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案例内容简介: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荡漾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首家喻户晓的童声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新中国第一部儿童影片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歌,这段熟悉的旋律传唱了几代人,至今不衰,成为儿童合唱的经典作品。它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体现了青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形象。 授课年级三年级二班学科语 文主题美丽的集邮册任课教师杜萍玲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1授课日期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学生认知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祖国的河山、历史的硕果,可能很感兴趣。但很可能忽略对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识字方法;有独立学习的习惯如:能划下读懂的词句,能简单地写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设计理念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视野,使他们感受到读书的快乐,通过阅读歌词,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之对即将阅读的材料产生强烈的好奇,从而急切地进入阅读过程。教学思路从理解诗句入手,逐节理解内容,并通过朗读、讲解、描述等手段,指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加强朗读,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进行,逐渐由有感情地朗读达到背诵。教学目标1 .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重点难点1、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2、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关键问题谁为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教学方法这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法:通过读课文讨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法:通过学生交流,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指导朗读法:通过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情感。练 习 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题导读单和问题生成单训练单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录音机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欣赏歌曲导入新课5用歌曲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师:同学们,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们去过很多公园和旅游景点,在那里你们划过船吗?(有些同学划过)你划船的地方美吗?划船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2、师:老师也划过船,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而且我还学会了一首歌曲,听: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部分)3、这首歌的名字叫做让我们荡起双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领读一遍) 用谈话、播放音乐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点激他们的兴奋点,最大限度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合作品味文本10创设体验和生成问题情境1、整合学生“生成单”上的问题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品读全文3、引导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锻炼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重点问题科学指导5创设指导情景1、教师提炼重点问题2、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有效指导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2、发挥小组作用共同解决问题3、学生认真听并做好笔记品味文本展示交流17创设展示情景1、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2、指导学生自我展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小组合作完成讨论问题,并进行多元展示归纳拓展深化情感3创设拓展与总结情景教师总结,激发情感1、课文内容回顾,小组讨论收获2、学生代表谈体会和感受课外拓展1、再次欣赏歌曲,可以照者课文跟着唱。2、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