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doc_第1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doc_第2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doc_第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doc_第4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黄新建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十七大报告中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是对产出总量而言,强调的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多年来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践表明,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人本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去我们讲“增长方式”转变,是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而言,现在讲“发展方式”转变,内涵更加丰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第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我们理解新型工业化主要是信息化。其实,新型工业化不止信息化一条路,根据国际分工格局,美国的新型工业化主要是IT业,英国主要是金融服务业,日本主要是终端消费品生产领域,德国主要是制造业,都具有本国特色。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要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简单模仿西方模式。中国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特征应该是“三高三低”: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成本、低污染。第三,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过去提出扩大内需,主要靠投资拉动,现在继续提出扩大内需,重点已经转变,主要扩大消费需求。报告提出“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富有新意。二、旧的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偏差造成的消极后果中国在进入21世纪之交掀起了重化工业的投资热潮。一些经济界人士判定:“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期已成定论,其主要特征便是我国正式进入重化工阶段”,“如果抓住了重化工业化这一机遇,中国经济就完全可以维持20年的高增长”。不少地区也宣布:本地区“开始进入以重型化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或本地区“经济由轻转重,步入加速重工业化阶段”;一些研究机构根据上面讨论的所谓“霍夫曼定理”,为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确定了“产业重型化”的目标,如此等等。然而,这种依靠高投资、高消耗带动的经济增长的做法很快就显露出一系列负面效应。首先,不能按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配置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整体效率下降。对于中国资源禀赋的基本情况,人们具有共识是:“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紧缺、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自然资源人均占有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1)。表1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情况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资源种类我国人均占有水平与世界人均水平的比率(%)耕地0.1公顷42淡水2257立方米27森林0.12公顷20矿产保有储量潜在总值其中:煤炭(探明可采储量)石油(剩余储量)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铁矿石0.93万美元98.94吨2.7吨769立方米36吨585311371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2004年。第二,放松了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换代上的努力。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存在平均受教育年限短、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的缺点。可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只能靠粗加工产品的数量增长和“卖硬苦力”勉强糊口。一方面,经过多年建设,中国逐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科技基础设施,已经拥有自主开发20世纪后期技术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劳动者受过较好的教育训练,也更加富有纪律性和创新精神;而且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人中能够承担技术创新重任的科学技术人员也不在少数。第三,造成了土地、淡水以及煤、电、油以及其它稀缺资源的紧张。采取大量耗费资源的增长模式,使我国本来不宽裕的土地、淡水等资源瓶颈迅速绷紧。采用早期增长的粗放增长模式,使我国的稀缺资源极不经济地耗费。2005年我国GDP约占世界GDP总量的5%,而资源消耗却远高于GDP所占比例(见表2)表2 2005年我国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总消耗量的比重(%)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7.43130212540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电力消耗的弹性系数在0.8之间;日本在19601970年加速工业化的阶段,能源弹性系数也不过为1.21,我国过去40多年也在0.81之间,可是近几年这一系数高达1.6。这显然与我国产业结构出现了较大偏差、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发展过快有直接的关系。第四,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加速恶化。在我国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5年的8.2亿吨;目前日排污水量在1.3亿吨左右,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3;沙漠化面积达1.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GDP的5%8%。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如果不下决心扭转这种过度消耗资源、过度污染环境、经济粗放发展的局面,我们将“无法向历史交代,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追求生态文明是我们发展的一个目标。第五,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我国农村有超过1.5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中就业,城镇每年还有1500万以上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因此,增加就业是关系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大量占用耕地,每年增加成千上万失地农民,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服务业和小企业是新工作岗位的主要创造者,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创造新工作岗位的能力较差,就业容量低。采取先行工业化国家早期经济增长模式,强调重点发展资本和资源密集的重化工业,势必造成就业状况的恶化。我国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资本深化,在投资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就业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急剧下降。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由2000年以前的不到3%,上升到2006年的4 %以上(国家统计局,历年),就业问题进一步凸显(见图1)。图1 19912006年我国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及城镇失业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三、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应做的几项工作以上的分析表明,无论按照别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中国都必须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善型经济作为“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基本指导方针。只有走出这样一条道路,中国才有可能在今后的长时期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也才有可能平稳地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第一,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促进基于科学的技术在国家经济各领域中的运用。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加工生产基地,但是我国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主要从事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低的装配制造作业。为了提高效率,出路首先在于加大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与附加价值,而不是单纯靠增加资本和其它资源的投入实现增长。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就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和改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于中国这样人力资本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意义就尤其重大。然而我国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至今连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在全国普遍落实,在等和高等教育普及率也比较低(见表3),社会培训组织不健全,造成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从而制约了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因此我国需要尽可能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加强高等教育,同时努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因此,我国强化科研和教育的工作必须抓紧进行。表3 教育发展指标的国际对比国 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NP的百分比1%受教育年限澳大利亚5.417加拿大6.917丹麦8.115芬兰7.516法国6.015.5德国4.816爱尔兰6.014日本3.615新西兰7.316.5西班牙5.013瑞典8.314.5英国5.316.5美国5.416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5.915.4中国2.36.5资料来源:世界银行,转引自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1)第二,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正如我们在前面分析过的,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重要源泉。反言之,服务业发展不足,是我国经济活动交易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制度仍不完善)。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当然,在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的地方,需要努力促进原有服务业的升级,发展电信传输、信息处理、大众传播、金融保险、医疗、旅游、商业、咨询、人才培训等现代服务业,或称知识型服务业。所谓现代服务业或知识型服务业,是指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武装起来的、主要依靠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业。由于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广泛运用于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存储,就使服务业的交易成本大为降低、效率大为提高。第三,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效率。我国工业化较之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有一个更优越的条件,就是能够利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增长质量。由于信息产业的基本功能是通过信息服务,改善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和利用,有效地降低各行各业的交易成本。但是在我国,受到只重视物质生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把信息产业作为工业、甚至重工业来对待,认为发展ICT产业的意义只在于增加电脑和其它外围设备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产值。这种认识使我国信息产业的结构变得畸形。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信息产业产值中只有1/3来自硬件制造,其余2/3都来自软件和信息服务,而我国信息产业的结构正好相反,硬件投资占70%以上,软件和服务投资只占20%30%,信息产业的服务功能发挥得十分不足(见表4)表4 2005年中国和美国信息产业投资结构比较 (%)硬件软件服务美 国322543中 国731017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当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使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渗秀到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以便降低全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信息成本,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效率。第四,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推进改革。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没有能够按照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说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使然:一方面,适合于传统增长方式的体制安排和政策规定,要很大程度上促使握有很大资源配置权力的各级官员动用土地、信贷等资源发展那些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然而产值大收入多的产业;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的现代市场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在稀缺资源配置上还不能有效地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