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西师版.docx_第1页
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西师版.docx_第2页
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西师版.docx_第3页
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西师版.docx_第4页
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西师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西师版、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上节的内容。(示1)2、1994,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天旋地转。不到四分钟,200多座建筑物倒塌,2000人无家可归,人们都沉浸在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示2-图)而其中,却有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板书:了不起、父、子)2、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对父子,和他们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请大家大声地朗读文,把那些能够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作上记号,还可以试着用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生自读勾画写批注)3、小组交流感受。4、生找到第12自然段。(示6)师:这段话将父亲拯救儿子的艰难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值得我们好好品味。拿起书,一起把这段话读一遍。(全班齐读一遍。)、师:请你们试着把这段话放到全文中去,上下文联系起来,边读边联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生自读自悟)6、汇报交流。指名回答。生1:我觉得这是位了不起的父亲。因为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生2: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一般人会睡觉吃饭休息,而父亲一直都在挖。师:他忍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长时间的疲劳。在这段话中,还从哪里感受到父亲的疲惫不堪?生:“双眼布满血丝”可以看出来,显然是很长时间没有休息,睡觉了。师:是啊,要知道他可是36个小时,不,准确说是38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眼睛都熬红了。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赞叹、敬佩生感情朗读。师:这位父亲仅仅是劳累至极吗?生1:我觉得这位父亲还遇到很多危险,受了很多伤。生2:父亲流血了,到处都是,身上、手上、脚上。衣服破了。师:你感受到他处在危险之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证明父亲处在危险之中?赶快到文中去找找根据,找到一句读一句。生:消防队长,警察师:请大家看题,齐读3遍,这个“中”说明什么?生:地震随时可能降临,危险仍然存在。父亲会有生命危险。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再去看看那位父亲,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师范读)生1:他挖瓦砾时手被扎破,不小心被石头砸伤,许许多多的碎石划破了他的衣服和皮肤。生2:突然有余震,他摔倒了,倒在了石堆里,身上碰伤了,衣服破了。师:漫长的38个小时里,他的体力已经支撑到了极限。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位父亲危险的处境和巨大的伤痛。生感情朗读。研读“长时间的精神痛苦”。师: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在一边奋力挖掘时,他内心会想些什么啊?生:我的儿子还活着吗?受伤了吗?师: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想有可能性吗?生:书上写到教学楼成为废墟,还有人劝他,说没希望了。师:是啊,可能这样努力挖下去,挖出来的不是活生生的儿子,而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时间越长,这种可能性越大。他还会想什么?要是有人来帮我,就更好了生:你们是不是来帮助我的?你们的劝阻动摇不了我,我绝不停下来,我的儿子在等着我。生:人们根本不理解他,也没来帮他。要是我会觉得很无助。师:是啊,人们认为他精神失常了,在人们眼里,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别人的不理解,无形中也成了他心理上的压力呀。B、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承受着肉体和精神双重压力的父亲,在漫长的38个小时里,这位倔强父亲忍受着孤独与苦闷,咬紧牙关孤军奋战。他的举动堪称壮举吗?(生:是)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会读得更投入。(指名读2人,齐读)师:这句话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总地挖了36小时,而是不厌其详的把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一个个罗列起来呢?生:更加突出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表现出父亲救子艰难的过程和他救子的执着。师:是啊,36小时也就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也就是五十多节语文,这每一分,每一秒是何等的难熬啊!当我们体会到这点,你又会怎样来读这段文字呢?低沉到高亢有力(指名读1人,齐读)3、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这位年轻的父亲,承受着肉体的伤痛和精神的重担,但他决不放弃。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这样做?4、生1:父爱的力量、生2:他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都要和儿子在一起!6、板书: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师:这句话你们能理解吗?“不论发生什么”可能是什么情况?生1:当儿子伤心时,父亲会陪伴他。生2:当儿子获奖了,父亲会和他一起分享快乐。生3:活着生4:受了伤生:不幸死了、师生引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示7师:当你,生:我会和你在一起!7、这句承诺,这种信念让父亲成示为了一座大山,伟岸坚强!让我们再一次深情朗读这段话,记住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返回6生齐读。板书:爱三、悉心关注儿子,感受“让”的了不起。1、感受儿子在废墟中“爱的传递”的画面。师: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示8生:“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生:先人后己。把安全先给了别人,危险留给了自己。师:当灾难侵袭时,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表现,真了不起!你觉得这一“让”,“让”出了什么?生1:让出了勇敢、勇气。因为在地震时,很多人都会很自然的恐惧、害怕。生2:但他很勇敢,对生存充满希望。师:文中还有一个地方也写到他的勇敢,你能读读吗?示9生:读阿曼达在废墟中顽强等待的勇敢画面。师:漫长的30多个小时里,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出来。生1:不要害怕,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们。生2:他会对同学说,其实我也很害怕,我不知道爸爸会不会有危险?我们不要哭,我爸爸会来救我们的,我们会活着出去的。师:谁来读这段话?指名读。读出阿曼达的勇敢、坚强生:读文。师:真是个临危不惧的孩子。这一“让”,还“让”出了什么?生:让出了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了不起。师:爱的最高境界是懂得爱别人。生2:让出了生命。师:把生存的优先权让给了别人。阿曼达简单的一“让”,在我眼中也是一种壮举。生3:让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师:儿子对父亲的长期信任已经成为支撑他面对灾难、坚持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这一“让”,让得真不简单!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把这对父子创造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挖到第38小时一二)师、奇迹的创造于执着,师生起:“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师:也于儿子的信任,师生起:“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板书:信任师: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读最后一段,享受这幸福的时刻。生:读最后一段师:、此时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拿起笔把最想说的写下来。可以是一句话、甚至一个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