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知识体系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2.经济: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生产关系的变革)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阶级关系的变化)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社会上出现了新兴地主、自耕农等新的阶层。3.军事: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或兼并战争频繁。为自保或兼并他国,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志在富国强兵的改革。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4.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思想文化逐步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二、春秋时期的改革1.管仲改革:内容:在赋税制度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最终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在葵丘大会诸候,连周王都派人参加。影响:对齐国:增加了财政收入,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2.鲁国的“初税亩”: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3.春秋改革特点:春秋时期,其他各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实际上都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整体而言,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能触及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进入战国、废除世卿世禄制便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三、战国时期的改革魏文侯改革1.主要内容:第一,李悝变法:政治方面。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意义:改善了吏治,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强调法治,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经济方面。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设农田水利,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第二,吴起军事改革:魏文侯还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一一“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2.影响:李悝、吴起的政治、经济及军事改革共同构成了魏文侯变法的主要内容。对魏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对其他诸侯国: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对历史进程:促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3、战国变法特点:特点:改革由经济基础逐渐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又更加彻底。根本任务变为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难点解析:1.比较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的异同使魏国走进封建社会。未改变社会性质,仍然是奴隶制国家。增强了国力,使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 成效改变世卿世禄制;“尽地力”;“肺沟洫”;强调法治。“相地而衰征”经济上涉及对井田制的变革内容 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时间 李悝变法管仲改革2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同是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但两者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不尽相同。可根据本课内在联系采用表解的方法归纳比较其变法的不同之处。时代不 同 点根本不同的原因目 的内 容特 点春秋诸侯国的改革是为了建立霸业。诸侯国的改革都注意重用人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变法主要针对经济基础,都没有建立新制度,但赋税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战国变法是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战国时期的变法比春秋时期的变法内容更全面、更彻底,影响更深刻。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春秋时期特别是大国争霸的前期,宗法制经济基础还比较巩固。到了春秋末年、战国初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新的剥削方式开始产生。新兴地主阶层经济力量随之不断壮大。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正是反映新兴地主阶层要求的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战国各国的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制、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进而实现统一。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废除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奖励耕作;实行县制,建立集权政治,削弱旧贵族的权力。变法触及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通过变法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终于确立起来了。典例解析例1、(2005.天津文综,14)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解析: B项是实质,C、D表述不符合“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这一主题。所以正确选项是A。例2(2007.海南文综,29) (8分)材料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大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团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4分)【解析】第(1)问属于基础,根据材料不难分析吴起变法主要在政治领域,而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一次全面的改革,比较明显,答案易总结;第(2)问分析一成一败的原因则需要一定的概括与总结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暗含了吴起失败的因素,政治改革触动旧势力,树敌太多,时间短暂,急于求成,楚悼王死失去支持便失败,对应吴起变法适当变通可总结出商鞅成功的原因。答案要点:(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2分)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2分)(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2分)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2分)定时检测:一、选择题(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06年广东普宁一中测试)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国家是A晋国 B魏国 C卫国 D秦国2.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转折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争霸 B 土地私有制出现 C 铁农具的使用 D 初税亩的出现和推广3(2008年福建厦门六中测试)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在当时土地可以买卖 B在当时土地禁止买卖C在当时土地私有出现 D在当时农业水平提高4(2008年广东单科,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5. (2008年福建厦门六中测试)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井田制的确立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新兴地主的出现百家争鸣频繁的争霸战争A. B. C. D.6. (2008年陕西丹凤中学测试)以下哪一项最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A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B.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C.是民族融合大发展时期 D.是文化科学空前繁荣时期7. (2010年河南社旗一高试题)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对社会发展共同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了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B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C逐步确立起新兴的封建制度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8(2008年福建厦门六中测试)管仲在齐的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A经济实力发展B军事力量加强 C社会性质变化D实现称霸目标9. (2009年山东实验中学测试)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A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B是否涉及赋税制度C是否涉及军事制度D是否触及上层建筑10. (2006年广东普宁一中测试)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11. (2009年河南外国语中学测试)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12战国时,李悝在魏国变法,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其政治基础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井田制的瓦解C卿大夫力量增强 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二、非选择题(13题22分,14题30分,共52分)13.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材料二: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孔子请回答:(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6分) (2)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是如何“相”桓公的?(4分)(3)材料二中“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请结合实例说明。(6分)(4)通过齐桓公称霸的事件,从中你能提到哪些启示?(6分)14阅读下列材料: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2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用的牛形酒容器 材料一 见图1、图2。图1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器 (1)你能够从材料一中提取出影响当时我国社会转型的有价值信息。它们对当时产生了什么深远的社会影响?(12分) 材料二 下图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其中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它以水陆攻占为主题,是战国时代特征的显著反映。 材料三 孙膑兵法曰:“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又曰:“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材料四 史记管晏列传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李悝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和“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强调法制的作用。吴起创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应对这一形势,采取了什么策略?其原因如何?试以战国前期魏国为例说明之。(14分)定时检测答案:一、选择题112 ACCDD ABCDD CC1.解析:主要考察史实。战国初期最成功的改革是魏文侯重用李悝等改革,国力强盛。所以正确选项为C。2解析: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属于生产工具,是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之一。所以正确选项是C。3解析:从表面上看是土地可以买卖,但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的破坏,私田的出现,即土地私有现象的存在。所以正确选项为C。4.材料中管仲只是强调要实行重农抑末政策,并没有明显涉及相关的“精耕农业的产生”的问题,而题目的结论是“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 可以看出题目所说的观点对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结论的材料是不充分的。所以答案应选D项。5.解析:用排除法,井田制确立于西周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应选D。6.解析: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生产关系逐步瓦解时期,而战国是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时期。经济基础是最能反映这一时期特征的,所以正确选项应是A。7.解析:这两个措施都是针对土地制度的改革,“征”和“税”都是指对土地征收赋税,即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所以B项正确。8.管仲改革增强了齐国经济、军事实力,帮助齐桓公实现称霸目标,而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所以符合题意的应是C项.9.解析: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还是“破”,而战国时期的改革不仅要“破”,废除旧制度,而且还要“立”,确立新的制度。ABC是春秋时期改革的主要内容,D是战国时期新增加的主要内容。10.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本质。这一时期各国变法都是由新兴地主阶级主持,目的是加强自身实力,打击守旧势力。所以正确选项应是D。11.解析:表面上看是诸侯国政权的更迭及数目的减少,而实质上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奴隶主阶级的衰落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所以正确选项是C.12.根据题意,让回答李悝加强地主阶级专政的政治基础,可用排除法,属于ABD面,只有C合题意。所以正确选项为C。二、非选择题13. 解析:(1)问考察管仲改革的时间和政治;第(2)问察管仲改革的内容;第(3)问回答的关键应理解“不以兵车”的含义;第(4)问其实主要是让回答齐国强盛的原因,如注重人才、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等。答案:(1)春秋时期。(2分)因为周天子的地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款合同范本中介版
- 云南购房合同范本
- 从化学校食堂承包合同范本
- 保洁公司人员合同范本
- pu线条安装合同范本
- fob合同范本日文
- 包架子合同范本
- 公司代管合同范本
- 共同经营餐厅合同范本
- 三方合作民宿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年01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公开招聘人民警察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光缆线路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
-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融资效率实证研究》相关概念及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
- 2025-2030全球锂电池用隔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成本合约规划培训
- 《中央集成式商用车电驱动桥总成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 交通法规教育课件
- 小学校长任期五年工作目标(2024年-2029年)
- 2022-2024年浙江中考英语试题汇编:阅读理解(说明文)教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