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524).doc_第1页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524).doc_第2页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524).doc_第3页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524).doc_第4页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52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1、做毛笔的笔尖一般用的是什么材料?()A、狼毛B、老鼠毛C、猪毛D、黄鼠狼毛2、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弟子规B、三字经C、千字文D、论语3、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么它是由谁提出的()A、孔子B、孟子C、朱熹D、董仲舒4、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赖,本乎人情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5、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请问诗中“姑苏城”指的是下列哪座城市()A、无锡B、杭州C、绍兴D、苏州6、“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塑造了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A、热爱家乡的形象B、有崇高理想的形象C、有志报国的英雄形象7、中国传统戏曲特别重视化妆,其中“变脸”最初是一种:()A、情绪化妆B、美化化妆C、性格化妆D、面具化妆8、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9、成语“破釜沉舟”中的“釜”是什么东西?()A、炊具B、打铁用具C、耕具D、木工活用具10、“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1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提出修身养德的基本要求,这句话出自()A、诸葛亮B、孔子C、欧阳修D、孟子12、下列语句中出自史记的是()A、吾日三省吾身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一言以蔽之D、士不可不弘毅13、“拔山举鼎”说的是那个历史人物事迹?()A、项羽B、刘邦C、秦始皇D、樊哙14、郭子仪是哪个朝代著名的军事家?()A、汉朝B、宋朝(C)隋朝(D)唐朝15、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A、半小时B、一小时C、两小时D、三小时16、“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A、口、眼、手B、心、眼、手C、心、眼、口1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强调的是君子应该好学,下列不是孔子所认为的好学者是?()A、安贫乐道B、多做少说C、以他人为镜来改正、修养自己D、乐以忘忧1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19、“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哪位诗人写的?()A、柳永B、柳宗元C、李商隐D、王之涣20、“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出自()。A、程颐B、孔子C、程顾D、朱熹21、孔子非常喜欢()甚至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A、“诗”B、“书”C、“易”D、“乐”22、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一门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审言杜甫杜牧23、“诗仙”、“诗圣”分别是指?()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白、柳永D、白居易、李白24、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25、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C、玉玺D、宫殿的墙壁26、古人说“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上午几时到几时?()A、四时到六时B、五时到七时C、六时到八时D、七时到九时27、岑参与()并称为“高岑”A、高适B、高鼎C、高柴D、高鹗28、“杏林”指代的是:()A、教育界B、医学界C、戏曲界D、相声界29、“仁者无敌于天下。”出自()A、孔子B、孟子C、大学D、庄子30、李白是受了()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A、父亲B、老婆婆C、老爷爷3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哪国人。()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32、“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出自(),A、三字经B、孝经C、弟子规D、千字文33、出色的文人总是得到盛誉,我们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为“诗仙”,欧阳修为“文圣”,那么请问,下面哪位人物被称为“诗家夫子”:()A、苏轼B、王昌龄C、陆游D、李商隐34、“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时期。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马家窑文化D、红山文化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游山西村B、乡村四月C、天净沙秋思D、已亥杂诗36、史记的作者是()A、司马迁B、班固C、屈原D、司马昭37、“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38、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