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奶联社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作 者学 院专 业年 级学 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 绩摘 要摘 要粗放的奶牛养殖模式与现代化生产管理的乳制品企业之间严重失衡是乳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后,奶牛养殖模式提升问题得到空前的关注和重视。唯独伊利受到影响较小,这得益于它与内蒙古奶联社合作生产奶源的奶牛合作化养殖模式。“奶联社”模式在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受到很大的关注并得到快速的发展,成为各省区学习推广的奶牛养殖模式典范。但是就目前奶联社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介绍了奶联社和其发展历程,进而详细介绍了奶联社的发展现状,同时思考了奶联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对国外成功的奶牛养殖模式以印度“阿南德”模式为例的进行评介,最后通过分析印度“阿南德”模式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奶联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采用了描述性案例研究法。采用描述性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印度“阿南德”模式的特点和成功经验,进而对应目前我国奶联社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奶联社”模式是将奶牛、饲草料基地、设备、技术、管理、资金与上游乳品加工企业对接的一体化大合作发展模式。“奶联社”的发展,对中国奶牛养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对中国奶业一体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成功的运作需要政府和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来吸引更多的人才,这对于奶联社的快速发展尤为重要。关键词:“奶联社”模式;“阿南德”模式; “三鹿”奶粉事件1ABSTRACTABSTRACT Serious imbalance between the extensive dairy farming mode with modern production management dairy companies dairy industry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undamental constraints. Sanlu milk powder incident, dairy farming mode to enhance unprecedented concern and attention. Erie alone by smaller, thanks to the collaboration with Inner Mongolia milk Associated Press milk production of dairy co-operative farming model. Milk Associated Press mode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Sanlu milk powder incident be a lot of atten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to provinces to learning and to promote dairy farming model example. However,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lk Associated Pr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This paper uses a descriptive case study method. Descriptive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India, Anand mode,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present, Chinas milk Associated Pres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ve comments.The conclusions in this article are: milk Associated Press mode cows, forage base, equip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ital and upstream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docking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model. Milk Associated Pres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airy farming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integration of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 has a positive meaning. However, its successful operation requires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financial sector, with a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centives to attract more talent,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ilk Associated Press.Key words: the milk associated mode; “Anand”mode;“Sanlu ” milk powder incident3目 录目 录一、研究背景1二、我国奶联社发展的历程1(一)奶联社的介绍1(二)中国奶联社的发展历程3三、奶联社发展的现状及问题4(一)奶联社发展的现状4(二)奶联社发展中的问题5四、 国外典型成功模式评介:以印度“阿南德”模式为例6(一)印度“阿南德”模式简介6(二)印度“阿南德”模式的特点6(三)对印度“阿南德”模式的评价7五、我国奶联社发展的对策建议8(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8(二)金融部门合理解决奶联社的贷款难问题8(三)奶联社应确定入社奶牛的原始股份保持增值措施9(四)有关部门尽快成立或加强疫病防疫服务队伍的建设9主要参考文献10后 记111我国奶联社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奶联社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2008年9月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被视为国内乳品行业的危机。三鹿奶粉事件引起的致命伤害和代价凸现出乳制品质量安全要求较其他食品更高、更敏感的特点。业内专家指出,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中国乳品行业最薄弱的环节暴露无疑,那就是奶源。而奶源出现掺假等严重影响乳品质量安全的现象,是因为我国以散户为主的粗放型奶牛养殖模式的不科学性。奶牛养殖总体水平低下,把牛当猪养的方式导致奶牛体弱多病、产奶期短、产奶量低、生鲜奶的微生物污染高达数百万,低劣的产品无法实现优质优价。部分地区奶农对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等人畜共患的奶牛传染病认识不足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也严重危及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外的实践证明,奶牛养殖必须走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道路。我国奶牛养殖水平、生鲜奶质量、乳品质量、以及环保养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具有大幅的提升空间。怎样的奶牛养殖模式更适合中国实际的情况、怎样才能生产高质量的安全原料奶问题需要我们深思。在此背景下 ,2008年6月,被确定为“伊利2008背景奥运会特供奶”原奶生产基地之一的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奶联社)第一示范牧场,成为各省区学习推广的奶牛养殖模式典范。奶联社为内蒙古的高质量原奶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给散户养殖模式指明了一条出路。但是就目前奶联社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本文对奶联社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即奶联社是如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做了简单的描述。进而详细介绍了奶联社的发展现状,同时思考了奶联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对国外成功的奶牛养殖模式以印度“阿南德”模式为例的进行评介,最后通过分析印度“阿南德”模式的成功经验得到对中国奶联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启示。二、我国奶联社发展的历程(一)奶联社的介绍“奶联社”模式是由企业搭建技术、管理、现代化设施设备和资金平台,吸纳奶农现有奶牛以入股分红、保本分红、固定回报、合作生产等多种形式入社,并获取回报的奶牛养殖合作化产业模式。立足于当地农民现有奶牛资源,实现保值增值,采取多种“入社”形式,即奶农自愿入社、不参与经营、获取年稳定回报、到期自愿退社、退社时领取入社奶牛金。合同期内,奶牛疫病和死亡风险由“奶联社”承担。李兆林、李正洪等,“奶联社模式创新发展的经济学思考”,中国牛业科学,2011年第3期。农户与奶联社签订入社合同,承诺奶农“以牛入社,不承担风险,享受固定分红,半年一次”的回报模式,同时明确入社奶牛作价(奶户的奶牛入社主要看三点:看年龄,看出奶量,看体重,然后作价入社)和年鲜奶收入等内容。奶联社主要靠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鲜奶产量、售奶价差、新增犊牛获得利润。例如,年产4.5吨鲜奶的奶牛定价为5500元人民币,合同期为5年,每年付1100元,为固定的分红。5年合同到期退还本金5500元人民币;随着鲜奶年产量变化,定价及养殖利润按比例增减。李兆林,“奶联社替奶农养牛”,领导参阅,2009年第16期。奶农往往在奶联社的饲料种植园区从事牧场、青贮等种植,在为奶联社提供牧草、青贮中获得一定的回报。“奶联社”模式采取寄养制,将周围奶牛资源进行整合,使奶源的尽可能多的管理细节都处在企业的监控之下。和集约型的大规模牧场模式相比,“奶联社”模式更符合中国奶农众多,分散养殖的现实条件,既能保证原奶的质量安全,同时也能兼顾奶农、乳品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也便于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更重要的是,少了“奶贩子”的中间代理,避免奶农因为价格波动而出现奶农忍痛倒奶、杀牛等极端情况的再现。奶联社有三大组成要素:核心企业(奶联社)、合作科研机构、农户。奶联社通过外联科研机构实现现代奶牛养殖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化。奶联社与国际奶牛育种公司德国诺丁林,世界最大的TMR饲料制造商、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技术和设备供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吸引现代化奶牛饲养技术,奶牛饲养装备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方式,使奶牛养殖实现了系统性的科学化。奶联社和奶企直接创建养殖基地一样,它也是以奶企为主体发展的一体化形式。其上联奶农,整合与盘活了农民现有奶牛、饲料地、劳动力资源,实现了农民现有资源的保值增值。同时,下联乳企,以达到欧盟产品质量标准,实现与乳品企业一体化运营。“奶联社”模式有三大优势:一是对于有扩大生产意愿的乳企,可以利用奶农的现有奶牛资源为基础扩大生产,不必花重金来购买奶牛;二是对于奶户来说,劳动力从奶牛养殖中得到解放,奶户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其他生产活动中,可以选择外出打工或者给奶联社种植牧草,既保留奶业收入又增加了增收渠道;三是奶企直接从事原料奶生产可以提高原料奶质量指标,保证原料奶的供应质量。“奶联社”不但解放劳动力还提高了奶农收入。奶联社模式是“以牛为本”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奶牛养殖模式,采取“人畜分离和严格防疫措施”以规避奶牛养殖所面临的高疫病风险,这种规模化经营模式既保证了原奶的质量和奶牛的产量,又保证了生态环境。(2) 中国奶联社的发展历程1.奶联社诞生的历史背景建国初期我国奶业以散养经营为主,奶牛属于个人资产;1956年奶业实行公司合营,将奶牛定为生产资料,而后奶牛饲养转为国有奶牛场为主,实行统购统销;1978 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提倡农业经营多样化。奶业发展总体规划是,奶牛养殖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实行“牛下乡,奶进城”战略,容许支持私人饲养奶牛,奶业生产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发展方针,充分发挥了广大农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个体饲养奶牛的头数快速增长,到 1992年个体在奶牛养殖业中成为主体。1992 年我国奶业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放开了牛奶购销价格,取消牛奶补贴,实行市场竞争,全国除上海外均按照市场行情变化由奶加工企业定价。这种原料奶价格由奶加工企业单方确定的定价方式,并没有形成合理的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奶农没有发言权,利益没有保障。 侯涛,“我国奶户原料奶供应与奶产业链整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6月。2.奶联社的诞生与发展奶联社是在部分散养奶农利润下滑、入不敷出退出奶业的环境下诞生的。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和水平不仅涉及广大奶农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奶业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不论是解决目前的现实问题,还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都客观上要求奶牛养殖走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道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给我国奶业发展造成了沉重打击,但加速了我国奶牛养殖合作化的发展。一方面,伊利等乳业巨头投入重金自建奶源基地,提高控制奶源质量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加快奶牛养殖合作化的进程。中国奶业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乃至一体化的趋势已势在必行。同时基于内蒙古得天独厚的奶牛养殖条件和“中国乳都”的优势资源,伊利等乳业巨头强势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农民现有的“奶牛、饲草料地、劳动力”的特点催生了“奶联社”。2008年,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以搭建技术、管理、现代化设施设备和资金平台,吸纳奶农现有奶牛以入股分红、保本分红、固定回报、合作生产等多种形式入社,并获取回报的奶牛养殖合作化产业模式,即“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奶联社”。此种模式下,不仅使企业可以把控从养牛到挤奶的全部过程和细节,也使奶农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从根本上杜绝了投机的行为。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模式更符合中国奶农众多,分散养殖的现实条件,既能够保证原奶的质量安全,同时也能兼顾奶农、乳企等多方面的利益,便于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三、奶联社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一)奶联社发展的现状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业规模化养殖和奶业整合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散户退出市场明显,逐步走向规模化养殖的道路。规模 1000头以上的存栏量由 2007 年的 58.67%增加到了 2009 年的 130.61%。奶联社的奶牛的“千头养殖”符合中国奶业的规模化养殖的趋势。表 3.1 2007-2009 规模化养殖发展状况年存栏数(万头)1-1920-99100-199200-499500-9991000头以上200790.2884.9263.4869.7052.6958.67200887.5682.9361.8283.5569.0684.91200982.1677.6462.2370.0581.4890.61 数据来源:中国奶业年鉴 2010。奶联科技设定的标准奶联社的养殖规模为:存栏牛头数1000头左右,牛场占地面积200亩。硬件设施为:每个圈舍都配有日光电暖混合型保暖设施和通风采光设施,每头牛都配有卧床、保温饮水、自由采食以及粪便自动清理和收集等设施;配置挤奶机械、具有全自动清洗功能的制冷储奶罐、全混日粮取料搅拌和配送设备;配备有计步功能识别器,产奶数据、体重自动测定、配种和治疗等生产数据录入的牛场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软件系统来指导生产和提升管理效率。从2008年来,奶联社与伊利合作,共同投建了20个千头牧场。按照统一模式运营与管理,为伊利集团提供稳定的优质原奶。2010年9月,由深创投牵头的数家机构共同对奶联社投资近1.28亿元。目前,奶联社自有及合作的牧场一共20个,全部集中在呼和浩特。李兆林称,2011年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向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拓展第二个基地。目前该基地正在筹建当中。据内蒙古奶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0年一年的经营成果来看,奶牛入社前年平均产奶4.12吨/头,入社后年平均产奶5.23吨/头,年均增产1.11吨/头;在产量提高的同时,原奶质量也达到了国际标准,平均乳蛋白3.3%,平均乳质率3.92%,干物质12.38%,微生物(CFU/ml)低于5,成为伊利集团“金典奶”、“奥运奶”等高端乳品的原奶供应牧场。对奶农而言,一头入社奶牛收益率达20%;为奶联社种植青贮饲料玉米,一亩地增收100元;奶联社采用大型联合收获玉米机械,为奶农解放一个劳动力,年创造增收机会6000元多。 韩成福,“内蒙古奶联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评价”,科学管理,2011年第02期。奶联社自身硬件设施和管理的投资回报12%左右。同时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008年初,奶联社被中国奶协认证中心评为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示范牧场。目前来看,“奶联社”模式是当前发展阶段实现奶农利益保护与规模化养殖的最佳方式,有利于中国奶业一体化的发展。(二)奶联社发展中的问题奶联社模式是实现奶业合作一体化的一种创新,虽有为奶企节约成本、奶农劳动力解放、奶质得到改善等诸多优势,但奶联社在我国的发展中目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 资金短缺资金短缺是“奶联社”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在液态奶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由于处于产业链最上游的奶牛养殖环节的高投资、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长、低收益等特性决定,“奶联社”建设过程和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充足资金的支撑。可是,目前“奶联社”缺乏资金影响着牧场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目前的流动资金难以满足奶联社扩建需求。二是奶联社如何持续保障入社奶农收益是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奶业市场有较大波动时入社奶农的收入就难以持续保障。三是由于资金短缺很难聘用高级奶牛饲养技术人员和牧场管理人员,严重短缺这两方面的人才。为此,资金短缺是“奶联社”快速扩张的最大制约因素。 徐明凯,徐鹏,“三鹿奶粉事件对我国乳品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启示”,科技信息,2010年第18期。2.奶牛短缺奶联社的进入门槛高,奶企对奶牛健康条件要求过高,苛刻的条件限制了奶农入社的积极性。奶牛资源短缺时“奶联社”面临的实际难题,目前的奶牛头数远达不到牧场发展的规模,奶牛来源受阻。原因:一是散户奶农不愿出售奶牛或入社。由于目前中国奶业已基本恢复到“三聚氰胺事件”之前的水平,表现在原奶收购价格明显增长,奶农亏损减少甚至出现盈利的局面,为此散户奶牛看好奶业发展趋势,不愿出售奶牛或入社。二是奶农对“奶联社”缺乏信任,怀疑“奶联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奶农对“奶联社”的这种态度合情合理的,如果“奶联社”破产的话奶农的损失谁来补偿?这是奶农不愿加入“奶联社”的重要原因。三是“奶联社”的苛刻条件也限制了奶农入社的积极性。据报道,土默特左旗奶农云浩虽然不想养牛了,可是他不愿送“奶联社”,一个重要理由是“奶联社”要牛时精挑细选,入社的条件太苛刻,我们养的牛大部分都不合格,我们村里有1000多头奶牛,入社的也就只要3头。 3.疫病防疫难度加大随着“奶联社”的较快发展,疫病防疫难度越来越大。规模化养殖健康发展的最大难度是如何有效防止疫病的爆发问题。因为“奶联社”规模养殖需要的奶牛头数一般在1000头左右,不像散户5-10头或20头左右的饲养,如果一头奶牛一旦感染传染病的话会迅速扩散到全牧场奶牛不好控制,严重的话还会带来毁灭性的的灾难。要是散户的话,能及时治疗控制,这一点上散户养殖优越于千头规模的养殖牧场。为此,随着“奶联社”规模养殖牧场的不断扩大,疫病防疫难度越来越大,这对刚刚发展起来的“奶联社”来说是一种挑战。4、 国外典型成功模式评介:以印度“阿南德”模式为例 (一)印度“阿南德”模式简介国外奶牛养殖做得比较好的是印度的“阿南德模式”。“阿南德”是印度的地名。20世纪40 年代,当地奶农为改变奶业被牛奶公司和中间商控制的局面,争取自身的利益,建立了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奶业合作社,直接向城市和其他市场供应牛奶,这被称为“阿南德”模式。通过“阿南德”模式组建的奶业合作社,将牛奶生产、加工与市场销售连接起来,实现奶农利益和生产力的最大化。它的业务流程包括:奶农分散进行牛奶生产;村级合作社收取奶农的牛奶;区级牛奶联合会对牛奶进行集中处理;最后由邦的牛奶联盟负责牛奶和奶制品的销售。印度的奶业合作社实行三级组织体系,把牛奶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即奶农控制着牛奶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层次的所有环节。这种模式随后被印度政府推广到全国。 (二)印度“阿南德”模式的特点 一是奶农自愿入社,民主管理。奶业合作社向所有奶农开放, 社员平等入股, 民主管理合作社的股份资本。一般来说,加入村级合作社,只要购买一个入门股份或交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了,会费门槛很低,一般在10- 100 卢比左右(大概相当于人民币1 元多至10 多元)。合作社与农民进行现金交易,早晨的奶费晚上付,晚上的奶费第二天早上付。牛奶从下至上销售出去后,还对农民二次返利,这样,奶农在一次销售后,还能分享到牛奶加工增值后的利润。村级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一人一票,共同选举产生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及主席,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管理。村级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各项决策由社员共同表决,每位成员一个表决权,奶农无论生产的规模大小,权利是一样的。二是分级组织, 专业服务。印度的奶业合作社实行三级组织体系“村牛奶合作社地区联合会邦级联合会”。目前,全国奶业合作社拥有1200万个奶农会员,10.8万个村级协会,338个区域联盟和170个邦级联合会。最低一级的是村级奶业合作社, 负责牛奶生产和收购, 每个村级合作社都配有测量牛奶质量的电子设备以及量奶的设备,保证收购的质量。第二级是区县一级的地区合作社,由地区内村级奶业合作社联合组成,主要负责从村级合作社收购牛奶并加工。地区合作社拥有牛奶加工厂,在季节性过剩时期,地区合作社利用自己的加工厂把液态牛奶加工成奶粉和其他易于保存的奶制品,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地区合作社还设有牲畜诊所、奶牛精子库等,随时向社员提供所需服务。一些地区合作社还拥有和经营饲料场,向奶农提供低于市场价格40%的饲料,以减轻奶农喂养的支出。地区合作社再联合起来,在邦州一级成立奶业联盟,邦级的奶业联盟主要负责销售地区联合会成员的液态牛奶和奶制品。邦级奶业联盟有自己的品牌,例如阿南德所在的古吉拉特邦,其邦级联盟就创造了著名奶业品牌“ 阿牟尔(Amul)”,阿牟尔除在印度乳制品市场占有接近30% 的市场份额外,其产品还销往澳大利亚、日本、越南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阿牟尔每天生产的牛奶高达1000万升,20082009 年度,阿牟尔的销售额达到6.7 亿美元。 叶玉莹,“我国奶业产业链问题研究”,河南畜牧兽医,2006年第11期。三是民办官助, 多项支持。早在1965 年,印度政府建立和注册了国家乳业发展委员会,推动“阿南德模式”在其他地区发展,并利用欧共体的商品援助和世界银行的贷款,实施印度乳业发展计划。通过该计划,国家乳业发展委员会推动建立了9.6 万个村级奶业合作社,并为它们提供质量保障、信息供给、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对于奶业合作社,印度政府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低息信贷、优惠租赁土地等,在村社供电、修建道路等方面,政府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是奶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保证。印度政府设立了国家奶业研究院、农村管理学院等研究和教育机构,为奶农提供技术培训。各级政府经常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普及养牛技术,规范挤奶操作程序,提高产奶量和产奶质量。印度政府和合作社还投资建设了大约8700 家动物医院和综合医院,1.7 万家动物诊所和2.5 万家急救中心提供牲畜健康护理,通过这个网络,对奶牛等牲畜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 (三)对印度“阿南德”模式的评价印度在之所以在奶业的发展能有今天成果,这与它以合作社为基础,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奶业经营体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印度,奶农自愿入股参加基层的村牛奶生产合作社,通过“村牛奶合作社地区联合会总联合会”的组织形式,把农村分散的牛奶收集到城镇加工,然后再运到全国各大城市销售。合作联合社一般都建有乳品加工厂,从乳品加工的利润中,提出40%用于扩大再生产,其余60%返还给生产者,一部分作为奶农股份和出售奶量的红利,另一部分用于补贴各种免费和优惠的社会化服务。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印度农民不仅可以从牛奶的生产环节获得利润,也可以从加工、销售环节得到利润。另外,由于国家对合作社采取了扶持政策,合作社可以为农民免费提供兽医兽药等服务,使合作社能够得到长期发展。总结印度奶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一是通过“阿南德模式”组建奶业合作社,将牛奶生产、加工与市场销售连接起来,实现奶农利益和生产力的最大化。二是通过政府和国际援助共投资(合28亿人民币)解决了奶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建设与发展资金问题。 五、我国奶联社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我国奶联社目前面临的问题,通过借鉴的印度“阿南德”模式管理经验,本文认为,若要实现“以牛为本”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一体化奶牛养殖模式,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措施: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无论在奶农利益保护、规模化养殖还是奶联社发展过程中,政府都起着重要作用。亚当斯密认为,政府负有建立和执行产权规则,为“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的职能,况且奶业存在着垄断条件下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各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调节。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一是政府通过以项目形式投资或贴息贷款形式加大扶持“奶联社”的发展,目前“奶联社”的经济实力无法完成所有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的投资建设,政府应把有限的扶持奶业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政府要大力推广合同制度在奶业的应用,并通过法律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依法查处个别奶企违反合同和不履行合同情况。加大对合作社奶牛养殖保险补贴力度,稀释和转移市场风险对奶牛养殖的冲击。 迟竹强,“奶农技术协会(或奶农合作社)+农户”,奶业科学,2009年第3期。要求直属养殖场和奶联社与内部的奶业工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奶农的合法权益。并给予奶牛养殖与加工环节公平的工资待遇。三是政府要加强技术培训,按照奶企需求创办或者资助奶企创办奶农培训学校,实现奶农向奶业工人的顺利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工人的技术培训,为其在饲料作物种植技术和外出打工提供技能培训。 (二)金融部门合理解决奶联社的贷款难问题由于奶业已成为民族兴旺的重要产业之一,所以,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推动者金融部门应放宽奶源基地建设贷款的条件,积极支持牧场型奶源基地的较快发展。管理严格的牧场型奶源基地才能生产优质原料奶,乳品企业才能有稳定的发展,这样才会促进奶业产业链的健康稳定发展。金融部门应给奶业产业链各环节的贷款加快周转速度,提高收益率,这样奶业产业链与金融部门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三)奶联社应确定入社奶牛的原始股份保持增值措施通过严格的检测进入“奶联社”的奶农质量相比普通奶牛高,并且目前“奶联社”奶牛资源主要来自散户的奶牛,只有很多散户奶农入社后“奶联社”才能有生产牛犊的奶牛。因为奶牛产牛犊后归“奶联社”所有,奶联社有了后备生产力量,那么这个奶牛入社时的原始股份是不是应该增加?如果不增加就奶联社对奶农的一种“剥削”。因此,入社的奶牛原始股份随着奶牛产牛犊应该保持增值。这也是吸引散户奶农入社的有力措施,对解决奶牛短缺的问题起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瓜子进货合同协议
- 小学生武术课件模板下载
- 购销电视合同协议
- 归还房屋合同协议
- 返费协议欺诈合同
- 费用合同补充协议
- 购销酒水合同协议
- 2025年中国电极孔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特种胶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板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演讲与口才2.4劝慰与道歉
-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400多题)
-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 2022年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所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川09J139 居住建筑油烟气集中排放建筑构造(DBJT20-65)
- 浙江工商大学论文答辩汇报通用ppt模板
- 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毕业生4月调考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
- SMT失效模式分析PFMEA
- GB/T 35856-2018飞机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耐电压试验方法
- GB/T 26774-2011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
- 留置胃管的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