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姓的由来1、 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2、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3、 许姓鼻祖许由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后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晋皇甫谧著高士传亦有记载:“许由隐于沛泽之中,尧以天下让之,乃而遁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洗耳于水滨。”人们为纪念许由,在汝州西关南建有许由庙。与许由洗耳有关的还有一个巢父饮牛的故事。巢父与许由同为高士传中所列七十二高士之一。巢父避世隐居,躬耕而食。正当许由洗耳时,巢父牵牛饮水。问明原因后,巢父深恐洗过耳的水再污染牛口,就将牛牵往上游饮水。为纪念巢父,人们在许由庙旁凿一水井,命名为“巢父井”。西城门外的洗耳河桥头,旧有“许由洗耳处”石碑一座。许姓分布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部一带迁都。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宝丰等地。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地。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迁至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的许氏,有的融入侗、壮、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许姓迁徒史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郑、楚等国势力强大,许国不断地遭到这些诸侯国的进攻,由于力量弱小,无力抵御,只能忍辱 负重,委曲求全。公元前654年,楚国伐许,许侯无力抵抗,遂肉袒谢罪,楚国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时,又一次进攻许国,许侯只好再次肉袒谢罪,使其退兵。在这种情况下,许国所能做的惟有迁徙,以避其锋芒。公元前576年,即许灵公时被迫迁到了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于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公元前529年,再次迁回叶;公元前524年,又迁到了容城(今河南省鲁山东南)。 公元前523年,许悼公患疟疾,太子止献药,悼公饮后非但没有治好病,反而送了性命。太子止见闯了大祸,于是便逃到了晋国。此外,楚国有许伯,郑国有许瑕,晋国有许偃、赵国有许钧、许历、魏国有许绾,他们都是因各种原因从许国流亡到各国的,由于无法归国,便定居于当地。后来几乎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见当时其所面临的局势之险恶。许国迁到容城后,虽然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喘息机会,但是当时周王室衰弱,无力阻止诸侯纷争,许国这样的小国仍不能避免被吞没的命运。 这一时期分布在各国的许姓人大都是许国灭亡后被迫迁去的,他们通常仍可保留贵族的身份。但在战国后期由于社会变革加快,社会分化剧烈,有一部分许姓人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贵族地位,如赵人许历,便是一例,所以他们必须以自己的才干重新博取功勋,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此外,除了以上诸国外,齐、韩、燕等国也有许姓分布,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其中也有处于社会下层的人。通观这一时期的各国许姓,人数并不很多。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是许国本来就是小国,人口有限;二是许国灭亡后,许姓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基础,他们的活动不为史书记载,故今天便很难了解其全部情况了。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除了高阳地区有许姓分布外,在今山东、河北、河南、陕西、辽宁、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陕西、河南、河北的人数为最多,也最为集中。在这些地区也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集中于某一区域,如陕西主要集中在关中,河南则集中在洛阳及豫南一带,河北主要集中在冀中平原。隋唐时期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地,故唐代以后的许姓名人也多出于此地。 战国至唐宋这一时期是许姓由河南省向全国各地播迁的时期。许国自容城灭国后,子孙分迁汝南、高阳等地。汝南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平舆县一带,高阳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汝南、高阳后来形成了许姓最著名的两个郡望,并以此为据点向全国各地辐射。东汉末年,汝南许氏分迁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后分别形成望族;战国时期,高阳许氏一支迁于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南朝时期高阳许氏一支迁于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又有一支迁于新城(今浙江省富阳县),后分别形成望族。这一时期,许姓还先后多次自河南分批迁入福建。最早迁入福建省的许姓人是西汉武帝时左翊将军许滢,他于135年奉命自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入闽平叛,今福建同安、金门许氏多为其后;唐高宗景龙二年(708年)许辅乾由中州来闽任武荣州(泉州)刺史,其后分居莆田、晋江等地。唐朝初年,汝南许氏一支迁于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固始许氏在唐、五代时期前后有三支入闽:其一,唐初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固始人许天正入闽平乱,为开拓闽漳立下大功,被许姓奉为开闽漳始祖,其后散居于南安、安溪、海澄、马坪以及广东潮州等地。其二,唐僖宗中和年间(882885年),河南固始人许爱入闽镇守漳、泉二州,先居瑶林,后迁石龟,子孙遍布漳泉二州。其三,唐僖宗四年(887年),河南固始人许十一随王审知入闽,后居闽清,其后代主要分布在闽候地区。宋元时期辽国地处我国北方,其境内许姓分布较少。金国消灭北宋后,占据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这里主要是汉族聚居区,所以金朝统治时期许姓分布要比辽广泛得多。元朝的统治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民族复杂,故境内分布有大量的许姓人。此外,这一时期许姓的民族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不少许姓人。元明以后这一时期许姓迁徙主要是自江西分迁南方各省,并由福建、广东等地播迁海外各地。南宋礼部尚书许贵故籍万安(今江西省万安县),许贵晚年看到南宋江山岌岌可危,为保存家族血脉,他把自己和其兄许富的财产分为九份,平分给九个子侄,让他们分迁各地,散居于赣、粤、闽、鄂、湘、川、桂等省,今广东电白、福建长汀、湖北仙桃、湖南汝城、四川仁寿、广西防城、海南文昌等地许氏均为许贵后裔,由江西万安迁来。此外,另有一支许姓,其祖上为高阳许氏,先由高阳迁汝南,再迁楚州(今河南信阳),再迁同州(今陕西大荔)、西安,最后在元金吾卫上将军许威的率领下,来到今河南灵宝,爱其风土,遂安家于此,这支许姓在明代相继有四人任尚书,在当地形成望族,至今已传26世,有数千人之众,并留下有许家祠堂、许家坟、东崖精舍、石马院等文化遗迹和人文故事。今越南、缅甸、泰国、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许姓人多为许姓闽漳始祖许天正之后,明清时期由珠浦(今福建金门)迁居海外。许姓入台也集中于明清两代,主要由福建迁入台湾:明永历年间,泉州人许友仪、许源兴、许盛森、许怀冲、许申等分别迁入嘉义、台南、云林等县;清康熙年间,又有泉州许姓人入垦新竹、云林等县;雍正年间,同安人许利生入垦新竹县,漳州人许德裕入垦彰化县;乾隆年间,泉州人许大岳入垦台北县,漳州人许阿九入垦同县,漳浦人许山河入垦苗栗县;嘉庆年间,泉州有许姓人入垦屏东县。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人口迁徙相对比较频繁,有的是政府行为,也有因躲避战乱,从而构成了这一时期姓氏分布的又一显著特点明清以来的许姓状况。明清时期是许姓人口的大发展时期,见之于记载的许姓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前代。此外,文化素质也大大地提高了,出现了一批学者,考中进士的人数也空前增加。还有一个特点,即这一时期在少数民族中涌现了大批许姓,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的总和。郡望堂号堂号: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尧老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 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许氏因以洗耳为堂号。得仁堂:伯夷、叔刘在周灭商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孔子夸他求仁而得仁。许氏因以得仁为堂号。 训诂堂:汉代时有许慎字叔重,博览经籍,当时人夸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著有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的大成,到现在还是研究文字学必备的工具书。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秦末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猗。 高阳郡:东汉桓帝时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十六国许据的5世孙高阳太守许茂之族所在。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许氏,为文叔直系后裔。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东汉末年大名士许劭之后。 会稽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之后。 据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人口普查许姓人口排名第26位干支纪序: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第一世炎帝: 字石年,妻:莽氏炎帝生二子:长临魁、次帝柱。炎帝诞生于民前四七二一年壬 申( 公元前二 八九年 )四月廿六日,在位一百四十五年,享寿一百六十八岁,第二世临魁:在位起讫:前4733前4692年,在位八十年第三世承帝: 在位六十年第四世明帝: 在位四十九年,迁徙地湖北随州。明帝生二子:长直公、次宜公第五世宜帝: 在位四十五年。第六世来帝: 字高阳,在位四十八年。第七世许姜: 字比时,号帝厘,在位四十三年。第八世帝茎: 在位五十八年。子二:戏、榆惘。第九世榆惘: 字宜反,在位五十五年,葬于湖南炎陵县,生前与黄帝支系融合,前2697年甲子年,让位于少典 次子勖其的十世裔孙轩辕黄帝。 第十世帝器:十一世祝融:十二世術器:十三世骧公:十四世立明:十五世勾龙: 生三子:长子帝垂公、次子伯实公、三子仲段公。十六世子垂: 子二:长伯常、次伯阳十七世伯常: 子:子明十八世子明:十九世墨如: 字如后,子:墨胎初二十世胎初: 字吕粱,子:公佑二十一世公佑: 字吕相,子:叔真二十二世叔真: 字吕山,子:许由二十三世许由: 字武仲,号道开。妻:修氏。子:许犍。生活在公元前2155年,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堯帝 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讓給他,他固辭不受,隱居箕山,農耕而食。後堯帝又請他作九 州長官,他到颍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他死後葬于箕山之巅,堯帝封其爲“箕山公神,配 食五嶽,後世祀之”,故後人稱箕山爲許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許由活動于颍水流域的箕山 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故後世許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二十四世许犍: 字吕辉,为夏启司徒,子:许辉二十五世许辉:子:许远二十六世许远:子:许明二十七世许明:子:许敏二十八世许敏:子:许广二十九世许广:子:许平三十世许平:子:许原三十一世许原:子:许孙三十二世许孙:子:墨胎氏三十三世墨胎:子:许兴三十四世许兴:子:启叔三十五世启叔:子:威克三十六世威克:子:孤竹君三十七世许立:子三:长伯夷、次伯仲、三叔齐三十八世许允:伯夷公二子:文献,诀献三十九世文献公:二子:长文叔公、次文敬公四十世文叔:字姜信,号经初,谥德男,妻:韩氏,子四:长许翙、次许卣、三钦成、四许靖。四十一世许翙:字宏广,妣:睦氏,子四:长许榫灵、次许稳隆、三许棍、四许挺。许卣:名宏宽,字纶嘉,谥孝男,封伯侯,妻:熊氏,子四:长许楹、次许标,字肇兴、三许榜、四许 栋,字肇梁。钦成:讳名谦,字宏厚,妻:熊氏,子二:长武劻、次武勷。许靖:子一:许孝公。四十二世武劻:字名让,妣舒氏,生子二:功宏、功烈。武勷:字名恭,妻:曹氏,子:功翁。四十三世功宏:字康太,为中都令,妣成氏。子:献略。功烈:字仲隐,妣耿氏。子:献宝。功翁:字雅化,妻:尹氏,子:献玉、献策。四十四世献玉:字孟楼,妻:衡氏,子三:宪廉,宪川,宪渠。献策:字伯贤,妣沈氏,子:宪冠。四十五世宪廉:字伯兰,妣沈氏,生子二:琴章、瑟章。宪川:字仲箎,妻:卫氏,子:仁章。宪渠:字季龙,妣周氏。子:劻章。四十六世仁章:字佐国,妻:成氏,子二:达汉,达河。四十七世达汉:字巨川,妻:吕氏,子:朝天。四十八世朝天:字若圣,妻:姜氏,子三:仁全,仁和,仁人。四十九世仁全:字家求,妣和氏,子:朝规。仁和:字家宏,妻:张氏,子:圣规。仁人:字家兴,妣沈氏,子仪规。五十世圣规:字名严,妻:常氏,子二:模既,模楷。五十一世模楷:字僻缰,妻:柴氏,子三:成立,森立,爵立。五十二世成立:字鲁愚。森立:字宗振。爵立:字名络,妻:廖氏,子四:祖饶,祖道,祖兴,祖善。五十三世祖善:字名简,妻:曹氏,子三:仁则,行则,仪则。五十四世仁则:字名燕,妣廖氏,子三:开凤、开太、开碧。行则:字元洪,妻:朱氏,子二:开宏,开兴。仪则:字康平。五十五世开宏:字华赐,妻:郭氏,子二:碧巨,碧端。开兴:字魁榜。五十六世碧巨:字仲远。碧端:字福远,妻:黄氏,子:承万。五十七世承万:字德萱,妻:洪氏,子:渊辉。五十八世渊辉:字玉兰,妻:吕氏,子:诗赞。五十九世诗赞:字名彬,妻:林氏,子四:书效、安林、隐溪、油岩。六十世书效:字青山,妻:郑氏,子三:富及,贵及,华及。油岩:字泓华,妣赖氏。六十一世富及:子二:临忠、临光。贵及:字法汉,妻:温氏,子:敬忠。六十二世敬忠:字临通,妻:何氏,子:信理,信山,信道,信士。六十三世信理:字成林,妣杨氏,子:丹池。信山:字成材。妻:徐氏,子三:丹旺,定烳,平枚。信士:字成桢,妣叶氏,子二:珠廉、珊树。六十四世定烳:妻:姜氏,子二:仕桂,秉宏。六十五世秉宏:妻:陶氏,子二:飘先,许澄。六十六世飘先:字名泓,妻:赵氏,子:福馨。许澄:妣湛氏。六十七世福馨:字方长,妻:林氏,子二:馨林,馨松。六十八世馨林:字利达,妻:尹氏,子二:若尚,叶公。六十九世若尚:字维兴,妻:徐氏,子二:经能,步能。叶公:字名劻。七十世经能:字勇往,妣衡氏,继将氏。子:向日。步能:字:名劻,妻:湛氏,子:绍继。七十一世绍继:字世修,妻:曾氏,子二:宗材,宗富。七十二世宗材:字科文,妻:衡氏,子:望远。宗富:字辛文,妣方氏。子:康远。七十三世望远:字奉五,妻:陈氏,子:时彩。七十四世时彩:字仲先,妻:朱氏,子:中新。七十五世中新:字班定,妻:张氏,子二:瑞千,远千。七十六世瑞千:妣张氏,继周氏。子:纪载。远千:字应龙,妻:何氏,子:载纶。七十七世载纶:字书贤,妻:何氏,子三:定礼,定盛,定昭。七十八世定礼:妣尹氏。定盛:字海逢,妻:朱氏,子二:有道,有业。定昭:字润逢,号印僖,妻:吕氏,子:有仁。七十九世有道:字位重,妻:韩氏,子三:亲贤,鸣贤,朗贤。有仁:字锡我,号印昭,妻:沈氏,嗣子:鸣贤。八十世朗贤:字晁灵,妻叶氏,朗贤公在鲁昭公十五年迁于叶;子:许悼。嗣子鸣贤:字晁炳,妻:吴氏,子:许岱。八十一世许悼:字智敏,号印宝,智敏公在鲁昭公十八年迁移向羽,子三:斯 五,斯立,斯男。许岱:字智量,妻:张氏,子:善士。八十二世斯五:字善千,子:许猗。斯立:字善基,妻:王氏,嗣子:后恩。善士:字德万,妻:吴氏,子六:后恩,开先,六福,绍兴,绍拨, 仁济。八十三世许猗:字后惠,秦隐士.子:许毗。嗣子后恩:字伯渠,妻:童氏,子二:尊君,尊严。八十四世许毗:字尊福,汉侍中大常。妻:陈氏,子:许肇。尊君:妣陈氏,子:武惠。尊严:字伯厚,妻:董氏,子:肇先。八十五世许肇:创岳阳巴陵龟港始祖。字起元,汉武帝时人,子三:广汉,廷舜,廷寿。 许肇47世孙品题为仙桃王市口许姓始祖。51世孙宗茂为许大垸始祖。肇先:字广惠,妻:薛氏,子三:仁圣,义圣,跻圣。 肇先37世孙敬福为仙桃许坝许姓始祖。八十六世仁圣:字星朗,妻:董氏,子二:训道,端仁。义圣:字炳顺,妣蔡氏,生子二:训谕、训忠。跻圣:生子一:拔生。八十七世训道:妻:吕氏,子:许遐。训谕:字成元,妣李氏,生子一:许晃。训忠:字庚元。妣何氏,生子一:许坦。拔生:字拱门,妣严氏。八十八世许遐:字运通,妻:刘氏,子:经槐。八十九世经槐:字浩荡,妻:汤氏,子:为和。九十世为和:字东沦,妻:郭氏,子二:克俊,华俊。九十一世克俊:字纪,妻:林氏,子四:祥杰,允杰,良杰,秀杰。华俊:号国土,妣沈氏。嗣子:允杰。九十二世祥杰:字仁美,妻:曹氏,子二:坤英,博学。允杰:成亭侯,子:许邵(字英学)许慎(字颂常)朝华(字许芝)许允、许贡。秀杰:生子:邯部。九十三世博学:字郁英,妻:尹氏,子二:颂典,师善。九十四世颂典:字师友,妻:方氏,子:朝孚。九十五世朝孚:字四时,妻:幸氏,子二:京承,京营。九十六世京承:字定昌,妣苏氏,生子一:发围。京营:字饶昌,吴郡太守,妻:叶氏,子二:许毗,望围。九十七世发围:魏封虎候镇威将军.字许楮,号仲康,妣俞氏。许毗:汉朝官侍中、太常。字策略,号方围,妣李氏,生子:许德。望围:字光卿,晋都元帅镇抚湖广蕲黄州,妻:幸氏,子:科连。九十八世许德:官安定、汝南太守。字科逢,妣杨氏,生子四:许据、许政、许邈、许劲。科连:字执顺,妻:廖氏,子:贵昌。九十九世许据:官大司农。字贵晃,魏校卫郡守。子:许允。贵昌:字伦间,妻:王氏,继李氏,子二:锦仰,石泉。一百世许允:字士崇,号用中,谥锦侍,魏镇北中将领。生子三:许惇、许奇、许猛。锦仰:字肃尘,妻:朱氏,子三:北林,北连,北渊。一百零一世许惇:字天财,东魏司徒校尉。生子:侍生。许奇:字子泰,号天喜,晋太常校尉。妣朱氏,生子二:许遐、许亮。许猛:字子豹,号天锡,为晋幽州刺史,妣箫氏。生子:许式。北林:字天禄,妻:谢氏,子二:振阙,对阙。一百零二世侍生:字享公,妣周氏,生子:忠宏。许遐:字思祖,生子:许质许理许清许洵许鼎。许亮:生子:文赐许林许译良枝许球勇义许樊、许X。许式:字仪祖,有才干,官至濮阳内史平原太守,妣吴氏,生子:许继。对阙:字侍臣,妻:郭氏,子二:代节,忠节。一百零三世忠宏:官侍中,妣杨氏,生子:许学、许觉、许博、许审、许慎。许继:生子二:许皈、许迈。忠节:字榆,号垂远,齐封总兵平章政事,移镇江西袁州府。肇基于袁州, 妻:蔡氏,子:寿林。一百零四世许觉:字寿森,妣刘氏,生子七:许淳、许泮、许游、许济、许汉、许深、许淮。许皈:高阳南支祖,晋琅琊太守。永嘉三年(309),迁会稽内史。字仲仁,晋司徒。子四: 许茂、许询、许洛、许雅。许迈:高阳北支祖,字叔元,又字远。生子:许茂。寿林:字卿山,妻:赖氏,子:赐福。一百零五世赐福:字昆池,妻:何氏,子:崇兰,崇昌。一百零六世崇兰:字士彦,妻:胡氏,子二:启钰,启虞。一百零七世启玉:字吉奇,妻:王氏,子二:祥瑞,祥旭。一百零八世祥瑞:字亭臣,妻:周氏,子:孝康,孝谟。一百零九世孝康公:字道源,西魏恭帝时公元五五四年徙居江西分宜第五都石栏村莲花塘 立基,为本支系始祖。寿九十六岁。葬铁圹岭游鱼形,亥山巳向。许 孝康后代主要分布在以江西万安为中心的赣西南万安、南康、赣县、 遂川、吉水、吉安、信丰、上犹、崇义、大余、会昌、兴国、瑞金、 于都、龙南、万载、泰和、永丰等地。 妻:西门李少卿女,寿七十二岁葬本村田心莲花形,寅山辛向 子:贞良、真良。一百一十世真良公 字霖修,寿七十六岁,葬岭头坞虎形额穴,离山子癸向。 妻:赵氏,寿八十一岁,葬本村下龙龟形,丑山未丁向。子:吉成。一百一十一世 吉成公 字尚大,唐德宗贞元辛未科(公元791年)进士,任湖广宪司节度副使。和戊午致仕,卒于辛 酉,寿九十一岁,葬金华栏上龙形,戌山辰向。 妻:常氏,寿八十三岁,葬本里水南村虎形,乙辛山兼戌辰向。子:朩舍。一百一十二世朩舍公 字克安,唐文宗大和丁未科(827年)进士,任山西平阳刺史,寿八十六岁。 妻:王氏,寿七十九岁,夫妇合葬十里街伏免形,乙辛山兼戌辰向。 子三:文;云;祥。一百一十三世 文 公 字涣章,寿七十九岁,留居分宜莲花塘后裔失考。 妻:刘氏,寿六十六岁,夫妇合葬田心莲花形。 子:俊德。云 公 字天章,宋淳化二年公元九九一年与弟经商徙居安福县十里楼,后裔失考。祥 公 字瑞章,宋赠老学士,抱才怀德,器度恢宏,博通经史,能文章,精研地理。 初同兄云 徙安福,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约1010年)徙吉州万安皂口落星湖, 后迁居万安县弹前厚陵, 即万安始祖也。寿九十六岁,葬厚陵水南下灵山野猪过 田形,又曰虎形。午山子兼丁癸向, 左右立义冢五穴,前立永思庵。同治四年(1865) 复修,有联曰:“五世开基先烈著,八房崛 起后贤昌”。“休有烈光,昭兹未许佑启我后,长发其祥”。“凤起高阳第,龙蟠太岳家”还有“祥 开甲第”四个大字。 妻:王氏,寿八十五,葬上洛谢坑罗婆排上凤形,丑山未兼癸丁向。外立虚冢 七穴。 继妻:谢氏,生殁失考,葬王氏坟畔右,壬山申兼甲寅。 子三:俊明;俊英(王氏生)俊远(谢氏生)一百一十四世俊明公 字士聪,(1011-1103.10.19寅)生于宋大中祥符辛亥年,卒于宋崇宁癸未年,葬上灵山石窝中埂 人形,巽山乾向兼辰戌。清同治四年(1865)复修,有联曰“灵山异水钟灵秀,太岳乾坤朝太阳”。 “俊士簪缨昭旧绩,明陪中业箸新猷”还有“八凯流芳”四字。以子贵功显,崇宁甲申年恩赠老学士, 绩载万安县志。 妻:下尾彭五郎女,(1014.5-1092)葬下灵山鹅形,午山子癸向(1865)复修, 联曰:“午陛虎拜人文盛,子室鹅鸣科弟绵;居址维新绳祖武,箕册有旧贻孙谋” 子二:许富、许贵俊英公 徙居永丰河坪,后裔失考。俊远公 徙居皂口落星湖龟背岭,后裔失考。一百一十五世 富 公 字公济,宋崇宁甲申(1104年)金兵南侵,上避南奔虔州,宋军乏粮,公兄弟转运军粮,供应 不绝。上嘉其义,剌封翰林院国子祭酒大夫,宣德郎云骑都尉,赐绯鱼袋,绩载省府县志。寿一 零八岁。葬皂迳口仙鹅形,丑山未向。 妻:王氏, 继妻:刘氏,生殁皆失考,合葬松林黄竹坳人形。 三娶:彭氏,生殁失考,葬背上挂柱蛇形,卯山酉向。 子:玖(彭氏生)移居窖下后裔失考。 继子:瑶(胞弟贵三子) 女:惠安,贞烈不嫁,殁葬故田。 宋建炎四年(1130)九月,宋高宗御赞:宋代良臣于古彰,曾因南幸献军粮,封隆祭酒君恩渥, 岁享期頣寿命长(公寿108岁)福荫孙支恒衍泽,名标史册永流芳,知卿应在凌烟阁,遗像常为 世族光。贵 公 字公和,(1057-1147)天姿英明,器度豁如,德业宏博,文武扬烈。1096年中举,1097年进 士登第,试秘书省校书郎,1104年迁兵部侍郎,1126年因金兵南侵,公从宗泽勤王有功,升礼部 尚书。1128年9月1日敕赐像赞,绩载县志,府志。1137年致仕归家,施田二成五十石入黄坑书 院(刊有碑记)1155年奉旨御祭御葬上洛受口湾展旗形令字穴。 妻:邱氏,生殁失记,葬厚陵黄虎咬尾形,巽巳山乾亥向。1865年冬重修,著联云:巽命重由观 虎拜,乾元二用见龙飞。 继妻:李氏,生殁失记,葬厚陵灵山柚朩仚靠椅形,寅山申向。 子八:琏;瑚;瑶(过继胞兄富)环;琳;瑯;珮;珂。(均邱氏生) 女:惠清,坚志不事人,殁葬上洛新陂头牛形,申山寅向,(邱氏生) 宋高宗御赞: 内阁肇建 选举相儒 显允文业 丕振谋谟 黼黻帝制 密赞化枢 讽止封禅 累扈平胡 夙夜寅畏 危持颠扶 鞠躬尽瘁 素守不谕 眷礼优渥 人莫与俱 伊昔谁似 其陆贽平 宋建炎二年九月初一日一百一十六世许 玖:(1045-1152),宋嘉泰中自厚陵迁徙本都窖下。后裔迁湖南平江,广东花都,福建上坑石碧村。 妣陈氏,生子二:六郎、源太。许 琏 字子遵,宋绍兴丁丑年(公元1157年)由万安厚陵回居分宜县莲花塘以守宗祀,寿九十三岁。 后裔迁居: 四川邻水县许姓是许贵长子许琏裔孙念二郎的后代;许琏的裔孙迁居广东乐昌、曲 江、乳源、化仁等地 妻:高氏:生子二:长子名第一郎,字元节,又字大魁,号宋斋,宋淳熙甲辰年进士。 元节子 云林,云林子仲和。 次子:第二郎,许 瑚 字:子进,生于廷祜戌辰年(公元1088年),殴乾道戌子年,寿八十一岁。从厚陵徙居永丰河坪 叔祖俊英旁。后裔迁居:许瑚后代相雯先居福建莆田,后迁广东阳江、廉江、电白、以及海南文 昌等地; 妻:杨氏。 子六:十二郎(字邦彦。孙名重四郎,字守仁,号星坦。曾孙右二郎)、尧臣、尧佐、尧辅、尧德、 尧彰。许 瑶 字子述,过继富公为嗣。妣王氏,生子三:十八郎、XX、XX。字元资居厚陵下尾老屋场后裔迁 居,湖北房县许姓,据其家谱记载,迁房始祖许用是江西莲花塘始祖许孝康7代孙许贵三子许瑶 的后代。许贵三子许瑶后代迁居广东博罗、花都等地许 环 字子道,生于廷祜壬申年(公元1092年),妻:王氏。生子:第六郎胜十郎贤九郎万五郎、 贵魁。(居赣洲白涧滩及七星镇)-许贵四子许环的裔孙迁居广东阳江、龙门等地。许 琳 字国壁,号禹贞,生于绍圣乙亥年(公元1095年) 妣郭氏,生子:庆一郎玉师重一郎永 恩九郎受福。后裔迁居:四川新都许姓开基祖许观远是许贵五子许琳裔孙,由江西崇义迁居新 都,四川荣县许姓有许琅和许琳后代,许琳后裔迁居河源。许 瑯 字子连(1097-1187)(徙绍兴南雄县后到回南安西门)。生子:庆四郎六郎四郎八郎二 十一郎。后裔迁居:四川仁寿县许姓有许孝康7代孙、南宋礼部尚书许贵的第六子许琅和八子许 珂的后代,四川荣县许姓有许琅和许琳后代;福建上杭、永定许姓主要是许孝康七代孙、礼部尚 书许贵的六子许琅的后代。许琅孙六郎先迁大埔党坪,有后裔分居永定湖雷乡深渡村、高陂乡许 家村、上杭县兰溪乡员东坑、念田乡化厚村;许贵六子许琅后裔迁居广东翁源、兴宁、英德、增 城、广州、清新、阳山、平远、紫金等地。许 珮 字子随,后定居吉安三曲滩店前亭,享寿八十九岁。妻:刘氏,享年八十一。葬本里龙形寅山申 向。继妻:阀氏,生殴失考。子一:念九郎。湖北仙桃袁市镇许坝许姓是江西莲花塘始祖许孝康 后代,孝康7代孙许贵七子许珮裔孙许敬福由祖籍江西吉水十字街迁居许坝;许贵七子许珮后代 迁居广东新丰,上犹,吉水许 珂 字子选,妻:叶氏。生子:贵和(念十郎)(后徙在厚陵复造下南坑今许屋坪):后裔迁居: 四 川仁寿县许姓有许孝康7代孙、南宋礼部尚书许贵的第六子许琅和八子许珂的后代;许贵八子许 珂后代迁居广东兴宁、南雄等地一百一十七世念九郎 字时彦,号金滩,通经史,有志谋,享寿七十六岁。妻:李氏,享寿七十八岁。合葬南坑咬尾虎 形卯山酉向。子一:重六郎。一百一十八世重六郎 号:星圹。生于宋宝庆丙戌年三月初五辰时,卒于元至顺辛亥十二月十四日卯时(公元1226年 - )妻:刘氏,生于宝庆丁亥五月初十寅时,卒于太德戊戌九月初二戊时。合葬木里飞 凤形南向。生一子:右五郎一百一十九世右五郎:字文水。生于宋咸淳壬戌年十二月初七日子时,卒于元大定丁卯年五月十三日午时。(1272- )。 妻:本里宋氏,生宋祥兴已卯年四月十八日酉时,卒于元至顺庚午十月二十日。合葬本家屋后凤形。 生三子:均祥、均胜、均齐。一百二十世均祥: 字:吉成,生于元皇庆壬子年八月二十九日午时(公元1312年)子:和里均胜: 字耕野。生于元廷祜甲寅年四月初六日巳时(公元1314年)子二:和远、和敬均齐: 字方轩,生于廷佑丙辰年四月十七日午时,卒于明洪武壬子年七月十八日子时。(1316-1372)。 娶妻:张氏,生廷佑戊午年九月二十日辰时,卒于明洪武庚戌年七月初六日已时(1318- )。 合葬蛇形东向。子:和清(敬福)、和斐。一百二十一世和里公:子彦恭、彦奇和远公:字晦斋,生于至正甲申年正月初八寅时,卒于明永乐戊子年正月十二日申时。 妣王氏,生八子:彦敏,宽、崇、复、信、魁、琳、通。和敬公:讳谨,号肃庵,生于明洪武戊戌年二月十三日子时,卒于永乐甲午年九月初七日,妣王氏,生四 子:彦旬、彦瑜、彦琼、彦宣。和清公:字仁斋,名敬福,生于元统甲戌年三月四日巳时,殁于洪武己酉年六月十一日巳时(公元1334年 -1369年),元末明初时,(江西填湖广)始祖敬福公弟兄四人,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十字街为抵 湖北。文弼公籍隶云梦,现已查实。二支不知何往。公籍隶沔阳马四里新字垸上名坝子,即仙 桃市袁市镇许坝村。妻王氏,公妣合葬汉川小里潭鸡鸣乡鸟湖垸三总五甲聚龙台,戌辰兼亥已向. 夫妇合葬凤形.子:彦志、彦恩。一百二十二世 彦恭归极伦胎景武延年成卿居于都县上布心。 彦奇广渊伦爵景正迪富居上犹县东山镇。 彦敏成雅伦常景齐钦卿公正 彦琳舜森伦振鼎纲淮居吉水县金滩。 彦通舜哲子:伦理、伦义 彦通舜哲伦理景唐俸瑞卿汝忱大梧夫炜兴恒数清纪强维 道义重礼广相助从藩(居吉水县金滩)、人俊(居吉安县桐坪) 彦通舜哲伦义景虞偕元卿汝慎 彦志贞、海、瞿、源。 彦恩:广东新丰县大席祖,字友惠。一百二十三世 贞:妣王,生子二:友文,友义。坟葬坝上中湾台前涧沟西首,南北向,坟田八分。 海:妣詹,公妣合葬坝上下台前。有海公册田二分八厘五毫,名曰金线吊葫芦,坐东朝西,坟上桑树 一株三百余年,枯久复荣,叶大色赤,有泡如血蚕食即死,枝不可折,折必祸至,土不可掘,掘必 血流,近来被水淹十余载,难以复荣,竟拔于道光二十八年戊申秋水大搬立祠后,皆十一世斌公之 力也备述遗闻。生子四:友忠,友恕,友端,友明。 瞿:妣叶,生子二:友仙,友信。公妣合葬汉川小里潭,册名许三公,土名聚龙台 源:妣赵,生子一:友高一百二十四世(分九大房) 友文:妣赵,生子三:琰,珙,斌。公妣合葬许坝上新字号老台前。(居住老台) 友义:妣张,生子三:珂,堂,周。公葬新字垸坝上。(居住高台) 友忠:妣王,生子一:钰。公葬于新字垸宋桥堤西面。(居住下台) 友恕:妣王,生子三:琥,珀,琨。分居低台,合葬坝上新字垸。(居住低台) 友端:妣王,生子二:珊,瑚。公自幼贸易仙桃镇,后迁九十墩,葬不详。 友明:妣殷,生子二:琼,琢。公妣合葬坝上台前东,首直形向西,坟田八分。(居住幺屋台) 友仙:妣丁,生子一:监。公由汉川小里潭分支迁居张池口住沔邑马脑垸金鸡湾,葬于彭公垸,号大 石桥西首鸳鸯湖。 友信:妣孟,生子一:域。公妣合葬汉川小里潭聚龙台,敬福公坟旁东西向。 友高:妣李,生子二:瑶,珠。分居高粱垸田二十亩,船一支,牛一头,为祖母养膳之资,祖母葬高 粱垸,亦公妣合葬在此,册名陈义常。一百二十五世琼:妣袁氏,坟合葬坝上台前东首向西,生子五:国正,国顺,国盛,国安,国兴.琢:妣李氏,生子五:国泰,国奉,国秦,国春,国舂.一百二十六世国正:妣步氏,生子二:华,益国顺:妣李氏,坟合葬坝上新字垸,生子二:潘,棋。国兴:妣雷氏,坟合葬坝上幺房台前东首,直行向西,生子三:新、植、棚。一百二十七世华公:妣张氏,生子一:大举潘公:妣彭氏;继鲁氏,生子一:大训。棋公:妣张氏,生子一:大宏。合葬坝上新字号。新公:妣董氏,合葬坝上前台,生子一:大任植公:妣肖氏,合葬坝上幺屋前台,生子四:大卿,大珩,大常,大明棚公:妣张氏,合葬坝上幺屋前台坐北朝南,生子五:大宝,大完,大俊,大美,大伟。一百二十八世大举公:妣伍氏;继肖氏,生子一:其升。大训公:妣何氏,生子一:其宗。大宏公:妣叶氏,合葬新字号东西南,生子一:其诗。大任公:君伟,妣龙氏,合葬,生子三:其黄、其仪、其清。大卿公:妣胡氏,合葬,生子五:其果、其藻、其昂、其旦、其文。大珩公:妣肖氏,合葬,生子二:其极、其仕。大明公:妣李氏,生子一:其常。大宝公:妣向氏,合葬坝上大完公:妣徐氏,合葬坝上幺屋前台,大俊公:妣李氏,合葬坝上幺屋前台,大美公:妣叶氏,合葬坝上幺屋前台,生子一:其发。大伟公:妣李氏,合葬坝上幺屋前台,生子一:其永。一百二十九世其升公:妣邱氏,生子一:士和。其宗公:妣黄氏,生子四:士英、士雄、士章、士禄。其诗公:妣肖氏,合葬新字号东西南,生子四:士有、士黄、士钿、士训。其黄公:妣董氏,生子四:士钫、士每、士托、士录。其仪公:妣肖氏,生子二:士纫、士容。其清公:妣李氏,生子一:士镶。其果公:妣陈氏,生子三:士锈、士奇、士凡。其藻公:妣黄氏,生子一:士铉。其极公:妣向氏,生子一:士适。其仕公:妣王氏,生子一:士缪。其常公:妣陈氏,生子一:士金。其发公:妣曾氏,合葬坝上幺屋台前坟前有名堂提分零,生子四:士礼、智、信、新。其永公:妣姚氏,合葬坝上幺屋前台,生子三:士象,士链,士钥。一百三十世士和:妣李氏,生子四:曰学、曰贵、曰信、曰淮。士英:妣张氏,生子一:曰池。士雄:妣汤氏,由接阳迁阿弥涉。士章:妣冯氏士禄:妣熊氏士有:妣肖氏,生子二:曰淋、曰泄。士训:妣平氏,生子三:曰才、曰高、曰义。士钫:妣张氏,生子一:曰浈。士梅:妣鲁氏,生子一:曰全。士托:妣朱氏,生子一:曰迪。士录:妣董氏,生子二:曰辟、曰淑。士纫:妣李氏,生子一:曰泗。士容:妣肖氏,生子一:曰汉。士镶:妣胡氏,生子二:曰浇、曰滑。士秀:妣肖氏,生子二:曰辉、曰惠。士奇:妣鲁氏,生子二:曰康、曰贵。士凡:妣肖氏,生子一:曰俊。士铉:妣冯氏,生子二:曰佃、曰函。士适:妣谢氏。士缪:妣姚氏,生子二:曰澈、曰湖。士金:妣喻氏,生子四:曰注、曰江、曰滔、曰龙。士礼:妣周氏,合葬坝上幺屋台前,生子三:曰凡、曰涣、曰兴。士智:妣李氏,合葬坝上幺屋台前。士信:妣肖氏,合葬坝上幺屋台前,生子一:曰法。士新:生于康熙四十九年,卒于乾隆四十七年(1710-1782)。自坝上迁居中州。 妣曾氏,葬宅前同莹,生子一:曰棚。士象:妣李氏,合葬坝上幺屋前台,生子一:曰涣士链:妣肖氏,合葬坝上幺屋前台,生子三:曰洞,曰殿,曰富。士钥:公生于坝上,乾隆二十年(1755年)迁居中州马三里,卒于乾隆甲午年间(1774年)。 妣赵氏,生子二:曰浒,曰雨一百三十一世曰学:妣钟氏,生子一:作忠。曰贵:妣杨氏,生子一:作洲。曰信:住长倘口。 妣向氏,生子四:作远、作杰、作梁、作栋。曰淮:妣平氏,生子二:作梅、作伦。曰池:由阿弥涉迁居沙咀。 妣韩氏,生子一:作望。曰淋:妣张氏,生子二:作爽、作仕。曰泄:妣韩氏,生子二:作栋、作梁。曰才:妣冯氏,生子一:作奎。曰高:妣杨氏。曰义:妣周氏。曰浈:妣邹氏,合葬坝上新字号,生子三:作廷、作柳、作桂。曰全:妣赵氏,生子三:作楷、作才、作禹。曰迪:妣代氏,生子二:作芳、作遂。曰辟:妣尹氏曰淑:妣叶氏,生子三:作帮、作佳、作俊。曰泗:妣张氏,生子三:作松、作竹、作聪。曰汉:妣邓氏:生子五:作圣、作辛、作枸、作榕、作木。曰浇:妣张氏,生子二:作林、作宇。曰辉:生于乾隆五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巳时,(1788- ) 妣肖氏,生于乾隆甲午年冬月二十四日巳时,卒于嘉庆九年腊月十九日(1774-1804),生子一:作光。曰惠:妣叶氏,生子一:作伟。曰康:妣周氏,生子二:作梁、作茂。曰俊:妣向氏,生子三:作宋、作贞、作龙。曰田:妣 氏,生子一:作黎。曰函:妣廖氏,生子二:作纲、作纪。曰澈:妣胡氏,生子二:作举、作继。继李氏。曰湖:妣赵氏,生子一:作榜。曰注:妣陈氏,生子一:作棠。曰江:妣万氏,生子一:作成。曰滔:妣赵氏,生子四:作桂、作梁、作栋、作兴。继:廖氏。曰龙:妣曾氏,生子三:作廉、作桃、作植。曰凡:分居中州。妣鲁氏,生子三:作华、作敏、作涣。曰涣:妣周氏,生子一:作纪。曰兴:生于乾隆乙丑年,卒于嘉庆庚辰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未时(1745-1820)。分居中州。 妣杨氏,生于乾隆辛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巳时,卒于道光癸未年(1751-1823)。 生子三:作寅、作芳、作超。曰朋:生于乾隆己巳年,卒于嘉庆戊辰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巳时(174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门楼拆除重建施工方案
- 江西隧道保温施工方案
- 2025解除合同证明书范本
- 弱电手孔井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鳗饲料添加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质车用轮圈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别墅地下采光井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芥末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福州房屋租赁合同简易版
- 炎症性肠病(IBD)概述
- 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汇报
- 定期清洗消毒空调及通风设施制度
- 2025-2030轨道车涂料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无线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制度
- 出租车司机岗前教育培训
-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肝癌科普预防
- 中学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要求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