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绩南阳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及其干预姓名:史丽珍 学号:1101815032 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7 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及其干预【摘要】在校园内或以校园为媒介的社交群体内,儿童欺负行为比较常见,是常见的校园不良行为,并有可能发展成校园暴力。在过去的20多年里,学校欺负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儿童欺负行为及其动机进行分析,培养儿童健康人格,采取科学教养方式,加强正面教育是对欺负行为进行有效干预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欺负行为 受欺负 干预1儿童欺负行为的界定儿童欺负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D01weus在瑞典和挪威所做的研究。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儿童欺负行为主要发生在校园或以校园为媒介的社交群体内,是一种常见的校园不良行为,并很有可能发展位校园暴力。欺负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生活均为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欺负行为及其动机进行探讨,为有效的欺负干预提供解决途径和理论支持,对创设宽松的育人环境,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增强社会稳定,改良社会风气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欺负行为概念的界定目前研究者一般采用Smith对与欺负行为所做的界定,即认为欺负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较弱的一方重复进行的攻击,并将欺负行为视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并划分出欺负行为区别于一般攻击行为的三个特征:(1)未受激惹性;(2)重复发生性;(3)双方生理或心理力量上的不平衡性。也有人认为,欺负的本质不在于行为发生的频次或重复发生与否,偶然一次欺负行为也是欺负行为,并不因为只发生一次而改变性质。因此,在对欺负行为进行定义时,不宜将欺负的重复发生性作为一个本质特征来进行界定。在划分欺负类别时,可将其归属于非频繁性欺负类。如果将偶然发生的欺负行为排除在外,势必会统计分析时漏掉一部分数据,从而降低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我们认为,欺负的频次可作为研究欺负行为发生程度的 重要指标,帮助我们系统地、清晰地分析欺负行为,但不宜作为本质特征来界定欺负行为与其他攻击行为的区别。二、欺负行为的研究方法方法目前,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欺负行为的普遍性及其基本特点、儿童对待欺负行为的认知态度、儿童欺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等方面。 2学校欺负事件发生的普遍性与影响研究者利用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分别在2002年6月、2003年6月和2004年6月对武汉市一所小学3、4、5、6年纪儿童进行调查。使用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得知受欺负在小学儿童中十分常见,但并不是一种很稳定的现象,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受欺负只是一种短暂的经历。在间隔1年的追踪研究中,只有大约6.6%的儿童被连续两次评定为受欺负者。儿童的受欺负与心理社会适应有密切的同时性关联;暂时性受欺负引起的适应困难相对来说是短暂的,随着受欺负的停止,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可能回复到正常水平;但是,随着受欺负持续时间的延长,儿童会经历更广泛和更严重的适应困难。由于各种研究中所使用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不一样,学校欺负发生率到底有多高,很难做出一个确切的判断。但是从欧洲及北美的一些大范围的调查研究结果来看,欺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Olweus对挪威715所学校的13万名816岁的中小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大约15%的儿童“有时”或“经常”卷入欺负行为,其中约9%为欺负者,7%为欺负者。严重卷入欺负行为的约占5%,约3%以上为受害者,2%为欺负者。在46年级的学生中,有25%的学生在过去的3个月里反复地欺负其他学生。一项研究发现,在研究进行的四年中,整整60%的被试在某个时间里被划分为被欺负者,只有40%的儿童是从来没有受到过欺负的。其他国家也得到了相似或更高的比例,比如芬兰、美国、加拿大、日本、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欺负是一种反社会行为,从宏观方面来说,它会影响正常的校园秩序,妨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难度,也恶化了社会风气;从微观方面来看,影响了欺负卷入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性,如经常受欺负者可能因受到同伴的踢打等行为而受到伤害,产生害怕情绪而不愿意去上学。同时,因为被欺负带来的挫折感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孤僻、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往,表现出情绪抑郁、焦虑等症状,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等。更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儿童自杀。另一面,对于欺负者来说,经常欺负他人会引起同伴群体的排斥,导致不能正常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社会交往困难,而且可能导致以后的行为失调或暴力犯罪。3对教育和干预的启示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受欺负有密切的关联。这对教育和干预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从改变儿童自身的情绪、行为表现入手,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受欺负儿童要进行行为及社会技能训练。如对退缩型受欺负儿童,要对他们进行果敢性训练,让他们学会给予攻击者有力的“还击”。而攻击性受儿童的问题往往是性情暴躁,在感受到他人的挑衅会反应性发火,爱激动或喜欢奚落、嘲笑别人,经常与人发生矛盾,但不能很好地应付社交情景,常常由于一些不恰当的言语或行为得罪或激怒别人,导致同伴的反感和对他们的攻击,从而受到欺负或伤害。对这一类儿童,训练的重点是进行愤怒控制训练以及教他们使用恰当的人际问题解决策略。本研究关于受欺负的行为的研究结果对欺负/受欺负问题的预防、学校干预也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 第一,它表明在通常情况下,小学儿童同伴之间的冲突、矛盾和受欺负是其同伴交往中的正常现象,儿童就是不断地发生冲突,解决矛盾之中学会如何让与人相处的。家长和老师不必要对此过于紧张,过度干涉反而不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第二,受欺负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儿童在受欺负期间可能经历严重的适应问题,甚至影响儿童的学校生活的其他方面。另外,受欺负可能是儿童社会能力不良最初的表现之一,在早期进行干预可能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第三,对受欺负现象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是必要且有效的。因为只要采取措施使一些孩子停止被欺负,这些孩子最终可能从新历、情感创伤中恢复过来。不过,必须要注意的是,以往的许多研究表明,长期表现出问题行为的孩子,往往缺乏社会技能或存在性格缺陷,其适应不良情况很难自然好转(Moffitt,1993;Jones&Forehand,2003)。所以干预时必须注意鉴别哪些受欺负的孩子需要进一步的心理咨询或社交技能训练,在不影响儿童正常发展的前提下,给需要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第四,由于随着受欺负的停止,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可能回复到正常水平,在评估干预方案是否有效时,除了考虑受欺负次数的下降外,还可以将心理社会适应作为干预是否成功的指标。 参考文献1.张增修.攻击型受欺儿童的社会行为与心理调节. 心理科学, 2003,26(4):6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承揽合同范本
- 小院租房合同范本
- 定制合同范本 博客
- 环保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制度
- 专题17 阅读理解(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实战训练)(含答案解析)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综合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物理-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11月质量监测(一)试题+答案
- 旅游行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策略
- 餐饮服务全面预算管理方案
- 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 JOINT VENTURE AGREEMENT合资企业协议(双语版)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三元地理些子法
- 电梯保养年度作业计划表格
- 医院月考核指标及评价办法
- 监理例会记录表
- 阿米巴经营课件
- 二年级(上)音乐第四单元 单元分析
- 道路运输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台帐(全版通用)参考模板范本
-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课件:牙源性肿瘤
- 中国小学生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