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实施惩戒教育的探讨.doc_第1页
关于小学生实施惩戒教育的探讨.doc_第2页
关于小学生实施惩戒教育的探讨.doc_第3页
关于小学生实施惩戒教育的探讨.doc_第4页
关于小学生实施惩戒教育的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做教育开学培训有感本学期开学前,学校的几位领导从不同的层面和领域对全校老师进行了培训。培训的角度之新,内容之精彩,让人记忆犹新。听完之后有几点感触与各位同仁分享一下。一、对学生惩罚与惩戒教育的思考兰主任在关于学生习惯培养的培训中谈到了“对学生的惩罚与惩戒教育。”以前我也看过一篇题为对学生的适当惩戒教育少不了的文章。说到惩戒,许多人就会联想到体罚,甚至将惩戒与体罚混为一谈,其实,惩戒和体罚是两个不同概念。“惩戒”是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言行采取强制性的纠正行为,进而避免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地,从而促进合乎规范的行为的产生和巩固。因此“教育惩戒”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原则而进行的强制性教育活动。而体罚,是给学生身体造成痛苦和伤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但惩戒中的痛苦是让学生幡然醒悟后的痛苦,是发自内心的;而体罚中的痛苦大都是老师施加给学生的,是外在的。效果上,惩戒能使学生最终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体罚虽然也能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改正错误,但学生往往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违规行为。现在一直强调老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想这里所说的“体罚”就是“惩罚。”可是教师越来越难做、学生越来越难教,这是目前中小学老师的普遍感慨。教师一方面要面对越来越大胆调皮、越来越难以管束的学生,另一方面要面对各种惩戒学生的“禁令”和社会舆论的苛责,这使得老师们经常陷入左右为难、束手无策的境地。 体罚学生的确不应该,但必要的惩戒也不可缺少。有教育家说过,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着它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赏识教育”成为主流,而对“教育惩戒”都是避而远之。但是否“教育惩戒”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了。当前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令我们不得深入思考如何合理实施“教育惩戒”,让其发挥它应有的功用。二、努力转变教书匠的角色还记得踏上工作岗位时我的目标是:“所教的班级学生成绩要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这样才对得起所教的学生、对得起家长,这样才是一位好教师。”于是就朝着这样的目标孜孜不倦的努力着,在阅读一份教育报时,我看到了一位堪称教育家的老师说的这样一句话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如果只从考试的角度组织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真正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则对不起终生为业的教育。这样的教师至多只能算是一名优秀的教书匠。”我茫然了,那怎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怎样的教学才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呢?上学期我在网上阅读了郑洁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里作者用清晰的笔触将社会转型期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一指出来。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做教师,就是做学问,而不是成为一名教书匠。”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的价值。杨丽娟老师关于音乐教学的培训,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她在培训中说道“音乐课不等同于唱歌课”,必要的音乐知识的渗透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可是看看很多成年人,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也都开设了音乐课,但我们还是乐盲。如果我们从小接受的音乐课是像杨丽娟老师上的这样的音乐课,我想我们会有一点音乐造诣的。三、让爱心成就教育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当学生离开校园后,再与他们谈心交流时,在他的记忆深处不是你教给他的一个解题方法、一篇课文,恰恰是你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的抚摸。王彩琴老师关于教育是爱的艺术的讲座,让我们感悟到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当然,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你并不缺少爱,缺少感情。但是,你是否原意为别人花费你心中的爱,你心中的感情?你能象爱自己的家一样去爱学校吗?你能象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每一个学生吗?“一个真正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刻的,不只关注今天,更关注其明天;不只关注其智力,更关注其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关注其创造。实施“惩戒教育”的原则(一):必然性原则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心理普遍比较脆弱,难以承受挫折和压力。许多学生只听得进表扬,听不进批评;只能接受成功,接受不了失败;喜欢顺境,而面对逆境则束手无策。这与我们教育中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辅导与教育有重要关系。事实上,如果一个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破坏公物、扰乱课堂纪律,老师只会对此进行一番无关痛痒的说教就了事的话,那么就会让学生的心理变得愈加脆弱,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小学生大多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且模仿性较强,如果教师对这些不良行为置之不理。放弃惩戒权的话,就容易使犯错的学生丧失犯错之后的羞耻感,而且让其他学生失去对规则的敬畏感,甚至模仿错误行为,学生犯错的倾向性更大。学生具有可塑性,特别是小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去呵护,同时也需要我们对他们“修枝去杈”,在学生的错误面前,一味地姑息和软弱才是教育的一种巨大的失败。我们的小学教育不止是在“和风细雨”中进行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必要的惩戒教育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二):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原则平等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每一个学生。“惩戒教育”就应该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人论事。因此必然将学生的违规行为和违规的学生区分开来。教育惩戒只是针对学生的的相应违规行为而进行的教育性惩罚。有的老师惩戒是针对学生,而不是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成绩好的学生犯一点错误,老师认为可以理解,并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言,而小事化大,不可饶恕,这种惩戒,容易使教育走向偏袒,往往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从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人的内心应该是需要关爱,渴望别人的尊重,对于犯了错的学生尤其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呵护和尊重。教育惩戒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教育只有尊重学生,惩戒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老师不能因为学生犯错就随意侮辱甚至践踏学生的人格,尊严,那样只能适得其反。(三)慎用和灵活运用的原则教育惩戒的效果不是和严厉程度成正比的,有时甚至是成反比的。教育惩戒的次数不是越多越好。教育学家马卡边柯说,“如果教师的良心,教育的熟练技术和教育的信念证明他应该使用惩罚时,他就没有权利拒绝使用惩罚。”因此教育惩戒应该坚持慎用,恰当,适时的进行教育惩罚。避免滥用教育惩戒,避免教育惩戒带来的风险。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应该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惩罚对象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机智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惩罚方式。而不能行篇一律地实施惩罚,如果同时多种方式都可以达到目的,应该选择对学生权利侵害最少的手段和方式。实施惩戒教育的方式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惩戒教育有着其特殊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施惩戒教育时并非家长所想的体罚或对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而是形式多样的。文字式惩戒文字性惩戒教育并不是单纯指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惩学生抄写生字,抄写课文。而是让学生写出犯错误前的心理,犯错误的过程,以及犯错误之后内心的感受,同学们及老师对自己的看法。记得在教五年级的时候,某学生特别调皮,一次和同学打架,那次我让他写出打架的时间,地址,打架的原因及具体经过,最后打架造成的伤害,以及同学们和老师对他打架的态度。经过我帮他的多次修改,这篇作文还在班级宣传栏中发表。能过这次惩罚方式,他不但提高了写作的信心和水平,而且起到了让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娱乐式惩戒小学生大都活泼好动,课堂上出现违纪现象在所难免,但不及时阻止惩罚,不仅自己不听课,还会影响其它同学效仿,影响教学效果。老师在处理这一问题是不能一味采用斥责的方式强行学生遵守纪律。这就要了解这些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其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用优点克服不足之处,比如,可以让犯错的学生唱一首歌,讲笑话,讲故事,猜谜语。这样寓教于乐,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三):服务式惩戒比如说让犯了错的学生为大家打扫卫生,收发作业,谁有困难及时找他,而且不能拒绝。或者让他做一件好事来抵消所犯的错误。这种惩戒方式使犯错的学生思想不断受到洗礼,用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四):捆绑式惩戒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实行积分制,如果组内的任何一名成员犯了错误,那么就扣他所在小组的积分,让他们内部去分析犯错原因并对其进行教育。犯了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