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原则.doc_第1页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原则.doc_第2页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原则.doc_第3页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原则.doc_第4页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原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农业技术推广是新科学、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实践,使之变成现实生产力的最有效的工具。只有它才能更好地直接地把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它才能把农民的需要与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成果密切地结合起来。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为迎接新科学新技术革命,拼命地发展其农业推广事业,东方的日本,西方的德国,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以一步一步地跨入世界经济强国,其主要经验除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之外,就是拼命地发展其农业推广事业,提高农民(农场主)的素质,从而迅速发展了其生产力所致。农业推广的实践,英国先于美国约20年,但农业推广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则美国又先开始。1922年美国马立士撰写了县指导员与农民协会一书、1949年凯尔塞与汉尔合著合作农业推广工作、1949年布鲁奈和杨寻宝合著的美国农村与农业推广等书之后,农业推广学立于了科学之林。我国古代舜命后稷(官名)教民稼*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尚少。只有1935年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章之汶、李醒愚合著农业推广一书,同年孙希复编写了农业推广方法和1947年宋希¥编写了中国历代劝农考等书。1949年1986年,没有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开设农业推广专业或农业推广学课程,没有一个农业研究机构设置农业推广研究所(室、组),没有专门进行农业推广的理论研究。1986年国家教委鉴于农业推广的重要性,委托北京农业大学举办了全国42个院校46位教师参加的农业推广教师培训班。1987年杨世谋编写了农业推广教育概论出版。同时,全国10多个院校开设了农业推广课程,1987年前后,北京农业大学等校先后成立了农业推广专业,1988年开始招生。农业部农机化司、农机推广总站提出中国农机化重点推广技术: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及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及创新应用;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技术;柑橘机械化生产技术;苹果生产实用机械化技术;薯类(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牧草机械化生产及加工技术;节水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畜禽养殖机械化及废弃物处理技术应用;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应用;农机具在生产中的节油降耗技术。第一部分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原则、程序和方法第一节 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示范,经国家、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实行科研单位、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原则。上述原则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严格遵循的总的原则。具体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来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上述总的原则和范围里,为了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最终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一、需要原则按照行为科学理论,动机是人们行为的推动力,而一切动机都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也就是说,没有需要,动机也就难于产生。这对于我们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一)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人多地广,自然条件复杂,作物种植品种和种植制度差别较大,生产发展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别,各地不可能在同一起点上推广同一种或同一类型的农机具。北方的作业机具南方不一定适用,南方的水田作业机具在北方旱作区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农机具的引进推广首先要考虑到当地的农业生产的需要,就是所推广的每一项技术或机具,必须是农业生产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技术,适合当地需求。这样这种项目的推广才能得到领导的重视、群众的欢迎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推广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如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是小麦单产新突破的关键技术,但由于其播种精度要求高,原有机具难以保证,使这一农业生产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山东省农机部门组织有关科研单位进行技术攻关,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2BBJ6型和2BBJ3型两种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经过多点试验示范,已在山东普及推广,到1992年底已累计推广7000余万亩,约计增产小麦30多亿千克。目前在全国小麦产区已广泛应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由此可见,在推广一项新的农机化技术时,必须结合当地的生产需要,研制和推广农业生产中急需的新机具,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机械化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农村经济环境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内容、方法等也不应相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农业机械化工作囿于“为化而化”的误区,而作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遵循,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因此,强调推广工作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相衔接,这在今天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高,集体经济富裕,劳动力转移多,种植业劳动力相对紧缺,急需机械予以替代,这就应当选择深层次的全过程机械化技术作为推广重点,由于其作业效率高,不仅可以形成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也会取得较好的替代效益;在经济条件适中的地方,可以选择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的作业环节推广实用机械化技术,这样既能解决关键问题,又能为其经济能力所接受;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除推广人畜难以完成和本身经济效益特别高的农机作业项目外,应重点推广以人畜为主的半机械化农具和手工工具,达到花钱少,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如玉米手工套种,不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不能保证应有密度,影响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推广半机械化玉米套种耧,成本较低,买一台玉米套种耧仅花50元左右,又能保证合理的种植密度,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二、可行性原则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原则包括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技术可行性1、技术应是当地先进的。多年的实践证明,推广一项农机化新技术,也就是对农业生产的某些环节进行了一次技术更新,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推广一项新技术,都是当地较以往技术相比先进的。只有是较先进的,才能提高生产水平,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例如推广微型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技术,使偏僻的山区、草原上用上了电灯,架起了有线广播,使农牧民看上了电视,丰富了文化生活。2、设备应能适应当地生产水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种新式农机具,必须能满足农艺要求和适应当地的生产水平。否则,再先进的农机具也无推广价值。因此,在研制开发新式农机具时,必须了解技术要求和生产水平,然后确定研制开发机具的类型和相应达到的技术指标,进行科研攻关。一种新机具的问世,应先在小范围内进行小面积试验,经过对比试验,考察机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从而确定机具的适用范围和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大面积示范,为全面推广打下基础。所以说,试验示范既是对机具的考核过程,又是验证农机具是否满足农艺要求的过程,更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过程。例如,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必须有适用的播秧机、联合收割机和干燥设备等。如果当前没有相适应的机具,就要提出解决的措施。如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国内产品不过关,可以先引进国外产品,在试验中吸收和消化,改造成适合我国农村使用的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如国内外都没有相应的机具,应联合研究攻关,设计新机具,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二)经济可行性这里所说的经济可行性,主要是指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经济承受能力。农业机械化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工作与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直接相关联。一项农机具新技术,无论它多么先进,也无论它能够产生多大的效益,但如果农民在经济上承受不了,那么推广工作就将无法进行。正如一个潺弱的病人不能大补特补一样,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也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三、效益原则坚持效益原则是农机化技术推广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广工作不注重效益是没有生命力的。(一) 要有利于社会利益的提高一项新技术的推广,经济上是否合算,应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经济效益,主要是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来考核。投入和产出都是动态的,受政策,市场价格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大,在论证中一定要先考虑这些因素动态变化,进行敏感性分析。如池塘养机械化的推广,已立项就要预测鱼苗的价格,饵料价格,成鱼产量和市场成鱼价格的变化,分析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提出最佳经济效益方案;二是代替效益。在新机具推广过程中,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必然节省大批的劳动力,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很多,节省下的劳动力可以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获取更多的收入,替代效益就好。若节省下的劳动力没有出路,反而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推广项目要慎重从事;三是社会效益。应从农作物增产幅度,相关部分的效益,如在推广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时,与此有关的地膜和铺膜机的生产单位也可获得效益,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投入到其他行业所创造的效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农民文化和技术素质方面效益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等5个方面去评价。(二) 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衡量一个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的生态效益,要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两个方面来考核,并对其后果的无害性做出评价。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应坚持种养相结合,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相结合,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机构,培养地力,机械化旱作农业推广“整平深耕多蓄水,培肥覆盖保好水,沟播镇压巧用水,科学管理节约水”的经验,既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又可避免水土流失。农田植保作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比较好,但带来公害,污染环境。因此,在推广类似项目时,要提出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或者创造条件采用生物技术措施,使用低毒或高效农药,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四、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传输给农民,在通过他的亲身操作,辛勤劳动,让新技术,新机具在农村开花结果,产生巨大的物质财富,其实这就是推广工作的的基本目的。但是,对于农民来说,他们经营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作物产量的多少,种植过程投入的多少,这都与他们今后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他们对种植多年的作物,品种和采用的耕作措施都非常熟悉,比较有把握,因此他们大都不会豁然接受新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技术推广人员,千万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推广。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要充分吸取以往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而结果得不偿失的深刻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业劳动者应用农业技术。强制农业劳动者应用农业技术,给农民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在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与行政处分。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意义上看,这一规定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农民才是应用农业技术的主题,只有在农民采用农业技术的主权得到确立的尊重的情况下,技术推广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对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从众守旧心理过重等原因而一时不愿意接受科学技术的情况,推广人员仍然应当通过不懈的推广教育工作,启发和引导农民自觉采用新的技术,如山东省在推广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中尽管以大力宣传这一技术措施可以增产小麦50千克/亩和节约种子3千克/亩,但当技术人员离开后,农民还要重新播种一次,以增大亩播量,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不气馁,不压制,而且就近进行了这项技术的试验示范,用事实教育农民,并且大力宣传该项技术的要点,到后来不但广大群众自愿接受和采用,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抓这项技术推广落实工作,并将其列为考核基层干部工作实际的一项内容。也正是由于遵循了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山东省的小麦精少量播种面积已占全省总播种的1/2左右,从而为该省小麦产量上新台阶做出了贡献。第二节 农机化技术推广的程序为使推广工作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新技术推广项目一般都应该遵循以下工作程序:一、项目选择项目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推广工作的成败,决定着推广的难易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好坏,是推广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选择推广项目时,首先要针对新技术推广的几项原则,对当地情况和国内外有关技术成果进行充分、细致、可靠的调查研究。摸清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产水平、农民需要等,选择迫切需要机械化的生产环节,进行引进或研制可靠的新机具、新技术作为推广项目。调查研究的关键是要全面掌握调查对象各方面的情况。对调查得来的资料,针对推广的几项原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比较、初步确定新的推广项目。二、项目论证项目论证是在进行调查研究、选择了新推广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深入细致的论证工作,写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重大项目还需召开项目论证会议,由专家综合的分析和论证,以决定取舍,项目通过论证后,编制计划任务书和报告。(一)论证报告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目的意义、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以及推广方法、技术路线、经费来源等。论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逐一对照、计算、分析的过程。1、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是对该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与当地技术、经济等各种条件相适应的论证。首先技术本身是先进的、可靠的,如新技术新机具通过了鉴定验收、专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实践上得到了证明;配套机械性能先进,操作可靠,能够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其次是该项技术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广的机具必须是农民买得起、用得起的。第三,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种植方式。如喷灌机械化技术首先应在干旱缺水、渠灌难度大的山区丘岭推广应用,而自流灌溉区或水田则不宜或不急于推广该项技术。第四,适应当地的农机管理、使用、维修水平。如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季节性与要求可靠性强,若在使用、维修水平低的地区推广,就很难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必须有新的农机具做保证,但新机具的生产批量小,工艺不配套,成本高,而其市场前景难以预测,农机公司怕积压,不愿组织进货,这样到了使用季节可能会出现群众买不到新机具,农机公司进不到货,生产厂生产不出来的情况。因此,在论证报告中,要有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如组织生产,负责包销或组织各级推广部门提前订货等。2、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进行经济上的可行性预测和评价。它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自身效益四个方面。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论证报告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在推广原则中已阐述,这里不在重复。经济可行性即使用这一新的技术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这是用户接受推广项目的主要条件。考核经济效益的方法很多,如年成本比较法,益本比法,利润投资比未来值法,纯收入未来值比较法等,总的说来都是对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进行动态分析来考核经济上是否合算、有利。对推广影响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如政策、价格、气候等要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证明项目的可行性。在研究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十分注意分析使用新机具、新技术的间接效益,如替代效益等。3、措施可行性推广工作所处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纷繁复杂,必须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推广措施。措施是否可行,这也是报告中需要涉及的一项重要内容。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推广机构的建设、推广人员的组织、宣传培训、技术指导、配套服务、技物结合、有关部门相互协作等等。(二) 召开论证会在确定重大项目时,还必须要求有关专家学者对论证报告的计算、分析、预测的正确性进行更深层、更广泛的探讨,以最后决策推广项目的取舍。一般的专家评议组有7到15人组成,通过分析论证最后形成专家评审意见,签字生效。三、试验示范(一)机具选型项目通过论证批准后,即可着手进行机具的试验选型工作。选型必须做到动力配套合理,可靠性强,操作、维修方便性好,使用安全,价格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若无合适的作业机械,可组织技术人员对现有机械加以改造或研制新的机具。(二)选择试验示范点试验示范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进一步检查项目选择的正确性,树立样板、示范全区。为此,选择的试验示范点在面上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既要有条件好的,也要有条件稍差的,但又必须适合推广该项技术,并且在每一类示范点中,还必须考虑到选择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生产潜力、使用管理水平较高的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等,以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另外,还应注意到交通条件的方便性以及辐射范围的大小等。(三)签订示范合同、制定实施方案推广单位和示范单位要签订试验示范合同,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规范生产活动,约束各方,齐心协力做好工作。合同还应确定技术负责人和各参加人员的职责与分工,对试点所需的设备、奖金及其来源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合同签订后,双方共同制定实施方案。方案要明确试验目的、指导思想,规定试验地块的具体选择条件、生产工艺流程、各项措施、预期效益等。方案中还要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出分析、预测,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制定农机化新技术实施方案,必须加强同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相互配合,要使实施方案真正体现出农机工程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三者的有机统一。(三) 实施根据农业生产要求和实施方案中制定的工艺流程,逐步实施要推广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积累资料,随时做好各个生产环节的记录,要尽可能详实,以便使试验结果分析可靠。在试验前可设计出一套详细清楚的表格,把各种变化因素及其影响都如实明确地记录下来。各示范点的记录方法、内容、口径要求一致。2、对有关人员进行新技术推广培训,使推广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的基本内容、要点和关键。要尽可能避免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的现象。从发展趋势来看,搞好培训工作将成为实施新技术推广项目的重要环节。3、实事求是,试验示范能否进行面上推广的最后一次验证,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将影响面上推广决策的正确性,造成巨大损失。任何的虚假都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损害推广工作形象,影响其他推广工作的开展。4、组织好参观学习,开好现场会,为下一步面上推广宣传群众,示范领导,大造舆论打好基础。5、总结验收,做好总结验收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示范项目能否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试验结果暂时尚不足以做出结论的(如遇自然灾害等),则须提出进一步试验的意见。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就要对示范工作做好总结,提出进行面上推广建议,组织进行大面积推广。如果试验结果不理想,未能取得预期结果,不能进行面上推广,也要做好总结,分析原因,结束示范工作。四、面上推广(一)制定推广计划制定完整可行的推广计划,可以使推广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絮,顺利开展。计划应当包括推广措施、年度进度、优惠政策、资金设备等。(二)扩大示范面积试验示范的结束,就是大面积推广的开始 ,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的范围和面积是大面积推广首先要做的工作之一,随着示范点的增多和示范面积的不断扩大,面上推广工作也会顺利开展起来。(三)加强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对面上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质上推广的过程就是一个大力宣传、全面发动的过程。一方面是宣传领导,在试验示范过程中和结束后,就要不断地请领导参观现场,向领导汇报增产情况和取得的社会效益,以引起领导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对于确实适应生产需要的项目辅以行政手段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另一方面是宣传群众,以看得见摸的着的实际效益促使群众加深对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以现场会、技术咨询、印发技术资料等直观形式为主,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四)建立服务体系新的农机具在面上逐步推广之后,必须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否则群众在使用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使推广成果难以巩固和进一步扩大,如维修及配件的生产供应、维修、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网络,以巩固推广成果,促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广泛普及。五、验收签定面上推广的验收签定应对项目选择、试验、示范、推广等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验收签定申请,呈报任务下达或上级主管部门,经同意后组织验收签定。第二节 农机化技术推广方法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全过程,其实质也就是推广人员运用一定的组织措施和服务形式,对推广对象(农民等)进行农机化科学技术普及、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推广工作既要受到推广手段、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又要受到农民素质和接受能力等条件的影响。技术推广的这一过程,对各级推广组织和推广人员提出了在开展推广工作时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掌握和运用正确推广方法的要求,以使得推广工作得到应有的效果。技术推广的方法很多,分类也各异。按推广规模来分,可分为会议指导、走访指导、示范指导、咨询指导等;按推广手段不同,可分为口头指导、文字指导、视听指导等等。不论如何分类,在实际推广工作中,从来没有一项单一的形式、方法可以完成推广任务,都是各种形式手段、方法交叉使用,才能使得推广工作有新的突破。根据全国各级先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单位的情况看,这几年都有自己的推广手段、方法、方式。本节仅就面上推广工作中之有效的几种予以综述。一、 集中指导(一) 会议指导会议指导是指通过系统内各种会议或借用其他专业培训班的机会,对一定范围内的对象进行技术指导的方法。如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工作座谈会或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等,广泛宣传新技术、新机具。这种方式,不需再召集人员、另找场所,可得到“借窝下蛋”的目的。其缺点是:被指导对象情况不明,也可能出现无的放矢的弊端。1、准备。事先与办会、办班单位或人员联系协商好,以便安排讲解时间。讲解人要事先准备好所讲的内容,最好印成书面材料,以便发放,否则可能会出现听讲者对所讲内容不敢兴趣,听了半天也听不出个所以然,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如在讲解以前准备一些挂图、表格或事物,使听者更加直观、明了,其宣传效果会更好。2、讲解。讲解人的技术、文化素质很重要,千万不要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讲解人可以是从事这项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也可以是主持会议或培训班的主持人或教师。不论谁讲解,一是事先将所讲内容自己先弄懂、学透,以便在讲解时言简意赅,让听者清楚,达到预想的效果。3、效果。每次会议指导后,作为搞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听众,了解一下指导效果如何,同时可给予答疑,进一步扩大宣传推广效果,可以不断总结经验,以利下次提高。(二) 专项技术指导这是指专门安排时间,选择地点,聘请专人进行专项指导。它可以由推广部门单独举办,也可以与生产厂家或农机院校合办的形式。这种指导办法内容专一,人员集中,便于讲解人员充分发挥特点。其缺点是:内容单一,学员兴趣易淡漠。1、准备。根据所有指导的专项技术内容,选择好指导时间、地点。如搞稻麦联合收割机械化技术的指导班。时间最好选在四、五月份,因为学员学习结束后即可投入实际操作使用,对所学知识记忆犹新,这样能够更加牢固的记住所学的知识。地点最好选在该技术能够有条件推广的地区,因为这样对当地想参加学习的人员更方便,也更能使该项新技术在该地区迅速推广应用。2、授课。授课人要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因人制宜,这就要求授课人在备课前应对学员情况有所了解。备好课是讲授好坏的关键,对专业技术指导的授课不但在理论上应讲解透彻,同时要结合新技术、新机具的特点从实用方面交待清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指导效果更佳。还有,在授课人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选聘在这项专业技术上有造诣的人员,这样不但他能讲好,同时由于学员对他信任,也会使授课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效果。一般情况下,凡举办专项技术指导后,该项技术或机具即可投入试验示范。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授课人也参入该项技术的实际工作,以便在项目进行中进一步指导、答疑有关技术的问题,使该项新技术或新机具能够顺利推广。二、 个别咨询指导(一) 来人来函1、来人。我们推广系统经常接待一些前来咨询的人员。有的来商某项技术的先进性、某种机具的可靠性等,这时我们就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实事求是的给予答复。还有一部分农民“发明家”带上自己构思的草图或制作的样机来征求我们的意见,或要求我们帮助转让技术,或要求我们帮助推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推广人员应慎重的审查他们的草图、仔细研究他们的样机,对有推广价值的东西,可帮助他们介绍厂家或基层单位试制或试验;对没有价值的“发明”,也要耐心地指出其不足和改进意见,千万不能对他们泼冷水,要鼓励和表扬他们这种热心从事农机事业的做法。2、来函。来函内容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了解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情况,二是述说他们构思的“新产品”。遇此情况要区别对待,一一复函。对来信者的文化程度一定要有所估计,对那些文化水平低的来函者,一定要言简意明,字距清晰、正规。对那些附有草图的来函,一定要认真审查仔细,必要时可找几个同志共同商量其复函内容。复函的同时,一定要给来函者以鼓励、指点。(二) 发放资料1、明白纸。我们技术推广工作者,近几年经常利用推广对象集中的场合,采取一种很简单的宣传方式,那就是将新技术、新机具写成简单的文字,打印后散发,农民称之为“明白纸”(一看就明白)。如某种新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某种机具的用途、特点、技术规格等简单内容。2、技术资料。定期将推广的成果、成熟的机具资料编辑成册,分发给农民、使用者或作为资料交换。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这几年连续编写了六辑农机化科研推广资料,它不但总结,汇集了从1986年以来的山东省农机推广成果,同时也宣传了各生产厂家的概况和所生产的产品等情况。(三) 咨询1、现场咨询。在新技术实施现场或新机具作业现场,聘用技术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口齿清楚的同志,担任现场解说和答疑。这种在现场对照实物讲解、咨询的方法,对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有较好的推进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其咨询范围只限于该现场的人员,因此宣传指导范围较小。2、来访咨询。派人深入基层,了解新机具使用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农民对新机具的进一步需求,宣传新技术应用前景,为拟定新的推广计划提供依据。或带上新机具下乡,来村串户,征求意见、宣传产品、扩大影响。3、集市咨询。带上新机具赶大集或派人深入集市进行技术咨询。因为集市是农民的重要聚集的地方,同时它对推广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推广新技术的重要场所。推广人员在哪里可以访问市场,同那里的农民直接对话,与他们共同讨论问题,了解他们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需求和对新技术的要求。(四) 声相宣传1、广播节目。广播节目的内容一般包括农民所需要的信息,农机化专题讲座和先进经验介绍以及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介绍等。采用这种形式好在当今农民家里大都有收音机,传播信息较快,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农民宣传新技术时,要求语言要通俗,速度要适中。广播的时间安排,要考虑到农民的下地时间、季节特点和生活习惯,地方广播电台还可以适当考虑地方化的问题。2、电视专题片。将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内容制作成电视专题片,能将农机化工作中发生的事情逼真地反映到电视屏幕上,让人们能看到真实的东西,扩大宣传效果。中国农机院制作的梦想与追求-农机化之歌和山东省农机局制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都是通过这种手段宣传了农机化的事业。另外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制作的三项农机化新技术录像片,是宣传在该省推广面广量大的小麦精少量播种、小麦沟播、玉米套播三项机械化技术的,录像片从机具选用到田间作业,全过程反映了新技术推广的内容和注意事项。由于宣传方法先进,措施得力,他们承担的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广,不但在9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而且这项技术也在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3、录音录像。将一次大型作业现场会或专题座谈会,用现代化的设备记录下来,制作成技术资料,在有关会议上再进行播放,让更大范围的人了解新技术新机具情况和领导人的讲话内容,这种宣传方式,可使资料长期保存、宣传范围更广。三、 现场示范召开机具作业现场示范会是近几年来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推广方法,它让农民和使用者直接看到同类机械的不同型号机具的现场作业表演,能让他们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认真对比、选购所需机型。但这种方法也有它的缺点,就是时间短暂、人员又多,有些表演不一定能看明白。一般组织现场示范表演应注意以下问题。(一) 时间地点的选择农机具现场示范会一般要在该种机具正式使用前1020天进行。如,秋收秋种机具作业现场会应在秋收前20天进行,因为这样可以使参观考察人员回去后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现场会的地点应选在交通便利、经济条件较好、各级领导又有积极性的乡镇、村。(二) 会前准备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会议召开前,要根据会议人员的多少,提前派人安排好与会人员的食宿。因为与会人员从四面八方风尘朴朴地前来,都比较劳累,若做不好这项工作,他们对这次会的第一印象就是“不满意”,从而会影响示范会的效果。2、对参加现场表演的机具要提前做好统计,并编印出机具的特点、用途、推广应用情况、技术参数等内容的宣传资料。并印出现场示范的参观路线示意图和会议须知等“明白纸”,使与会人员一报到便可了解整个会议的安排情况,以做到心中有数。3、示范表演现场要提前进行划区。每种机具都应用固定的作业区间,并在该区间内反复对各种作业机具进行调试,直到机具达到最佳作业状态,各种作业机具的作业区间都应做出一片“样板田”,按统一规定摆好对应的机具。对参加现场操作表演的人员要事先进行培训,并具体分工,以便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忙而不乱,有条不絮。(三)表演和讲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组织一个农机具作业示范现场会,其准备工作必须提前进行,有的提前1030天,有的甚至半年以前就要准备,而现场的机具示范表演只需1-2小时,多则一天、因此示范表演现场会的成功与否也就在短暂的时间决定。可见现场操作表演是至关重要,否则将会前功尽弃。一般情况下,现场表演和讲解有两种形式:1、逐台表演,逐台讲解。这种形式适合于100人左右的示范现场会。其讲解人可固定一人,也可由生产厂家自己介绍。讲解时,介绍的内容不宜太多,时间不要太长,要抓住每一种机具的最主要特点、性能予以介绍,并说明机具的价格,以便使与会者根据机具的用途、性能、价格等情况,全面衡量某种机具在本地能否推广。2、一声令下,参加表演的机具全部开动。这种形式适合于大型示范作业现场会。如1991年10月份在泰安召开的全国首届新农机具展示展销会上的机具现场表演。当时代表1000多人。若采取逐台表演,讲解的形式就不行了。在这种情况下,参观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会人员自身的技术素质,“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此种情况下,讲解人员应有目的地将参观引导到一些新式机具处,简要介绍其特点等,以便引起与会者的重视。这样,即使不讲解也会使会议达到预想的效果。(四)善后工作现场结束后,会议工作人员不要过早地撤离,应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好善后工作。1、现场表演机具如被当地选中,办会人员可出面与生产厂家商量,协调其双方,尽量达成协议,促其成交;其余机具,应组织人员统一装车,各自运回。2、农民索赔问题。示范作业现场会中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及时赔偿,不要拖欠,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处理好善后工作。四、 展示展销(一)短期利用非作业季节,将机具集中在一起摆放,采取开会的形式将厂家、推广、销售等部门召集到一起,使三家见面和谈。这种做法更便于集中机具、集中人员、但总归是1到2天的时间,因时间短,所以形不成太大的销售量。1、准备。选厂家选机型,选地点定时间,划场地摆机具。这些工作如事先计划好,做起来有条有理,就能让参观者一目了然。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的农机展览就是一个较大的短期展示展销会议。据农业部农机化推广总站透露,参展厂家共223个,展出农业机械401台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各业及农业工程,能源等各个领域。这次博览会虽说短期展销,但会上还组织了评选活动,共评出了135种机具获奖,约占总展出台数的30%以上。2、新闻发布。会议期间要安排一定时间参观,让厂家发言,介绍本场情况、农机具性能,以便提高生产厂家的知名度。3、观看机具。安排统一时间,由厂家发放技术资料、介绍产品性能。有条件的可以发动机器或播放录像,让参观者观看样机的运转情况和性能,效果更佳。4、讲解。可由厂家介绍,也可由组织者介绍。最好先有组织者统一介绍,随后,根据参观者兴趣,自行重点参观时,再有生产厂家详细介绍。5、洽谈。根据介绍参观情况,要尽量安排推广、销售人员与生产厂家有一个洽谈业务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首届农业博览会,农机展区成交总金额5500万元,其中正式签订合同90万元,意向性订货4510万元,转让技术8项90余万元。6、善后工作。一次展示展销会结束后,一定要将善后工作做好。一定要了解业务洽谈情况,二是要协助厂家将机具装上车,三是要将各种账目结清,及时公开。(一) 长期所谓长期展示展销,就是选择那些交通枢纽地带,组织生产厂家选送展品长期摆放,边展示边展销的方法。这种推广新技术、新机具的形式,弥补了短限展示展销时间短、看不细的弊端。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于89年在淄博市张店区设立了一个“山东省鲁中大中型农机具推广服务中心”,经三年经营,该中心由原占地10亩发展到20亩,其固定资产已达1000多万元,流动资金约300万元。1993年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又到滨州地区北部创建了第二个中心-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鲁北农机展示展销中心,占地40亩,现正在集中新型农机具、修建房屋、机具库棚等设施。1、选点。选在交通方便、机械化水平高或有发展潜力、农民对农机化要求迫切、领导重视的单位。其具体位置,最好坐落在十字路口处一个比较显眼的地带,这样便于引起过往车辆、行人注意,其宣传效果也会更佳。2、送展。主办单位根据掌握的信息,选择那些在面上推广数量较大、使用效果较好,且有生产、推广许可证的国优、部优、省优产品。对那些虽未经签定,但经初步试验为有推广价值的新产品,也可以组织参展。但不论哪类产品送展,都要在生产厂家自愿的基础上,且其送展产品也是他们认为有把握生产的产品。3、布展。各生产厂送到的展品都要放入展室或展棚内,并做好防潮、防锈、防损等工作。机具的摆放也要有秩序,不能乱放。有时按各环节分类排列,也可按机具大小排列。不论如何排列,都要排列整齐、美观、显眼、并且每种机具都要挂牌,写明产品的型号、名称、用途、性能参数、生产厂、参考价格等。开展时,最好搞一个剪彩仪式,邀请有关部门的领导及广大用户参加,以扩大影响,提高“中心”的知名度。4、阶段总结。阶段总结最好一年进行一次。其主要内容,一是总结一年来展示展销的经验、教训,议论“中心”下一步工作;二是与有关厂家结清一年来的机具往来款项,签定下一年的展示展销合同。五、 建立示范点、指导带头户(一) 建立示范点“榜样的力量无穷”。把在当地的经验,取得成功的某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技术或某项实践经验交给农民,由他们自己亲自在承包地上进行操作、经营、将其取得的成果展示出来,示范给其他农民,从而引起周围广大农民的兴趣,鼓励敦促他们仿效。这种方法农民不仅可以看到实物,听到讲解,而且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尤其对那些持怀疑态度,而又比较顽固的农民,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建立示范点的推广方法程序大体为:1、选点。示范场的选取很重要,因为它的主要作用是让人们看、学,因此选点时,一定将点选在示范区的中心;二是考虑安排在示范题目与地方发生问题有关联的地方,如果推广小麦沟播机械化技术示范点,就要将选点安排在干旱缺水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安排示范点,更有说服力;三要考虑安排在大多数农民能够到达的地方,即靠近公路,交通方便的地方,这样便于观察。2、布点。在不影响示范效果的前提下,示范安排要尽量简单,要在示范区安排好对照区,以能显示出示范点的优越性。还要在示范区插牌,以示区别,一般牌上应写明示范题目、内容、方法、时间及示范主持单位的内容。3、指导。示范进行中要经常派出技术人员常去指导,与农民密切合作,使农民感到该项示范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自觉地重视并感兴趣。4、宣传。除在示范区设立一些标志外;还要利用报刊、广播等宣传工具,予以报导宣传,以引起当地农民及外地想引用这种技术的单位重视。5、组织参观。示范的目的在于宣传农民扩大影响,利于推广。因此应在一个特定时间(如小麦精播机械化试验示范,可分别安排在播种、分蘖、收获前),组织农民、推广人员前往参观、考察。这时,主持示范的推广人员就要讲解技术的要点、经济效益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最好让示范田块的土地主人现身说法,将他如何做的及开始和现在的一些想法与参观者予以介绍,这样更有说服力。6、善后工作。每一次示范结束都要认真写出总结报告,写明示范背景、范围、计划、程序、比较、记录、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最好附一些图表和照片,更能直观的说明问题。(二) 指导带头户所谓带头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科技带头人”,一般每个村都有那么几个有文化、接受新潮事物快的“农村能人”,他们一般在农民中都有较高的威信,他们也愿意先行一步,具体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示范带头户必须是示范对象的典型代表,他们经营的面积、土地情况、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都应具有代表性。2、示范带头户应具备示范工作所需的资源,否则,处处事事都依靠推广机构提供,就是示范获得成功,也没有多大说服力,周围农民也学不了。3、示范带头户必须是有威望受人尊敬而又自愿搞示范认真做记录,有些分析能力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真诚与推广人员合作,他的示范结果才可能被其他农民所接受。4、示范带头户要能不嫌麻烦,能热情接待并认真给来参观者讲解。5、示范带头户对该项示范要有信心,只有这样,在示范工作完成后,他才能主动继续搞推广。否则,此项示范就没有说服力。六、 横向联合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与农业及农业以外的有关部门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和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搞好横向联合,才能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使农业机械更有效的发挥作用。(一) 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联合形式1、与农机使用者的联合。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农业机械成了每家每户的生产工具,因此,农机推广必须面向千家万户,加强同农户合作,才能保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2、与农机生产部门的联合。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农民一般不会在非使用季节购买新型机具,而农机生产产家也因此不敢贸然大批量生产,在这样的特定条件下,一旦到了使用季节,产家就全体上阵,安排生产,致使某些产品质量没有保证。为此,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者就要通过不断宣传,逐渐摸底了解某些机具的需求量,以“贴息报销”的形式安排生产厂家生产,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这个过程就是两者的横向联合。3、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农机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雄厚,是农机新技术的重要来源,推广部门与他们建立科研、推广联合体,可以尽快将其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4、与物资供应部门的联合。当某种新型机具进入大批量推广阶段时,生产、推广、经销之间的联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推广工作顺利进行。农机供应公司利用雄厚的资金,提前组织进货;推广单位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信息,对机具的质量予以监督,作好使用前的宣传、培训和销后服务等工作。从而使生产、推广、供应三位一体的横向联合体形成,使生产设备、技术力量、周转资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互惠互利,共同促进农机事业的发展。5、农机推广单位之间的联合。农机推广单位之间的工作性质相同,目标一致,可以相互之间交流信息和经验,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在同一种推广项目的进行中,总有个先后,这种联合,可以使起步晚的单位,很好的利用起步早的单位所获得的经验、信息和资料,从而减少了重复劳动;推广效果差的可以与推广效果好的联合,取长补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开拓推广新局面。(二) 横向联合的原则1、自愿的原则。联合各方通过充分酝酿和反复协商,待意见一致之后,方可正式实行协作。这种双方自愿的结合,与靠行政命令维持的强行撮合,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的基础稳固,关系融洽,避免那种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的“假协作”的弊端。2、平等的原则。农机推广横向联合的单位有科研推广部门、大专院校、供应公司、生产厂家及农户等;参加人员有领导、专家、工人、农民等。牵涉的单位和人员较多,各单位之间的平等地位和平等待人的态度是农机推广横向联合成功的基础条件。联合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农机推广的发展。只有平等才能使联合各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贡献出来,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3、互利的原则。横向联合总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同时,联合各方也会从中获得利益。因此,在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必须坚持互利的原则,遵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规律,实行等价交换,使联合各方不但因联合面巩固了所得利益,而且从联合中使自身得到了发展。(三) 农机技术推广横向联合的注意事项。1、发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首先要克服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不断提高认识,端正指导思想。认识技术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作用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开展横向联合的自觉性。2、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横向联合要坚持改革,打破条块分割的旧体制,摸索和创造新的联合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完善。3、在农机化技术推广联合协作中,各方应实事求是,谦虚谨慎,顾全大局,讲究信誉,坚持协作,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横向联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4、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横向经济技术联合,必须在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计划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各地的具体条件要求,制定协作计划,使其有重点、步骤地进行。在制定计划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协作项目的管理,对重大项目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做好宏观控制和综合平衡。5、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涉及面较广、层次也多,所以必须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针,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利用灵活多样的协作形式,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联合,充分发挥横向联合的作用,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6、充分利用合同的作用,保证联合双方的合法权益,促使双方努力完成各自应尽的义务,保证横向经济技术联合的成功。第三节 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特点和规律农民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基本对象。由于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农民对农机化科学技术的需要也不尽相同。在我国现阶段,影响农民采用农机化科学技术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经济阻力,包括劳动力过剩,不具备采用新技术的足够经济实力等;二是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并且长期深受传统的农本思想的影响,从众守旧,缺乏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总之,推广人员应当深入研究和掌握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有针对性的启发和教育农民。一、 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特点农民学习农机化科学技术知识要受到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这与在校学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农民学习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 学习目的的明确农民学习新技术的动力都是始于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动机和目的则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一般来说,农民学习新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需要,包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劳动产量等等。明确的需要促使农民产生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