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翁牛特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翁牛特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92020 年)文本年)文本 翁牛特旗人民政府 2017 年 12 月 目 录 前前 言言.1 一、规划的目的和任务.2 二、规划原则.2 三、规划的依据.4 四、规划期限.5 五、规划范围.5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修编背景规划修编背景.6 第一节 翁牛特旗概况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7 第三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0 第二章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14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14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15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5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18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8 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20 第四章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25 第一节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5 第二节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26 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用地调控建设用地调控.27 第一节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27 第二节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29 第三节 乡镇土地利用控制.30 第五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与管制措施.33 第六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措施.34 第七节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和布局.35 第六章第六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35 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土地用途分区.38 第八章第八章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42 第一节 土地整治的目标42 第二节 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42 第九章第九章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乡镇土地利用调控.45 第十章第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实施措施.47 一、法律保障措施.47 二、行政保障措施.47 三、经济保障措施.47 四、社会保障措施.48 五、技术保障措施.48 附附 表表.49 表 D.1 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表.49 表 D.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50 表 D.3 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51 表 D.4 翁牛特旗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52 表 D.5 翁牛特旗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53 前前 言言 为保证翁牛特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进一步落实“十分 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土地利用实行严格 的用途管制,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赤峰市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的要求,编制翁牛特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9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全面分析了翁牛特旗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和任务,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制定了各业用地 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进行了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提出了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持续、 稳步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 一、一、规划的目的和任务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一)规划的目的(一)规划的目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 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 局、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对土地利用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强化土地的 宏观调控,协调部门和产业间的用地矛盾,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以控 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对非农业用地由外延增量为主,转变为内涵挖潜 为主,努力实现宏观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大土地整理和复垦力度, 有计划的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促使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为保障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 (二)规划的任务(二)规划的任务 1. 加强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 形成城乡区域统筹的土地利用格局; 3. 统筹各业各类用地; 4. 控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5. 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二、规划原则二、规划原则 (一)宏观目标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一)宏观目标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 在赤峰市规划宏观目标的导向下,从翁牛特旗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 地制宜,讲究实效以解决当地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中的实际问题为 出发点和归宿。 (二)坚持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原则(二)坚持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原则 规划修编坚持以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为重点,正确处理好新形势 下城乡建设,经济发展与农用地保护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整理,推进单一数量上保护向数量、质量 和生态全面管护的转变。 (三)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用地(三)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用地的原则的原则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非农建设用地和生态 环境保护用地,重点保障中心城区、重要建制镇用地,保障民生工程、能 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高科技、环保型农畜产品加工业、矿山设 备制造加工、矿产资源开发、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发展用地,促进经济发展 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四)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各业用地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 内涵挖潜为主的发展道路,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土地集约 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 (五)刚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五)刚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时期的控制过程,对不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 土地利用活动需要进行刚性控制。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 变化因素及不确定性,因此规划必须具有广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六)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六)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按着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和国家的统一部署,合理安排生态建 设和环境保护用地,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和国土安全保障建设,确保土 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七)坚持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的原则(七)坚持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的原则 加大村庄整治力度,认真贯彻“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牧区建设 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把中心城区、建制镇和工业集中区建设规模扩 大与农村牧区居民点用地整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置换结合起来。落 实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双保、双赢”,确保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三、规划的依据三、规划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厅200943 号); 4.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盟市旗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修编工作的通知(内国土资发200925 号); 5.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 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 6.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内国土资字201065 号) ; 7.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8.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二)相关规划(二)相关规划 1. 赤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 翁牛特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 年); 3. 翁牛特旗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4. 翁牛特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三)其他依据(三)其他依据 1.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 2. 翁牛特旗统计年鉴(20052009)等。 四、规划期限四、规划期限 翁牛特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限为 2009-2020 年,2008 年为基期年。 2020 年为目标年。 五、规划范围五、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翁牛特旗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为 1188960.43 公 顷(1783.4 万亩)。包括乌丹镇、乌敦套海镇、五分地镇、桥头镇、广德 公镇、梧桐花镇、海拉苏镇、亿合公镇、解放营子乡、毛山东乡、阿什罕 苏木、新苏莫苏木、格日僧苏木和白音套海苏木等 14 个乡镇、苏木。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修编背景规划修编背景 第一节第一节 翁牛特旗翁牛特旗概况概况 翁牛特旗位于赤峰市中部,东邻敖汉旗、奈曼旗,南连松山区,西接 克什克腾旗,北靠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和开鲁县。土地总面 积 11889 平方公里,辖 8 镇(乌丹镇、乌敦套海镇、五分地镇、桥头镇、 广德公镇、梧桐花镇、海拉苏镇、亿合公镇)2 乡(解放营子乡、毛山东 乡)4 苏木(阿什罕苏木、新苏莫苏木、格日僧苏木、白音套海苏木)。 主要有蒙古、汉、回、满、朝鲜等民族。 翁牛特旗地处大兴安岭与七老图山汇接地带,科尔沁沙地西缘。属于 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5.8,年日照时数 28503000 小时,年降水量 370 毫米,无霜期 90140 天,年平均风速为 34.2 米/秒,最大风速 32 米/秒。主要河流有少郎河、苇塘河、五分地河、 四道杖房河、羊肠子河,分属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两大水系。 翁牛特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银、铜、铅、锌、铁、钨、锑等; 非金属矿有沸石、珍珠岩、萤石、叶腊石、石灰石等;天然矿泉水、风能、 太阳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翁牛特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出土的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遗物大型碧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因此翁牛 特旗又被称之为“玉龙之乡”。自然景观有布日墩沙湖、勃隆克大漠、红山 碧池、灯笼河草原等。 翁牛特旗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工业经济有所发展的农牧业大旗,基 本格局是西农东牧。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现已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生物 化工、有色金属采选、建筑建材、能源开发等几大产业为主体的具有地方 特色的工业体系。2008 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9.49 亿元,同比增长 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1.44 亿元,同比增长 8.8%;第二产业增加值 23.52 亿元,同比增长 22%;第三产业增加值 14.53 亿元,同比增长 15.9%;三 次产业比为 36:39.5:24.5。全旗财政收入完成 2.92 亿元,同比增长 17.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9987 元,同比增长 15%;农牧民人均纯收 入实现 4280 元,同比增长 16.2%。有机农业发展迅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 一一家有机农业示范旗,也是全国以旗县为单位、整体推进有机农业的第 一旗,全旗已有 13 家企业的 18 个品种获得国家有机和绿色食品认证,是 全国有机食品认证时间最早、认证品种最多、开发面积最大的地区。 翁牛特旗交通便利,已初步形成了以国省干线(G305 线、G306 线、 S205 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连接,村级公路为补充的干支相交、四通八 达的公路网络。赤大高速公路是把翁牛特旗接入京津唐经济圈与内蒙东西 部发达地区的高速通道,对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翁牛特旗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全旗土地总面积为 1188960.43 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 919801.45 公顷,占总面积的 77.36%; 建设用地面积 25994.16 公顷,占总面积的 2.19%;其他土地面积 243164.82 公顷,占总面积的 20.45%。 表表 1 2008 年翁牛特旗用地结构表年翁牛特旗用地结构表 单位:公顷 地 类面积比重 农用地919801.4577.36% 建设用地25994.162.19% 其他土地243164.8220.45% 一、农用地结构与布局一、农用地结构与布局 1、耕地面积 209597.62 公顷,占总面积的 17.63%,占农用地的 22.80%。 主要分布在梧桐花镇、桥头镇、乌丹镇和新苏莫苏木,其它苏木镇也有分 布。 2、园地面积 313.6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3%,占农用地的 0.03%, 主要分布在桥头镇、广德公镇和亿合公镇。 3、林地面积 283523.0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3.85%,占农用地的 30.85%,主要集中在乌丹镇、五分地镇、阿什罕苏木、梧桐花镇、海拉苏 镇和亿合公镇,其他苏木镇也有分布。 4、牧草地面积 407377.7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4.23%,占农用地 的 44.32%。主要集中在乌丹镇、海拉苏镇、五分地镇、阿什罕苏木和新苏 莫苏木,其他苏木镇也有分布。 5、其它农用地面积 18989.4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60%,占农用 地的 2.07%。在各苏木镇均匀分布。 二、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二、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 1、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23045.1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94%,占建 设用地总面积的 88.55%,主要集中在各乡镇所在地,其中以乌丹镇、桥头 镇、五分地镇和梧桐花镇的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较大。 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 294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25%,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11.34%,交通用地主要为赤大高速公路、国 道、省道等公路用地。 三、其他土地结构与布局三、其他土地结构与布局 其他土地中,水域用地面积 22699.4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91%, 占其他土地的 9.34%,主要分布在乌丹镇、海拉苏镇、白音套海苏木、新 苏莫苏木、大兴农场和海金山种牛场,其他苏木镇零星分布。自然保留地 面积为 220465.3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8.54%,占其他土地的 90.66%。 表表 2 2008 年翁牛特旗各类用地结构表年翁牛特旗各类用地结构表 单位:公顷 二级地类比重 面积面积 一级地类 地类名称 (公顷)(亩) 占一级地类面 积比重() 占土地总面积 比重() 小计919801.4513797021.7510077.36 耕地209597.623143964.322.817.63 园地313.664704.90.030.03 林地283523.024252845.330.8523.85 牧草地407377.726110665.844.3234.26 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18989.43284841.452.071.6 小计25994.16389912.41002.19 城乡建设用地23045.16345677.488.551.94 建设用地 交通水利及其 他建设用地 29494423510.870.24 小计243164.823647472.310020.45 水域22699.47340492.059.341.91 其他土地 自然保留地220465.353306980.2590.6618.54 土地总面积1188960.4317834406.45100100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 翁牛特旗是赤峰市中部重要的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和能源集散地,战略 位置显著,规划期内经济社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1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地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 要素成本上升,环境容量空间趋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 区转移,这为翁牛特旗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提供了新机遇。 2国家的产业政策更加明确,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 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翁牛特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国家政策 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充分发挥本地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产业分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重点发展有机农畜产品加工、 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加工、新能源等对区域经济有拉动力的工业项目, 是翁牛特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 3、翁牛特旗地处沟通赤峰市南北的有利区位,毗邻中心城区,“十二 五”期间围绕赤峰百万人口城市建设,在接受中心城市辐射、服务中心城 市经济方面可以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4、翁牛特旗是自治区和赤峰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国家和自治区 对生态保护建设的更加重视及赤峰市“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 战略实施,将会为翁牛特旗的生态、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合理布局、生态 环境治理和规划带来难得的机遇。 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 要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 的各种现实问题,将使翁牛特旗土地利用中的供需矛盾和各种深层次问题 进一步显现。 1、翁牛特旗耕地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加强。 耕地条件差,中低产田较多,近几年水浇地和水田增加,耕地质量有 所提高,但单产不稳定、质量低下的耕地仍占一定比例,所以必须要加大 土地整理和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广泛提高耕地的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2、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用地供给面临较大压力。 规划期间,城镇化、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牧区建设等都需要土地的支撑,各部门虽然坚持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仍然很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要,所以建设用地缺口较大,土地供 给面临着压力,未来协调土地利用矛盾和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 3、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翁牛特旗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恶化的趋 势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控制,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严重。因此,规划期 内保障必要的生态建设用地,防止土地退化,改善生态环境,成为规划着 力解决的重大土地利用问题。 4、协调农、林、牧用地矛盾存在困难。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管理体制原因,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旗 农、林、牧用地矛盾依然存在,随着农牧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项目的实施,涉及到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加之行业 用地和部门管理之间不能充分协调,导致土地管理方面混乱,直接影响土 地利用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土地资源配置与整理。 5、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在制定、贵在实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一个有 机整体,本轮规划应在总结上轮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加 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宏观调 控与引导作用,协调好土地利用活动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解决人口增长、 经济建设、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诸多问题,充分研究、科 学分析后建立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保障体系,为构建翁牛特旗经 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整体环 境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翁牛特旗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立足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保障发展 与保护耕地及牧草地的关系,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积极探 索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新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章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及发展目标 一、翁牛特旗的发展战略定位一、翁牛特旗的发展战略定位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旗 的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强旗、科教兴旗、文明兴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 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 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以设施农业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把翁牛特旗建设成为国家绿色有机 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自治区重要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新 能源基地;中国北方玉龙文化特色旅游区;京津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全市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 2020 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97.5 亿元。 2. 2020 年城镇居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5100 元和 11000 元。 3. 2020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112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达到 40 亿元,财政收入达到 8.0 亿元。 4. 2020 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城镇空气质量达到国 家二级标准,三废处理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运转机制和开放型经济体系,把翁牛特旗建设成为生活、生产相融 合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厚文化 底蕴的宜居生态区。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一、切实保护耕地,统筹安排农用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布局总体稳定,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加强对耕地 的保护和建设。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确保补充耕地的质量。 二、统筹城乡土地利用,迁并整合农村牧区居民点,因地制宜形成城 镇和农村牧区居民点集聚发展的土地利用格局,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合理 调整布局,挖掘用地潜力。 三、坚持保护优先、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经 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 条件。 四、根据翁牛特旗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林业、畜牧业, 扩大生态林建设,促进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 五、在现有的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尤其是热点旅游线 路和特色旅游产品,将旅游业发展为文化底蕴深厚,独特性强、环保无污 染的新兴产业。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统筹各 业各类用地需求、土地供给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赤峰市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下达的翁牛特旗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和土地供需预测,提出翁牛特旗规划期内的土地利用目标。 规划期间翁牛特旗的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见表 3) 表表 3 翁牛特旗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翁牛特旗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单位:公顷 指标2008 年2020 年指标属性 总量指标(公顷)总量指标(公顷) 耕地保有量209597.62170900约束性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6038.56138600约束性 园地面积313.66360预期性 林地面积283523.02302615预期性 牧草地面积407377.72408125预期性 其他农用地18989.4318678.21预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25994.1628417.95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3045.1624578.99约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2190.174331.84预期性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29493838.96预期性 增量指标(公顷)增量指标(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2452.25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1900.47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810.92约束性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810.92约束性 效率指标(平方米效率指标(平方米/人)人)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284.99约束性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耕地资源和 农业生态环境。 到 2020 年全旗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170900.00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保证在 138600.00 顷以上。 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前提下,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集约 用地发展趋势,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 到 2020 年,全旗建设用地总规模预期达到 28417.95 公顷;城乡建设 用地规模不突破 24578.99 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预期达到 4331.84 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284.99 平方米/人;到 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总 量预期达到 2452.25 公顷,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预期达到 1900.47 公 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不突破 810.92 公顷,补充耕地 810.92 公顷。 三、土地生态保护目标三、土地生态保护目标 规划期内,充分重视土地的生态功能,就近调整生态用地结构,提高 森林覆盖率,保护草原,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到 2020 年园地面积预期达到 360.00 公顷,林地面积预期达到 302615.00 公顷,牧草地面积预期达到 408125.00 公顷。 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 规划期内,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实现田、水、路、林、村综 合整治和建设用地整理取得明显成效。到 2020 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 发补充耕地不低于 810.92 公顷。 五、其他土地规划目标五、其他土地规划目标 规划期内制定合理的其他土地保护战略,科学合理开发其他土地。 到 2020 年全旗其他土地 259864.27 公顷,比 2008 年增加 16699.45 公 顷。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1耕地 2008 年全旗耕地面积为 209597.6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63%;规 划到 2020 年全旗耕地面积为 170900.0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4.37%, 比基期年减少 38697.62 公顷。 2园地 2008 年全旗园地面积为 313.6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3%; 规划 到 2020 年,全旗园地面积为 360.00 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 0.03%,比基 期年增加了 46.34 公顷。 3林地 2008 年全旗林地面积为 283523.0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3.85%;规 划到 2020 年全旗林地面积为 302615.00 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 25.45%, 比基期年增加了 19091.98 公顷。 4牧草地 2008 年全旗牧草地面积为 407377.7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4.26%; 规划到 2020 年,全旗牧草地面积为 408125.00 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 34.32%,比基期年增加了 747.28 公顷。 5其他农用地 2008 年全旗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18989.4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60%;规划到 2020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15417.19 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 1.61%,比基期年减少了 3572.24 公顷。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基期年全旗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25994.1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19%;规划到 2020 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28417.9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的 2.39%,比基期年增加了 2423.79 公顷。 1城乡建设用地 2008 年全旗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 23045.1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94%;规划到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 24578.9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的 2.07%,比基期年增加 1533.83 公顷。其中,2008 年全旗城镇工矿用地 面积为 2190.1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18%;规划到 2020 年城镇工矿用 地面积为 4331.8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36%,比基期年增加 2141.67 公 顷。 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2008 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294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31%;规划到 2020 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3838.96 公顷,占 全旗土地总面积的 0.40%,比基期年增加了 889.96 公顷。 3.其他土地 2008 年全旗其他土地面积为 243164.8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0.54%;规划到 2020 年其他土地增加到 259904.2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1.86%。 规划期间,全旗其他土地面积增加 16739.45 公顷。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根据翁牛特旗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及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特点,结合 翁牛特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安排,合理调整用 地,强化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城乡发展用地,有效保障生态环 境建设用地。 一、优化农用地布局一、优化农用地布局 按照发展现代农牧业,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的要求,严格农用 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积极推进农牧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合 理引导园地、林地和牧草地的合理利用,稳步提高农牧业用地综合生产能 力,有效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农牧业协调发展和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繁 荣。 1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规划期内切实落实耕地保护任务,着力改善耕地质量,加强基本农田 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划分基本农田集中区、基本农田保护 区和一般农用地区,科学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着力提升耕地产出效 益水平。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将质量好、等级高的优良耕地优先划 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引导耕地和基本农田集中和连片分布。将中心城区及 重点苏木镇发展区域的基本农田按国土资源部的比例要求调整到其他地区。 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到 2020 年耕地 保有量不低于 170900.00 公顷。规划期内,耕地主要布局在梧桐花镇、新 苏莫苏木、桥头镇、乌敦套海镇和乌丹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主要布局在 新苏莫苏木、桥头镇、梧桐花镇、乌敦套海镇和海拉苏镇,面积为 138600.00。 2园地布局 根据翁牛特旗园地的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园地保护面积目标,着力优 化园地种植结构,推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对中低产园地的改造和管 理,提高园地的单产和效益。规划期内园地主要布局在桥头镇、广德公镇、 亿合公镇和海拉苏镇,面积为 360.00 公顷。 3林地布局 根据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林地保护的面积和范围,重点保护 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公益林及三北防护林,加大低效林地的改造。 规划期内,林地主要布局在乌丹镇、五分地镇、广德公镇、梧桐花镇、 亿合公镇和阿什罕苏木,面积为 302615.00 公顷。 4牧草地布局 随着促进农牧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应用,全旗畜牧业逐年呈现良好的发 展态势。规划期内牧草地主要布局在乌丹镇、五分地镇、海拉苏镇、亿合 公镇、阿什罕苏木和新苏莫苏木,面积为 408125.00 公顷。 规划期内,严格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保护基本草牧场,全 面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加强天然草牧场的改良和培育,从而 提高草牧场的载畜量与生产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坚持草牧场的用养 结合,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同时为有效整治风沙源提供 保障。 5其他农用地布局 规划期内其他农用地主要布局在乌丹镇、桥头镇、梧桐花镇、海拉苏 镇和新苏莫苏木,面积为 18678.21 公顷。 二、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二、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调整和优化城镇、农村牧区居民点和工矿 用地结构为重点,以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在保障重大基 础设施工程项目用地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建设用地优化配置。 1城镇工矿用地布局 基于区域特定的自然文化特征,遵循经济社会及城镇发展规律,因势 利导,提出城镇空间发展新方向,有序推进翁牛特旗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环 境建设,尽快将翁牛特旗乌丹城区打造成为区域增长极。 加强城镇用地区域调控,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和布局,坚持中心城区与 次中心城镇统筹协调发展,合理安排城镇用地结构、布局和开发时序,促 进小城镇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发挥区域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翁牛特 旗规划期内城镇发展空间布局为“一心三带、三区五点”的发展格局。“一个 中心”:依托乌丹镇城区高度发达的行政、居住、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吸引 人口和工商业集聚,加速周边城镇化步伐,形成辐射带动周边村镇的区域 增长极核;“三带”:充分借助国道贯穿南北的交通优势,带动沿线人流、 物流、信息流的空间流动和交换;“五点”:以桥头镇、五分地镇、广德公 镇、乌敦套海镇、海拉苏镇为节点,发挥集聚要素、辐射带动各个方位村 镇的次级中心作用和中心城区的功能延伸作用;“三区”:以牧业为主、农 林为辅的西部中山台地经济区,以农业为主、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相对集 中的中部低山丘陵经济区和以牧业为主的东部平原经济区。 工矿用地应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统筹安排用地,优先保障科技含 量高、社会经济效益好,与翁牛特旗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主导产业用地。 规划期内,着力培育壮大矿产开发业,加快发展建材工业。 2农村居民点用地 以逐步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出发点,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做 好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根据不同的村庄分布特征,苏木镇区位条件, 将村庄分为四种类型,实施差异化的村庄整理规划策略。结合土地开发整 理规划,按照“尊重民意、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 实施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牧区居民点用地的减少相挂钩政策,加强 对“空心村”用地的改造,有序推进农村牧区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 3交通用地布局 公路、铁路重点布设在城镇、资源富集区和产业聚集地之间,优化现 有交通路网布局,构筑服务于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的快捷运输通道。 铁路用地方面,在规划期内重点布局赤大白铁路、锡林浩特至赤峰铁路、 巴新铁路、太杨线公路等交通用地。 4水利用地布局 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举、防汛抗旱并重”的方针,推进水 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加快防洪体系和农田草牧场水利建设。规划期 内重点保证红山水库、海拉苏灌区、布日敦水库、龙头山水库、大石砬水 库、少郎河护岸等水利建设用地需求。 5旅游用地布局 翁牛特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用地布局立足本旗以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以生 态为本、保护优先的原则,依旅游景区及旅游线路布局,发挥自然生态旅 游区与红山文化旅游区的枢纽区位优势。保证水面观光旅游、乡村民俗体 验游和休闲度假游等为主题的专项旅游和特种旅游建设用地。 三、优化生态用地布局三、优化生态用地布局 严格控制对草牧场、林地、滩涂、沼泽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 对特殊生态区进行抢救性保护,对重点公益林和生态保护区进行强制性保 护,对生态脆弱区进行积极保护,加大区域内重点监测体系建设,有效控 制毁林毁草开垦、湿地围垦现象,综合整治水土流失,使全旗土地生态利 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更趋合理。 第四章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第一节第一节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一、耕地保护目标落实到户一、耕地保护目标落实到户 按照赤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的要求,耕地目标下 达到各乡镇、苏木,建立镇、村、队、户四级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层层分 解保护责任。 二、严格控制耕地减少二、严格控制耕地减少 1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布局 新增建设用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尽量占用质量较差的耕地。城乡建设用 地在布局时,主要布局在其他土地范围之内,尽量避让耕地。 2巩固生态退耕成果,禁止不符合国家生态退耕规划和政策、未纳 入生态退耕计划的生态退耕,确需新增生态退耕的,要落实补充耕地。翁 牛特旗主要是巩固生态退耕成果,有选择地实施生态退耕。 3. 合理引导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因农用地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 耕地调整为其他农用地的,不得破坏其耕作层。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 态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应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 三、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三、加大补充耕地力度 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按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占补平 衡的要求,严格落实赤峰市下达翁牛特旗的补充耕地义务。加强农用地整 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在改善 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执行对项目建设占 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制度,确保不因建设占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2009 年2020 年,全旗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 810.92 公顷。 四、优化耕地布局四、优化耕地布局 对基础设施完善、质量好、集中连片的耕地进行特殊保护和整治,推 进农用现代化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 第二节第二节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严格落实规划期内翁牛特旗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138600.00 公顷 的保护目标。将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合理分配到各乡镇、苏木。 二、加大基本农田质量检测和建设力度二、加大基本农田质量检测和建设力度 定期开展基本农田质量普查与分等定级成果更新工作,及时对基本农 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继续大 力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善农田基础设 施,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升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和综合生产能力。 三、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三、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加强 对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的审查,严肃基本农田规划调整和补划方案 的论证、听证、验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用地调控建设用地调控 第一节第一节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一、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一、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 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合理安排城镇工矿用 地规模、结构和时序。坚持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相协调,防止盲目扩 张城镇用地,规划期内适当安排建制镇和中心村用地,发挥建制镇对广大 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和服务保障功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一)控制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一)控制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以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为目标,适应人口与经济增减要求,合 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到 2020 年,全旗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 4331.84 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284.99 平方米/人。 (二)促进工矿用地集约利用(二)促进工矿用地集约利用 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防止工业用地低效扩张, 控制独立选址项目的数量和用地规模,新增工矿用地必须纳入城镇建设用 地规划范围内。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节约集约用地指标审核建设 用地,努力提升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 (三)优化工矿用地结构布局(三)优化工矿用地结构布局 依据全旗产业发展政策和土地资源环境条件,合理制定产业用地政策, 优先保障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发展用地,重点保证与地区资源 环境相适应的主导产业用地。科学配置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用地, 提高工业用地综合效益,促进地区产业链的形成。鼓励利用原有工业用地 发展新兴产业,降低用地成本,促进工业产业升级。调整优化工矿用地布 局,改善布局分散、粗放低效的现状,促进共用基地化和规模化发展。 (四)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四)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对适宜开发的其他土地合理规划,引导和鼓励 将适宜建设的其他土地开发成建设用地。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的方 式,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缩小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增加城镇建设用地 空间,在不突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前提下,划定适当规模的农村建设 用地整治挖潜区域;鼓励城镇土地立体利用,充分开发地上地下空间,适 度提高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容积率。 二、规范整合农村居民点二、规范整合农村居民点 (一)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一)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 保障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最需要的建设用地,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 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控制农民超用地建房,逐步清理历史遗留 的一户多宅问题,农民建新住宅应优先安排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引 导和鼓励翻新旧宅,提高宅基地利用率。 (三)稳步开展农村居民点整合(三)稳步开展农村居民点整合 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采取政府、集体、社 会、农民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方式,因地制宜,加强“空心村”整治,适度撤 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引导农牧民适度集聚,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合 和节约集约利用。学习其他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经验, 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的试点工作。 第二节第二节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乌丹镇镇区一定范围内城镇建设用地的集中区域划为本轮规划翁牛特 旗的中心城区。定性为赤峰市北部集旅游、商贸集散、有机绿色食品加工、 矿产资源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镇;是带动全旗发展的龙头;是赤峰市北 部重要交通枢纽,市域重点中心城镇之一。 一、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格局和发展方向一、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格局和发展方向 以乌丹镇为依托,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导向,沿路向南北两个方向延 伸,沿河向东发展,形成“一城两带三区”的布局结构。一城是核心,乌丹 镇在功能重整的基础上,以内涵发展为主,形成全旗行政、商贸、金融、 科技、文教、信息的中心。城区集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工业向乌丹镇 外围转移;两带是方向;三区补充功能,三区要积极接受乌丹镇的辐射, 形成相对独立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新片区,补充和完善乌丹城区的功能。 “一城”:乌丹城区。 “两带”:沿路发展带与沿河发展带。规划期内以沿高速公路和铁路为 发展轴带,引导城区向南北两侧延伸;远景以少郎河为景观轴带,河北生 活区与河南工业区平行向东发展。 “三区”:山咀子区、蜘蛛山区、玉龙区。 二、中心城区功能分区二、中心城区功能分区 中心城区以少郎河为界,划分为河南组团和河北组团。 1河北组团西部:以生活居住、行政办公、综合服务为主,建设行 政办公中心、商务会展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乌丹铁路站场和货流中心。 2河北组团东部:保留商业中心、金融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客货 流通中心、体育活动中心职能。 3河南组团:建设一、二类工业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货物 运输中心,扶持壮大现有工业企业,建设乌丹热电厂。 三、中心城区建设时序三、中心城区建设时序 中心城区近期重点建设河北组团西部,补充完善河北组团东部,适时 发展河南组团。 1调整优化城镇用地结构,特别是迁出河北组团西部内的水泥厂、 油脂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河北组团西部,建设河南组团一二类工 业。 2实现河北组团西部、东部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 3建设核心景观区,提升城市品位。 4建设高速公路和赤大铁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建设古城街西段、清泉路、柳林路、纬三街、纬五街、经十一路, 保证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区联系畅通 6开发河北组团西部。以旗党政综合办公区为核心,配套相关设施。 四、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四、中心城区用地规模 中心城区规划区总面积为 4256.89 公顷,占乌丹镇总面积的 1.97%。 规划到 2020 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1553.73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 地规模为 1487.3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 1179.83 公顷,规划期内新增 城镇工矿用地 676.22 公顷。 第三节第三节 乡镇土地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语培训机构保安工作总结与学习环境计划
- 主管工作总结的工作重点安排计划
- 绿色物流与仓库的联动计划
- 诗词朗诵活动策划计划
- 重庆植物园作文500字
- 2025-2030中国间歇式搅拌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铁路罐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镍膏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铝焊机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钢纤维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压裂施工安全操作规定(正式)
- 生理卫生教学【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课件
- 人工呼吸的三种方式和操作方法课件
- 项目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
- 危险化学品MSDS(氮气)
-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与参数调节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申请书
- 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整理
- 机耕道监理实施细则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