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语文课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中学陈志坚 联系电话邮箱:【摘要】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也就是要让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掌握正确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也就是要让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掌握正确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答案只有一个:让学生读、品、悟。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大量阅读精美的文章,积累语言材料,获得语感,进而形成语言能力。我的做法是:一、让学生会读书。高僧讲法传道,顽石点头,信徒如醍醐灌顶,不可谓不生动。但是,并非所有的讲析都取得如此效果。在学校,学生主要不是来听教师讲,而是来学校让老师指导的。因此一堂课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多读。对于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常言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学生要感知文章的妙处,就要自己去读去品去悟。否则,弄得学生对语文课没兴趣读书,写篇文章内容干瘪,病句成串,错字连篇。虽然班上有几个语文“尖子”,这都是得益于课外大量读书。现代教育家王力先生说:“读多了自然通”,可见语文学科离不开读这一个字。中学生阅读课文首先自己“嚼”,“嚼”不烂后,再请老师帮“嚼”,而不是全由老师“嚼”了喂学生。我们要相信学生,解放思想,放下那种“我讲学生还不懂,让他们自己读书能行吗?”的心理。常言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唯有读才会读。让学生通过读去感知文章,与作者沟通,这种感知是独特的,是教师无法代替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点拨、解疑。我在上课时,爱仿钱梦龙先生的三看就是看课文、看注释、看课文前后编者的引入话题及设计的思考与练习,一查就是查字典、词典与有关的工具书,一想就是想想哪些有毛病,是否有道理,一提问就是提出自己阅读时不清楚的、有疑问的、不会解答的问题的做法。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深入到课文中去。二、让学生会品书。语文教学除了“读”之外,还要“品”。“品”什么?品语言,就是“品”作者给我们创设的各种语境;品语言,就是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针对着文章中的主旨进行揣摩和思考的过程。例如我在上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一课时,让学生品读文中引用的诗句,走近琦君的内心,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收获。又如读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场,读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读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南国秋色,还有故乡的榕树、荷塘的月色、故都的秋学生反复品味,在他们内心深处会对故乡的热爱。再例如让学生品葛朗台抓十字架的一串动作描写:“眼睛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嘴动了一动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里的“瞧”、“动”和“抓”三个动作,就把葛朗台守财奴的特点,刻画得入目三分,令人折服,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贪婪成性至死不悟”的形象。三、让学生会悟书。高中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强调,显示这些环节和手段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等于囫囵吞枣,所以所得无几;只思考,不学习,只能胡思乱想,迷茫不解,终无所得。“悟”就是教师让学生从课文的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语,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的形象,在体会诗的意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我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渑池之会”一部分中有这样两句话:“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某月,令赵王鼓瑟。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这里的“令”和“为”两个词的使用就很精彩。“令”字不仅是祈使的口气,而且比较强硬,在秦赵两王之间,谁都不能用“令”,但秦国这位御史却把秦王“请鼓瑟”的“请”字写为“令”字,这就活画出秦王逞凶逞强、灭视弱小的嘴脸,揭示出他企图称王称霸的野心。再看“为”字,“为”说明了秦王击缻的主动性,瞧,秦王多殷勤呀!人家赵王并未“令”,秦王自己先“行”了;还有,再想想,“令”和“为”还有差别么?秦王虽“令”了,但赵王“鼓”了没“鼓”,在史书上是看不到的,而“为”字却明确的告诉人们秦王是“击”了“缻”的。一个字就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机智,展现了人物性格。又如我在讲宋词游次公的卜算子子时:紧紧让学生抓住“风雨”这一意象,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风雨催人走。女主人公对有情人的到来高兴,因风雨留住有情人住下更高兴,正如现在农村男女双方唱的情歌:“天要亮了天脚黄,我脚踏门槛盼天黄,菩萨保佑下大雨,多留情歌耍几场。”可见由于风雨催有情人走女主人公的忧伤程度。做到让学生在议中学习,在议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这就是悟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对课文读品悟外,我觉得还要让学生会质疑,让学生多摘抄,以及让学生多背名篇名段及要交给学生学会答题方法。1、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我把班级学生按四张桌子作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8人,有意识的让学生:找一找,找资料和工具书;读一读,结合课文和实际来分析体会;问一问,问老师、同学、家长及周围的人;听一听,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并积极参与讨论;自学时动手做一做,做批注。带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三个问题来完成对一个问题,一件事情的思维过程,边读边议,在议中解答。如果本组同学不能解答,就抄在笔记本上,到班级共议时提出来,然后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浅显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帮助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找到答题区域,让学生讨论,最后我才讲解。2、让学生多摘抄。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像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我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收集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及在书籍、报刊、电视广播、宣传标语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材料记录下来,抄在笔记本上。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看书报,看杂志,看作文素材等,可边读边抄,也可边抄边背。让学生看自己所想看的,写自己所想写的,乐而为之。3、让学生多背及会答题。背诵,是化别人语言为自己语言的血肉。积累语句多,就行成了语感。例如,我在讲诗歌时,让学生朗读、译读、背读、说读,然后背诵和默写。同时,让学生在解答各类题型时,懂得题中文本中来,答案在文本中找。让学生读原材料,读题干,读选项,然后在原材料中找到答题区域,然后将选项与答题区域进行比较,得出答案,使学生沉醉在文本中。如:文言实词用原文释义代入法,即将所选答案放回文中,看是否通顺,通则正确;虚词用语法句式推断法,虚词在句中处于什么位置,也决定了其意义和用法,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句中,“乎”用于句末,不可能是介词,只能是语气词等等。总之,高中语文,门派多,花样多。新手上路,眼花缭乱;老手驾辕,山重水复。看上去容易,实则最难教的是高中语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教者,让学生会读、会品、会悟,在课堂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输卵管癌护理查房
- 江苏省南京市六区2024-2025学年初三4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日语语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阜新市名校2025届初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肇庆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自选模块试题含解析
-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雕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眉山市龙正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模拟试卷(英语试题理)试卷含答案
- 江西省育华学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四次统考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市级名校2025年下学期初三物理试题5月质检考试试卷含解析
- 南宁理工学院《专业英语与文献阅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物理(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大学
- 中建质量样板策划实施方案
- 2024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解读报告
- 智慧旅游平台运营方案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SHT3012-2011
- 2024年大学物理磁场教案设计示范
- 国开汽车学院《项目管理》形考作业1-4答案
- 《断层解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版口腔癌术后口腔冲洗技术培训课件
- 钢楼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