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doc_第1页
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doc_第2页
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doc_第3页
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 石首市新厂镇初级中学 郑维祥摘要: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诵读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做了简要的阐述。总结出我们应该恰当运用多媒体,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活力。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情境 情感 三维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已经由往日的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走到了今天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成了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究竟在语文教学中有哪些作用?是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呢?多媒体又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呢?面对这些新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很是迷惑,我就自己的一点体会和看法与各位同行做以探讨。一、多媒体在诵读教学中的妙用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阶段目标中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新教材中比传统教材中多了一个“诵读欣赏”课,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等都是诵读欣赏的内容。面对这些诵读课程,我们可不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它们大放异彩呢?如何使用才能做得恰如其分呢?我认为这些课程可以大胆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范读。同时为诗歌创设一定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所创设意境的熏陶和感染,情绪深受感动,然后才能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锻炼学生颂读的能力,学生在诵读时才能饱含感情,才能起到诵读教学中改变和强化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达到提高学生诵读技能的目标,达到对诗歌的知识巩固的目标,最终达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例如:在教读生命的意义这个诵读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己诵读,结果学生们都读得慷慨激昂,并且觉得自己读得相当不错。此种情形之下,我先通过多媒体把保尔柯察金当时去墓地前的情况以视频的形式播放了出来。学生看着视频电影,感受着保尔在经历了病魔与困难之后的平静与痛苦,才真正明白了保尔此时的心境。于是让学生再次诵读,这次诵读的效果较前有了很大的改变,由慷慨激昂变得深沉稳重了许多。我又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在一个旅游景点,一家人乘坐的缆车突然发生事故,爸爸妈妈用四只手把自己孩子托起,结果父母都在事故中身亡,孩子却幸存下来。著名歌星韩红就这个故事写了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天亮了,讲述快要结束时,就用多媒体播放了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曲。大屏幕上出现的是这首歌的歌词: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此时此地,学生深受感染,不仅仅明白了生命的艰难,而且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再次诵读的时候学生的诵读中又较前多了一份凝重,一份对生命的怜惜和对人生的感慨。我认为这样就起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的。真正意义上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震撼。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教学目标。二、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妙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虽然有些老师能读出感情,引起别人共鸣,而有些老师却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朗读的教学还不尽如人意,许多时候,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教师个人自身素质的高下。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锉的声调、准确、传神地表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激昂的,都把握地非常到位。同时,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与进来,可以渲染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朗读这一层面之上,而真正的艺术魅力应该表现在说明文和诗歌的阅读之中。1、多媒体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最有成效的应该是说明文的阅读。说明文不比其他文体,要给学生留想象的空间,它更多的是认知层面的东西。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学生直观的了解所说明事物的特点。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凡尔赛宫一文时,凡尔赛宫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学生对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了解甚少,要让学生了解它的特点,通过传统教学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的。所以就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凡尔赛宫的特点,我就先找来凡尔赛宫外部建筑的图片,内部陈设和装潢的图片,还有法兰西式大花园的图片;接着根据课文内容用“powerpoint”软件将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做成课件;再展现给学生。这样就直观的让学生了解了凡尔赛宫金壁辉煌、豪华非凡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当展示凡尔赛宫的镜廊图片时,学生为它的全面的映射历史画面的情景所感动,让学生感受到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又以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为例,本文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解说词,解说词也是说明文的范畴。教读本课时,我先找到话说长江中黄山的部分视频节目,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利用“绘声绘影”这个软件进行适当的剪辑,形成新的视频资料,这资料上配有音乐、文字、图片,同时根据资料上的朗读速度设置了文字的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舒缓优美,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客观事物的特点,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熏染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其次,应该算是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诗歌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图像视频创设意境,用声音感染情绪,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情绪,熏染学生情感。因为诗歌不管是用来写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都是用来抒发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感情的。而多媒体恰恰能够起到传递诗人感情的作用,比如用多媒体就可以为诗歌创设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意境,更加明确的表情达意。诗歌同时又具有形象性,而多媒体恰恰能运用图像能使诗歌中形象的东西更形象,更生动。把诗歌中的意象变得不再朦胧,比如教学乡愁一文,就可以把抽象的乡愁,通过形象的月亮,海峡,游船等形象的事物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乡愁。诗歌还具有音韵性,因为古代诗歌大都可以配乐歌唱,所以还可以通过朗诵,音乐等形式来为诗歌传神。比如教读渭城曲(也称阳关三叠)时,不仅可以通过播放朗诵,而且可以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体会那一咏三叹的送别情调。在诗歌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配乐朗诵诗歌,然后录制,拿到课堂上播放。再让学生倾听名家的配乐朗诵,请学生进行评价,模仿,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入情入境,还增进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在情感上感染学生的目的。三、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加之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提出了“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阶段目标。而现在学生缺少和自然和社会接触的机会,所以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也就很少,但我们语文老师又不能忽视这一能力的培养,该怎么办?我认为多媒体就给我们搭设了这样的平台,就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首先多媒体可以帮助我们让远离自然的孩子亲近自然,帮助学生了解自然,从而写出丰富有趣的作文。例如,我在石首一中听了一节观摩课,那位语文老师就运用多媒体创设了良好的意境,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她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介绍了四首诗歌,然后让学生配乐朗诵这四首诗歌,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诗歌的意境里。接着给学生出示了一幅盛开的桃花图,教师引导说“我听到了蜜蜂采蜜的声音,你们听到了什么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到“听到了花朵盛开的声音”,“听到了花蕊嬉戏的声音”,“听到了露珠消逝的声音”等等,老师让事先安排记录的学生把同学们的答案连缀到一起配乐朗读,就构成了一首美妙的诗歌。然后出示了一个蚂蚁在草叶上滚动露珠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想象假如你是这只蚂蚁,你会做些什么?你还会和谁发生什么故事呢?学生在这个多媒体视频的引导下,学生有人说:“我会把这露珠当作万花筒,去看五彩的生活”,有人说“我要把这露珠做成最美丽的项链,送给心爱的人”,更有人说看到露珠就象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童年的。最后,教师又出示了一个小鸟从巢里钻出来,在雪地里蹦蹦跳跳的视频画面,让学生给这副图片取个名字,在视频的引导之下,学生给起了“觅春、我愿与雪花为伍”等优美的名字。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可以用来写诗的事物,学生就说出来了诸如日月星辰、风花雪月等等的东西。这样就很好的调动的了学生的经验,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在这个时刻马上让学生练笔,学生写出的诗歌很不错,在成果展示的时候,在座的无不啧啧称赞的。远离生活的孩子贴近生活,勾起对生活的回忆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还是石首一中的例子,他们在教学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时,教师就运用多媒体,把自己的照片做成图片,展现了教师自己成长的过程,并用自己成长的故事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的成长都有那些经历。还用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等视频来让学生回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给自己最大帮助的人,以及他们是如何帮助或影响我们成长的。这样就拓展了学生了思路,解决了学生写作无话可说的僵局。 当然,在写作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多媒体材料更好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播放有关碟片,通过多媒体展现例文,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可以直观讲解。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讲评作文,让好学生的作文在大屏幕上展现,增强其写作的信心,更好的指导作文教学。 显然,笔者以上所说的在阅读教学中的妙用,主要体现在人文性的方面,在工具性方面有没有更好地建树呢?我认为有,比如,为了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教学时间紧迫,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解决学生基础知识的障碍,特别是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解决字词,文言知识,可以节约时间,增加知识。在这里再不赘述。 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一是应该最大限度的挖掘教材本身所涉及的外延,让这些材料都能为语文教学服务,因为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二是很好的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操作技术,例如应该学会做课件,做动画,剪辑合成视频等。三是要学会搜集信息。四是要学会进行资源的整合。总体来说,多媒体教材挖掘得多了,恰当了,就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大放异彩,就能把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恰如其分。 尽管如此,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备课又只是预设的课堂,你设计的课件,学生能不能跟你的思路走,这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这里所阐述的只是对语文教学的益处,当然有些课堂不需要运用这一手段,而且运用多媒体还没有传统课堂效果好。 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