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强省建设步伐.doc_第1页
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强省建设步伐.doc_第2页
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强省建设步伐.doc_第3页
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强省建设步伐.doc_第4页
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强省建设步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强省建设步伐为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提供质量保障金济滨同志在全省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3月20日)同志们:这次全省绿色食品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工作,交流典型经验;围绕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安排和部署2009年工作,进一步推动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下面,我代表省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主要讲两个方面问题。一、二八年工作的简要回顾2008年是绿色食品产业速度和效益同步提升,各项指标增幅较大的一年。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创新发展思路,强化推进措施,绿色食品产业速度和效益同步提升。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5170万亩,比上年增长10.5%;实现总产值650亿元,增长11.8%;绿色食品实物产量达到2650万吨,增长25%。目前,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经济总量、种植面积、质量安全水平等多项指标继续在全国领先。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各地把基地建设作为实施标准化的重要载体,坚持政府推动和龙头企业带动相结合,绿色食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0.68%;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20个、面积达400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53.08%;我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国家级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均居全国之首。富锦市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5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0%;虎林市达到137万亩,农民从绿色食品获得纯收入近4000元,在全国和全省有关会议上介绍了经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和产品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哈尔滨市在五常、呼兰、双城和尚志建立了米、菜、肉、乳四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省农垦总局开发有机食品159个,大兴安岭全面推进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转换。全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发展到350万亩,比上年增长16.7%。全省制定并推广绿色(有机)食品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68项,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我省在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方面,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取得新成效。为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中,我省创新工作推进机制,首创“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了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步伐。2008年,全省64个县(市)、农垦8个分局、54个区(局)全部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环评,环评面积达到14593.9万亩,产品获证单位1051家,有效认证产品8100个,认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7.5亿元,其中出口销售收入2.6亿元。我省率先在全国实现主要农作物基本达到无公害化以上生产水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绿色食品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服务的原则,积极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开发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引领现有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增强了以绿色食品为主,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为辅的新型绿色食品工业体系实力。到2008年末,全省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已发展到490家,其中,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发展到60家,并有6户进入全省工业企业50强,18户进入私营企业50强,居各行业之首。全省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完成加工总量9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10.1%。“三品”生产领域进一步拓宽。依托我省林广、畜多和水净优势,不断拓展“三品”开发新领域, 2008年,全省绿色(有机、无公害)养殖水面达到180万亩。以大小兴安岭、森工林区为主的绿色山特产品总产量达5万吨,成为林区职工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稳步推进绿色畜牧业发展,绿色(无公害)奶牛达到130万头,肉牛达到180万头,生猪达到490万头,家禽达到4100万只,为提高我省畜牧业抗风险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有机)特种养殖、珍禽和蜂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益不断提高。结合国家中心绿色生资证明商标注册及其使用许可的开展,积极开展绿色生资转换工作,目前,佳木斯三星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生物有机肥和哈尔滨清泉有机肥有限公司的有机食品专用肥等29个产品通过认证,进一步推进了我省“三品”生资的深入开发。“三品一标”开发数量实现较快增长。通过对“三品”产品开发采取政策扶持措施,调动了各类企业认证的积极性。2008年,全省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9600个,比上年增长41%。其中,有效使用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1500个,比上年增长25%。目前,有效使用绿色(有机)食品产品标志数量较多的县(市、局)有:五常市64个、农垦建三江分局和红兴隆分局分别为54个、庆安县4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较多的县(市、区)有:兰西县581个、阿城区525个、龙江县480个、尚志市44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已有巴彦猪肉、呼兰大葱、阿城大蒜和嘉荫木耳等11个产品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绿色食品市场规模稳步扩展。2008年,成功组织承办和参与了第十九届哈洽会绿色食品展、第八届中国(齐齐哈尔)绿博会、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08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和韩国首尔国际食品展览会等九个大型经贸展销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十九届哈洽会绿色食品展和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签订经贸项目125项,签约金额38.2亿元。外埠市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国内外绿色食品展示营销网点发展到近千家,产品销售到全国所有省、市、区,远销欧、美、日和东南亚近40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全省绿色食品省外销售额达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绿色食品价格优势日益凸现。按照品牌、质量相一致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支持“三品”生产企业打造品牌产品,扩张优势产品规模,提升经济效益。目前,全省29个中国驰名商标中有14个是绿色食品,占48.3%;全省36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有10个是绿色食品,占27.8%。以绿色食品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的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集群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信赖,品牌在价格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以“五常大米”、“阿城大米”、“北大荒”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品牌效应不断放大。在第六届农交会期间,地理标志产品阿城大米每市斤销价10元钱,大兴安岭有机黑木耳每市斤120元。绿色食品不仅成为黑龙江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形象品牌,也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一张亮丽的名片,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和扩大黑龙江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年检和抽检相结合、年检和续展相衔接、抽检与市场监管相结合,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工作。2008年对500家“三品”企业进行了年检,年检产品743个品种。扩大产品随机抽检率及覆盖面,全年抽检产品910个品种,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加大了专用生产资料企业年检和产品抽查力度,增加了苏丹红、瘦肉精等违禁项目的检测。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助奥行动”专项督查活动,确保我省供应奥运会和北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三鹿乳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开展绿色食品乳品企业及奶源基地三聚氰胺专项督查活动,对部分产品在检测三聚氰胺时进行其它全项检测。针对香港出现的鸡蛋三聚氰胺事件,及时进行鸡蛋三聚氰胺专项检测。到目前,我省是全国唯一无一例产品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的省份,受到农业部充分肯定。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长效机制建设,龙江、勃利和桦南县等6个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作机构和体系进一步完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省所有市(地、局)、县(市、区)都设置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中心)牌子,强化以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能,做到了绿色食品产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全省各级工作机构专兼职工作人员达到1100多人,其中专职人员600多人。产业部门统计工作不断加强,统计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在主流媒体刊播稿件200多篇(次),进一步扩大了我省绿色食品在国内外的影响。2008年,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相关部门的热心关注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农委、绿办以及广大绿色食品生产者真抓实干和奋力拼搏。借此机会,我代表省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绿色食品产业开发一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年来丰富的实践,使我们不断深化了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积累了一些对今后工作有指导作用的经验。主要有: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发挥资源优势这篇文章,努力把现有优势用好、用足,加快转化为发展强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加农民、企业和地方收入,作为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要求,通过绿色食品开发,走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必须坚持科技兴“绿”,不断用高新技术和科学理念武装绿色食品产业,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实力;必须坚持宣传推介,加大市场培育和开发力度,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和产品,着力推介龙江绿色食品品牌,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必须坚持严格规范的程序和标准,不断强化全过程管理,坚持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二、二九年主要工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对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做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在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品牌,提高产业效益;不断强化质量监管,严控违禁投入品的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三品一标”认证为载体,加强基地管理,提高建设标准;切实组织好大型经贸展销活动,拓展市场领域,进一步提升龙江绿色农产品的影响力。2009年发展目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5690万亩,比上年增长10.1%;种养业原料生产1900万吨,产值4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8%和10.6%;实现加工量1050万吨,产值2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1.5%。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加快品牌企业建设,不断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做强、做大绿色食品产业的基础。与部分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和大品牌少。因此,要把建立和完善加工业体系作为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一是支持企业大力提高原料加工转化率。要研究制定得力措施,强化政策引导,集中力量重点推进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玉米、水稻、大豆、牛奶四大原料的加工转化利用率。对四大原料生产加工品牌企业所需原料基地优先建设,经贸活动优先安排,产品认证优先审核,项目申请优先立项。今年,全省绿色食品加工量要完成1000万吨以上,占原料生产量的55%以上。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玉米、水稻、大豆、牛奶加工产业集群有较大的发展,达到规模、效益、品牌和牵动力同步提升。二是支持企业深度开发产品。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三品”生产企业控制和压缩“原字号”产品生产,大力开发营养健康类绿色食品和专用方便类绿色食品,特别是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绿色食品产品,以满足消费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对从事深度开发的“三品”生产企业,加工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优先保证,延长产品开发链条项目优先安排,精深加工产品优先认证,暂停非加工用的大型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今年,全省力争开发“三品”新产品1700个以上,其中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要达到30%。要认真做好“三品”生产资料的开发和认证工作,新开发产品5个以上,提高绿色生资供应能力。三是全力打造一批龙江特色品牌。继续围绕现有的强势品牌整合同类产品,引导“北大荒”、“五常大米”、“寒地黑土”、“庆安大米”等品牌进一步发挥优势,辐射带动其它品牌提档升级,形成整体竞争优势。要把品牌培育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企业品牌建设和品牌整合涉及的产品、基地、标准和认证等方面问题优先解决,依法加大对品牌产品的保护力度。大力扶持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进一步把具有龙江独特地域文化和品质的农产品依法登记保护起来。今年,全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总数要达到25个左右,比上年增加10个以上。(二)继续扩大标准化基地规模,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站在确保“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质量安全的全局高度,切实抓好“三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增加产品种类,提高建设标准。一是继续扩大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规模。要采取区域集中环评、主导农产品优先、县级政府承建和国家验收补贴等措施,继续加快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步伐。2009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要达到569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31%以上。其中,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以上,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500万亩以上。加强绿色食品科技园区建设,强化其辐射、带动能力。要积极引导现有的各级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示范区、高产公关区按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组织生产,防止发生生产力水平和产量提高了,而产品质量标准降低了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经历的惨痛教训。切实加快“三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更新速度,全年力争完成9个以上地方标准的立项和制订工作。强化“三品”生产企业生产技术规程培训,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人次。二是积极稳妥进行国家级绿色畜牧水产基地建设试点。推进试点的原则是,试点单位有积极性、产业基础牢、规模适中。按照这一原则,全省今年计划创建国家级畜牧、水产养殖业基地9个,其中,绿色奶牛养殖基地3个,绿色肉牛养殖基地、绿色生猪养殖基地、绿色肉鸡养殖基地、绿特色养殖基地、绿色蛋鸡基地和绿色水产基地各1个。通过创建畜牧、水产基地,引导畜牧业、水产业生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质量安全,不断提高我省农产品安全等级。三是加快主要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步伐。通过建立产地认定数据库,实行产地动态巡检等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巩固产地认定成果。今年,全省选择5个县(市、农场)作为一体化整体推进单位,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认定与认证同步开展。要按照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主体,不断提升产品开发水平。到今年末,全省新开发认证无公害产品要达到1000个以上,并力争全省主要农产品75%以上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以上等级标准。四是积极探索小区域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支持大、小兴安岭生态区推进有机食品转换工作,进一步推进哈尔滨市米、菜、肉、乳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抓好农垦北安分局和穆棱市共和乡有机农业试点工作,通过优先发展可控产品、重点支持出口有机食品认证等措施,逐步建立起符合我省实际的小区域有机农业发展模式。2009年,全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力争达到400万亩,开发有机农产品450个以上。(三)积极拓展新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绿色食品的影响力当前,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已对农产品销售产生影响,特别是对绿色食品高端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另一方面,国家实行严格的粮食出口政策,极大地制约了我省境外绿色食品市场开发。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引导销售主体研究制定应对措施,确保今年绿色食品省外销售额不低于上年水平。一是继续扩大输出省外农产品贸易规模。要以大型经贸展销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宣传推介黑龙江绿色食品,进一步扩大输出省外农产品贸易规模。今年重点要组织开展好四个大型展销活动,即抓好第二十届哈洽会绿色食品展销活动;组织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与齐齐哈尔市政府共同组织好第九届中国(齐齐哈尔)绿博会;择机在经济发达地区举办一次展销推介活动,进一步拓展京津、长三角等地区黑龙江绿色食品市场。要通过开展绿色食品大型经贸展销活动,进一步打造黑龙江农产品绿色、安全、营养和健康的形象,不断扩大输出省外优质农产品的贸易规模。二是切实加大我省绿色食品市场保护力度。近年来,侵犯、假冒我省绿色食品的事件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省绿色食品的良好市场信誉。要通过开展黑龙江绿色食品维权活动,不断加大市场保护力度,切实维护黑龙江绿色食品良好市场信誉。要组织开展市场巡查、建立举报制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行为,开展省内主要城市和省外重点销售地区市场巡查,防止不合格产品输出省外,维护黑龙江绿色食品市场信誉度,保护我省企业合法权益。三是开展“黑龙江农产品中国最好”市场塑造工程。以我省绿色米、豆、乳、菌四大主导产品为主,组织引导企业广泛宣传、重点推介、严控质量,改进包装,增加总量,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今年要利用全国农交会等时机,组织工作机构和有关企业对重点地区绿色食品网点建设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广泛宣传推广。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逐步统一全省绿色食品专卖店的品牌形象,重点打造绿色大米、绿色大豆及制品、绿色食用菌、绿色乳品的品牌形象,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将上述产品打造成为中国农产品消费市场最优质、最安全、最放心的品牌。(四)建立完善“三品”质量监管机制,把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几大民生焦点问题之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难度加大,例行监测中的质量合格率出现徘徊,违规使用添加剂、违规使用农药兽药等行为禁而不止。特别是三聚氰胺乳制品、鸡蛋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度大幅降低。因此,保证食品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产品输出大省来说,数量安全固然重要,质量安全更为重要,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必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推进措施,切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好。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重点是完善环境监测评估制度,为农产品提供安全的环境保障;完善生产企业年检制度,强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完善产品质量抽检制度,对产品质量实行动态监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告制度,扩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建立“三品”生产投入品管理办法,禁止不符合标准的投入品在“三品”生产基地使用;建立企业质量安全内检员制度,加强加工环节质量控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积累经验,逐步推广。通过健全制度建立起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工作。要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检查,坚决打击违规使用农药、食品添加剂、生长激素等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为。开展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知识宣传教育,限制肥药超剂量、超次数、超时限、超范围使用,从源头保证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大企业年检工作力度,从今年开始要对所有的产品实行抽检,对高危产品增加临检次数,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苗头立即查处,把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几率降到最低点。定期开展绿色食品市场专项检查,及时查处不规范使用标志和假冒产品等现象。三是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支撑体系建设。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检测机构,开展“三品”质量和环境监测,提高监测效率。开展“三品”质量安全科技研究,加快保障“三品”质量安全新技术、新标准、新成果的普及推广,培养全民质量安全意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能和执法能力,确保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认真组织好“三品”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工作的重点是:切实加大“三品”抽检力度,力争“三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强化对“三品”获证单位全程监控,力争执行率达到95%以上;加强“三品”标志使用规范性监管,确保规范用标率达90%以上。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全省整治行动方案的总体部署,做到明确重点产品、明确重点单位、明确重点区域,强化领导,责任到人,切实促进我省“三品”健康发展。(五)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和质量安全管理职责绿色食品是我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社会和谐。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三品”工作机构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切实抓好。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去年,中央和省组织清理各类协调议事机构,在大量协调议事机构被清理的情况下,我省仍保留了省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对组成部门、人员进行调整、充实,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的态度。各市(地、局)、县(市、局)要参照省里规格,尽快调整本地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强化推进措施,支持本级绿办开展工作、履行职能。二是积极探索支持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按照鼓励发展、公平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