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类学(形态学及生态学) “鱼类学”教案(形态、分类) 课程编号:12414220专业:水产养殖、生物科学,学时:72 任课教师:龚小玲 形态部分 第一节 鱼类学的定义和范畴鱼类学的定义:它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地理分布,以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的系统分类的科学。鱼类学的范畴:它有许多分支学科,如:鱼类形态学、鱼类生态学、鱼类分类学、鱼类生理学、鱼类发生学、古鱼类学、经济鱼类学、遗传学、组织学、鱼类行为学等。鱼类形态学: 研究鱼类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了解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几机能,阐明各器官的发展规律。鱼类生态学:研究鱼类的生活习性,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影响鱼类生活的外界因素(如水温、盐度、饵料、溶氧量、光线等)的关系。鱼类分类学:研究各鱼类在鱼类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掌握鉴别鱼类的方法和步骤,探讨鱼类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等。鱼类生理学:研究鱼类内部器官的功能,鱼体内所进行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鱼类发生学:研究鱼类的胚胎发育及各器官的形成过程。古鱼类学:研究化石鱼类的形态特征、演化关系、起源及分布状况。经济鱼类学:研究主要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分类位置、产量、分布及经济意义等。鱼类行为学:研究鱼类对外部(光、声、电、磁等)刺激和内部刺激的反应,包括反应类型、反应模式、反应机理及其在渔业上的应用的一门学科(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改进传统的渔具和作业方法,探索新的生产技术,都与鱼类的行为的研究密切相关。 形态学方面:对白鲢、鲤、大黄鱼12种代表性鱼类的解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鱼类学与我们专业的关系:是养殖、捕捞专业的基础,是食品加工、饲料专业服务的对象,是水生生物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鱼类的特征和进化一、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区别:鲍鱼、墨鱼 (软体动物)鲎鱼 (节肢动物) 无脊椎动物星鱼(海星) (棘皮动物) 娃娃鱼(大鲵) (两栖动物) 鳄鱼、甲鱼 (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鲸鱼、人鱼(儒 ) (哺乳动物) 鱼类的特征:1 通常以鳃呼吸(+辅助呼吸器官)2 用鳍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3 大多数体被鳞片4 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二、 鱼类的进化鱼类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主要特征:具脊索、神经管背位、具鳃裂、心脏腹位1 鱼类分类的概况:圆口纲 板鳃亚纲软骨鱼纲-全头亚纲:黑线银鲛 内鼻孔亚纲:肺鱼类、总鳍鱼 硬骨鱼纲- 辐鳍亚纲:软骨硬鳞类(鲟、多鳍鱼)硬骨硬鳞类(弓鳍鱼、雀善)真骨鱼类圆口纲:最原始的类别,无上下颔,有的称之为鱼形动物,数量不多。如:七鳃鳗、盲鳗,全世界仅七十余种软骨鱼纲:内骨骼全为软骨,全世界共有七百余种,我国产200种左右硬骨鱼纲:内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绝大多数鱼属此类。2 鱼类演化图谱此图说明:1 在初生时代,各类别的鱼类均已出现,如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各纲均有,但不是所有种类都以出现。2 全盛时代各种类别特别繁盛,各种类均已出现3 图中虚线部分表明未发现此时代相应的鱼类化石,在以后年代(实线部分)又有发现活体如:总鳍鱼类在2亿1千多年前已在地球上消失,可在1938又发现此类鱼如:矛尾鱼综上所述:鱼类的进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志留纪到泥盆纪出现鱼类,为鱼类进化的初生时代(3.1-3.6亿年左右) 侏罗记到白垩纪,现生鱼类各类别均已出现,为中兴时代(1.3-1.6亿年左右) 新生代第四纪,鱼类十分繁茂,成为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类,为全盛时代。 第一篇 鱼类的形态构造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鱼类生活在水中,它的外形十分适应于各自所栖息的环境,由于鱼所生活的环境十分复杂,有浅海、深海、远洋等,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些活泼、泳迅速,有些底栖、缓慢活动,有些在洞内穴住,有些埋在沙泥底里的。鱼生活在不同环境,行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体型。第一节 鱼类的外部分区一鱼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自吻端开始到最后一对鳃孔(无鳃盖的圆口类和板鳃类)自吻端开始到主鳃盖骨后缘(有鳃盖的硬骨鱼类) 躯干部:自头部以后到肛门或生殖孔的后缘 自头部以后到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尾椎为界(肛门前移的比目鱼类) 尾部:躯干部后面部分为尾部。二鱼体长度的测量 鲨类图片 鳐类图片 真骨鱼类图片1 鲨类全长:吻端到尾鳍末端体长:吻端到尾部最后一椎骨 头长:吻端到最后一鳃裂上躯干部长:最后一鳃裂到泻殖孔后缘尾部长:泻殖孔后缘到尾鳍末端吻长:吻端到眼前缘眼径:沿身体纵轴方向量出眼的直径眼后头长:自眼后缘至最后一鳃孔口前吻长:吻端到上颌前缘口长:上颌正中到口角的垂直距离体高:体最高处的高度背鳍长:背鳍前缘的长度背鳍高:背鳍上角到背鳍基的垂直高度尾柄高:臀鳍与尾鳍间最低处的高度尾鳍长:尾鳍前端到尾鳍末端的垂直三头部上各部分的划分 吻部:头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 眼径:眼的前后水平长度 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主鳃盖骨后缘 眼间距:两眼间的垂直距离 颊部:眼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 鳃盖膜:鳃盖骨后缘的皮褶 喉部:两鳃盖骨间的腹面 下颌联合:下颌左右齿骨在前方会合处 颏部:紧接在下颌联合后方 峡部:颏部与喉部之间要求:在一个放大的头部图片上,表明以上各部位且相邻区域以不同颜色表示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一.体轴头尾轴(主轴)-沿鱼体从头部到尾部的主轴背腹轴(纵轴)-贯穿身体背部到腹部的纵轴左右轴(横轴)-横贯鱼体左侧到右侧的横轴要求:在图片上讲到各轴是,以不同方向在图片上插入各轴二体型四种代表性体型1纺锤型: 图片(标有三轴) 图片(横切面) 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这种体型鱼特点:体梭形,游泳最迅速,多属中上层 如:金枪鱼、鱤鱼(图片最好是生活录像) 2侧扁型:图片(标有三轴) 图片(横切面) 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这种体型鱼特点:体侧扁而高,多属中下层鱼类如:鲳、马面魨、团头鲂(图片最好是生活录像)3平扁型:图片(标有三轴) 图片(横切面)头尾轴左右轴背腹轴这种体型鱼特点:体宽而扁平,多栖息于水底,不大活泼如:魟、鰩(图片最好是生活录像)个别生活在上层如:鰏鲼(图片最好是生活录像) 4棒型(鳗型):图片(标有三轴) 图片(横切面)头尾轴左右轴背腹轴这种体型鱼特点:体形似棍棒,多栖息于水底泥沙中,具有在沙石、泥土中穿洞的本领,能穴居,或躲藏于岩缝间如;鳗鲡、黄鳝、海鳗(图片最好是生活录像) 其它特殊体型:带型:带鱼箱型:箱魨类,体外被骨甲 球型:刺魨 (海马型:海马(头似马型)不对称型:比目鱼类 第三节 头部器官(外部)外部:口、眼、鼻、鳃盖内部:脑、内耳、鳃头部形态:圆形、方形、侧扁、平扁、箭型 T型(均有图片)图片 标出这些外部、内部器官后一一讲解一、吻 是头最前方的部分,有口和鼻吻的变异:特别延长 (图片 烟管鱼、颌针鱼、海马) 攻击的工具(图片 锯鲨) 最好做成动画 帮助铲掘泥沙、寻找食物(图片 鲟鱼) 弯曲成钩状 (图片 长吻鱼) 二、口其形状、位置和构造随食性不同而有很大变化1构造 圆口类:无上、下颌,口呈吸盘状, 多寄生生活 软、硬骨鱼类:上位口-多食浮生,如 鱇(有上、下颌) 端位口-多数鱼属此,行动一般较迅速,如金枪鱼 图片 下位口-多为中下层,以底栖生物为食,如 2口的特殊形状 宽咽鱼 墨头鱼 长吻鱼 图片 三、须辅助觅食的工具,上有味觉器官,有的还能发光(大口鱼)根据须着生位置可分:鼻须、颌须、颏须、吻须(图片)四、眼无泪腺、无眼睑脂眼睑:眼外面的一层透明的脂肪遮盖物 如 遮目鱼(图片)放大指出该结构位置:头两侧 头顶 日本鰧 (图片) 一侧 比目鱼特例:后肛鱼 杖尾鱼 四眼鱼 无眼 五.鼻 是味觉器官,与呼吸无关(肺鱼除外),多数长在眼前方,左右各有一鼻腔,外有鼻 瓣或隔膜将它分为前后两个鼻孔,一为进水、一为出水,但少数鱼仅一个鼻孔如凹鼻魨 内鼻孔 肺鱼 图片上指出鼻孔的位置,动态表明水在鼻孔中的流向六鳃裂与鳃孔 图片上指出鳃裂与鳃孔 特例说明黄鳝 第四节:鳍奇鳍:背鳍( D )臀鳍( A ) 尾鳍( C) 图片指出各鳍的位置偶鳍:胸鳍( P ) 腹鳍( V )一、鳍的构造角质鳍条-软骨鱼类特有,不分支、不分节 鳍条 分节、分支软条 分节、不分支 鳞质鳍条 硬棘 不分节、不分节二.鳍的形态、功能1背鳍 维持身体直立、平衡的器官,位于体背中央举例 背鳍一个 :长(鲽、鳎、乌鳢) 、中(鲢) 、短(鲶) 背鳍二个 :鲈、鲻 背鳍三个 :鳕 小鳍:由单枚鳍条组成,存在于背鳍、臀鳍后方 如:鲐、蓝点马鲛 脂鳍:由脂肪组织构成的肉质状的突起,无鳍条,位于背鳍后方 如:长吻鮠、龙头鱼背鳍的变异 鮣、鮟鱇(以上均有图片,点击相应部位,有局部放大图) 2臀鳍 维持身体直立、平衡 ,一般一个,鳕鱼二个(图片),有的无( ) 变异:热带观赏鱼(鳉鱼类),雄鱼臀鳍前几根鳍条特化为复杂的交配器(图片, 点击后放大说明)3尾鳍 帮助鱼体维持、掌握方向、左右摇摆时,帮助鱼体向前推进 尾鳍形状 截形、圆形、新月形 图片( ),(鼠标所指,出现该图说明) 特例:海马、翻车鲀、弹 鱼 图片( ),(鼠标所指,出现该图说明)4胸鳍 使身体前进和控制方向 软骨鱼类:胸鳍大,(图片说明它的位置) 变异:头鳍、吻鳍 (动态说明它们形成的过程) 硬骨鱼类:胸鳍小,行动缓慢的鱼,胸鳍阔、宽,可用来划水 ( 图片) 快速游泳的鱼,胸鳍长,呈镰刀状 变异:飞鱼、豹魴鮄、弹涂鱼、马鲅、红娘鱼 5腹鳍 起次要的辅助作用,位置有很大不同,是分类的重要特征 ( 图片说明其不同位置,并说明软骨、硬骨鱼类的差异) 变异:爬岩鳅等的腹鳍吸盘状(图片) 软骨鱼类雄鱼腹鳍内侧有一交配器(图片) 鳍的作用:平衡D、 A、 C、 V 推进P的划浆、C的橹 转向、减速P鳍式:用阿拉伯数字代表软条,罗马数字代表硬棘,两背鳍之间用逗号隔开, 表示范围用”,软条与硬棘之间用”“ 如 大黄鱼 D-,-3134 鲤 D 3-1522(3,1522) (图片上实例解说)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一节 皮肤鱼类的皮肤(skin)由“表皮”、“真皮”构成一.表皮(epidermis) 1.生发层(germinal layer):仅一层细胞,细胞圆柱形 2.腺层(glandular layer):有许多单细胞腺(unicellular gland),包括杯状细胞(goblet cell)、颗粒细胞(granular cell)、浆液细胞(serous cell)、棒状细胞(club cell)、线细胞(thread cell)等。特点:没有血管,生发层的营养靠真皮的血管供给,而表皮其它细胞的营养靠渗透扩散作用通过介于细胞之间的细胞基质来传递。 没有角质层,一些雄性个体如鲤科鱼在生殖季节,由于生殖腺的刺激,在头部、鳍上的表皮角质化,形成珠星(pearl organ),生殖完毕,即消失。 由外胚层发生 有许多腺细胞,位于表皮内。二、真皮(dermis)紧接在表皮层内,主要有外膜层(membrana externus)、疏松层(stratum spongiosum)、致密层(stratum compactum)三层外膜层:很薄,紧贴表皮下方,为结缔组织疏松层:结缔组织纤维排列疏松,呈海绵状,有平滑肌细胞、神经纤维和色素细胞致密层:位于疏松层下方,以胶原纤维为主,纤维呈束状,排列紧密。特点:富有血管和神经末梢 富含纤维结缔组织 由中胚层发生(图片 要求讲解某一结构是在图上以不同标记标出)三、腺体 粘液腺+毒腺1 粘液腺 由上皮细胞衍生而成,有杯状细胞、浆液细胞、棒状细胞 (图片 指出各细胞的形态构造) 杯状细胞:是常见的腺细胞,释放粘液物质,绝大多数鱼类均有。 浆液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细胞膜特别厚,细胞质少 棒状细胞:圆形或妥圆形,鲤形目鱼的棒状细胞分泌一种碟呤的物质,有引起警戒作用,又称警戒物细胞。 粘液的作用:润滑身体,减少阻力,加快游泳速度 保护鱼体免受寄生虫及其他物体的侵袭 协助调节鱼体的渗透压 警戒作用2 毒腺(venomous glands) 是表皮的衍生物,隐藏在鳍棘下面或旁边,毒腺通过棘上的沟或管子,将毒汁注射到其它生物 体中 (图片 指出毒腺的位置,放大鳍棘上的沟或管子) 作用:自卫、攻击 如 鬼鲉(图片) 第二节 鳞片鳞片(scale)是由皮肤形成的,有 盾鳞、硬鳞、骨鳞三种形式,不同鳞片的起源有所不同,其主要作用是保护鱼体,多数鱼类有鳞片,少数种类如:鲶、鳗等没有鳞片或不发达,鳞片的被覆程度与粘液分泌的多寡正好成反比。一盾鳞(placoid scale) 软骨鱼类特有,由表皮、真皮发生而成 构造 鳞棘:露在体表,包括釉质(enameloid)、齿质(dentine)、髓腔(pulp cavity) 等,髓腔内有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有一小孔与真皮相通。 基板(basal plate):插入皮肤内的部分。 ( 图片 外形、横切、以动态鳞片将基板插入皮肤)二硬鳞(ganoid scale) 存在于一小部分硬骨鱼类中,由真皮发生,它的特点是多数具硬鳞片,原始类别的硬鳞以关节突或凹而相嵌接,进而向复瓦状发展。 三种型式:标准式(ganoid)、科司美式(cosmoid ganoid)、雀鳝式(garganoid)三骨鳞(bony scale) 由真皮形成,根据其露出体外部分有无棘刺,可分 园鳞(cycloid scale)(后缘光滑无刺)、栉鳞(ctenoid scale)(后缘有刺),高等鱼类多被栉鳞 (图片 动态标记栉刺) 表面构造:上侧区、下侧区、基区、顶区、鳞嵴(scale ridges)、鳞焦(scale focus)、鳞沟(scale grooves)、年轮 鲤鱼鳞片上动态逐一指出以上结构 骨鳞横切 上层脆而薄-骨质 下层柔软-纤维组织 ( 横切图片上指出上层和下层) (其它骨鳞图片:鲥、鲈、鳕)四、鳞式鳞式是记录鳞片数目的格式。侧线鳞(lateral-line scale):鱼类体侧中央有一列(少数二列、三列)鳞片被侧线管穿过,它从头后延伸到尾部中央,被侧线穿过的鳞片为侧线鳞。 5(D) 鲤:3032- 6A(V) (鲤鱼图片 在图片上动态指出侧线鳞数、侧线上鳞、侧线下鳞数) 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发光器一色素细胞:鱼类有着鲜艳的色彩,特别是热带珊瑚礁鱼类更加灿烂夺目,这些艳丽的色彩是由体表各种色素细胞所形成,它分布于真皮的疏松层上方和致密层下方,主要有“黑色素细胞(melanophore)、黄色素细胞(xanthophore)、红色素细胞(erythrophore)”反光体(虹彩细胞iridocyte)是一种具有反光作用的色素结晶物。 (彩图上指出各细胞) 体色与环境的关系: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 三个实例的生活录象或照片)二发光器(luminescent organ)鱼类发光有二种形式 由皮肤衍生而成的发光器与发光细菌共生而发光具有发光器的种类约有二、三百种,大多生活在深海,少数在近海,其形状因种类而异,多的如光瞻鱼体每侧有350个,它仅在繁殖期发光,有的仅眼下有一大发光器。发光器的作用有:(1) 有些长在背鳍鳍条或须上的与诱饵有关(2) 大多数鱼的发光是属于防御性的,如尾部发光器的突然发光,会迷惑追逐者。(3) 有些鱼的发光器长在头部、眼下或头腹面,可能与照明有关。(4) 另外深海中一些鱼发光器的不同排列方式和发光的色泽不同,被认为是识别同类的标志。 第三章 骨骼系统骨骼的发生 骨骼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叶组织,包括外骨骼和内骨骼。外骨骼(endoskeleton):处于肌肉外的鳞片、鳍条等内骨骼(exoskeleton):处于肌肉内的骨骼骨骼系统主要指内骨骼,起支持身体和保护内脏的作用,同时配合附着在外的肌肉,产生各种运动。 1软骨化骨(os cartilaginea): 膜骨期-软骨期-骨化期 2膜骨(os membranaceum):膜骨期-骨化期 膜骨期:游离的间叶细胞形成膜质状间叶组织,有些骨骼的一部分或全部始终停留在这 一时期(如 肌隔 永远保持膜质状态) 软骨期:生骨区产生软骨细胞,它侵入膜质构造内形成软骨(软骨鱼纲的鱼终生停留在 此期) 骨化期:硬骨细胞侵入软骨区,经过骨化作用,替代了软骨,形成硬骨 软骨化骨:经过以上三个完整阶段形成的硬骨 膜骨:处于膜质期的间叶组织,由于硬骨细胞的作用,直接骨化而形成的硬骨骨骼的分类(按着生位置分)中轴骨骼(axial skeleton)头骨、脊椎、肋骨附肢骨骼(appendicular skeleton)支鳍骨、肩带、腰带 第一节 主轴骨骼一头骨(skull) 脑颅+咽颅 鱼P42图32 动态将两部分的拆、合1 脑颅(neurocranium) 脑颅是头骨的上面部分,包藏着脑、视、听、嗅等感觉器官软骨鱼类脑颅图片 比P64图39、10 硬骨鱼类脑颅图片 比P78图325、26 咽颅(splachnocranium) 咽颅是头骨的下面部分,包藏口咽腔、食道、颌、舌、鳃弓等构造分颌弓、舌弓、鳃弓三个部分颌弓(mandibular arch)是由支持上、下颌的骨骼组成舌弓(hyoid arch)是由舌及其相关的骨骼组成鳃弓(branchial arch)是由支持鳃丝的骨骼组成二脊椎(vertebral column)由许多脊椎骨串连成一条长长的脊椎、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包括躯椎和尾椎。硬骨鱼类:脊椎全已骨化,髓弓前后有关节突包括躯椎、尾椎软骨鱼类:脊椎全为软骨,椎体常有钙质沉淀起加固作用,各种鱼钙化情况不一,有单环、多环、星椎鱼图3-16 枕骨大孔之下的小孔韦伯氏器鳔韦伯氏器(Weber,s organ):鲤形目的第一、第二、第三椎体两侧有4块小骨,是由脊椎的某些部分变异而成,4块小骨分别称为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三脚骨,三脚骨后方尖端与鳔壁紧密相接触,带状骨和舶状骨紧贴于枕骨大孔之下的一对小孔,外面和内耳的围淋巴腔相连,借此与内淋巴窦发生联系。三.肋骨和肌间骨1 肋骨(rib)最先在有颌鱼类中出现,分为两类: 背肋:亦称上肋,发生在肌隔与水平隔膜相切的地方,也称肌间肋; 腹肋:发生于肌隔与腹膜相切的地方。鱼 54页 图3-20要求:讲背肋时(或腹肋),背肋闪动或以移动方式插入,整个图片最好能插入到鱼体内。2 肋间骨(intermuscular bone):真骨鱼体中有一类纤细如针芒的骨骼,长在体两侧,按节排列的肌隔中,俗称肌间刺,在低等鱼类如鲱、鲤形目中肌间骨很多,它的数目形状在各种鱼中是不同的,随着鱼类的演化,肌肉中的细刺越来越多,有的完全没有。鱼54页 图3-21 第二节附肢骨骼鱼类的附肢骨骼(appendicular skeleton)也和别的高等动物一样,有支持偶鳍的带骨和支持鳍条的支鳍骨,支持胸鳍的带骨称肩带(pectoral girdle),支持腹鳍的骨骼称为腰带(pelvic girdle)。附肢骨骼可分为“奇鳍支鳍骨”和“偶鳍支鳍骨”一.奇鳍支鳍骨1D、A的支鳍骨(ptergiophore) 软骨鱼类的支鳍骨为三列辐状软骨(棍状软骨),其外为角质鳍条,鳍条数目大大超过支鳍骨。 硬骨鱼类的支鳍骨是每一鳍条下有1-3节支鳍骨,分别为末节、中节、基节,高等鱼类的3节逐渐减少,一般基节总是保留的。鳍条数目和支鳍骨数目一致,即1根支鳍骨支持1根鳍条。2尾鳍的支鳍骨 它的结构比较复杂,这与尾鳍在鱼的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有关。 尾鳍依椎骨末端位置及尾鳍分叶对称与否而分三种类型(1) 原型尾:椎骨的末端平直地进入尾鳍中央,将其分为完全相同的上、下两叶,内、外都对称,圆口类多属此类,其它仅见于胚胎阶段。(2) 歪型尾:尾鳍外形上不对称,上叶狭小、下叶发达,内部脊椎骨向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内部亦不对称。鲨、鳐、寻、鲟类等属之。(3) 正型尾:尾鳍外形是基本对称的,内部脊椎骨最后几块愈合成一片翘向后上方,称为棒状骨(尾干骨)(4) 矛型尾:尾鳍具中央叶,呈矛型,外表与内部都对称。二.偶鳍支鳍骨、带骨偶鳍有支鳍骨,还有支持支鳍骨的带骨,胸鳍的带骨称肩带,腹鳍带骨称腰带1 胸鳍支鳍骨及带骨软骨鱼类 支鳍骨:由3块鳍基骨及3行辐状软骨组成 肩带 : 呈“U”形,位于咽颅后方,背侧为肩胛部,腹面为乌喙部 逐级支持:肩带(支持)支鳍骨(支持)鳍条硬骨鱼类 支鳍骨:不超过5块 肩带 :初级肩带-肩胛骨、乌喙骨(中乌喙骨) 次及肩带-上匙骨、匙骨、后匙骨 出现越级支持:肩带(支持)鳍条 2 腹鳍的支鳍骨及腰带软骨鱼类 支鳍骨:2块鳍基骨+2行辐状软骨组成,数目比胸鳍的减少了 腰带 :“一”字形鳍脚(pterygopodium):雄性个体的后鳍骨演变为交配器官硬骨鱼类 支鳍骨:多只有1块 腰带 :一块无名骨 第四章 肌肉系统引言在鱼类的生活过程中,一刻不停地运动着,它们的游泳、摄食、呼吸、繁殖等活动,都是通过较大范围的组织器官的运动来进行的,而产生各种动作的基础就是肌肉,一条鲤鱼就有三百多条。肌肉的基本单位是肌肉细胞,通常长形,成纤维状,又称肌肉纤维。第一节 肌肉的类别一平滑肌(smooth muscle):分布于消化管、血管、尿殖器官等管璧特点:收缩缓慢、宽息也较缓和,不受意志支配-非随意肌二心脏肌(cardiac muscle):分布于心脏特点:收缩缓慢,宽息期长,并且持久,有节律性-非随意肌二横纹肌(skeleton muscle):取系骨骼,又称骨骼肌特点:不耐久、收缩急促、宽息也快-随意肌图 动画演示各肌肉的收缩与宽息 根据分布,横纹肌可分为 鳃节肌-支配口、鳃盖、鳃弓等运动的肌肉 横纹肌 附肢肌肉:奇鳍肌、偶鳍肌 体节肌 中轴肌 躯干肌肉-轴上肌、轴下肌、棱肌 头部肌肉-舌下肌肉、眼球肌肉 第二节 肌肉的结构一体节肌(somatic musculature) (一)中轴肌1 躯干部肌肉:占肌肉的最大部分,从头后到尾基两侧,整个体侧肌肉称为大侧肌,大侧肌在体侧中央有水平隔膜(horizontal septum),它将肌肉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即轴上肌(m.epaxialis)和轴下肌(m.hypaxialis)。大侧肌由许多倒“W”的肌节组成,各肌节之间有结缔组织的肌隔(myosepta)把它们隔开。 肌节:2个后圆锥、2个前圆锥、水平肌隔 (图)(1) 大侧肌(m.axialis) 红肌(red muscle):位于水平膈上、下附近,颜色暗红,富含血管及脂肪。 特点是能作持久的运动,耐力强,游泳活泼,大洋洄游性鱼类的红肌发达 ,如金枪鱼(图片 说明文字-金枪鱼的大侧肌约占体重的3/4,依靠发达的红肌,1尾106cm的金枪鱼1小时可游44=84公里) 白肌(white muscle):颜色暗淡,占大侧肌的大部分,含脂肪少。 特点是能作急速的冲刺性动作,但不能持久运动,耐力差。如 鲢、鳙(2) 棱肌(carinate muscle) 背、腹正中央,鳍的前后方成对的纵行、细长的肌肉上棱肌(supracarinate muscle)-背鳍引肌、背鳍说机缩肌下棱肌(infracarinates muscle)-腹鳍引肌、腹鳍缩肌(臀鳍引肌)、 臀 鳍缩肌(图片 在图片上指出各肌肉相应的位置)2 头部肌肉(1) 舌下肌肉:头后腹面的胸舌骨肌,由躯干部肌肉分化而来、组成复杂(2) 眼球肌肉:上、下斜肌,上、下直肌,内、外直肌共6条,第一肌节演变成上直、下直、内直及下斜肌,由第对脑神经-动眼神经支配;第二肌节演变成上斜肌,由第对脑神经(滑车神经)支配;第三肌节演变成外直肌,由第对脑神经(外展神经)支配。(二)附肢肌肉:包括奇鳍肌肉、偶鳍肌肉,由大侧肌分化而来1 奇鳍肌肉 浅层:背鳍(臀鳍) 背鳍(臀鳍)肌肉 深层:背鳍(臀鳍) 偶鳍肌肉:腹鳍、胸鳍肌肉,组成比较复杂,有浅层、深层 鳃节肌 与口、鳃盖、鳃弓等构造运动有关的肌肉 口 闭口-下颌收肌、咬肌张口-腭弓提肌、腭弓收肌 张开-鳃盖开肌 鳃盖 关闭-鳃盖收肌、鳃条骨舌肌 提取-鳃盖提肌第三节 肌肉的变异-发电器官世界上具有发电器官的鱼类共有30余属,分别属于6目、11科,除电鳐、鳐、电瞻星鱼等分布于海水中外,其余生活在淡水中,我国仅产电鳐属、鳐属及中国团扇鳐属,国外主要分布在非洲、美洲鱼类的发电器官一般都是由肌肉变异而成,只有电鲇例外,它是由真皮腺体变异而成,位于皮下。(1) 尾部肌肉变异而成 如电鳗、鳐、中国团扇鳐(2) 由鳃肌变异而成 如电鳐(3) 由眼肌变异而成的 如电瞻星鱼图 指出各种发电器官的位置 第五章 消化系统鱼类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及消化腺两个部分组成,鱼类摄取的食物都要在消化管内进行消化和吸收。食物进入消化管后,经过消化液中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最简单的分子状态,然后由肠道吸收,蛋白质、糖类由渗透作用进入肠壁的血管内,被分解的脂肪类则由肠壁内的淋巴管所吸收,血管和淋巴管将营养物质传送到身体各部分。消化管的大部分都位于腹腔内。(图片 指出腹腔内的消化管) 第一节消化管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等,有些鱼的这些部分的分界不明显,可以根据组织切片观察其管壁结构、一定的腺体导管的入口来加以区别。一.口咽腔有齿、舌、鳃耙等构造1 齿:捕食工具,齿的形状、大小、分布、利钝等情况随种类而异,与食性有一定关系圆口纲七鳃鳗的齿呈黄色,锥形,由表皮细胞角质化而成,有作用齿、补充齿、齿芽。软骨鱼类齿由盾鳞演化而来,与盾鳞的构造相似,有正式齿、补充齿、脱落齿。硬骨鱼类有颌齿梨齿腭齿舌齿咽齿,咽齿是第五鳃弓角鳃骨特别扩大,其上着生的牙齿,鲤科鱼类特有。硬骨鱼类的牙齿形态很多,与其食性有密切关系,常见的有: 犬齿状齿:齿尖利,有的齿端具沟状缺刻,如狗鱼、海鳗、鳜鱼、带鱼、鮟鱅 圆锥状齿:齿细长而尖,如大麻哈鱼、鳕鱼等,以小鱼、无脊椎动物为食 臼状齿:齿大多呈臼状,如鲳鱼、青鱼、真鲷等,以螺、蚌及其它坚硬的食料为主,借臼状齿轧碎 门齿状齿:齿呈门齿状,如鲆鲷、四长棘鲷、东方豚、香鱼、宽层鳞豚,齿呈门齿状,籍以捕食固着于岩礁上的生物。2.舌鱼类的舌属于原始类型,位于口腔底部,一般无弹性,不能活动,肌肉不发达,仅仅是其舌骨外面上一层粘膜。舌大多前端游离,由于鳃下肌肉的作用,其前端稍可上下移动,也有些前端不游离。 一些鱼类的舌上有味觉细胞味蕾,但不如高等脊椎动物发达,而且除舌之外,口腔、触须及体侧表面都有一些味蕾分布。3.鳃耙咽部鳃弓的内侧面上生长着一种滤食器,就是鳃耙,每一鳃弓上排成内外两列,其中以第一鳃弓外鳃耙最发达。多数鱼类在鳃耙的顶端,鳃弓的前缘分布有味蕾,因此鳃耙除了过滤食物外,还有味觉作用,同时还有保护鳃丝的作用。鱼的鳃耙与食性相关:1 浮游生物食性:多半多而致密,如鲢、鳙(链接鲢、鳙的鳃耙图片,在图片上指出咽上器官,图片下有说明文字)2 肉食性鱼类的鳃耙短而稀,如带鱼 鳃耙的数目在分类上有时作为主要标志之一,一般以第一鳃弓的外鳃耙进行统计,由上鳃耙(咽鳃骨,上鳃骨)+下鳃耙(角、下鳃骨),如大黄鱼,8-11+16-21。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口、齿、鳃耙是鱼类取食的重要器官,由于各种鱼的食性不同,它的构造也有很大差异,大致可以分出以下几种类型: 捕捉型:口较大,牙锐利且坚硬,除了颌齿之外,梨骨、腭骨等部位都可能有齿,鳃耙短而稀,并不起主要的滤食作用,起着保护鳃的作用,凶猛鱼类如乌鳢等属之。 吸盘型:无上下颌,口几成圆的吸盘形,有许多角质齿,舌上都有齿,较尖刻,可舐括其他生物的皮肉,无鳃耙,营半寄生生活,如盲鳗、七鳃鳗属之。 吸吮型:吻部带延长呈管状,口小,牙齿不发达,鳃耙不发达,通常以小的生物为食物,如底栖无脊椎动物、浮游甲壳动物等,如烟管鱼、海龙、海马等。 研磨型:口中等大小,牙齿坚硬,常呈板状或臼齿状,鳃耙中大,通常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食,如青鱼、真鲷。 食浮游生物型:口一般中大或较大,齿细小或无齿,鳃耙特长而密,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如鲢、鳙、姥鲨等。 其它类型四食道鱼类的食道一般短而宽,壁比较厚,食道由三层结构组成。 粘膜层(最内层):食道内壁有许多纵列粘膜褶,吞咽食物,扩大食道的容积。 肌肉层:食道的肌肉相当发达,由二层横纹肌组成,内纵外环,食道上还有味蕾,世道与胃交界处有括约肌。 浆膜层:最外层 鲳鱼的食道呈球状,肌肉壁特别厚,粘膜层有许多乳头状突起,河豚的食道有一特殊的构造气囊,遇险时,可吸入空气,使腹部膨大,立即浮向水面而逃走。五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近食道的部分分为贲门部。近肠的部分为幽门部,胃体盲囊状,少数鱼类无胃,如鲤科、qiang科、海龙科等。圆口类无胃,软骨鱼类胃发达,多数无盲囊部,全头亚纲无胃,真骨鱼类的胃大致可分为五大类: I型:呈圆筒状,不弯曲,无盲囊部,如银鱼、烟管鱼、屯型目等。 U型:盲囊部也不十分明显,胃呈U,如斑几 V型:胃弯曲呈 V形,胃囊部也不发达,如大麻哈鱼、香鱼等。 Y型:胃囊部特别明显,胃的三部分分界明显,如鳗鲡、提鱼等。 型:是 Y型的进一步发展,盲囊部特别延长,幽门部比较小,如鳕鱼、蛇鲻、鲳鱼等。I型胃容量最小,Y及型容量大,盲囊部可以膨大。胃的大小与食性,特别与食物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凡是吞噬大型的食物或一次消耗大量食饵的鱼,其胃一般较膨大,如海鲂及安康的胃特别大; 海水鱼类中的斑几和鲻鱼的胃也比较特殊,它们多以浮游生物或有机碎屑、硅藻等为食,胃肌肉壁特别厚,颇似砂囊,适于研磨和压碎食物。斑几、鲻鱼、海鲂、安康外形、胃型 胃分四层:由内向外粘膜下层、粘膜层、肌肉层、浆膜层粘膜层的褶皱形状因种而异,粘膜层有胃腺,分泌蛋白酶;肌肉层由外纵肌和内环肌组成,胃与食道及肠的分界处有括约肌。六肠2 肠 小肠十二指肠-壁内无突起,管径较细,有胰管通入 软骨鱼类肠 洄肠-内有螺旋瓣(螺旋型、画卷型) 大肠 结肠:后有一突出的直肠腺 直肠: 螺旋瓣:是由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向管腔突出而成,它的作用是增加吸收面 积,它的形态可分为“螺旋型”、“画卷型” 直肠腺:有分泌粘液和排盐作用,直肠腺后为直肠。 真骨鱼类肠分“小肠”、“大肠”肠的长度与食性有密切关系: 肉食性鱼类的肠比较短,直管状或弯曲很少; 草食性鱼类的肠特别长; 杂食性鱼类的肠介于以上两者之间。3 幽门盲囊(幽门垂)许多硬骨鱼类在肠开始处的许多盲囊状突起,称幽门盲囊,它对肠子扩大吸收面积有作用,同时能分泌肠壁其他部分那样的分泌物,各种鱼的幽门盲囊数目不同,少则只有一个(玉筋鱼),多的可达1000个左右(脂眼鲱),排列方式亦不同。 第二节 消化腺鱼类的消化腺有胃腺、肝脏及胰脏。一. 胃腺有胃鱼类都有胃腺,呈单盲囊状构造,埋在胃壁内,开口于胃腔粘膜表面,少数鱼类无胃腺。二.肝脏是鱼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一般呈褐色,位于体腔前端且在心腹隔膜后方,肝脏的大小、形状及颜色因种而异,其形状一般与体形有关。大多数鱼类的肝脏分为两叶,但也有不分叶或分为三叶、多叶的;有些鲤科鱼类的肝脏分散无固定形状,弥散在肠系膜上,并与胰脏混杂在一起,称为“肝胰脏”。肝脏的构成: 肝细胞 分泌 胆汁肝脏肝小叶肝细胞索 胆细管输送胆汁胆管胆囊输胆管肠道 胆汁的作用: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分解解毒作用,把有害及无用的东西通过胆管送到肠排出体外贮藏糖元,维持体内糖元的平衡三、胰脏是一个重要的腺体,有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为胰脏的主要部分,分泌消化酶,为消化腺内分泌部:胰岛或兰氏岛,多散布在分泌部与的组织之间,分泌胰岛素。外分泌部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及麦芽糖酶,能消化蛋白质、脂肪及糖类,消化酶通过胰管进入肠的前端,胰消化酶需在碱性条件下发挥作用,而肠道内经常是维持碱性的;内分泌部分泌激素,调节血糖的平衡。第六章 呼吸运动 有机体在进行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来自于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由血管输送到各组织细胞之间,在组织内经过氧化作用,将能量释放出来,如果动物体各组织不进行氧化,就不能长久地生存,而呼吸器官的任务就是执行血液和外界气体的交换,从外界吸取足够的氧供物质氧化,同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鱼类是在水中进行呼吸的,它的呼吸器官是鳃。鱼类的呼吸器官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 具有十分丰富的血管;2 介于血液与外界呼吸媒介物质的壁膜必须极薄,使氧气能迅速通过薄膜;3 要有一个正当的“机械装置”,使水持续不断通过鳃。第一节 鳃一.真鳃1.鳃的发生胚胎时期咽部后端两侧的内胚层发出一些向外突出的鳃笼(鳃囊),同时正对鳃笼的外胚层向内凹入形成鳃沟内外穿透形成鳃裂,前后鳃裂以鳃间隔分开,鳃间隔是由内、中、外胚层发生,鳃间隔基部长有鳃弓,两侧长出鳃丝,鳃丝起源与外胚层(圆口类鳃丝起源于外胚层)。鱼类的鳃裂是顺次成对,由前向后排列,开裂于咽腔的为内鳃裂,开裂于体外的外鳃裂。板鳃类一般有五对鳃裂,少数六对或七对,为外鳃裂,共有9个半鳃;硬骨鱼类多为五对,为内鳃裂,且都有发达的鳃盖,由骨片支持,鳃盖以1个孔口-鳃孔开口于体外,鳃盖内方的大腔称鳃腔,鳃裂开口于此,鳃间隔不发达或几乎消失,骨质或软骨质的鳃条(gill ray )支持着每一鳃丝。真骨鱼类一般有4个全鳃,无舌弓半鳃,第5鳃弓上也无鳃。2.鳃的构造 每1全鳃由2个半鳃组成,每个半鳃又由许多鳃小片组成,相邻两鳃丝上的鳃小片紧相嵌合。鳃小片是气体交换的地方,每一鳃小片只有2层细胞,两层中间为微血管,其壁很薄;在鳃丝的基部外侧有一些执行氯离子运转的泌氯细胞,对渗透压的调节起着作用,盐度低的环境起吸盐作用,在盐度高的环境起泌盐作用。3. 鳃上的血管分布腹侧主动脉入鳃动脉 入鳃丝动脉入鳃小片动脉微血管网出鳃小片动脉出鳃丝动脉出鳃动脉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二、外鳃(External)根据胚层来源的性质外鳃可分为:内胚层性外鳃:起源于内胚层,同圆口类鳃,多见于板鳃类胎儿,是一种丝状物, 从各个鳃裂中伸出,甚至喷水孔中也有,很细长,可行呼吸与吸 收养料的功能外胚层性外鳃:起源于外胚层,与皮肤同源,是皮肤的突出物,具有呼吸功能多 见于肺鱼类(澳洲肺鱼除外)和多鳍鱼类,真骨鱼类中仅侠虎鱼 科中有1种存在。比202页 图6-11三、伪鳃(Pseudobranch) 颌弓与舌弓之间的鳃裂,其前壁长着1个细小的半鳃,称为喷水孔型,它没有呼吸的功能,所以又称伪鳃,其外的小孔称为喷水孔,伪鳃多见于板鳃类和鲟鳇鱼类。第二节 呼吸运动一.呼吸运动主要指多数硬骨鱼类的呼吸运动,呼吸运动依靠口和鳃盖进行,有两对呼吸瓣和两个唧筒。吸水时:口张开,口腔瓣倒向内侧,口腔对外界产生负压,水流进入口,同时鳃盖膜紧贴体壁,鳃盖则向外扩张,形成鳃腔吸引唧筒,水由外界流入口咽腔;出水时:口关闭,口底上升,增高口咽腔的压力,水就通过鳃而进入鳃腔,并且迫使鳃盖膜打开,使水由鳃孔流出体外,这时口腔起加压唧筒作用。多数硬骨鱼类借此双重唧筒作用,使水不断流经鳃,而相邻鳃丝上的鳃小片相互嵌合,这就水可以充分与鳃接触。二、几种特殊的呼吸方法 急流山溪中的鱼类:居住在急流山溪中的某些鱼类,身体非常扁平,吸着在水底石头上,口一直张着,水流不断从口流进,从鳃孔流出,口咽腔和鳃盖只是起着微弱的唧筒作用。 鳐类生活在海底,它的口和鳃裂位于头的腹面,喷水孔很大,位于头的背面。游泳时用普通方法呼吸,但停在水底时,则改用喷水孔进水,由鳃裂排出。如果静伏海底时用口吸水,就会把泥沙一并吸进,有损伤鳃小片的危险。第三节 辅助呼吸器官少数鱼类可以暂时离开水生活,或者在含氧很少的水中直接呼吸空气,或者在水中利用其他器官构造进行气体交换,这些适应特殊方式的呼吸器官,称为辅助呼吸器官(accessory respiratory organs),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湖南省邵东县第三中学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丘北县第二中学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临沭一中2025届数学高一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林芝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二中2025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东清远市2025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甘肃省靖远第四中数学高三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阜阳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贵州省贵阳市德为教育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达芬奇-完整精讲版课件
- 标准QZY 0017 S-2022 魔芋豆腐制作规范
- 《美容药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滚动练习2
- 人民武装部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
- 学校危房拆除申请书
-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精品课件
- 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查房
- 五四制青岛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蘑菇和木耳》课件(定稿)
- 2019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及2020年税务咨询等服务招标文件【模板】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三):两种分法的对比》教案(校级公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