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项目技术方案.doc_第1页
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项目技术方案.doc_第2页
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项目技术方案.doc_第3页
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项目技术方案.doc_第4页
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项目技术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概述项目概述 6 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6 1.2 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7 1.3 建设原则与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指导思想9 1.4 建设意义建设意义10 1.5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1 第二章第二章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13 2.1 现状现状13 2.1.1 政务网平台.13 2.1.2 部门业务系统.13 2.2 总体需求总体需求14 2.2.1 总体技术需求.14 2.2.2 平台技术要求.15 2.2.3 平台软件要求.16 2.2.4 系统软硬件采购要求.16 2.3 技术需求技术需求20 2.3.1 信息交换子系统需求.20 信息交换平台总体要求21 应用适配器22 信息交换22 交换管理与监控23 信息桥接系统24 2.3.2 数据比对及数据比对子系统需求.24 2.3.3 应用系统建设开发需求.26 部门数据采集、管理的需求26 企业基础信息库27 综合应用服务系统28 部门业务服务的需求29 系统数据初始化29 2.4 非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30 2.5 安全运行及管理需求安全运行及管理需求31 第三章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 33 3.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33 3.2 总体框架结构总体框架结构34 3.2.1 总体框架结构设计.34 3.2.2 技术特点.36 3.3 网络平台架构设计网络平台架构设计36 3.4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系统技术架构设计37 3.5 关键技术线路关键技术线路39 3.5.1 面向服务架构(SOA).39 3.5.2 企业服务总线(ESB).39 3.5.3 基于异构系统及可配置的信息桥接技术.40 3.5.4 基于 BPML 的部门协同应用数据比对技术40 3.5.5 J2EE 开放技术架构 41 3.6 信息交换平台设计信息交换平台设计42 3.6.1 信息交换平台架构设计.42 3.6.2 信息交换平台产品选型及优势.45 3.6.3 信息交换平台主要特点.46 信息的选择和路由信息的选择和路由 (MESSAGE(MESSAGE ROUTING)ROUTING).47 3.6.4 信息交换平台的扩展设计.49 3.7 应用系统总体设计应用系统总体设计51 3.7.1 应用系统总体架构设计.51 3.7.2 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线路.54 3.7.3 应用开发平台及辅助工具.56 3.7.4 应用系统部署设计.58 3.8 系统安全设计系统安全设计59 3.8.1 安全管理概述.59 3.8.2 保护连接安全.61 3.8.3 身份验证和授权.62 3.8.4 交换平台安全.63 3.8.5 网站系统安全.64 3.8.6 安全管理.64 3.9 项目重点及难点项目重点及难点64 第四章第四章 信息交换平台设计信息交换平台设计 67 4.1 概述概述67 4.2 信息交换平台架构设计信息交换平台架构设计68 4.3 易达讯信息交换平台总体技术架构易达讯信息交换平台总体技术架构69 4.3.1 信息服务总线系统.70 4.3.2 应用适配器系统.71 4.3.3 管理与监控系统.71 4.3.4 安全支撑系统.72 4.4 易达讯信息交换平台功能设计易达讯信息交换平台功能设计72 4.4.1 平台总体功能介绍.72 4.4.2 智能交换适配器 eStar SmartAdaptors73 总体描述73 什么是应用适配器74 应用适配器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75 适配器的开发与设计76 数据流管理(Data Flow Management)76 适配器组件管理77 适配器控制器79 应用适配器系统的基本功能79 应用适配器系统的工作模式80 0 对分节点适配器运行环境的管理81 1 易达讯智能适配器系统技术的优点82 2 易达讯智能适配器系统的好处83 4.4.3 易达讯信息服务总线系统 eStar ESB83 总体描述83 基于服务总线的集成体系结构84 eStar ESB 的消息机制85 系统功能86 系统特点93 4.4.4 易达讯流程管理系统 eStar BPMS95 总体描述95 易达讯流程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95 易达讯流程管理系统的功能96 4.4.5 管理与监控系统.103 4.4.6 信息交换安全控制.104 4.4.7 平台的松散耦合.104 4.4.8 平台的标准和开放性.105 4.5 信息交换平台对业务系统的支持信息交换平台对业务系统的支持106 4.5.1 对现有业务系统的支持.106 4.5.2 对在建及新增业务系统的支持.106 4.5.3 应用控制接口.106 4.6 信息交换指标与交换流程设计信息交换指标与交换流程设计107 4.6.1 主要信息交换指标.107 4.6.2 主要信息交换流程.108 4.6.3 信息交换流程的实现.111 4.7 信息交换接口设计信息交换接口设计112 4.8 信息交换平台实施部署信息交换平台实施部署112 第五章第五章 应用系统设计应用系统设计 115 5.1 应用系统组成应用系统组成115 5.2 信息交换桥接子系统信息交换桥接子系统116 5.2.1 功能概述.116 5.2.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118 5.3 数据比对子系统数据比对子系统120 5.3.1 功能概述.120 5.3.2 技术路线.121 5.3.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121 数据采集122 数据比对规则模板库管理122 比对配置器122 比对引擎123 数据预处理123 自动比对124 手工比对124 数据输出124 数据统计127 5.4 中心数据库与管理子系统中心数据库与管理子系统129 5.4.1 数据库系统设计.129 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129 数据库系统架构设计130 5.4.2 中心企业信息查询.131 5.4.3 交换指标及流程管理.133 5.4.4 部门交换信息查询.135 5.4.5 企业行为监管信息.139 5.4.6 智能填报子系统.141 5.4.7 统计分析子系统.143 5.4.8 系统管理模块.144 组织机构、角色(职务)管理145 配置权限147 用户管理148 日志管理148 5.5 WEB信息服务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150 5.6 部门前置应用子系统部门前置应用子系统153 5.6.1 工商部门.153 5.6.2 国税部门.154 5.6.3 地税部门.154 5.6.4 质监部门.154 5.6.5 其他部门.155 第六章第六章 数据比对方案数据比对方案 156 6.1 概述概述156 6.2 比对原则比对原则156 6.3 数据指标项数据指标项157 6.4 比对策略比对策略157 6.4.1 比对过程拓扑图.157 6.4.2 比对数据预处理.159 6.4.3 数据处理及比对策略.160 6.5 数据比对设计与实现数据比对设计与实现161 6.5.1 数据预处理.161 基本原则161 数据预处理的主要环节162 数据预处理流程163 6.5.2 数据自动比对.164 自动比对策略设置164 自动比对流程164 自动比对设计与实现165 6.5.3 手工比对.166 手工比对流程166 质监与工商进行比对167 地税与工商进行比对168 国税与工商进行比对168 剩余数据比对168 6.6 比对结果输出比对结果输出169 6.7 数据核查数据核查169 6.8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169 6.8.1 过程检查.170 6.8.2 完成验收.170 6.9 保密管理保密管理170 6.10 比对反馈结果处理比对反馈结果处理171 第七章第七章 技术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与管理制度 172 7.1 信息交换平台管理规范信息交换平台管理规范172 7.2 数据交换技术规范数据交换技术规范174 7.2.1 企业基础信息交换数据格式和流程.174 7.2.2 数据交换技术实现模式.175 7.3 交换管理工作规范交换管理工作规范178 7.3.1 数据交换流程及指标管理.178 7.3.2 部门接入管理规范.179 7.3.3 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管理暂行办法(参考).180 7.4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181 7.4.1 机房管理条例.181 7.4.2 信息交换平台安全管理条例.183 7.4.3 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系统管理维护办法.184 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概述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2002 年至 2003 年期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 政管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先后联合印 发了关于开展企业基础信息交换试点的通知 (国信办200262 号) 、 关于深化 扩大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试点的通知 (国信办200347 号) ,并北京、青岛、 杭州、深圳、上海、沈阳、大连、济南、浙江省等省、市先后开展了企业基础信息交 换试点工作。各试点城市努力探索,结合实际,取得了显著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了较 大影响。 试点工作表明,通过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之间企业登记信息的实时交换与共 享,发现了大量在工商机关登记但未作税务登记或已注销工商登记仍然营业的行为, 堵塞了监管漏洞,促进了财税增收,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有关部门交叉稽核问题,提 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5 年 9 月国信办、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业 基础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 (国信办200510 号) ,并制定了全国企业基础信息共 享实施要求以指导和规范全国各地开展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工作。随着企业基 础信息共享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进行,河南省和济源市分别发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豫政200941 号)和济源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意见 (济政201031 号) ,对做好企业基础信息共 享提供了指导意见。 济源市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均使用省级相关业务信息平台为各自业务 系统,各业务系统在各部门的业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部门的办事效率 和服务水平,并且济源市已经建成了完善的政务网络,实现了各部门的网络互联,为 电子政务及各种协同应用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部门的信息不一致,共享程度还不是很高,电子政务 的各种基础设施还需要完善和提高,跨部门协同政务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增强等 等。 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将依托济源市政务专网及各相关部门的信息 系统和数据库平台,建立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企业基础信息的实时交换。本 期项目同时实现涉税单位信息的共享,并为今后全市企业基础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的 建设积累和探索经验。 1.2 建设目标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与建设内容 1 1、建设目标、建设目标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是济源市重点建设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本项目的建设目 标是实现济源市工商、地税、国税、质监等部门有关企业基础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提高政府对市场和税源的监控水平,促进地方财税增收,有效减少漏管户,防止偷逃 税;通过跨部门企业基础信息的自动实时交换和共享,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 办事效率;健全和推进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标准;建立健全全市法人企业基础信息的 共享与交换机制,制定相应的长效管理模式;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推广和使用,使相 关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此作为全市信息交换共享平 台的应用案例,构建全市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促进全市范围内信息交换与共享。 2 2、建设内容、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分交换平台平台、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应用服务等。企业基础信息交 换平台,实现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之间在线实时信息交换。企业基础信息 数据库以工商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为基础、以全国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索引。 另外,确定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之间交换的信息内容和具体共享的指标体 系,以及各部门具体信息的应用服务方式,建立信息交换、共享和应用的机制。 1)构建全市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满足全市范围内信息交换与共享。 2)利用全市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工商局、 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等 4 个部门间的企业基础信息实时交换与比对,并通过 录入和导入的方式实现发改委、工信局、公安局、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局、住建 局、交通局、水利局、文广局、审计局、体育局、统计局、残联、住房公积金管理 中心、供电公司、消防支队、济源车务段等18 个部门之间涉税信息的交换与共 享。 3)建立企业基础信息库,为全市各部门获取企业基础信息提供数据支撑。 4)建立综合应用服务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为财税监管提供服务。 5)建立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市范围内信息交换与共 享。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所述: (1 1)构建全市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满足全市范围内信息交换与共享;)构建全市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满足全市范围内信息交换与共享; 在市工商、国税、地税、质监四部门安装和部署信息交换平台产品,以此 为基础建设济源市级基础信息交换平台。 部署及调试信息交换平台。 (2 2)确定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和共享指标体系,建设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确定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和共享指标体系,建设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 利用全市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工商局、 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等 4 个部门间的企业基础信息实时交换与比对。 对于未进行数据交换的部门,通过上传和导入的方式,进行涉税信息的 共享。 利用信息交换平台,使企业基础共享数据在四部门间按照预设的交换流程 实时交换; 利用成熟的桥接软件,实现企业基础共享数据与四部门原有业务系统的双 向实时交换,最终使各类共享信息能传输至部门并得到各部门的实际应用; (3 3)建设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和共享数据库;)建设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和共享数据库; 根据济源市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有关标准,制定出一套符合济源市实际并 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基础信息交换流程与共享指标标准规范,作为济源市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建设、运行的技术指导性文件; 对采集的各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比对,建成济源市 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 (4 4)建立综合应用服务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为财税监管提供服务。)建立综合应用服务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为财税监管提供服务。 提供企业基础信息应用服务:通过对各部门的数据经过汇总、计算等综合 处理,以图形、报表、表格等多种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现,为各个济源市领 导各相关机关、接入单位及提供相关企业基础信息的查询及统计分析服务。 为财税监管提供服务。 (5 5)建立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和共享的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和共享的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一套长期、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是保障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正常 运行及应用的必要手段。在本次项目建设中将根据济源市的实际情况,制 定相应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相关 职责及管理要求,确保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的长期正常、有效地 运行及使用。 3 3、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本期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建设全市企业基础信息的交换中心,通过电子政务网联 接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四部门以及发改委等 18 个非实施交换的联网部门,组成 覆盖济源市的企业基础信息和涉税信息的交换网络,实现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和其他 涉税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1.3 建设原则与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和河南省对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实施要求,按照“统一标准、 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本着“应用导向、资源整合,因地制 宜、量力而行,条块结合、协调推进,制度保障、稳定运行”的建设原则,依托济源 市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交换平台,实现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的实时交换、共享和应用。 应用导向、资源整合应用导向、资源整合 在本项目建设中,将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立足实际,面向需求,将企业基础信息 交换共享的建设同改善政府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结合起来。以各部门现有 资源(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信息资源等)为基础,准确把握系统建设的需求, 理清各部门业务之间的信息联系,实现软、硬资源的全面整合,为跨部门政务协同应 用及服务的进一步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在进行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中,要从济源市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盲 目追求大而全,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注重实效,从解决目前政府对企业监管最急迫、 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以信息交换平台、企业基础信息库和长效机制建设 为重点,打好基础,稳步发展。 条块结合、协调推进条块结合、协调推进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应用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复杂的系 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打破原有部门相对独立和地区界限,充分发挥 各部门的积极性,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促进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及各部 门协同监管服务。 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本次建设将以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企业基础信息交换整合与共享为主, 重点服务于市场监管、综合治税和建立信息服务体系等相关应用。待系统逐步运行稳 定,跨部门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应用经验有一定的积累后,可以继续扩大协同应用的 规模、服务主题或领域,如:扩大为全市范围内的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和应用、综合治 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等,并逐步将信息交换部门逐步扩大到 民政、卫生、劳动、银行等其他政府部门。 制度保障、稳定运行制度保障、稳定运行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往往会涉及到多部门、多项业务,并且随着政务信息资 源共享应用拓展和跨部门协同业务的增多,参与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的部门与信息数量、 种类也会急剧增加。统一的技术标准,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 乃至未来其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的重要保障。在本次建设中,以企业基础信息 共享应用为切入点,初步建立济源市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应用的技术标准与管理制度 框架,并逐步在后续协同应用与建设中不断加以完善、积累,最终建成全市统一的政 务信息资源共享及应用的技术标准与管理制度体系。 1.4 建设意义建设意义 1 1、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通过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将实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 门有关企业基础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健全和推进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标准,建立健全 全市企业基础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机制,并形成相应的长效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 济源市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水平,积极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应用,提高 政府对市场和税源的监控水平,有效促进地方财税增收,有效减少漏管户,防止偷逃 税,并真正体现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发 挥信息化工程的整体效能,实现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办公,进而强化监管、优化服务、 提高效率。 2 2、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为依托,逐步实现并完善济源市对企业信息的数字化、 网络化管理,为全市经济户口建立一份准确、完整、统一、动态的企业电子档案,并 加大以经济户口为中心的市场监管力度,优化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互动关系的基 础工作,能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为今后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 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 3、推进济源市的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推进济源市的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 通过本次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跨部门信息 交互难、资源共享难的局面,把地域上的限制完全集成到网络上来,以信息交换平台 为枢纽,以国家及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为依据,不但实现了各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资源 交换、共享,而且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推广和使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相关部门的业 务信息系统应用及服务水平。 该项目的成功建设也为全市更广范围、更多单位之间的政务信息交换和共享积累 经验,为济源市未来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将会极 大地推进济源市的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以适应当前及未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 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需求。 1.5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在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建设过程中,遵守以下文件、规范和标准: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中办发200217 号) 关于开展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 (国信办200510 号) 全国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实施要求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豫政200941 号) 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意见 (济政201031 号)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 (国信办20032 号)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总则 (国标委高新200242 号)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工程管理 (国标委高新20037 号)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管理运行规范 GB/T21061-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 1 部分:总体框架 GB/T21062.1-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 2 部分:技术要求 GB/T21062.2-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 3 部分:数据接口规范 GB/T21062.3-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 4 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GB/T21062.4-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设计指南 ,国家保密局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技术要求 ,国家保密局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标准GB17859-1999,国家质量监督局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T 15532-1995,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 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C-PMBOK) ,2001.5 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系统资源图 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GB/T 1526-1989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期过程GB/T 8566-1995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 计算机件分类与代码GB/T 13702-1992 软件工程术语GB/T 11457-1995。 第二章第二章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2.1 现状现状 2.1.1 政务网平台政务网平台 济源市已经建成了完善的电子政务网,实现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以及行政 服务中心等部门间的网络互联,各部门也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系统,为本次济源市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如下图所示: Internet 济济源源电电子子政政务务网网 工工商商局局 地地税税局局 国国税税局局 行行政政服服务务中中心心 质质监监局局 财财政政局局、发发改改 委委 本次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利用济源市电子政务网建设,在政务网的基础 上构建济源市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企业基础信息共享与应用以及今后更多跨部门的信 息共享及应用服务。 2.1.2 部门业务系统部门业务系统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业务系统,各业务系统在各部 门的业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当然,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部门的信息不一致, 信息共享程度还不是很高,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基础设施还需要继续完善和提高,跨部 门协同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增强等。 1 1、工商局、工商局 省工商局已经建成了完善的工商系统内部局域网络,并建立了相应的企业登记注 册管理系统,实现了部门内部的各区域业务人员有关企业业务的统一办理。部门业务 人员的水平相对比较高; 2 2、国税局、国税局 市国税局使用省国税局统一建设的税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部门业务人员的水平 相对比较高。 3 3、地税局、地税局 市地税局使用省地税局统一建设的并建立了企业税收征管系统,实现企业纳税业 务的统一办理。 4 4、质监局、质监局 河南省质监局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善的局域网络,并建立了组织机构代码颁证管理 系统,实现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统一办理。 以上四个部门所参与交换的数据,均部署在省级平台,本次项目建设,需要由市 局向省局进行申请,并在各市局内建虚拟库,将市级数据存储在本地。 5 5、财政局、发改委及其他联网单位、财政局、发改委及其他联网单位 其他联网单位通过电子政务网访问系统,进行信息查询、上传、填报等工作,获 取数据。 2.2 总体需求总体需求 本项目将结合济源市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的实际现状,依托各部门现 有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平台,进行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 通过政务网,实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有关基础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共 享,健全和推进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济源市企业基础信息 数据库,为今后政府相关部门决策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提高政府决策的信息化 和智能化水平。建立健全市企业基础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机制,制定相应的长效管理模 式,实现政府不同部门相关业务的联合办公,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和服务职能, 使相关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为全市更广范围、 更多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和应用积累经验。 2.2.1 总体技术需求总体技术需求 1. 基于 XML 技术及 J2EE 的框架设计,应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多种应用数据 库; 2. 符合 J2EE 安全体系,支持 CA 认证; 3. 能够向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目录资源; 4. 能够对后期交换平台提供资源整合,应满足国标 GB/T21062.12007; 5. 要求支持分布式 J2EE 体系,能够并行、协同地进行资源管理; 6. 符合 SOAP 技术标准,满足 SOA 技术架构。 2.2.2 平台技术要求平台技术要求 平台应提供对多个部门的信息资源从采集、加工、整合到服务全过程应用支撑, 及多个应用系统的建设、多个部门数据的接入和不同类型用户的访问。在设计中应 采用先进信息技术,解决平台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平台的开发运行效率、 稳定性和扩展性;在应用开发中必须紧扣领导对业务决策的需求、政府部门对信息 资源管理的需求和公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平台设计的具体要求如下: 1.平台的设计应坚持实用性原则,在保持平台总体设计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 同时,确保平台建设切合实际、符合现状,能够切实解决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有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手段。 2.平台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符合标准化、开放式系统互连的原则,总 体采用 SOA 技术架构,平台总体软件体系结构遵循J2EE 标准,同时应遵循国际、 国内、地方或行业标准。 3.平台的设计应采用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平台各模块之间松散耦合,并对单 独设计的各个模块进行整合,易于扩充,以胜任平台应用的扩展。 4.平台应具备可扩展性,能够满足全市各部门信息交换与共享,适应所 接入 应用、服务、数据的变化,并且所提供的扩展方式不应影响平台工作效率。 5. 平台的设计应细化到各个系统具体实现,不仅包括系统架构、系统功能, 还应该包括系统数据流图、数据接口和系统对外提供的接口描述,要对系统间的接 口调用进行说明,同时应举例说明调用方式。 6. 平台的设计应确保平台运行的高效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同时简化平台的 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 2.2.3 平台软件要求平台软件要求 1. 提供优良的多种信息采集系统,并提供数据清洗、数据加工再利用,可对 第三方业务系统的资源进行再加工。 2.提供资源信息全周期管理,能够随时回溯到任意信息版本。 3.提供优良的资源目录服务系统,能对资源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搜索。 4.需提供 ETL 数据处理技术。 5.需提供各个级别的操作日志分析,管理,查询。 6.提供对第三方组织机构及用户管理系统接口。 (1) 用户登录接口,支持 CA 认证; (2) 查询接口; (3) 信息录入接口,需支持手工填报、自动采集、数据抽取等多种录入接口 标准; (4) 工作流文件上传接口,需支持标准工作流程导入导出; (5) 提供 WEBSERVICE 数据交换接口,支持对第 3 方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 (6) 提供基于 WEBSERVICE 数据检索接口,支持扩展业务。 7.组织机构建模需提供简单、易用的树型组织机构定义功能,应提供部门、角 色和用户三种基本元素,能够轻松的建立起组织结构,以层次清楚的树状结构和界 面友好的图形化方式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定义和维护组织机构信息。 8.系统应能够 与济源市统一认证授权管理系统对接,实现 对用户的统一信息 验证。 2.2.4 系统软硬件采购要求系统软硬件采购要求 项目项目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参数及性能参数及性能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项目项目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参数及性能参数及性能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硬件 中心数据 库服务器 处理器 5620*2 内存 16GB,硬盘 450*3, SAS 热插拔 15000 转,RAID5,双电源,双网卡;两台服务器组 成双机热备;3 年原厂部件保修,5 年原厂上门服务, 出具原厂服务承诺函。 品牌:国内知名品牌,非 OEM 产品;规格:2U 标 准机架式(含导轨套件) ;CPU:2 颗 Intel Xeon E5620(2.4GHz 主频,12M L2 高速缓存,5.86GT/S QPI 总线速率)四核处理器,最大支持 2 颗处理器; 内存:44G DDR3 内存,最大可扩展 144GB 内存, 支持三通道读取;硬盘:3 块 15K 450G SAS 热插 拔硬盘,支持热插拔硬盘数8 块;RAID:支持 SAS 控制器支持 RAID0,1,1E,外插 8 通道 256M 高性能 RAID 卡;电源:配置余双电源;I/O 接口:2 个 PCI-E2.0x8,1 个 PCI-E2.0x4;网卡:集成高性能双 千兆网卡,支持网络唤醒,网络冗余,负载均衡等 网络高级特性;光驱:DVD 光驱;管理功能:提供中 文界面管理软件,主流操作系统无人值守自动安装, 实现跨网络对服务器软硬件资产管理和监控,提供 用户、服务、进程等系统管理。实现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的本地和网络跨平台的备份还原功能, 支持基于 FTP 架构的网络还原备份,支持 USB 移动 硬盘、磁带机等备份设备。 2 推荐品牌:浪 潮、IBM、曙 光。 项目项目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参数及性能参数及性能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中心交换 服务器 处理器 5620*2 内存 16GB,硬盘 450*3, SAS 热插拔 15000 转,RAID5,双电源,双网卡;两台服务器组 成双机热备;3 年原厂部件保修,5 年原厂上门服务, 出具原厂服务承诺函。 品牌:国内知名品牌,非 OEM 产品;规格:2U 标 准机架式(含导轨套件) ;CPU:2 颗 Intel Xeon E5620(2.4GHz 主频,12M L2 高速缓存,5.86GT/S QPI 总线速率)四核处理器,最大支持 2 颗处理器; 内存:44G DDR3 内存,最大可扩展 144GB 内存, 支持三通道读取;硬盘:3 块 15K 450G SAS 热插 拔硬盘,支持热插拔硬盘数8 块;RAID:支持 SAS 控制器支持 RAID0,1,1E,外插 8 通道 256M 高性能 RAID 卡;电源:配置余双电源;I/O 接口:2 个 PCI-E2.0x8,1 个 PCI-E2.0x4;网卡:集成高性能双 千兆网卡,支持网络唤醒,网络冗余,负载均衡等 网络高级特性;光驱:DVD 光驱;管理功能:提供中 文界面管理软件,主流操作系统无人值守自动安装, 实现跨网络对服务器软硬件资产管理和监控,提供 用户、服务、进程等系统管理。实现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的本地和网络跨平台的备份还原功能, 支持基于 FTP 架构的网络还原备份,支持 USB 移动 硬盘、磁带机等备份设备。 2 推荐品牌:浪 潮、IBM、曙 光。 项目项目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参数及性能参数及性能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中心交换 前置机 处理器 5506*2,内存 16GB,硬盘 450*2,SAS 热插 拔 15000 转,RAID0,1,双电源, 双网卡;3 年原厂 部件保修,5 年原厂上门服务,出具原厂服务承诺函。 品牌:国内知名品牌,非 OEM 产品;规格:2U 标 准机架式(含导轨套件) ;CPU:2 颗 Intel Xeon E5506(2.13GHz 主频,4M L2 高速缓存,5.86GT/S QPI 总线速率)四核处理器,最大支持 2 颗处理器; 内存:44G DDR3 内存, 最大可扩展 64GB 内 存,支持 ECC、三通道读取;硬盘:2 块 450G 15K SAS 热插拔硬盘,支持热插拔硬盘数8 块; RAID:SAS 机型集成 8 通道 SAS 控制器,支持 RAID0,1,10,可选支持 IBUTTON RAID5 组件;电源: 配置单电源;I/O 接口:2 个 PCI-E2.0x8,1 个 PCI- E2.0x4;网卡:集成高性能双千兆网卡,支持网络 唤醒,网络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高级特性;光驱: slim 光驱;管理功能:提供中文界面管理软件,主 流操作系统无人值守自动安装,实现跨网络对服务 器软硬件资产管理和监控,提供用户、服务、进程 等系统管理。实现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的本 地和网络跨平台的备份还原功能,支持基于 FTP 架 构的网络还原备份,支持 USB 移动硬盘、磁带机等 备份设备。 1 推荐品牌:浪 潮、IBM、曙 光。 中心交换 机 三层交换机主机(24 个 10/100/1000Base-T,机箱,双 电源槽位,不含插卡) 1 推荐品牌:华 为、华三。 项目项目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参数及性能参数及性能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部门前置 机 处理器 5506*2,内存 8GB,硬盘 146*2,SAS 热插拔 15000 转,RAID0,1,双电源, 双网卡;3 年原厂部 件保修,5 年原厂上门服务,出具原厂服务承诺函。 品牌:国内知名品牌,非 OEM 产品;规格:2U 标 准机架式(含导轨套件) ;CPU:2 颗 Intel Xeon E5506(2.13GHz 主频,4M L2 高速缓存,5.86GT/S QPI 总线速率)四核处理器,最大支持 2 颗处理器; 内存:24G DDR3 内存, 最大可扩展 64GB 内 存,支持 ECC、三通道读取;硬盘:2 块 146G 15K SAS 热插拔硬盘,支持热插拔硬盘数8 块; RAID:SAS 机型集成 8 通道 SAS 控制器,支持 RAID0,1,10,可选支持 IBUTTON RAID5 组件;电源: 配置单电源;I/O 接口:2 个 PCI-E2.0x8,1 个 PCI- E2.0x4;网卡:集成高性能双千兆网卡,支持网络 唤醒,网络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高级特性;光驱: slim 光驱;管理功能:提供中文界面管理软件,主 流操作系统无人值守自动安装,实现跨网络对服务 器软硬件资产管理和监控,提供用户、服务、进程 等系统管理。实现 WINDOWS 和 LINUX 操作系统的本 地和网络跨平台的备份还原功能,支持基于 FTP 架 构的网络还原备份,支持 USB 移动硬盘、磁带机等 备份设备。 5 推荐品牌:浪 潮、IBM、曙 光。 磁盘阵列 IP SAN 存储/存储专用控制器;2 个 iGb ISCSI 主机 接口,单机 16 盘位,支持 RAID 级别 0、1、3、5 和 10/风扇和电源双冗余/缓存4G;配置:硬盘总 容量10T。其它:与服务器同品牌,3 年原厂部件保 修,5 年原厂上门服务,出具原厂服务承诺函。 品牌:国际知名品牌,非 OEM 产品;规格:2U 机架 式;处理器:Active-Active 体系架构,64 位多核 处理器;高速缓存:配置 2GB 高速缓存,双控制器可 扩展最大支持 8GB 高速缓存;控制器:配置单控制 器,可扩展为双控制器; 主机接口:配置 4 个 1Gb ISCSI 与 4 个 4Gb FC 接口,可扩展选配支持为 8 个 1Gb iSCSI 或 4 个 8Gb FC 主机接口;磁盘容量: 配置 10 块 1TB SATA 7200 转硬盘,可扩展支持 SATA、SAS 硬盘混插,可扩展最大支持 96 块磁盘; RAID:可支持 RAID0,1,3,5,6,10,50 级别;电源: 热插拔冗余电源;功能特性:配置有全中文存储系 统管理软件;具有主机多路径功能,可扩展的功能 LUN 拷贝、虚拟快照、同/异步远程镜像,系统节能 设计,支持 Web 远程登录模式。 1 系统 软件 操作系统 Redhat Linux 6.0 服务器版官方多国语言版(适用 X64 平台) 1 项目项目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参数及性能参数及性能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 Enterprise Edition R2(简体中文) 1 数据库oracle 11g 标准版(1cpu) 1 2.3 技术需求技术需求 2.3.1 信息交换子系统需求信息交换子系统需求 信息交换平台是连接交换中心及各部门的数据通讯及信息交换载体和通道,是保 证信息可靠、安全、有效传输的技术实现平台。根据企业基础信息共享与应用的需求, 配置和管理各种符合业务需求的信息交换流程,以满足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多 个部门相互间跨部门信息交换及共享的实际需要。 信息交换平台跨部门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的基础和核心,在具体建设中要充分考 虑到整个平台的可靠性、可扩展性、高性能、易维护等要求。 对信息交换平台的功能要求如下: 同时,平台提供具有门户风格的、安全的对前置交换系统配置的统一管理入口。 其中对前置机的配置则是部门独立管理。 前置交换系统构建于在 J2EE 和 XML 基础上。应用系统必须共享数据时,前置交 换系统支持不同业务应用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实际的数据交换是通过消息交换实 现的。前置交换系统使工商、税务、质监等分离系统形成一个支持业务过程的连续系 统,满足数据交换平台的整个过程需求。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定义了应用系统之间进行交换数据的格式标准,该格式标准将遵循通行 的工业标准 XML,利用 XML 来定义和描述各应用系统之间以及应用系统和底层架构 之间的交互信息。 同时考虑到用户在无业务系统时也有可能参与数据的交换,故需要提供手工录入 数据的方式。 传输管理传输管理 传输管理模块负责前置机系统与中心交换系统间传递消息的处理工作。应该支持 ESB, JMS 和 FTP 等方式。 本项目需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并经实践检验过的产品,同时应在同类项目中有 过成功的应用案例。 信息交换平台总体要求信息交换平台总体要求 信息交换平台是连接交换中心及各部门交换前置机的数据通讯及信息交换平台, 是保证信息可靠、安全、有效传输的主要技术实现平台。根据企业基础信息共享与应 用的需求,配置和管理各种符合业务需求的信息交换流程,以满足工商、国税、地税、 质监等多个部门相互间跨部门信息交换及共享的实际需要。 (1 1)交换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相对独立)交换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相对独立 信息交换平台独立于各个业务系统的业务逻辑,数据传输与数据的内容、形式无 关。同时,交换平台与现有的业务系统应保持相互隔离和透明,交换平台对现有业务 系统没有影响或尽量减少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扩充或增加业务系统,不影响交换 平台的基础架构。 (2 2)交换平台的可扩展性)交换平台的可扩展性 交换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和扩展,通过部署,可以 逐步的把不同的业务数据通过交换平台实现各种信息的实时交换,不需要开发或修改 程序代码。同时,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当硬件系统需要升级时,交换平台能够 平滑过渡。 (3 3)交换平台具有跨平台特性)交换平台具有跨平台特性 交换平台能够适应各种异构业务数据库系统及其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要支持 UNIX、Linux、Microsoft Windows 等不同的操作系统,支持不同平台间平滑移植。 (4 4)交换平台的松耦合性)交换平台的松耦合性 通过交换平台连接起来的多个系统之间是一种松耦合的关系,其中任何系统出现 故障,都不会对其他系统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唯一的影响只是数据不能实时获得。 (5 5)交换平台的可靠性)交换平台的可靠性 能够实现双机热备、负载均衡。交换中心任何一台机器发生故障均不影响整个交 换平台的正常工作和运行,在交换任务繁忙是可将任务自动分配到多台交换中心服务 器上运行。部门端前置机系统同样支持双机热备、负载均衡,当前置机数据库出现数 据错误时,能够及时发现、规避和处理,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或容错能力。 应用适配器应用适配器 前置机应用适配器能够从各种数据源中读取数据,向目标应用系统写入数据,并 实现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式的自动转换。可自动根据某个数据库中数据的变化,将数据 发送给其他的数据库或应用。此次项目需要完成各个部门前置机适配器的安装、调试 和开发工作。 前置机应用适配器主要功能需求如下: (1 1)对主流数据库和常用格式化文件的支持)对主流数据库和常用格式化文件的支持 支持所有的 ODBC 或 JDBC 兼容数据库,包括 Oracle、Sybase、Informix、 Microsof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