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工程公示信息一、项目名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工程二、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阅读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书的填写要求。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于2009年启动并实施了“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工程”,围绕国民经济、国防军工、有色金属行业及自身发展需求,根据有色金属产业特点,汇聚科技、管理、资本等要素,建设了9个有色行业核心发展方向的技术创新平台:分析测试、有色金属材料与制备加工技术、有色/稀有/稀土金属选矿冶金技术、有色金属材料计算与数值模拟仿真、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有色金属材料与制品、有色金属复合材料与特种加工材、有色金属电子材料与特殊功能材料、有色金属生物医材与生态环境材料等。通过工程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掌握了一大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与产品,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8项,省部级139项;获批9个国家级中心、实验室;承担国家科研项目450余项;制定了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321项;获得授权专利1605项,其中发明专利1042项,国外专利48项;获国家与北京市专利奖18项。工程的实施在引领我国有色金属材料发展,支撑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项目简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有研总院)创建于1952年,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有色金属行业综合性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机构,为我国有色/稀有金属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经济、国防军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启动了“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工程”,朝着“一流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百年有色科技服务先锋”的总体战略目标不断迈进。项目目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以国家级研究中心、实验室为基础的9个有色金属新材料创新平台,构建上下游创新协同体系,汇聚内外部优秀项目、人才和资金,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有色金属材料科技创新基地。突破一批行业共性技术与产业关键技术,孵化一批创新型企业,引领我国有色金属新材料发展,支撑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保障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系统性:以“战略性、系统性、开放性、服务性、市场化、资本化”六大原则为指引,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为双核驱动,以“产学研用资”深度融合的多层次研发体系为实施主体,整体推进了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套产业化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性企业孵化等工作,制定了科技人员激励、九级技术就绪度评价等管理制度体系,多措并举,确保了创新工程的高效推进。创新性:一是形成了技术与资本驱动的高效研发体系。以创新研究与孵化中心为研发主体、投资公司为纽带、创新培育培训中心为支撑。二是搭建了开放、共享、协同的高水平研发平台。根据有色金属产业多、小、散的特点,汇聚科技、管理、资本等要素,投资近40亿元,建设了9个有色行业核心发展方向的技术创新平台。三是建成了“小核心、大协作、广开放”的创新生态网络。有研总院牵头发起,联合了中国一汽集团公司等8家整车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等2家动力电池企业和社会资本等共同出资设立了国联动力电池研究院;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与西部矿业、广西环科院等企业和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牵头和参与组建了20余家产业技术联盟;在国内外建成了多家开放式的技术研发-人才培育培训-企业孵化-产业化研究基地。四是建立了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凝聚了优秀人才,激发了创新活力,保障了创新成效。五是突破了一批长期制约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为高端制造、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提供了先进技术,为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集成电路、3D打印等领域提供了大量核心基础材料。有效性: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8项,省部级139项;承担国家科研项目450余项;制定了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共321项;获得授权专利1605项,其中发明专利1042项,国外专利48项;获国家与北京市专利奖项18项;获批建设了中国制造2025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等9个国家级中心和实验室;牵头组建了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获批建设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主中心;突破了无氨氮稀土绿色分离提纯、7000系铝合金制备等百余项核心技术,多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保障了国家重大装备、重点工程和国防军工建设;数百项专利和标准得到广泛应用,全球稀土冶炼分离60%的产品采用了有研总院自主研发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企业自有技术孵化了国联、国标、国合、国科等17家高技术企业;培养了硕士、博士1000余名。推动了有色金属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建设与发展。带动性: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为国民经济、国防军工、有色金属行业、区域经济发展四个层次服务”,通过科技成果外向服务和自主转化相结合的方式,带动了企业自身和行业的共同发展。生物湿法冶金技术在紫金矿业、玉龙铜业、江西铜业,稀土绿色冶炼技术在中国铝业、北方稀土、厦门钨业等集团公司得到广泛应用,为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做出巨大贡献;大直径半导体硅材料制备技术得到突破和应用,带动了国内北方华创、浙江晶盛等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及黄河水利等原材料厂商高速发展,微电子表面贴装用无铅焊粉市场占有率30%以上,实现了核心半导体装备和原材料的进口替代;铜基粉末市场占有率达到70%,带动有色金属粉末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四、 客观评价1. 国家部委、用户评价近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航天八院和中国铝业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高强度耐热镁合金弹翼,通过了新一代防空导弹实弹验证考核暨定型试验,标志着我国首次将镁合金材料用作防空导弹弹翼获得成功促进了我国新一代防空导弹的研制,为我国进一步开发国防军工用高性能变形镁合金大型加工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发改委/2012.3.3贵单位为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天宫一号、神州九号和长征二号F研制配套做出了贡献,特此纪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2.87000系铝合金强韧化热处理技术创新与工业应用项目整体技术应用证明:采用该技术成果生产的各种热处理状态的7000系铝合金变形加工材,已在我国全部型号的三代战斗机、多种型号用民用飞机和直升机、航天飞行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全面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关键材料禁运和关键制造技术封锁,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2012.12.212017年6月16日,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中国工程院屠海令院士、王海舟院士,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有关部委以及北京市、行业协会相关负责同志和联盟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其中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工信部/2017.6.192. 主流媒体报道 两院院士王淀佐教授被第25届国际矿物加工大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该奖主要奖励在世界范围内为矿物加工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科技日报/2010.9.9 为稀土大国提供技术支撑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冶金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纪实*在国际市场上掌握了中国人自己的稀土工艺“发言权关键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终于形成了钕铁硼速凝薄片产业化核心技术*。新华网/2011.12.17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怀柔基地建设项目在怀柔正式启动。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将建设国家新能源基础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平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研究课题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项目,创造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国防军工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网易 北京商报/2012.12.30 黄小卫主持完成了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第三代硫酸法冶炼工艺的产业化推广,该工艺现已成为包头稀土精矿的主流冶炼工艺,占包头稀土精矿处理量的90%以上,为包头稀土精矿冶炼分离技术的提升、北方稀土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黄小卫带领团队已在稀土资源高效清洁提取、绿色分离提纯等方面取得的多项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转让给几十家大中型稀土企业推广应用,为解决了稀土资源回收率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技日报/2014.3.13 2014“杰出工程师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工程师”命名,面向全国生产和建设领域、涵盖面最广、最具权威性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奖项。此次获得者共30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黄小卫带领团队自主开发成功一批先进实用的稀土冶炼分离及稀土材料制备工程技术,获得多项原创性发明专利,在几十家大中型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应用,多项技术成为行业的主流技术,为稀土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杰出工程师奖”称号。中央电视台/2014.10.26 2014年3月20日,先进稀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启动会暨第二届联盟理事会在北京召开。该联盟是由.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牵头成立的先进稀土材料与清洁平衡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并而成。联盟集聚了6大稀土集团、重点稀土材料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共33家成员单位,将积极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共同致力于解决我国稀土产业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稀土学会、中国稀土报)中国选矿技术网/2015.4.36月30日,动力电池战略发展研讨会暨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马凯同志的重要批示。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全国第一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标志。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2016.6.30中国工业报 中国电子报、中国有色报、中国政协报等3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 五、推广应用情况 有研总院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工程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建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有色金属高端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产业集群;全球稀土冶炼分离60%的产品采用了有研总院自主研发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生物冶金技术、微生物及矿山环保技术等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多家矿业公司应用;创新建立了完整的7000系铝合金强韧化热处理共性技术体系,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大型飞机、先进战机、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全面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封锁;研制成功高铁列车用闸片和新能源汽车散热系统用铜合金粉末,高比能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高铁及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提升了行业国际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和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应用单位名称应用技术应用的起止时间应用单位联系人/电话应用情况甘肃稀土等9家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新技术2009年至今苗广止目前,已在9家企业规模应用,化工材料成本降低35%以上,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00多亿元,年减排氨氮或钠盐废水数百万吨。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3获中国优秀专利奖。甘肃稀土新一代包头稀土矿绿色冶炼分离工艺2014至今张尚建成功年处理包头稀土混合型精矿30000吨的新一代绿色冶炼分离生产线,连续稳定运行,实现MgSO4废水循环,并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硫酸钙结垢难题。入选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中国铝业等5家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提取分离新工艺2012年至今胡振在中铝广西稀土等5家企业实现规模应用,解决了困扰离子型稀土矿企业30多年的含放射性废渣处置难题。获中国有色金属科技一等奖2项, 获中国优秀专利奖1项。紫金矿业等5家生物湿法冶金2009年至今甘永成了铜、镍、钴和铀矿选择性生物堆浸提取产业化应用矿山5座,产业规模达千万吨/年矿石,实现了传统选冶技术的绿色升级。西部矿业等2家电位调控浮选2009年至今黄秋成了高原铅锌矿、铜钴硫矿原生电位调控浮选产业化应用矿山2座, 产业规模达1.2万吨/日矿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五个百分点以上。中铝东轻公司等2家7000系航空铝合金强韧化热处理共性技术2009年至今刘显果已全面工业化应用,年生产各种7000系铝合金近万吨,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年;产品用于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制造,全面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的封锁,实现我国重大型号工程的关键材料自主保障。中芯国际等10家大尺寸硅单晶生长和抛光片加工技术2010年至今康现8-18英寸硅单晶的批量生长和8-12英寸硅抛光片的稳定产出,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物联网、汽车、人工智能、节能电子以及半导体装备等领域用硅材料的高品质要求。唯特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微电子互连用锡基合金焊粉2009年至今廖高兵为电子电气微互连焊膏基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电子、信息、通讯、计算机、电器等高技术领域,特别是在民用电子消费品领域显著遏制了国外技术垄断。英利集团易通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互连用锡基焊料2015年至今李占于太阳能电池板互连,至今已有超过6500万块光伏组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涵盖: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韩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墨西哥和美国等90个国家,助推全球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光伏太阳能电力。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D打印粉末2015年至今伍世银宝山新公司提供马氏体时效钢粉末用于模具打印,打印制品性能良好,硬度,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等力学指标已达到进口粉末成形件的力学性能指标。目前已实现替代原进口粉末。航天一院703所高性能粉末2013年至今邓太703所提供火箭发动机用铜银锆粉末材料。所供粉末性能优异,满足高温高压环境使用要求。6、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序号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1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粉末制备装置及方法中国ZL201210212549.82014-3-261366928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康普稀威科技有限公司张少明、徐骏、贺会军、朱学新、林刚、王志刚、李志刚有效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属气体雾化的环缝型超音速喷嘴中国ZL201110005163.52013-3-201154593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赵新明、徐骏、朱学新、张少明有效3发明专利一种嗜热嗜酸菌及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微生物分段浸出工艺中国ZL201010235152.12013-3-201157086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温建康、陈勃伟、武彪、刘美林、臧宏、黄松涛、刘美林、臧宏、黄松涛有效4发明专利高硫/铜比次生硫化铜矿选择性生物浸出工艺中国ZL201010163027.42012-4-25937718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武彪、温建康、刘学、刘美华、周桂英有效5发明专利Use of Mg(HCO3)2 and/or Ca(HCO3)2 aqueous solution in metal extractiv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碳酸氢镁或/和碳酸氢钙水溶液在金属萃取分离提纯过程中的应用)美国US8721998B22014-5-13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黄小卫、龙志奇、彭新林、李红卫、杨桂林、崔大立、王春梅、赵娜、王良士、于瀛有效6发明专利Method of precipitation of metal ions(一种金属离子的沉淀方法)美国US8808660B22014-8-19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黄小卫、龙志奇、李红卫、崔大立、彭新林、杨桂林、侯永可、王春梅、张顺利有效7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直拉单晶硅内部微气孔密度的方法中国ZL201310660098.92017-6-62505500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方峰、王学锋、邓德辉、郑沉、曾泽红、高朝阳有效8发明专利一种高振实密度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人教版部编本四班级语文上册教学方案附教学进度支配
- 健康产业发展趋势与医院因应之道课件
- 配电知识培训课件
- 配电基础知识培训
- 长沙医学院《高等数学Ⅰ(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重点名校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遵义师范学院《经典译著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国际新闻作品案例解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甲护理条款解读
-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重点名校2025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英语试题文)试卷含答案
- 猪营养体系课件
- 青少年模拟法庭剧本(敲诈勒索)
- 中考复习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课件
- 音乐歌曲网上搜课件
- 万用表校准报告
- 地铁盾构法施工技术试题
- 直线导轨装配文档课件
- DBJ04∕T 253-20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
- 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堂PPT)
- Q∕GDW 12082-202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无线传感器通用技术规范
- 医院药房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