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1.重点:盟军的反攻;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2难点:日本投降的原因。知识点一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1)时间:1942年8月开始。(2)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菲律宾战役。(3)影响: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1945年初,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2北非、地中海战场(1)时间:1942年11月开始。(2)事件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1943年5月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7月,美英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投降。(3) 影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意大利退出战争,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深度点拨 意大利投降是其在战场上不断失利、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结果。意大利投降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从此,在欧洲大陆的法西斯战争由德国单独进行,从而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3苏德战场(1)时间:1943年7月开始。(2)战况德军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力图消灭该地苏军主力。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生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失惨重。1944年1月起,苏军对德军发动10次大规模进攻。(3) 影响德军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知识点二盟军联合行动1政治合作:召开会议会议名称时间国家内容开罗会议1943年11月美、英、中开罗宣言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后苏、美、英开辟第二战场及商谈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美、英商谈对德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苏、美、英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波茨坦公告2军事行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背景1943年后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2)过程战役代号是“霸王行动”,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强行登陆。盟军向法国内陆进攻,8月,巴黎光复。(3)影响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从此,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当中,加速走向灭亡。概念阐释 “第二战场”“第二战场”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反德国法西斯的战场。确切地说,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直接对德军作战的战场。这个战场就是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知识点三盟军的胜利1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2德国投降:1945年5月,欧洲战争结束。3日本投降(1)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盟军飞机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波茨坦会议召开。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军对日作战。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2)时间:1945年9月2日。(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关键点拨 欧亚各国人民方式多样的抵抗斗争,牵制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力量,配合了反法西斯主要盟国的军事行动,成为欧亚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主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史料探究】史料一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史料二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开罗宣言史料三(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主要是苏美两国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等。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思考(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史料一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2)史料二中的会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主要议题是什么?(3)史料三中雅尔塔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国际会议?答案(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2)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主要议题:协商对日本法西斯的协调作战及申明对日战争的目的。(3)目的:协调对德作战及战后对处理德国的安排;协调对日作战,早日结束战争,实现世界和平;确保战后和平与安全等。评价: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三国在协定中关于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牺牲了中国的利益,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史论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名称时间主要背景参加国及其首脑主要内容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中国:蒋介石,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签署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德黑兰会议1943年1112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苏联:斯大林,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通过了在对德作战中的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并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尽快打败德国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苏军与英美盟军东西夹击德国,德国法西斯即将灭亡苏联:斯大林,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民主化;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德国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向日本步步进逼,中国战场开始反攻苏联:斯大林,美国:杜鲁门,英国:丘吉尔(后期是艾德礼)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中、美、英在会议期间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主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三国的关系【史料探究】史料一“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做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1942年1月华盛顿共同宣言史料二1942年4月,罗斯福给丘吉尔的信中说:“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完全成功,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史料三1942年5月,丘吉尔在给苏联的备忘录中写道: “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到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们无法在这方面作出许诺。”史料四1942年8月,斯大林给丘吉尔的备忘录中写道:“1942年在欧洲组织第二战场是莫洛托夫(苏联外长)在伦敦逗留期间早已经决定的我们还了解到组织第二战场的目的是使东线德军撤往欧洲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们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以上三则史料均摘自丘吉尔思考(1)从史料二来看,对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罗斯福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他这样主张?(2)从史料三来看,对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丘吉尔持什么态度?采取这种态度的目的是什么?(3)从史料四来看,斯大林为什么主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他所说的“1942年存在着开辟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是什么?(4)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人谁的说法符合材料一的精神?谁的说法不符合?为什么?答案(1)罗斯福主张1942年开始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和美英军队可以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德国,减少牺牲和损失。(2)丘吉尔和英国政府拖延甚至拒绝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目的是让苏德军队互相削弱。德军的削弱可以减少英国的牺牲,苏军的削弱可以减少以后苏联同英国的对抗。(3)原因:斯大林认为开辟第二战场,可以减少苏联的压力,同时东西夹击可以迅速消灭德国法西斯。有利条件:当时德国军队主力集中于苏德战场,而德国在西线的军事力量比较薄弱。(4)罗斯福、斯大林的主张符合材料一的精神。丘吉尔的主张不符合材料一的精神。罗斯福、斯大林的主张符合华盛顿共同宣言中所说的共同反对纳粹暴政、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共同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精神。丘吉尔拖延开辟第二战场违反了上述精神。【史论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三大国之间相互配合(1)政治上互相协作: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特别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之间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战争期间共召开三次三国首脑会议,协调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对当时和战后的形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经济上互相支持:为了充分发挥联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胜利进行,各国在经济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合作,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与合作,对提高盟军的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军事上互相配合: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在战略上拖住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使日本无力和德意做战略上的配合。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苏联承担了抗击法西斯集团元凶德国的重任。为了减轻苏联的压力,英美盟军在西欧和北非采取军事行动予以配合。11943年7月,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最终攻占西西里岛,保证同盟国地中海航线畅通,并迫使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投降的战役目的。这次登陆成功的直接前提是()A北非战事胜利结束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C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答案A解析从地理位置上看,只有北非战事取得胜利,才能使西西里岛登陆无后顾之忧。2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A发生在1943年7月B是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战C将开罗会议的具体决定付诸行动D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局面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中的“英吉利海峡”可判断为诺曼底登陆,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局面。3二战期间,某次国际会议及其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该会议是下图中的()A B C D答案D解析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目的是为商讨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先后排序正确的是()不列颠之战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争爆发 诺曼底登陆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不列颠之战的时间是1940年7月9月;中途岛战役的时间是1942年4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941年12月;诺曼底登陆的时间是1944年。故选D项。5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形势是()雅尔塔会议召开召开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苏德战场转入反攻A BC D答案B解析雅尔塔会议召开是1945年2月,故不符合题意。基础巩固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下列战场,反法西斯力量转入反攻的先后顺序是()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中国战场A BC D答案A解析太平洋战场是在1942年8月开始反攻的,苏德战场在1943年转入反攻,北非战场在1942年11月转入反攻,中国战场是在1944年开始反攻的。2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诺曼底登陆成功A BC D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于1943年,发生于1944年。3“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该文献资料最早见于()A开罗宣言 B波茨坦公告C德黑兰宣言 D雅尔塔协定答案A解析给出的四个文件中,最早的是A项。它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和材料的意思是相符的。4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是因为()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 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抽出兵力参与其他战场作战 这次战役的胜利减小了其他战场的压力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应从苏德战场是二战中三大战场的主战场角度思考分析。不能说明题干的要求。5某国际公约上有“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的文字,该条约是()A九国公约 B波茨坦公告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答案B解析“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表明此时战争已进入到最后关头,日本的失败已成定局,由此可判定B项是正确答案。6下侧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榜样,对作者作这幅漫画的背景描述不正确的是()A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两面夹击德国B召开波茨坦会议C召开雅尔塔会议D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答案B解析考查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图片中“1945.5”这一时间信息,波茨坦会议召开于1945年7月,不是该漫画的背景。能力提升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答案A解析首先,题干确定的范围是“军事上”,可依此排除与经济相关的B、D;其次依据“既合作又斗争”这一条件排除只反映“合作”的C。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既体现了盟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又体现了英美等国担心苏联的军事力量因战胜德国而过度膨胀的斗争,因此答案为A。 8加速下图所反映事件到来的因素有()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雅尔塔会议的召开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A BC D答案C解析雅尔塔会议主要讨论了对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国的处理以及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并未涉及日本问题。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按照丘吉尔的意图,英国应当主要在外围作战,用局部性打击、海上封锁、空袭工业枢纽和居民点等办法削弱敌人的实力,竭力避免在西欧同德军主力激战,以免造成重大的实力伤亡。因此,19411942年,虽然苏联政府一再提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但是丘吉尔总是顽固地拒绝这一正当要求。材料二美国首脑对开辟第二战场的看法与英国却不同,他们出于对战争全局利益的考虑,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罗斯福清楚,纳粹头目们十分害怕第二战场,而开辟第二战场必将会大大缩短战争进程并减少牺牲。因此,1942年4月,美国总统私人代表哈里霍普金斯和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到伦敦同丘吉尔以及英国其他领导人讨论在西欧登陆问题。材料三希腊记者在丘吉尔的秘密一书中写道:“丘吉尔希望苏联在战争中流血牺牲,希望在胜利前苏联已经完全筋疲力尽,无法在欧洲和世界起着首要作用。红军经过战争初期的短暂失利后,已经成为决定同盟国能否胜利的重要因素。这时,丘吉尔企图通过战争削弱苏联的想法更加强烈。战争主要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俄国人单独承担对德作战的重担,他们希望形成钳形攻势夹击敌人斯大林紧急呼吁开辟西线第二战场,可是丘吉尔却一味搪塞,他希望俄国孤立地同德国人斗,这样不论结局如何,双方都将财尽力竭。”材料四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依据材料一,分析丘吉尔在19411942年拒绝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美国为何希望尽早开辟第二战场?(3)根据材料三,该记者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为什么到1944年时,美英最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第二战场开辟问题之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丘吉尔认为英国此时不具备开辟第二战场的条件;主张从外围打击德国,避免重大伤亡。(2)从美国确定亚欧乃至世界霸权地位的根本利益考虑;希望开辟第二战场,使苏联得到实际的援助,坚定苏联与美国合作的决心,以便减少美国的压力和损失。(3)正确。因为:英国和苏联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国家,丘吉尔不愿看到战后出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4)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力图限制苏联的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5)国家根本利益的不同。解析第(1)、(2)问,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第(3)问,该记者的分析道出了丘吉尔拒绝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即国家利益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第(4)问,可以从双方力量的对比、限制苏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5)问,根据材料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脂肪烃稀释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能量球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股骨柄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船载航行数据自动记录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缠绕式三角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细胞清洗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动直刀磨刀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纸巾分配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纤维分选机行业现状动态与前景趋势研究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系列适配器电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ICU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鱼骨图
- 日本履历书模板
- 银行账户借用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2-2023年棉花行业洞察报告PPT
- 《工程质进度-质量管理》培训课件
- 精神科症状学演示课件
- 2.抗美援朝课件(共25张PPT)
- 运动特质自信量表
- 《CSS样式表的使用》教学设计
- 养老护理员考试多选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