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诗五首_第1页
李杜诗五首_第2页
李杜诗五首_第3页
李杜诗五首_第4页
李杜诗五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杜诗五首,李白,杜甫,盛世,浪漫主义,豪放飘逸,乱世,现实主义,沉郁顿挫,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离川出峡,平羌江,嘉州,岷江,清溪,渝州,三峡,月下独酌,把酒问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秋天夜晚的峨眉山,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中,一直伴随着行船向下游流去,直入岷江。我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今天要离开蜀地,再也见不到你了。一路上思念着你啊,渝州就在眼前了啊!,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月影,秋天,“入 ”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因此,此句明写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月” 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之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请简要分析。,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洛城】:洛阳。 【折柳】:即折杨柳,古代曲名。,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李白24岁时就走出四川,告别亲人出外远游。坐船东下,出三峡,过荆门,到达江陵,游洞庭湖,登庐山,到金陵后住在扬州。27岁时,他离开扬州,经汝海,到达安陆,结婚后在安陆定居安陆北望,汝海茫茫,嵩岳耸峙,再往北就是东都洛阳。这样李白就以安陆为归宿,从开元十九年(731)始三游洛阳,圆了他畅游帝乡的梦想了。李白第三次游洛阳,是在天宝三载(744)。这年,李白受招入官已经三年了。初入宫,玄宗对李白异礼有加,命为待诏翰林。李白此时认为青云有路,正可一展宏图了。然而事实却使李白大失所望。玄宗不过是将李白作为一名文学侍从,供其娱乐而已。久之,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渐感厌倦,就浪迹酒肆。直到62岁时,在安徽及长江边的采石醉酒落水仙逝,一生不知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多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杜甫在酒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正是此时李白生活的真实写照。到天宝三载春,李白上书乞请还山,玄宗同意。这年春天,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此次洛阳之行,李白会见了当时住在洛阳的杜甫,双子星座,珠联璧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之后思归故里,写下了这首诗。,写酒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返回,“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行路难)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梁园吟)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山中与幽人对酌)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你能否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闻笛,闻笛的过程,闻笛的感受,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涵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进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花径】:这里指杜甫草堂外的一条小路,路边有野花。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意思是房子简陃。 【飧(sn)】:熟食。 【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 【醅(pi)】:未过滤的酒。 【肯】:正、恰。 【呼取】:叫过来。,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请分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是草堂外的景色描写: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开,鸥鸟飞来,或翔于地面,或集于溪边。,诗人为什么一开篇就写景呢?,“皆”字表现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足见环境清幽僻静,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言下之意: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过于单调!诗人太寂寞了,杜甫从外地漂泊至蓉,没有亲戚朋友,村居自然十分寂寞了。深盼有人来此,开始不见人来。但见群鸥,也只好日日与群鸥为伍了。诗人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寥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颔联意思是门前花径从来没有为客来而打扫过,如今这蓬门为你而打开。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析得什么?,颔联将笔触转向庭院,并点题。诗人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寂寥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前句不仅说不常来客,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更说明两人交情之深厚,为后面的酣畅欢快作了铺垫。运用了互文的手法,言简意丰。,颈联写待客,写出了怎样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主客怎样的情谊?,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读罢这两句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诗人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不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字里行间充满了友好的融洽气氛。让我们从中感觉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彼此相亲不见外。,喜,春景,迎客,情景兼备,情深意浓,“但见群鸥”起,“呼邻翁对饮”结,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此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离生活,来到了尚未遭到战乱骚扰的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建成;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诗人因之借江村诗题,放笔咏怀。 本诗( )三字统领全篇。,事事幽,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是一幅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图 。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翠,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亲相近。安定详和,让人陶醉。,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但有故人供禄米”一作“多病所需唯药物”,你认为那一句更好?,认为“多病所需唯药物”好,此句是说自己身体不好,除此之外一切都让诗人满意,生活安定,诗人心情非常好,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之后渴望安定生活的强烈心情,以及得到暂时满足之后的兴奋和心情的轻松。而“但有故人供禄米”一句标明是人依靠朋友生活,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不能表现诗人的快乐心情。,“但有故人供禄米”好,表面虽为喜幸之词,骨子里却包含不少苦情,使人有怅怅悲酸之感,这正符合杜甫当时的处境,同时也显其诗歌一贯的“沉郁”之风。,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旅夜书怀,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找出本诗的诗眼并简析。,“独”字是诗歌的诗眼,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分析“垂”和“涌”二字选词的精当处。,“垂”字 反衬出原野的广阔无边。涌字烘托出大江激荡奔流的气势。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星低垂地面”,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奔流,月光在江中才能翻动如涌;而月光在江中翻动如涌, 才让人感到江流的奔腾湍急。“垂”、“涌” 以细腻表现阔大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乐 景,哀 情,情景交融,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两句诗即景抒怀,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 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 ,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诗人的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能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 ;诗人辞去官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由此可见诗人心情之悲愤。,唐诗鉴赏词典称杜甫的这首诗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的一个范例,请作具体分析。,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寓情于景,寓景于情。首联写近景,借写一个月夜,小船孤零零地停在长满小草的岸过之景,表达作者像江岸细草那样渺小,像江中孤舟那般寂寞的境况和情怀。颔联写远景,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是以乐景写哀情。诗人选取最宜表达自己所要抒发之情的景物来写,景中含情。尾联即景自况,创造出“天地一沙鸥”这样情景交融的境界来表达,以抒悲怀即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渡荆门送别 李白 旅夜书怀 杜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象”是古典诗歌中最为典型的表达方式,是指借助于某一事物表达某种寓意、情感的写法。上面两首诗中,渡荆门送别的尾联和旅夜书怀的首联都描写了同一意象。这一意象是_,这种意象蕴含的情感是_。,飘泊之感,船,两首诗的第二联,意境相似,表达情感又有不同,请具体分析二句的异与同。,同:都描写了山河壮阔的景象;,异:李诗情感喜悦开朗,杜诗情感凄苦孤独。,渡荆门送别 李白 旅夜书怀 杜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从诗歌“风格”的角度说一说两首诗的区别。,李诗想像奇特,形象奇伟,意境高远,情感开朗,富有朝气,体现出浪漫主义诗歌的豪放风格;杜诗借景抒情,将个人情感与国家政治结合起来,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凄凉孤苦,飘泊无依的情感,体现出现实主义诗歌的厚重。,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从“岸风翻夕浪,舟雪酒寒灯”(泊岳阳城下)看,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时年57岁,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离去世仅二年时间。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写了诗,诗题是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从诗中“春泥百草生”句看,时间是第二年春天,因系应酬之作,不如这一首有名。,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好像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景象十分壮丽!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试分析“坼”与“浮”二字的好处?,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壮阔景象。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 ()杜甫的心情是: ()曹操的心情是:,壮志未酬,豪情满怀,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