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检测及掺假识别.ppt_第1页
原料检测及掺假识别.ppt_第2页
原料检测及掺假识别.ppt_第3页
原料检测及掺假识别.ppt_第4页
原料检测及掺假识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料掺假识别及相关内容探讨,原料掺假识别 企业原料接收标准的简要介绍 样品采集规则 型式检验,掺假概念 掺假的一般特点 常用的检测方法 常用原料的掺假识别 质量判定的依据 掺假原料的处理,掺假的概念,饲料原料掺假,一般指有目的的、人为的向原料中加入一些变质的或非固有成分,增加其重量、体积、改变其营养指标、改变原来外观,以降低成本,获取较高利润。,掺假的一般特点,掺假:有意、无意 掺假原料:紧缺、昂贵、标准不完善、不易鉴别,常用的检测方法,感官鉴定:视觉、嗅觉、触觉、味觉、齿觉 显微镜检测 物理鉴定:容重、比重 化学分析:定性、定量,常用原料的掺假识别,植物性原料的掺假识别 动物性原料的掺假识别 矿物质原料的掺假识别 油脂的掺假识别,玉米,不完善粒(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5.0%,其中生霉粒2%; 杂质(不能被动物利用的)1%可接收,如果1%杂质2%需扣除杂质重,若杂质2%拒收。,豆粕,掺玉米粉:碘碘化钾试验 显微镜观察:纯豆粕棕色颗粒 玉米粉棉花状蓝色颗粒 掺玉米脐粕:筛分、镜检、测CP 颗粒状、较硬、可见玉米皮特征 掺豆饼:镜检 豆粕:碎片状 豆饼:团状,颜色外深内浅 掺有加热过火豆粕:70%PS85% 掺沸石+麸皮+色素:水溶,豆饼,掺有玉米粉,菜籽粕,掺有泥土、砂石 感官检验: 正常:浓厚油香味、有油光性、手抓疏松感觉 掺假:油香味淡、无油光性、手抓较沉感觉 物理检验:比重法(四氯化碳) 正常菜籽粕其土砂含量在1%以下 化学分析:CP、Ash 正常:CP33%; Ash 14%,麦麸,掺有石粉、贝粉、砂土、花生皮、稻壳 物理方法:比重(水) 显微镜: 麦麸:内侧有白面,外侧细胞壁象串珠样。 稻壳:内、外测均无白面,外侧有井字条纹。 化学分析: 定性:盐酸法,有气泡产生说明有贝粉、石粉。 定量:麦麸CP13-17%,Ash小于6%,CF小于10%。,玉米蛋白粉,掺有尿素、沸石+色素 水溶:灰色沸石,黄色水溶液 化学定性分析: 1.5g样+少许黄豆粉+5ml蒸馏水6070 3min加 67滴甲基红 深紫红色 掺有尿素 化学定量分析: TP/CP90%,棉粕,掺黄土+蛋白精 感官鉴定:味觉 化学定性分析:同玉米蛋白粉。 定量分析: TP/CP90% Ash6%,芝麻粕,掺有黄土 感官鉴定:味觉 化学分析: 正常:CP 42-46% Ash 10.5-13%,次粉,掺有稻壳 显微镜检:稻壳井字条纹 面筋: 正常17%,鱼粉,掺有粕类(菜粕、棉粕、花生粕、芝麻粕)、稻壳、麦麸、虾粉、 蟹粉、贝壳粉、皮革粉、羽毛粉、血粉、肉骨粉、尿素、盐、铵盐、 砂石 感官检查:视觉、嗅觉、触觉 显微镜检查: 菜粕:种皮深棕色、薄,外表面有蜂窝状网孔。 棉粕 :白色丝状棉絮纤维,棉籽壳厚且硬。 稻壳、麦麸: 虾粉、蟹粉、贝壳粉: 皮革粉:绿色、深褐色及砖红色的块状物或丝状物。 羽毛粉:像松香一样的碎颗粒,细、透明条状,生羽毛。 血粉:紫黑色或血红色、颗粒较硬 肉骨粉:不透明或半透明骨质,还可同毛发、蹄角。 木质素:细,物理检验: 浮选法:水、四氯化碳与石油醚、三氯甲烷 容重法:粒度为1.5mm的纯鱼粉,容重约为550-600g/L 化学定性分析: 掺杂木质素: 鱼粉+95%乙醇浸泡+几滴浓盐酸 深红色,加水后深红色物质浮在水面 木质素。 鱼粉+10%间苯三酚+数滴浓盐酸 红色 木质素 掺淀粉类物质:碘-碘化钾试验 掺石粉、贝粉、蛋壳粉:盐酸 掺皮革粉:鱼粉 高温灰化 冷却加水浸泡+2N硫酸+数滴二苯基卡巴腙 紫红色 皮革粉 掺血粉:鱼粉+浓硝酸+高氯酸 加热至黄烟溢尽+蒸馏水,取出5ml+5ml硫氢酸铵 红色 血粉 尿素:二乙酰一肟法 化学定量分析:CP、TP、Salt、Ash、Ca、P、TB-N、AV、AA,水解羽毛粉,掺有石灰、玉米芯、生羽毛粉、禽内脏、头和脚及一些淀粉类、饼粕类,血粉,掺有植物性原料、屠宰下脚料、胃内容物、尿素,肉粉、肉骨粉,掺有皮革粉、蹄角粉,酵母粉,掺有羽毛粉、血粉、皮革粉、无机氮、尿素,骨粉,掺有石粉、滑石粉、砂土、磷酸三钙 感官检验:湿度、颜色、光泽、细度 化学定性分析:25%盐酸溶液 纯骨粉:产生气泡,并发出短时的“沙沙”声,最后全部溶解变成浑浊。 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发出“吱吱”声,表明有石粉、贝粉;不溶解物为砂土。 化学定量分析: 纯骨粉:Ca 22-23%; P 9-10% 若钙、磷比例失调,说明有掺假。若Ca 30%,P 16-17%则说明掺有磷酸三钙,导致氟高。,磷酸氢钙,掺有石粉、滑石粉、磷酸钙 化学定性分析: 酸溶法:1:1盐酸溶液 纯品:加热全部溶解,不发泡 若有较多气泡,说明是石粉;若沉淀物较多说明有滑石粉。 硝酸银法:5%溶液 少许试样+硝酸银数滴,若全部变成鲜黄色,同时另一试样+氯化钡,无白色沉淀,则为磷酸氢钙,否则有掺假。 化学定量分析: 正常:Ca 21-24%; P 16.5-18.5%; F0.18%,石粉,掺有重质石粉。 感官鉴定: 正常石粉为白色;重质石粉外观发黑。 2. 化学分析:Pb、As,盐(氯化钠),掺有亚硝酸盐、石膏粉、石粉 显微镜检验:氯化钠不透明,若有透明结晶体,说明有亚硝酸钠盐。 化学定性分析: 水溶法:5g样+250ml水,搅拌,完全溶解且水温急剧下降,说明有亚硝酸盐;若杯底有溶物,说明有石膏粉或石粉。 高锰酸钾法:少量样品+20倍水溶解,在溶液中加入1粒高锰酸钾,若高锰酸钾由紫色变浅,说明是亚硝酸盐;若颜色不变,则是氯化钠。 盐酸法: 钙离子检验法:样品加水搅拌,取溶液加入1%草酸混匀,若出现白色浑浊或沉淀,即掺有石膏粉。,油,掺矿物油 荧光反应法:取油样和已知矿物油各一滴,分别滴在滤纸上,然后放在荧光灯下照射,若有天青色荧光出现,则掺有矿物油。 化学检验:取油样1ml置于125ml锥形瓶(插一长玻璃管)中,加1ml氢氧化钾和25ml无水乙醇,时时振荡加热皂化5分钟,取下锥形瓶加水25ml摇匀,溶液若呈现混浊或有油状物析出,说明掺有不能皂化的矿物油。 掺水:加热、测水含量。 掺米汤:碘-碘化钾试验。 掺盐:加蒸馏水萃取,在萃取液中加入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盐。,质量判定的依据,国家法规 质量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合同规定,掺假原料的处理,原则:安全、实用、经济 方式:退货、销毁、降级使用、拣用,企业原料接收标准的简要介绍,原料初验接收标准 原料检测项目规定 原料接收标准,样品采集规则,固体原料 液体原料,固体原料采集规则,袋装原料 采集方法:沿整齐堆垛的截面,以“X”形或“W”形,用取样器从一端插入并伸向对角线一端 频率:1吨以下按袋数的1/2抽取样品; 1-5吨时抽样不少于20袋; 5吨以上30%取样; 散装原料 1. 采集方法:分层设点(中心、四角);先上后下。,液体原料采集规则,桶装 取样方法:先将油脂搅拌均匀,将扦样管缓慢地自桶口插至桶底,立即用拇指堵压上孔提出,感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