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_第1页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_第2页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_第3页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_第4页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教研组二年级语文研训时间2014年3月16日研训地点办公室发言人或主讲人林莉研训人数6人研训模式讨论参加对象吴丽莉、林丽 、林莉、张宋平、徐灵瑜、方升翔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课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教学模式:初读划关键词句品读体验文本情感感情朗读加深感悟积累迁移表达情感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思维和情感熏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师生、生生与文本多向交流的对话状态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魅力,激起语言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获得语言的训练,生命的体验。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习运用几个词语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3.联系上下文品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4.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品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3.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1.板书:我不是最弱小的,指读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就是最弱小的?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家人中最小的孩子四岁的萨沙说的一句话。他为什么这样说,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是一个什么的孩子?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美好的假日,走进萨沙的内心世界,相信大家会对弱小,对萨沙一家的美好品质更深刻的理解。(齐读课文)二、学习第2自然段假日里萨沙一家人到森林里度假,森里是那么美好。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森林的美好?2.学生自读3.组织交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是野蔷薇美;二是一家人非常温馨和谐。)4.小结:是啊,森林里的景美,相应投影出示图、文: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看着这一朵粉红粉红娇嫩的蔷薇花,闻着它一阵阵沁人心脾扑鼻芳香,你情不自禁的相对他说句什么话? 带着你的这种情感在读这句话。 在森林中有这美丽的蔷薇花陪伴,萨沙一家人聊天、看书,生活是那么温馨美好。 6.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在这时一场大雨突然来临,请同学们读描写雨景的语句,划出体现雨大的词。相应出示 :大雨如注,“注”是什么意思?(灌入)“大雨如注”就是?形容雨大的四字词语,你能说出几个吗?(生回答后再适当补充:)滂沱大雨 倾盆大雨 瓢泼大雨 狂风暴雨 疾风骤雨 暴雨如注课文虽只有寥寥三个词,却把雨前、雨中的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谁能选用大家提供的这些词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指名说,点评。7.就在这雨中,一场温馨的关爱弱小的传递开始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划出萨沙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说每一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试着在书上做标注。三、品读对话、体验真情 1、学生默读自学。2.组织交讨论:谁来和大家交流第一句?生读后交流。面对萨沙的疑问,妈妈做出回答大家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板书)面对妈妈的回答萨沙又说了什么?交流第二句,这是什么句?(反问)可以把它变成这样吗?为什么?(不甘弱小-)投影出示: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这就是反问句的魅力-表达丰富而强烈的情感。面对萨沙的反问,妈妈笑着说-生读,这下萨沙该怎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生回答,出示投影语段和图 萨沙是一家中最弱小的,把雨衣让给他,我们是懂得的,那萨沙为什么要把雨衣让给野蔷薇呢?我们来看看雨中的野蔷薇是怎样的?投影出示图和文: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指名读,并说说:看,雨中的蔷薇花正向我们呼喊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更想做什么?此时的萨沙做了什么?谁来读?是啊,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写了蔷薇花带给我们美丽和芳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第7自然段又写了大雨中的可怜蔷薇花,需要我们的保护。这样前后照应是要告诉我们弱小者不仅仅是年龄、力气、身体比我们弱小的,一切身处困境急需帮助的人或其他事物都是弱小的,都需要我们的保护。(删掉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中“人” 副板书)萨沙保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他又说了什么话?生读-你会把它变成带句号的句子吗?对比读,你认为他这句话里饱含着什么意思?妈妈又将怎样回答他?你会怎样称赞他?(自豪、自强、自信、善良) (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萨沙又把雨衣披在了野蔷薇身上,因为他们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们这种自觉保护弱小者的精神让人感动。现在让我们再次用心用情读这一段话)分角色朗读萨沙的三次对话投影出示三次对话 分角色读,读好母子对话。总结:父母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而年仅4岁的萨沙内心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而努力的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者更让人感动、钦佩、学习。三、联系生活,检测导结1.你会用那些词形容萨沙 ( )( )( )( )萨沙只是四岁的孩子,他已经不甘心做弱小者,尽一份自己绵薄的力量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那么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者其他东西呢?2.投影出示仿写语段:一棵小树正在狂风中剧烈摇晃,它是弱小的,我要保护它,于是3.总结:许多都会事物发生了变化,也许原来的强者会变成弱者,而原来的被关爱者又变成了主动关爱别人的人,但是不管怎样,唯一不变的是要有这样的意识(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我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板书: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爸爸妈妈萨沙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蔷薇花探讨与争鸣方升翔:爱,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在家爱父母,在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关爱别人。因为有爱,才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的蔷薇花上的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1、借助文本内容,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学语文的终极目标就是用语文,我在执教中紧扣文本内容多处进行语言训练:其一、围绕雨前的蔷薇花和雨后的蔷薇花进行语言训练 。 投影出示图文:看着这一朵粉红粉红娇嫩的蔷薇花,闻着它一阵阵沁人心脾扑鼻芳香,你情不自禁的相对他说句什么话? 投影出示图和文: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指名读,并说说:看,雨中的蔷薇花正向我们呼喊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更想做什么?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想像说话,既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训练,又使学生进入文章的角色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其二,围绕描写雨景的语段进行词语积累和说话训练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在这时一场大雨突然来临,请同学们读描写雨景的语句,划出体现雨大的词。相应出示 :大雨如注,“注”是什么意思?(灌入)“大雨如注”就是?形容雨大的四字词语,你能说出几个吗?(生回答后再适当补充:)滂沱大雨 倾盆大雨 瓢泼大雨 狂风暴雨 疾风骤雨 暴雨如注课文虽只有寥寥三个词,却把雨前、雨中的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谁能选用大家提供的这些词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这样设计既当堂进行了语言训练,又为学生在平时独立阅读中积累词汇、仿写做了示范,一举两得。 二、紧扣萨沙的两次反问,反复研读“对话”,让学生获得语言的训练,情感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熏陶中获得思想启迪。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弱小”一词为文眼,抓住文章的明线“谁是最弱小的”;以“保护”一词为情眼,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线“保护比自己弱小的”。紧扣萨沙的两次反问,通过反复研读“对话”,在联系上下文品读反问句,反问句与陈述句对比读的过程中揣摩萨沙的心理活动,在师生、生生与文本多向交流的对话状态中,深化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验,激起语言思维的火花,既让让学生获得语言的训练,又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吧。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教研组二年级语文研训时间2014年4月7日研训地点办公室发言人或主讲人林丽研训人数6人研训模式讨论参加对象吴丽莉、林丽 、林莉、张宋平、徐灵瑜、方升翔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课题:三个儿子23、三个儿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认读并理解“拎水桶 、沉甸甸、嗓子、胳膊、晃荡 、聪明”等词。2、能运用“既又;一个一个另一个”来把话说完整。3、品读1-6自然段,渗透突出重音读好文章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好课题师:今天,小朋友坐得真端正,又精神,所以我要送大家一件礼物,大拇指。(板画大拇指)聪明的孩子肯定认识这个字“聪”,谁会读?强调平舌音,聪明的孩子上课应该怎么做?(耳到,眼到,口到,心到)那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生(齐):三个儿子。师:“儿子”是轻声,小朋友们读得很好。(生读课题)三个轻读.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一)读文。师:关于这三个儿子,还有一个生动,耐人寻味的故事呢。师:想去认识这三个儿子吗?把书翻到104页,去读一读吧。 (二)学词。一、读好词语沉甸甸 嗓子 胳膊水桶 晃荡 聪明出现“嗓子 胳膊 晃荡”(生读词语,你们发现了什么?)师:非常好,三个词语都是轻声词,我们再来读一读(齐读)师:中间这个词读-生(齐):胳膊。师:拍拍你的胳膊。(生拍自己的胳膊)看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两个字都是月字旁.。生:和身体有关系。师: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师:咱们再来一起和词语宝宝打声招呼吧。师:水桶,指名读,(指图)对,这就是过去的,谁能告诉大家桶为什么是木字旁吗?师:水桶前加了动词,谁还会读。正音“拎”来,谁做一做“拎”的动作。对,弯下腰去,使劲往上。这个动作就叫“拎”,拎换个词就是? 师:!提、拎都离不开人的手,所以这两个字都是生:提手旁。师:水桶好重呀,沉甸甸的,(指导读好“甸”的变调,像ABB型的词,后面两个字还可以读第一声,这样更好听。个别读,齐读)(整体出示词语,生齐读)二、 理清旁白 师:课文中讲了谁? 三个妈妈 三个儿子 一位老爷爷 导:文中的三个妈妈没有具体的名字,文章的作者是用什么办法区分的呢? 一个妈妈 又一个妈妈 另一个妈妈 那两个妈妈指的是 这个妈妈指的是(给又 另 那 这加重音符号)(跟读) 这些读的叫旁白(指导:旁白就像导演,要发号施令,具有指挥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把旁白读清楚。)预设:认真听,老师是这样读的?夸张的读出停顿。我读旁白,你们读对话(了解旁白和对话的对比)1、 读好对话 感悟人物(一)第一次交流师:三个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么样的呢?(1) 交流一个妈妈的话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1、指名读(通过提问纠正朗读) 板书:聪明又有力气2、这里的说字换一个词?(夸)你就是这个妈妈,你在夸谁的儿子?(读好我的儿子中我字的重音)3、夸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从你的朗读中,我知道了你的儿子真聪明啊,你能再读一次,让全班同学都听听你的儿子在哪些方面特别棒。(该生再读)你们听出他儿子哪方面特别棒吗?(聪明、有力气)同时具备两种本领或有两个优点,我们就可以用既.又指名小组读,齐读谁也比不过他。这个谁指谁呢?出示:( )( )比不过他 ( )4、男同学,夸夸你的儿子(男生读),女同学,也来赞一赞。(女生读)5、导语:瞧,他们家的儿子多棒呀! 听听,你们的声音里透着骄傲,多棒的儿子呀!都自豪的妈妈啊,你们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儿子。那又一个妈妈也不甘示弱,也开始炫耀自己的儿子来了。(2)交流又一个妈妈的话1、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3(评价)(不是一般的好听,是非常好听,课文中用的词语是:好听极了。)板书:歌唱得好听2、预设:这个好嗓子只有谁有的呀?(重音:他)3、他的妈妈说起话来心情也是怎么样?4、能用既.又来说说看吗?(自豪 不服气,争先恐后,得意洋洋,骄傲)5、我们一起来夸夸。(齐读) 师评价语:我还听不出你孩子哪方面特别棒! 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来了,你的孩子可真聪明呀! 你也有一副好嗓子,读起书来好听极了!6、导语:师:当前两个妈妈在自豪地争着夸自己的儿子,另一个妈妈却是怎样?(什么也没说)7、引读: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我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板书:没有什么特别。8、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用既。又)预设:也许是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普通、很平凡,没有什么可夸的。9、这么妈妈的语气跟上面的语气一样吗?淡淡地说(3)练读的句子 出示:一个妈妈( )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一个妈妈( )地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 )地说:“1、妈妈眼中的儿子 ,一个一个另一个根据板书,用上连接词。“一个-,一个-,另一个-。”说说儿子的特点。(你们把三个儿子的特点说得非常简洁明了。)根据妈妈的话,再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连接词把儿子的特点说具体。2、小朋友很能干,看来介绍三个不同的人,我们就可以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这样就能说得很清楚,很有条理。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忍不住想和你们合作一下。咱们一起来读读妈妈的话。因为第一位妈妈的儿子不但聪明还有力气,所以一个妈妈骄傲地说一个妈妈的儿子唱歌好听,所以这位妈妈得意地说另一个妈妈淡淡地说二、第二次交流:师:【出示课文插图】瞧!这就是课文中的三个儿子,赶紧找一找课文中描写3个儿子的句子。请用浪线划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1)指名读 (2)圈动词,在读的时候要把动词强调出来。 (3)请你们瞪大眼睛,看老师变魔术了,老师把三句话一个字都不改变成了一段话了,请一个同学来读读通不通?你知道为什么吗?师: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的连接词把在不同位置的三句话变成了一段话。看来连接词的本领真大! 咱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四、质疑解惑、聚焦“一个儿子”1、师:一个一个另一个,课文明明写了三个儿子,可老爷爷却说出示:“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2、老爷爷为什么偏偏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3、师:看大屏幕,老爷爷说的这“一个儿子”你认为是这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儿子?4、他看到这个孩子的什么?填空:老爷爷看到这个孩子的 。(孝顺、懂事、关心父母)5、小结:老爷爷看到的不是外表,而是孩子的内心,身上的闪光点。老爷爷认为:一个孝顺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6、就在妈妈们吃力地拎水的时候,迎面跑来三个孩子。(引读)一个孩子生: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师:一个孩子生: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师:另一个孩子生: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7、你能再用上老爷爷眼中的三个儿子“一个-一个-另一个-”的连接词来说一说这三个儿子的特点吗?8、难怪老爷爷说自己只看到一个儿子呢。现在你还觉得另一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孝顺、勤快、体贴)9、师:那么,现在你还会认为这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吗?10、课件出示:他的特别地方在于:他是一个()的儿子。板书:孝敬父母三、 小结1、 师: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教育我们成长,也是父母给了我们这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当我们在享受爱的同时,要懂得去回报,学会感恩,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把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探讨与争鸣张宋平: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涵,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抓住三个母亲对儿子不同的评价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情感体验。然后再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去读书讨论,明白事理,并从中升华情感。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教研组二年级语文研训时间2014年5月14日研训地点办公室发言人或主讲人徐灵瑜研训人数6人研训模式讨论参加对象吴丽莉、林丽 、林莉、张宋平、徐灵瑜、方升翔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课题:数星星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巩固字词出示词语:撒满、无数、数不清、仰起头、张衡、碧玉盘、汉朝 刻苦钻研齐读两次。 二、品读“祖孙三人议星星”。 1、品读奶奶与张衡的对话。 师: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仔细、耐心、认真、刻苦地数星星。奶奶可心疼了,怎么说呢?齐读(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奶奶认为数得清吗?(数不清)张衡是怎样回答奶奶的?齐读(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张衡认为数得清吗?(数得清)张衡回答奶奶的话时态度怎样呢?(坚定)谁能用坚定的语气读一读?指名学生读。 男女生读。 2、品读爷爷与张衡的对话。 (1)找出爷爷的话,自由朗读。师:是呀,从张衡坚定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张衡数星星怎样?(板书:认真)而且在数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还发现了,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是呀,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爷爷听见了可高兴了,走过来告诉了张衡一些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同学默读爷爷的话,用“”划出爷爷告知张衡的新知识。 (2)指导用说话的语气朗读,质疑问难。 出示爷爷说的话: 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指名读爷爷讲的话,一人读一句,用讲话的语气来读,向大家介绍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向老师同学提出疑问的?(让学生感受到北斗七星是以逆时针方向绕着北极星转的。在地球上看北极星,它几乎是不动的。北斗星绕北极星一圈就要用一天一夜的时间。)(3)品读张衡怎样数星星?师: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老师给你们开个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你们接下去读。师:这里的“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指点: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指导朗读:“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还得停顿长些,说明张衡在仔细观察星星。“他看清楚了”要显出高兴的心情。 (4)学生有感情的齐读第四段。 三、拓展视野,激发兴趣。师:张衡仔细观察,发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于是又发现了好多星座,(出示天蝎座、狮子座、天鹅座、天龙座等等) 四、再次通读全文,体会张衡数星星与他成为天文学家的关系。1、回读课文,再次体会张衡数星星的认真。 师:大家和张衡一样都爱星空,都对星星感兴趣。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读每一段课文,每读一次书,都会有一次新的感受,再一次注意张衡是怎么认真数星星的,并做上记号。 2、总结: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一直数了几百颗,说明数得认真;从奶奶的话说明他经常数星星;他自己说的话,说明他数星星,认真仔细。爷爷告诉他天文知识之后,他认真看,认真想,告诉我们张衡从小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