游网络管理体系。(2)提升旅游信息服务能力。推进景区便民系统建设,开发自助导游讲解系统、城市自助导览系统、网络虚拟旅游系统,推进数字景区、数字酒店、数字旅行社、数字乡村建设,推出基于市民卡的旅游一卡通服务等。开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立集成旅游门票、机票、车票、宾馆饭店等旅游服务单位的旅游综合查询预订系统,建立旅游“在线支付”功能,全面实现旅游出行“一条龙”服务。加快建立移动旅游信息门户和应用服务平台,开展物联网在旅游行业的应用示范和创建智慧景区试点。(3)建设旅游安全保障监管系统。进一步完善旅行社、饭店、景区、导游、旅游交通五大类行业管理系统,建立各客源地旅游团队人员信息与行程信息的电子化备案管理和动态查询系统,加强对不规范旅游服务和旅游安全事件的监管。建立健全旅游监测预报体系,完善重点旅游景区视频监控和旅游专业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实现与各级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协同联动,提高旅游安全监控和应急调度能力。完善旅游景区的安全设施,利用北斗卫星、GPS定位导航等技术,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以旅游质监平台为基础,建立长沙旅游呼叫救援中心,实现旅游市场监督、旅游安全管理、旅游投诉建议、旅游呼叫救援等。4智慧文教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力推动数字校园、教育资源、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资讯、文化服务、文博会展、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教育文化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数字文化馆和数字农家书屋等,建立公益性综合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教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和均衡配置。加快推进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湘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大力开发面向新闻出版、文化体育、科技教育等公共文化领域的数字内容产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提升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等行业研发能力,加强产业链整合,推动动漫与网络游戏产业发展。(1)建立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相衔接,符合我市实际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形成“标准统一、全面覆盖、互联互通”的市、区、校三级教育网络;优化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教育城域网,实现城区中小学校无线WIFI全覆盖;全市建成500所中小学“数字校园”;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建筑工程设计版权转让合同
- 二零二四年学校食堂食材供货承包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医院食堂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采购及建设合同
- 2024年度物业管理服务终止协议书
- 二零二四年度员工培训合同:餐饮业员工培训服务协议(04版)
- 2024年度市政工程泥浆外运及环保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储藏室及车位租赁权优先购买协议
- 2024年度整栋房屋出租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的签订与生效
- 二零二四年度充电桩安装及车位使用权共享协议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鲁价费发〔2007〕205号
- 工作面安装瓦斯监控安全技术措施
- 单门门禁一体机操作流程
- 施工现场安全知识答题试卷-附答案版4页
- 学校总务处行事历
- 五星级酒店开业筹备计划表
-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费取费标准[整理版]
- 超声波探伤报告
- 墩身外观质量缺陷与防治
- XXX养生馆顾客和诊断管理表(doc3)
- 银行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