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研重点知识总结请签收.doc_第1页
《教育心理学》考研重点知识总结请签收.doc_第2页
《教育心理学》考研重点知识总结请签收.doc_第3页
《教育心理学》考研重点知识总结请签收.doc_第4页
《教育心理学》考研重点知识总结请签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考研重点知识总结请签收!勤小思发现现有很多人在复习教育心理学。我怕大家对其知识重点还无法把握,便去勤思考研网上找了一份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童鞋们在复习时可以参考里面的内容,把重点知识写进笔记里哦!PS:心理学考研资料清扫云盘二维码。第一章 绪 论本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一、 本章需掌握的知识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分野。二、 重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分野。三、 难点: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分野。学时分配:2 学时。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创始之前(1903 年以前)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1中国:孔子、孟子、荀子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2西方:亚里士多德灵魂论欧洲文艺复兴后,自然主义的教育运动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结合起了推动作用。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时期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标志:桑代克于 1903 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动物学习实验: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三、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百年沧桑从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末大约 100 年间,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一)单向道时期:20 世纪初到 30 年代盲目乐观:心理学家看到了科学心理学原理对教学的作用,对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持非常乐观的看法。(二)死胡同时期(3060 年代)(三)双向道时期(6080,90 年代)客观认识:心理学与教育这两个领域是相互促进的。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分野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宽泛定义以潘菽为代表,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二)非宽泛定义:两种观点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探索”。在非宽泛定义中,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1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师的教学看成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奥苏伯尔为代表。2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主线,教育心理学应研究教师教的全过程。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NLGage)为代表。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关于学方面的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具体地说,教育心理学在学的研究方面担负如下任务:(1)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2)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3)阐明学习的过程。(4)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2关于教方面的研究从教的方面看,教师要完成如下任务,引导学生弥补这些空缺。(1)激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2)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有组织的信息;(3)引导学生对呈现的信息作出适当反应;(4)对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和纠正;(5)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诊断和评估,必要时给予补救教学;(6)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便于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各种交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从心理学观点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三、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一)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二)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三)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四)教学心理学教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在历史上出现较晚。四、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为“学习概论”(放在“总论”部分),概括介绍学习的性质、类型以及学习论流派争论的问题;第二部分为“学习分论”,分别阐述陈述性知识、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作为三类知识综合运用的问题解决、动作技能及态度的性质、具体学习过程和条件;第三部分为“学习条件论”,阐明影响学习的三个主要内部条件,以及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复习与思考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2若让你给教育心理学下定义,你会怎样下?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