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历史小高考.ppt_第1页
2013年江苏历史小高考.ppt_第2页
2013年江苏历史小高考.ppt_第3页
2013年江苏历史小高考.ppt_第4页
2013年江苏历史小高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江苏历史小高考复习,必修一 专题一,年代数轴,前221,前99,1 公元元年或1年,99,1804,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19世纪初,注意:公元前的年代数字越大距离我们今天越远;反之越近。 跨公元元年的要减去一年;一个世纪是100年。,公元与世纪,20世纪初,1912,史料,1、史料概念: 史料就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 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2、史料分类:,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一般将史料区分为: 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接近 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 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 的研究与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再创造。 例如史记一书,就包含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 与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实物史料:是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 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人创造发明的有形物品。大体上 可分为:一是遗址;二是墓葬 - 原始史料,文献资料:文献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古代中国朝代表,公天下,家天下,法天下,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尧舜禹,新中国,家天下,夏、商、周,(BC2070BC476),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BC221年1912),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一)先秦时期王朝的变迁,夏 BC2070年,禹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商 BC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西周 BC1046年,武王(姬发)伐纣(牧野之战),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东周 BC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二)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土地和人口(授民授疆土) 3、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4、主要诸侯国:燕鲁晋卫;齐;宋陈楚 5、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世袭统治权(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影响: 积极:稳定秩序,扩大疆域(分封制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消极:随着诸侯王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周王室衰危,分封制遭破坏。(楚王问鼎) 7、瓦解:春秋战国时期,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通过分封制,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三)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王权巩固(即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 2、实质(含义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关系的政治制度。,3、内容与特点: 1)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小宗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作用: (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重亲情、家庭、重血缘、重宗族等宗法观念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家谱、祭祖),【探究】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有哪些关系? 政治: 血缘: 宗法:,君臣关系(等级从属关系),兄弟关系,大小宗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基础) (宗法制保证了分封制的推行和顺利实施)。,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相辅相成,在家中、族内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是分封制,思维提升: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下面这道选择题,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1.(2009北京春季会考)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这一制度称为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2009北京夏季会考)西周初年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被封为诸侯的主要是 .同姓亲族.异姓功臣.殷商降族.先代贵族,.(2010会考模拟题)“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真题演练,A,A,B,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西周时期,诸侯国的国君死后,其继任者是 A嫡长子 B兄弟 C功臣 D诸子中贤能者,真题演练,B,A,(一)秦的统一,统一者:秦王嬴政 统一进程: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六国灭亡顺序:韩、赵、魏、楚、燕、齐(注意最早和最晚被灭亡的) 统一的策略:合纵连横,远交近攻。 都城:咸阳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由来 秦朝完成全国统一后,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故称皇帝,自称“始皇帝”。皇帝这一称号自此而来。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袭,(二)皇帝制度,三公: 丞相 (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 御史大夫 (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 帝召令、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虚设,负责全国军务) 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秦朝中央官制的作用(特点):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图一 秦朝的中 央集权体制,皇帝,(二)地方制度:郡县制,(1)建立:春秋、战国,开始出现 秦朝时,在全国推行。 (2)概况: 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 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 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中 央,郡,县,乡 里,秦朝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型官僚机构示意图,有秩、三老、啬夫、游徼、里正,(二)地方制度:郡县制,(3)特点: 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相同: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同点:,1.建立:秦始皇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 3.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4.影响 积极: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消极: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三)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真题演练,1.(2009北京春季会考)中国古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是 大禹 成汤 周武王 秦始皇,. (2009北京夏季会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里的“朕”应该是 夏启 嬴政 刘邦 李世民,D,B,真题演练,.(2010会考说明样题)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分封制 郡县制 宗法制 世袭制,B,秦 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蕴涵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蕴涵着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两者关系:君主专制必然要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随着社会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集权则继续存在。,(一)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初期巩固西汉统治 后来引起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真题演练,1.(2010会考说明样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增加税收 恩泽贵族 削弱王国势力 实现民族融合,2(2010会考模拟题)西汉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 A行政权 B监察权 C军权 D财权,C,B,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九 卿,中朝,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汉代:中外朝制度的出现是皇权强化的结果和表现,(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1)三省: (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3)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4)影响: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被历代王朝所沿用。,?,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相权来强化皇权,真题演练,1.(2009北京春季会考)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于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2.(2009西城模拟)唐太宗时期,如果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B,B,3.(2009北京夏季会考)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真题演练,B,宋朝分割相权,皇帝,政事堂 枢密院 三司,(行政) (军事) (财政),同平章事 枢密使 三司使(宰相) 参知政事 (副相),(四)元朝的行省制度 1、机构: 中央: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 地方:行省(最高地方行政区划),2、行省的设置: 目的: 设置:,改变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 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四)元朝的行省制度 3、行省权限: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如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央的中书省,军政要务要呈报中央的枢密院,不得更改赋税制度和调动军队。,4、意义:(行省-路-府-州-县)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C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D 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关系,(五)明朝的内阁,(1)废丞相: A、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鉴于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B、目的: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C、过程:废丞相,权归六部,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D、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皇帝,图五 明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五)明朝的内阁,(2)设内阁: A、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B、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C、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D、内阁的影响: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内阁首辅” “宰相”,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设立:雍正 原因: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直) 强化皇权(根) 权限:军机大臣品级不高,都由钦定。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特点:简 、速、密 意义: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六)清朝的军机处,(2010会考模拟)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军国大事 B. 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 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其目的是(人教样题) A加强中央集权 B减轻地方财政开支 C减轻地方军费开支 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真题演练,D,A,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进步: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局限: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妨碍了社会进步,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选官制度的变化,西周,战国时期,汉武帝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血缘,军功,孝廉,门第,才学,会考模拟,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重要特点。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 B隋唐设三省六部制 C明朝废除丞相 D清初设立军机处,A,中国古代中央、地方制度,总结:(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1、最高统治者制度的演变:王-皇帝 2、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唐:三省六部制-宋:分割宰相权力-元:中书省-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 3、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元:行省制 4、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秦:世官制-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开始:科举制,5、演变趋势: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