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案必修3.docx_第1页
成都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案必修3.docx_第2页
成都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案必修3.docx_第3页
成都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案必修3.docx_第4页
成都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案必修3.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1课时)课程标准描述阐述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考试大纲描述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的第四章第2节,在第1节课中已经介绍了种群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与种群密度密不可分的是种群的数量,在第2节中,就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同时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天敌、食物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因而为第3节群落的引出作了铺垫。本节,在新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并且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的产生条件及特点等: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本节最后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意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及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学生分析本课的学习主要是以探究构建数学模型为主,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本册为高中必修3第4章的内容,对象是高二或高三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对这样的数学模型构建来说还是较有能力能够把握的,最多需要一些小小的提示。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活动,而不用为他们讲解太多。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几种形势则较易于理解。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比较充分,才有利于这节课的进行。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3探究培养液中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难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3分钟)展示有关“中华鲟”的相关新闻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向理想环境中投放中华鲟,若干年后,该中华鲟种群的数量将如何变化?”以表格形式收集同学们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原理来说明这些数据中体现的规律?”。展示坐标系,引导学生思考:“公式表达的最大特点是“简洁明了”,但是不够直观。如果将符合公式要求的数据,转移到坐标系中去,就能够更直观的展现这些数据中的规律。学生认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初中有关知识,导入新课。思(8分钟)教师准备问题,安排学生预习。1在资源和空间无限的环境中,细菌的种群增长会受到种群密度增加的制约吗?如何创设资源和空间无限的环境?2如何用数学方程式表示1个细菌繁殖n代后的细菌总数?若用曲线图表示则曲线大致呈什么“字母”型?3自然界中的细菌数量会这样增加吗?为什么?4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能得到什么启发吗?学生以导学提纲为学习路线图,自学教材,勾画圈点、分析归纳,并做好记录,以带入讨论环节。通过导学提纲,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议(5分钟)1. 数学模型是如何构建的?数学模型有常见的类型有哪些?有何优点?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形成条件与特点是什么?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成因与特点是什么?3.种群数量变化有哪些?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完成导学提纲分层题目后,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先对学、群学,交流学习中的收获,讨论并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初步统一答案和结论。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教材,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并学以致用,进行迁移。展(6分钟)选取代表小组进行展示,认真聆听并记录展示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激情展示,不仅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学习心得,将小组共性的学习困惑提交班级共同讨论培养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归纳、交流和表达能力。评(12分钟)随即补充“大肠杆菌增殖”、“澳洲野兔”、“环颈雉”等事例,并说明其中的要点:没有天敌;充足的食物;广阔的生活空间。简析“J”型曲线中各要点知识:1. 公式Nt=N0t中各元素的含义;曲线中起点不能为零根据老师的讲解认真归纳总结,如果刚刚自学、讨论过程中有错误的观点及时改正。将本节知识系统化。点评精讲、归纳提升。检(5分钟)安排适量的当堂检测。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提出合理的假设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BCD 2.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min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A.m2TB.m220C.D.m23T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上述数学模型增长。()(2)生物按何形式增长可以用实验计数法来检验或修正。()(3)自然界中的食物和空间无限,生物一般按指数形式增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