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docx_第1页
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docx_第2页
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论文 摘要:江西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傩舞、傩戏等文化资源丰富。把旅游经济和傩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得婺源成为全国闻名的乡村旅游胜地。这一发展模式为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关键词:旅游经济;婺源;傩文化 1引言 “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省婺源县属于徽派建筑文化圈,在1949年解放后划归江西省管辖。婺源境内有着众多的徽派建筑,还有依附以其上的“婺源三雕”木雕、石雕和竹雕。婺源是一个多山的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好。因为多山和丘陵,所以种茶业发达,婺源绿茶也是远近闻名。婺源有着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良好的自然生态,还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诸如徽派建筑文化等),这些因素促使婺源在近些年内迅速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热点地区。婺源县全境几乎都是景点,每个乡镇都有特色。在婺源的秋口镇长径村和段莘乡庆源村至今还保留有延续千年的傩舞、傩戏,以傩舞、傩戏等为载体的傩文化资源丰富,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发展契机。傩文化植根于农业文明的深厚土壤,在我国已经绵延数千年之久。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傩文化作为原始宗教的一面正在逐渐淡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面正日益凸显。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傩文化已经在我国很多地方被挖掘利用,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把文化资源和旅游经济结合起来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除了发展当地经济之外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绿色环保,是当今最值得提倡的经济发展模式。 2旅游经济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 旅游经济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模式首先要求做到旅游经济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要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就需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一般情况下,旅游可能只是观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如果在好山好水中融入文化的元素,一定会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光添彩,游客也会“乐在其中”。近些年来文化旅游日益被大众认可推崇就是明证。婺源的旅游业发展正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做文章,使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很好地结合起来,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让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要把文化资源融入旅游经济之中,需要找到发现两者的“结合点”。婺源傩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首先在于它的民俗性很强,容易被游客和大众所接受。傩舞、傩戏是婺源傩文化的主要载体,傩舞、傩戏的民俗性很强。它来自于民间、已经传承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当地百姓世代相传,傩舞、傩戏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当地百姓每年都会自发地举行傩舞、傩戏表演,他们自娱自乐,借傩舞、傩戏来表达着美好的诉求。其次是傩文化大众参与性强,在当地傩舞、傩戏和傩仪式表演几乎是人人参与,特别是在大年初二的那天。大年初二一大早,傩仪式就开始了,人们请出傩面具、穿上傩服,然后挨家挨户去“收耗”(所谓“收耗”就是以驱凶纳吉为名到各户人家收取一定的报酬。主要是驱凶纳吉。)。在这个过程中,全部村民都参与其中,每家每户都是“表演者”,热闹非凡。这种全民参与性可以很好地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让游客身入其中,获得最大的乐趣。最后是傩舞、傩戏的表演性、大众狂欢性和独有的神秘感会带给游客独特的体验,让他们感觉耳目一新,甚至是震撼。傩舞、傩戏是表演艺术,但又和传统戏剧表演不同,它不受舞台的约束,表演者戴着傩面具(通常是面目狰狞的),跳着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舞步,给观者带来非常独特的体验。 3打造好傩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所需“环境” 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模式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这一“环境”主要指旅游经济发展所需的软硬件。包括政府政策的扶持、外部资金的注入、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培养、对文化资源及其传承人的保护激励措施、文化创意公司企业的创立、管理等。对婺源旅游产业而言,政府的作用可表现在保护与开发的方方面面。婺源傩舞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早在2006年就取得成功,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加大对婺源傩文化保护开发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对非物资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发展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使其产生经济效益,这样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利,还会形成良性循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政府通过扶持几个傩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如把傩文化基础较好的婺源段莘乡和秋口乡长径村等地打造成民俗文化村、建设傩文化博物馆等,使这些地方成为旅游观光点,既推介宣传了傩文化又可以作为旅游热点吸引游客。政府作用还表现在对人才的引进激励上。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人才。这种发展模式需要创造性人才,需要既懂得文化又具备经济头脑的文化创意型人才。政府应该想方设法引进人才,通过好的待遇和政策留住人才。如婺源县政府通过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待遇,制定激励措施。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待遇,激励干劲,这样才能切实打造好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软环境、软实力。除上述举措之外,旅游文化创意公司的创立、管理制度的引入也非常关键,毕竟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组织者旅游公司企业集团等,这些公司企业集投资者、生产者、管理者于一身,是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主体。诸如婺源乡村旅游经济与当地傩文化资源融合发展催生的各种傩文化旅游公司、傩面具雕刻工艺厂、傩文化传媒公司、傩艺设计公司、傩舞傩戏剧团等等。这些旅游文化产业主体的创立和发展是一个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程度的晴雨表和标志,是旅游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硬件。 4打好“文化牌”,把傩舞、傩戏艺术中的艺术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 在发展婺源傩文化产业时应打好“文化牌”。傩舞、傩戏中的文化艺术资源可以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应注重发掘文化资源的艺术价值,实现旅游产业与艺术产业的有机结合。婺源的傩舞、傩戏、傩面具是婺源傩文化的载体。傩舞、傩戏、傩面具的背后是民族文化,它承载者千百年来人们的美好诉求。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道具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再加上其绵延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历史文化内涵更是深厚。挖掘出傩文化中的艺术价值,把它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婺源傩舞是表演艺术,具有大众参与性、喜庆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等特征。傩舞在宋明以来民俗性、戏剧表演性越来越强,远古作为傩祭、傩仪的巫术、宗教成份日益淡化,现在已经成为观赏性较强的表演艺术。傩舞大众参与性强,表演不限于舞台,可以在全村甚至附近数个村子进行,带有节日的喜庆性,具有大众狂欢的特征。傩舞表演往往显得轻松活泼、幽默诙谐、节奏欢快,带有明显的喜庆气氛。除了喜庆性、全民参与性之外,傩舞、傩戏还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傩舞、傩戏有传统戏剧的元素,还有文学、杂技、图腾崇拜等融入其中,在其骨子里还有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可以说,傩文化已经兼收并蓄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于其中,它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傩舞的上述特征使其发展旅游产业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傩舞是吸引游客的一大“利器”。当地的傩舞剧团、演艺公司团体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傩舞的艺术价值挖掘开发出来,并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傩舞之外,傩面具的产业化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傩面具虽然大多外观上看起来面目狰狞恐怖,但它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它从远古而来,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其驱凶辟邪,祈福纳吉的美好理想正适合开发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