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果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全县果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全县果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关于全县果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关于全县果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全县果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2012年6月)一、全县果品产业发展现状我县果品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发展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果品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持之以恒,大力推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果品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品牌初步打响,效益不断提升,果品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和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坚持行政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坚持发展果品产业不松劲、不变调、不停步,使果品产业规模得到持续扩张。目前,全县果园上报总面积80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4.3 %,其中挂果园面积38万亩,户均果园面积达到8.42亩,人均1.83亩。建成了李店河流域10万亩苹果出口创汇基地、葫芦河流域1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312国道沿线绿色早酥梨产业带等果品生产基地和10个果园化乡镇、60个果品专业村。二是突出科技推广,产业效益不断提升。坚持走科技兴果之路,总结推广了一套适合静宁实际的优质丰产新技术,果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绿色食品生产认证基地30万亩,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4000亩,出口创汇基地4.5万亩,全县各类认证基地面积累计达到了34.9万亩,占到上报果园总面积的45%。根据上报数据,2011年,全县果品总产量40万吨,产值1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5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的82.4%。果品收入上万元的户达2.47万户,亩收入最高的达3.6万元,户收入最高的达30万元,相当一部分农民依靠果品产业增收脱贫。三是强化链条延伸,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坚持走以农业产业化支撑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围绕果品产业,兴办了一批果品贮藏、包装、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果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组建县、乡、村三级果业协会48个,先后成立了静宁县果业市场管理领导小组、静宁县苹果产销协会和乡镇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成了3处果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电子交易平台,今年又开工建设“平凉金果静宁博览城”,初步形成了集产前、产中、产后为一体的果品产业体系。四是重视宣传推介,产业品牌初步打响。先后成功举办3次果品交易会,组织参加了上海林业产业博览会、中国(深圳)果蔬展览会等大型果品展销推介会,建成了静宁苹果网、静宁苹果采购网。静宁苹果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产品、良好农业规范和出口创汇4张国家级名片,并获“中华名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一等奖”等13个大奖,“静宁苹果”商标成功获批,初步打响了静宁苹果品牌。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全县果品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建设百万亩苹果大县、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与全国其他果品大县相比,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管理体制不顺,行政支持推动力度不大一是果品产业管理体制不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发展以来,果品产业的归口管理渠道先后经历了与林业部门由合到分再到合的过程,目前,全县果品产业由县林业局管理,而国家、省上果品产业均归口农业部门管理,给争取果品产业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带来一定困难。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近两年累计投入1亿多元资金专门用于扶持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和建园苗木补贴、科技支撑和标准化生产等,我县由于部门对接问题从中受益极少。原果业局合并到林业局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职能,仅有的几名果业技术干部还时常忙于其他工作,未能全身心投入到果业技术服务中。二是对果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仍然不够。考察中了解到,陕西省洛川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人大主任、政府县长、政协主席任副总指挥,县委、政府所有领导任指挥,30多个部门一把手任成员的苹果四大基地建设指挥部,定期召开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果业发展有关问题,形成了全县围绕果业干的机制和氛围,为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白水县围绕苹果产业的发展,成立了县苹果管理局、苹果研究所、园艺站、土肥站、植保站、绿色食品办公室、品牌保护办公室、苹果信息服务中心及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等相关机构,在乡镇建立了由县苹果局直接管理的苹果服务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果品产业管理体系。与上述两县相比,我县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强有力的果品产业组织领导体系。座谈中一些干部群众指出,在果品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喊得多、做得少,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作为全县第一大产业,果业没有独立的管理部门,果品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未真正落到实处,乡镇果业技术服务中心有名无实,果品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技术服务和业务管理不到位,行政推动力度还不够大,果品产业发展的合力还没有形成。三是果品产业考核机制不完善。在乡镇工作考核中,一方面果品产业所占分量不够,另一方面考核缺乏连续性,对幼园管理没有一套成熟的考核办法,导致乡镇栽植果园过于强调集中连片,普遍重视新植面积,轻视幼园管理,果园保存率普遍较低,一些村社同一地块连续多年栽植果树,但栽了毁、毁了栽,至今仍不见果树,形成了年年建园、年年无园的恶性循环,既造成人力、财力的严重浪费,又挫伤了群众栽植果园的积极性,给今后的产业发展造成了新的阻力。四是果品产业投入严重不足。考察了解到,陕西省白水县仅2011年县财政用于果品宣传的资金就达1200万元。与陕西省洛川、白水等县相比,我县在果品产业规划、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品牌创建等方面投入还明显不足,奖励扶持果品产业发展的措施较少,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不大。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以来,县财政用于果品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共300多万元,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座谈中南部乡镇果农普遍反映,目前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大部分山地果园无路可走,农用车辆不能直接到果园,喷药、施肥、果品运输等极不方便;果园灌溉设施极少,发展后劲不足。五是西北部乡镇果业发展推动力度不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县上提出了“南部苹果北部梨”的发展思路,在西北部乡镇栽植了5万亩早酥梨,但由于管理问题,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目前有收益的仅5000余亩。近几年,西北部乡镇加大了果品产业的行政推动力度,但由于受自然、区位、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果品产业的发展仍处于零星栽植、粗放管理的水平。根据静宁县统计年鉴统计,西北部8乡镇共有果园面积6.6万亩,占全县果园面积的12.7%;据主管部门统计,西北部乡镇人均果品纯收入38.3元,仅为全县人均果品纯收入的1.4%,与中南部乡镇差距十分明显。(二)科技服务短腿,果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果业科技服务不到位。我县林业局有果业技术干部26人,真正技术过硬、能胜任工作的仅10人左右,按在册人数平均每人服务面积近2万亩,平均服务乡镇0.9个。考察的陕西省白水县有果园52万亩,果业技术干部294人,其中县苹果局园艺站技术人员就达到60多人,平均每人服务果园面积仅1800亩左右;洛川县有果业技术人员386名,平均每人服务面积1300多亩,我县与之相比差距较大。调查了解到,治平乡创新果友合作社花10余万元购进了测土配方施肥检测仪器,因无人会操作而闲置。随着全县果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果农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与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类似问题将会越来越多,技术人员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县果品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座谈中了解到,目前广大果农对果园管理技术的需求十分强烈,但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开展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不够经常,特别是还有果品发展大乡的一些村社,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指导,形成技术“盲区”,一方面果农遇到难题无处咨询,很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商贩的误导;另一方面一些成熟的管理技术得不到推广和普及,果农主要依靠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土专家”的指导,随意修剪、盲目用药用肥的问题较为普遍,致使一部分果园自生自长、管理不善、效益不明显。二是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大,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低。目前,全县还没有专门的果品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和专门从事果品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的队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严重滞后,缺少真正具有带动作用的标准化示范园、精品园。受技术力量、工作经费、群众观念等因素影响,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远远不够,果园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仍然比较低,管理粗放的问题普遍存在,果品商品率低,精品园、精品果少。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栽植的5万多亩老果园更新改造步伐缓慢,群众舍不得、也不愿意进行疏枝间伐改造,目前普遍存在空间密闭、通风透光不良、病害严重等问题,在仁大、治平、李店川区,老果园果树腐烂病发病率在90%以上;由于片面追求品种比较效益,将授粉树全部改接为单一的富士品种,导致大部分果园品种单一,授粉树严重不足,座果率低,产量低而不稳;大多数果园有机肥严重缺乏,有机质含量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果园土壤板结,果实品质有下降趋势;在新植园和幼园内套种玉米、小麦、胡麻等高杆深根作物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直接影响树体生长;一些新植果园有规模、无档次,管理极不到位,影响全县果品产业整体形象。三是苗木繁育基本空白,制约果品产业发展。长期以来,我县果品苗木繁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全县共有苗圃3处,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1处,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生产供应合格苗木。全县每年建园所需的300-500万苗木,全部从山东、陕西等地调入,在调运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监管措施,苗木品种杂、质量差,果农反响较大。如2002年威戎等乡镇栽植的15万株粉红女士苗木,2004年司桥、八里等乡镇栽植的20多万株澳洲青苹等品种,适应性差、成熟期晚、品质差,最后不得不全部重新嫁接改换。一些乡镇反映,今年县上后期调运的15万苹果苗木质量较差,成活率平均不足30%。苗木繁育短腿已成为制约全县果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服务市场管理问题较多,果品安全形势严峻一是技术服务市场不健全。目前全县果业技术服务主要靠果业管理部门,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发育滞后,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全县登记注册的果业协会、合作社共有48个,但大多数有名无实,组织松散,业务不全面,运作不规范,名为服务机构,实则打着协会的旗号销售农资、充当果品代办从中谋利,真正为果农开展生产技术服务的比较少。二是信息服务市场发展滞后。全县还没有建立起果业信息系统,县、乡、村三级没有形成信息网络,没有专业、权威的果业信息发布平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价格指导等方面的信息发布不及时,果农、客商、经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信息面狭窄,广大果农在具体生产和销售中存在极大的盲目性,极易被农资经销商、客商和经纪人误导。三是农资市场管理混乱。2011年县上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专门负责全县农资市场的监管工作,但由于人员还未配备到位,各项措施没有落实,农资市场管理比较混乱。调查中群众反映,无证经营现象在农村仍然比较多,扰乱了农资市场正常秩序;一些不法商贩打着“支农惠农”或“某果品研究所”的牌子,利用散发传单、“专家”讲座、聘请相关“专家”现身说法等形式,片面夸大所售农资商品功效,虚假宣传误导果农,既增加果农投资成本,又容易使果品受到药害,发生农资纠纷后农民取证难、投诉难、索赔难;一部分经营点进货渠道不明,市场上农资品种混杂,质量无法保证,一些假冒农资使果农几年的辛苦努力毁于一旦,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今年以来县林业局接到农资类投诉3起,如双岘乡一果农购买树康灵愈合剂3瓶,用药后120余棵苹果树锯口出现烧伤、发黑现象,造成了很大损失;一些经销商违规销售高残留、违禁农药,对绿色果品生产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类似山东栖霞毒果袋事件,将对静宁果业品牌造成致命打击。(四)果品市场建设滞后,果业品牌保护不力一是县内营销市场管理混乱。县、乡果品市场建设滞后,全县果品主要由客商在田间地头收购,由于比较分散,一些外地客商反映到静宁后感到无处立身、无从下手;在创优果品营销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做得不够,开辟“绿色通道”等一些优惠措施仅停留在口头上;职能部门对果品销售价格指导不到位,果农要么私贮惜售错过时机,要么不知行情低价销售造成损失;对果品营销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座谈中一些客商、果农反映,近几年全县果品营销环境越来越差,商农互不信任,矛盾突出,一些果农只顾眼前利益,随意违反合同,或以次充好、以次搭好,坑商问题比较严重,损害整体声誉;各种协会、合作社、经纪人队伍良莠不齐,一些本地经销商、经纪人存在恶意压价抬价、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行为,甚至打骂客商和果农,成为果品营销的“地头蛇”, 扰乱果品销售秩序,损害客商和果农的利益。二是对外宣传和市场开拓力度不大。对静宁果品的宣传推介不力,全县境内及公路沿线有关果品的宣传牌和广告很少,参加各类推介会、展览会不多,还没有形成宣传静宁果品的浓厚氛围。在国内大中城市还没有建立静宁苹果直销窗口、专卖店、连锁店等,对外市场的开拓力度不大。座谈中一些果品经销商表示,有在大城市建立静宁苹果专卖店的意向,并做了一些基础工作,但由于没有资金,难以开办有档次、上规模的销售网点。三是果业品牌保护不力。没有设计和使用统一的静宁苹果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标识,不利于静宁苹果品牌的保护。调查中一些干部群众反映,个别贮藏大户和果品经销企业以低价从陕西、庆阳、天水等地收购苹果,冒充静宁苹果高价出售;考察中了解到,周边一些苹果产区使用标有静宁苹果标志的纸箱,装入本地苹果对外销售,冲击静宁苹果品牌,对静宁苹果的发展极为不利。三、对今后果品产业发展重点工作的建议果品产业是我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能发展到目前程度实属不易,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静宁果品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各级各部门应该把果品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第一要务来抓,紧紧围绕建设百万亩果品大县和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的目标,继续在扩量、提质、增效、创牌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果品产业,努力推动果品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议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机制完善,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为果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建议进一步完善全县果业组织体系,成立高规格的果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定期召开果品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制度。借鉴陕西省洛川、白水等县苹果产业管理的基本经验,加强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单列县果业局,单独核定乡镇果业技术服务中心机构编制,专门从事果业服务和技术推广。二是建议实行乡镇果品产业“一把手”负责制,加大对果品产业发展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将果品产业发展情况单列进行考核,增加幼园管理的考核权重,对抓果品产业力度大、成绩突出的干部要优先提拔重用,提高各级对果品产业的重视程度,切实抓好果品产业发展工作,营造全县围绕果业转、工作围绕果业干的良好氛围。三是建议加大对果品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支持,大力整合涉农涉果项目,集全县之财力支持果品产业发展。县财政要加大对果品产业的投入,坚持每年预算一定的果业发展资金。要重视抓好果园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果品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健全灾害性天气预防和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增加果园防护设施投入,加大果园保险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建议加大对果品产业的政策扶持。制定出台一系列果品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发展果品加工、贮藏、销售等龙头企业,延伸果品产业发展链条,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果品产业综合效益。针对目前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劳力不足的现状,借鉴河南省陕县二仙坡绿色果业基地建设的经验,加快土地流转经营,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企业、务果能手和生产大户通过承包租赁单家独户无人务作的分散果园,带动果园管理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二)抓果业规划,科学定位发展目标,推动果品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建设百万亩果品大县和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的发展目标,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全县各级要充分认识果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坚决克服当前一些干部群众的自骄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正确对待果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认真研究对策,切实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跳出静宁圈子,按照国际、国内大环境、大市场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全县果品产业现状,积极借鉴学习国际、国内果品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做法和果业生产高端、前沿科技,高起点、高标准定位全县果品产业,以先进的理念和思路引领果品产业,推动全县果品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要抓好果品产业规划工作,科学制定果品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逐村、逐社、逐地块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杜绝无规划就建设或边规划边建设的行为,避免盲目扩张、走弯路。在规划中一要正确处理发展质量与规模扩张的关系,把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以发展质量为先;二要实行规划编制责任制,规划编制要以职能部门为主,乡镇配合,谁规划谁负责,增强规划编制的严肃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和一些村社发展果园的实践,西北部乡镇具有发展果品产业的气候、土壤等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在西北部发展苹果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南北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全县建设百万亩苹果大县的客观要求。因此,要把西北部乡镇果品产业发展作为今后全县果品产业发展的重点,从资金、项目、技术上给予大力倾斜扶持,促其快速发展。要充分发动,下决心解决好西北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参观学习、算账对比等方式,消除群众疑虑,提高对果品产业的认知程度,调动建园、管园的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典型示范、技术先导的原则,鼓励村村建果园、户户栽果树,示范带动、逐步推进,避免过分追求集中连片、单纯追求规模和只栽不管、年年栽、年年毁的现象。(三)抓队伍建设,构建科技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果品质量和效益要坚持把科技队伍建设作为建设百万亩果品大县和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的一项基础工作,花大力气来抓,努力解决技术制约“瓶颈”,为果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一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要按照加强县一级、充实乡一级、普及村一级的原则,加强果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通过集中培训乡镇专业技术干部、考试招录或签约引进农林院校毕业生等途径,充实县、乡果业技术服务机构力量,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乡果业技术人员,每个乡有若干名县果业技术人员。重视现有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工作,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果业技术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听取讲座,开阔视野,更新技术。采取中长期集中培训与短期强化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乡镇果业技术服务中心干部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果园管理的一整套技术,服务于生产需求。二要构建果业科技推广网络。健全完善以县、乡果业技术部门为主导,果业协会、果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技术服务机构为补充的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县、乡技术干部在果业科技推广中的领头作用,建立县、乡技术干部包乡、包村、包户、包果园制度,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和服务,力争做到培训指导覆盖全部村社、无死角。三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果品生产、加工、包装等地方性标准,规范果品生产。全面推广标准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