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第六章经典文化阅读专题三限时精练(二)(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语文第六章经典文化阅读专题三限时精练(二)(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语文第六章经典文化阅读专题三限时精练(二)(含解析).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语文第六章经典文化阅读专题三限时精练(二)(含解析).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语文第六章经典文化阅读专题三限时精练(二)(含解析).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时精练(二)(用时:30分钟分值: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注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颜渊)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注“商”即“卜商”,指子夏。1.分别指出上面两段文字对待学习的不同主张。(2分)答:2.结合孔子的教学相长思想,谈谈你对“起予者商也”的看法。(4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6分)(1)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3.孔子熟悉教育对象,对“柴”“参”“师”“由”等弟子的品评都很中肯。在所学课文关于“闻斯行诸”一问两答的对话中,孔子对冉有、子路的评价分别是_、_。(用原文回答)(2分)4.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说说你对这种教育思想的体会。(4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6分)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5.材料一中,子贡评价他的老师_(原文);材料二中,因为子贡这段话,后人将“师门”称为“门墙”,成语“_”谦称自己愧在师门。(2分)6.子贡擅长辞令,在维护老师形象上不遗余力,请结合材料二说说子贡的说话艺术。(4分)答: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6分)(1)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2)“文灭质,博溺心注,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子缮性)注溺心:指掩盖了天然的心性或纯朴的本质。7.子贡和庄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2分)答:8.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4分)答: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910题。(6分)(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注,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论语里仁)(3)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4)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朱熹论语集注)注约:贫困。9.按照朱熹的解读,孔子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使用的是_手法。孔子弟子中“君子固穷”的代表人物是_。(2分)10.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仁德”修养在人克服环境影响中的作用。(4分)答:答案精析1.前者体现了“学思并重”的主张,后者体现了“以行促学”的主张。2.子夏因诗(艺术)悟道(事理),从浅近的事例发现深刻的道理,启发了孔子,这正符合孔子的教学相长思想,因此孔子说“起予者商也”。这种将学习与思考、发现等相互结合,使教学相互促进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参考译文子夏问道:“美丽的笑脸上泛起一对酒窝,漂亮的眼睛闪闪转动,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了白底子,然后才画上画。”子夏说:“那么礼仪是不是后于仁义呢?”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论诗了。”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把乐曲进行了整理订正,使雅颂各归适当的位置。”3.退兼人(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4.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人师者应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应依据学生的品性,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培养。5.温良恭俭让忝列门墙6.主要运用比喻和衬托的艺术。子贡清楚地认识到叔孙武叔借抬高自己来诋毁孔子的不良用心,巧妙地以宫墙作比,说自己的学问不高,以此来衬托孔子的学问高。并指出叔孙武叔不得其门,根本不可能了解老师学问的高深、内涵的丰富多彩。结尾讽刺叔孙武叔的平庸。解析根据子贡巧妙地以宫墙作比,说自己的学问不高,以此来衬托孔子的学问高,可知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艺术。然后根据材料具体分析。参考译文子禽向子贡问道:“先生每到一个国家,必能得知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向人家要求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先生是凭着与人交往时的温和、善良、庄重、谦谨、礼让而得到的。先生的这种求法,大概不同于别人的求法吧?”叔孙武叔在朝廷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强。”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给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作个比方,我的围墙的高度只到肩膀,从外面就可以窥见里面的居室之美。我的老师的围墙有数仞之高,如果找不到他的门进去,就见不到里面宗庙的华美,各种房舍的丰富多彩。而能够找到他的门的人恐怕很少。叔孙武叔先生那样说,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7.子贡认为“文”和“质”一样重要,庄子认为“文”会损害到“质”。解析辨析两段材料表达内容的异同,要注意把握每个语段的意思。第(1)则材料,主要讲了子贡对“文”“质”的理解,他认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即二者是同等重要的。第(2)则材料,庄子认为浮华的“文”毁坏了“质”。由此可以得出答案。8.(示例一)我赞同子贡的观点。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注重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的修养。当代人,还是要注重内外兼修,不然纵有满腹才情,也可能会在人际沟通等方面出现问题,很难完全实现人生价值。(示例二)我赞同庄子的观点。过多外在的追求使人惑乱纠结,反而会妨害内心的纯朴。比如一个学生如果过分注重自己的仪容,就可能会妨害自己的学习或内心的宁静,影响其人生成长。解析回答问题时,要先明确观点,然后再阐述理由。比如同意子贡的观点,就要阐明“文”即外在的表现和“质”即内在的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现实生活或自身成长的影响。参考译文(1)棘子成说:“有德行的人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文采(表面的礼仪形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有德行的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文采,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就差不多了。”(2)“文饰浮华毁坏了质朴之风,广博的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