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狮州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docx_第1页
河北狮州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docx_第2页
河北狮州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docx_第3页
河北狮州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docx_第4页
河北狮州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周练试题(11)一、选择题1一个国家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中国梦追求的是与世界共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活动不能体现上述原则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C不结盟外交政策 D“一边倒”外交原则2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3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上述外交行为反映出( )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新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D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面恶化4人民日报海外版载文披露,新中国成立当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把毛主席宣读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公告”及表达建交愿望的“公函”迅速送达各国,文件不是送交某某国家使领馆,而是递交到外国具体人员手中,对收件人不称官衔,只称“先生”。这种外交礼仪形式显示了新中国( )A谋求尽快获得各国承认的急切心情 B要与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的愿望C展示在世界舞台上独立平等的地位 D努力打破世界大国对新中国的孤立5 下图漫画中“High Lob”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吊高球”,其反应的实质问题应该是A.中国不想和日本打乒乓球 B.中美乒乓球赛在日本举行C.美中关系改善日本不知情 D.日本是中美建交的大障碍6下图是一张纪念某次会议召开十周年的邮票,其中缺失部分应填写的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大 D.不结盟运动会议7毛泽东在与基辛格谈话时提出,“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也不损害你们,你们也不损害我们”,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中国外交“一条线”战略。对该外交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A. 正式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 B. 表达了对美国霸权政策的不满C. 直接促成了中美两国的建交D. 有利于改善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9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材料该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建设为中心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10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说: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竞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材料说明了( )A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中美两国的需要B美国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C中国改善中美关系是应对苏联的威胁D中美关系改善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11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时间国家时间国家1955年阿富汗、尼泊尔1958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1959年苏丹、几内亚1957年斯里兰卡1960年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 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A BC D12阅读“1972-1985年中美双方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年60321975年3041561980年3 7551 0591985年3 8553 840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 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132016年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时指出:“弘扬上海精神,全面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各领域合作发展。”材料中的“上海精神” ( )A致力于营建睦邻友好 B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C体现了新型国家关系 D促进了亚洲各国友好14据学者统计,1953年到1956年人民日报使用“和平共处”一词每年都成倍地增长,尤其是1954年后使用频率增长更快。此现象( )A直接推动了日内瓦会议召开 B说明了外交方向根本性转变C有利于调整并缓和中美关系 D反映了意识形态影响的减弱15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下列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1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分别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万隆会议的有关材料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上海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的资料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的有关材料17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这说明( )A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十八大提出了一整套外交政策的新理念C中国更加注重搞好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D大国的崛起需要更加强硬的新外交政策18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提案,决定由大会组成七人特别委员会,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在未做出决议以前仍允许“中华民国”的代表占据联合国席位。这一决定得到根本改观的标志性事件为(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C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参与过打开中美关系的美国前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乒乓外交”是一项富有戏剧性的、启示性的外交举措,它体现着中国领导人的某种个性:精明老练、聪明过人、富有智慧,有“小中见大”的战略谋划意识。中国之所以能以“小球”撬起“大球”的关键是( )A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第三世界的支持 D改革开放的实行20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三个世界理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 D国家主权理论二、综合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根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整理材料二 (1968年)差不多在尼克松提出其以“收缩”为主要特点的“尼克松主义”的同时,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注:“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1)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2)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用缓和代替冷战,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巩固美国的战略地位。(3)利用中国制约苏联,在中、美、苏之间开展“三角外交”。(4)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材料三 1983年11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这样的一些国家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十分重要的。”1984年5月,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实行什么外交政策?依据所学分析实行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60年代末毛泽东调整外交战略方针的原因。根据这一战略方针,70年代初中国在外交上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由此产生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实行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材料二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其中非洲国家26票,占1/3)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提案。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领导层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材料三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第一次阐述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1)材料一中的“求同而存异”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与会各国的“异”“同”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参考答案DABBC BDDBC BCCDA DADBB21(1)外交政策:一边倒。背景:新中国建立,百废待兴;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中国支持。(2)原因:美苏分别进行了战略调整;中苏关系不断恶化。重大举措:改善和美国的关系。影响: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迎来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3)外交方针与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结盟;睦邻友好。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