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二中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docx_第1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docx_第2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docx_第3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docx_第4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殷(yn)红 秩(zh)序 奠(din)基 至死不懈(xi)B硕(shu)果 校(jio)补 元 勋(xn) 锲(q)而不舍C卓(zhu)越 迭(di)起 挚(zh)友 鲜(xin)为人知D调 羹(gng) 疙 瘩(da) 澎 湃(pi) 选 聘(p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望闻问切 迥乎不同 群蚁排衙 历尽心血B深恶痛绝 妇懦皆知 目不窥园 不以为然C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 鞠躬尽瘁 仰之弥高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几年辛苦,_而成唐诗杂证的硕果。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_;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_的笑。A凝固 震撼 开心 B凝结 震撼 开心C凝结 震荡 会心 D凝固 震荡 会心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B所谓“先诊疗后结算”,是指患者在门诊诊病时,先缴纳押金,统一待本次所有诊疗结束后再去结账。C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D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B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C时隔千年,我们重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仍感到一种然杀气和之势,他本想以身许国,但南渡之后再无用武之地。挑灯看剑,梦回沙场,满腔热血便倾洒在词作之中。D美国、欧盟和日本于1990年成立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简ICH),旨在促进新药的同步报、审批和上市。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8题。错误管理理论错误管理理论认为,在现实场景中的决定,无论是感知、判断、推理还是行为,不犯错误最好,这毫无疑义,但现实场景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因而人的理解跟世界的真实状态之间经常不一致,面对复杂情况,错误难以避免。有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叫杯弓蛇影:有人请朋友到家中喝酒,结果这朋友喝酒时,看到酒杯里有一条蛇,疑心自己喝了蛇,回家后忧心而病。这人告知原委,蛇原来是墙上弓的倒影,朋友的病也不治而愈。第二个故事叫鸿门宴:项羽听人说刘邦有称帝野心,于是请他赴鸿门宴。刘邦赴宴,趁机为自己辩解。项羽轻信最终垓下被围,乌江自刎这两个故事中都有错误:朋友把弓当成了蛇,这是一类错误;项羽认为素有大志的刘邦没野心,这也是一类错误。这两个错误导致的结果不一样,一个是虚惊一场,一个是身死国灭。错误管理理论认为,错误有两类,一类是把某个没有的东西当成有,叫错误肯定;一类是把某个有的东西当成没有,叫错误否定。这两类错误通常给人带来的代价不同:把没病的人当成有病的人,不存在贻误病情的问题;把有病的人当成没病的人,就会错失治疗良机。把草绳看成蛇往往是一场虚惊,把蛇看成草绳却会要了人的命在人类长达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上,能活下来的人通常具有一种倾向:即在不确定决策场景下,他们容易犯代价较小的那类错误。原因很简单,喜欢犯另一类错误的人都死翘翘了,他们在自然选择的残酷竞争下被淘汰了。 诸多研究案例支持了错误管理理论,同样的音量变化,当音量增大时人会高估变化幅度。这是因为,音量增大常意味着某一物体趋近自己,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对于这种冲向自己的物体,人高估它的速度就能为自己争取更多反应时间,谁知道它是不是一头剑齿虎呢?类似的,同样一段垂直距离,从上往下看时人会高估其高度这种倾向会让人在危险的山崖上移动时更小心翼翼,以免失足。人们更容易把没病的人看成有病的人,而非相反。比如,一个脸上斑斑点点的人坐在公园长椅上,你要没别的选择也只能跟他坐一起时,不自觉就会离他很远,因为你自动就会把这人脸上的斑点,当成是他有病的迹象,哪怕这种判断是错的,毕竟,这种倾向的代价通常很小。但如果他们把有病的人当成没病的人,你可能被传染,在缺医少药的石器时代,还可能会死。类似的,人们更容易把陌生人看成坏人,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但问题是通常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判断对方的好坏人们可能把好人当成坏人,也可能把坏人当成好人,这两种错误的代价不一样:前者是一场误会,后者则会遭受伤害。我们并不认为错误是好东西,更不提倡犯错误,这里提出错误管理理论,是想对不确定场景下的错误现象进行剖析,让读者对错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 (选自2015 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6下列对“错误肯定”和“错误否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杯弓蛇影中的错误属于错误肯定。B鸿门宴中的错误属于错误否定。C把草绳看出蛇属于错误肯定。 D把没病的人当成有病的人属于错误否定。7对下列现象的分析,不符合“错误管理理论”的一项是( )A音量增大意味着物体正在趋近自己,所以同样的音量变化,当音量增大时人会高估变化幅度。B距离增大意味着掉下去时损伤更大,所以同样一段垂直距离,从上往下看时,人会高估其高度。C与病人接触,意味着传染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人们会与有疾病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D与陌生人接触,意味着接触坏人的机会更大,所以人们会更容易把陌生人当作坏人。8下列对“错误管理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错误管理理论”之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是因为人犯错误难以避免。B“错误管理理论”可以解释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某些现象。C“错误管理理论”不认为错误是好东西,但可以让我们认识到错误是有研究价值的。D“错误管理理论”对不确定场景下的错误现象进行剖析研究,可以让人们少犯错误。三、(共24分)9选出下列加点词翻译有误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辞 B当途掌事 掌管C乃始就学 成就 D遂拜蒙母 于是10选出加点词翻译正确的一项( )A孰与昧行乎 欺骗 B更刮目相 更加C师侧然曰 同情怜悯 D徒相教不求资 徒弟11翻译句子(8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2解释语或加点字的义(10分)刮目相看 吴下阿蒙 状貌不逾中人 才略 匿怀中 四、阅读(22分)回望钱学森卞毓方一次乘火车去济南,我手捧一册钱学森学术思想打发时光。这是一册难啃的大部头,且不说学识丰富,包罗万象,光那六百多页密密麻麻的文字,翻起来就令人头晕。这时,不,那时,我的邻座,一位四十来岁的汉子,似乎也对这书满怀兴致。我拿眼瞄他,他拿眼瞄书。我停止阅读,问:“你知道钱学森吗?”他答:“知道一些。”“说说看,你都知道些什么。”我立刻进入即兴调查。汉子清清嗓子,说:“我也是从报上看到的,钱学森地位高,家里用着炊事员。一天,炊事员对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讲,你爸爸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他儿子听了,觉得好笑,心想:这事还用你说?炊事员不慌不忙,接着讲,你爸爸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像出席正式场合,从来不穿拖鞋、背心。明白不?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钱学森的儿子听罢一愣,懂得炊事员是在敲打自己。报道没说这事发生在哪一年,钱学森的儿子当时是几岁,反正,他儿子听了炊事员的话,从此就向父亲学习,每逢去餐厅吃饭,必穿戴得整整齐齐。”还有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我说是欣赏,他眼中流露的正是这样的目光。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选出来的。笔者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莫如说是艺术品。无论中文、英文,还是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唯美的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部分,他的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对于笔者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学子?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根据已故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采访, 麻省理工的学子曾对他佩服不已, 有一回, 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个与此题目无关,但也十分困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在四个十英尺长、四英尺宽的黑板上,写满了算式“光是能在脑袋中装进那么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做哈维格的学生回忆,“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解答出来!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算式,而同时又解决另一同样繁复的问题,真是个我大惑不解!”关于归国后的钱学森,这里补充两个细节。一、你注意过钱学森的履历表吗?他是先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然后改任副院长。这事不合常规,怎么官越做越小?难道犯了什么错误?不是的。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四十五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是院长这职务是一把手,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这些琐事上,他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这种胸怀与情操,在当代,就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在张纯如的笔下,钱学森有着十分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他上课总要迟到几分钟,正当大家猜测他今天是否会缺席时,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又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二面黑板上的第三个方程式、我看不懂。”钱学森不予理睬,另一个学生忍不住问:“怎么,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钱学森硬邦邦地说:“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不是提出问题。”又有一次,一个学生问钱学森:“你刚才提供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说:“只有笨蛋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期末考试,钱学森出的题目极难,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学生有意见,找上级的教投告秋。钱学森对此回答:“我又不是教幼儿园!这是研究所!还有更加不近人情的描述:钱学森在校园中是个神秘人物,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不论谁去敲门,哪怕是事先约好的,他也会大吼一声:“滚开!”以上细节,恐怕都是真实的。大师就是大师,无一例外充满个性色彩这样的大师也令人喜爱,因此我说,张纯如笔下的钱学森更加惹人喜爱。13作者由钱学森的手稿想到他“唯美的人格”,阅读文章第一段,概括钱学森的唯美人格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14仔细体会下面句中两个“瞄”字的表达效果。(4分) 我拿眼瞄他,他拿眼瞄书。15作者为什么将钱学森的手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提并论?(6分)16作者为什么认为张纯如笔下的钱学森“更加惹人喜爱”?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6分)五、作文(50分)请以“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为题作文。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散文。写记叙文要求叙事楚,结构定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参考答案1C 2D 3C 4D 5C 6D 7C 8D 9C 10C11翻译句子(8分) (课内全对才给分,错一半无分。)四个点。 但(只),涉猎。 见,往事(历史)四个点。孤、卿两个全对给 1分;岂欲,治经(研究儒家经典)12解释语或加点字的义(10分)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比喻学识浅薄的人 超过 才干和谋略 隐藏13尊重他人;严谨认真,永不满足的治学精神;坦率,实事求是的度;淡名利(答出3个点就给满分)14“我”“瞄”他是因为“我“不相信这么一个汉子也知道钱学森,显出“我”的惊讶;他“瞄”书是因为他对书感兴趣;传达出他对钱学森由衷的敬佩。15因为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张择的清明上河图都是艺术中的极品。把钱学森的手稿与之相并论足。见手稿具有“艺术品”的欣赏价值,同时也写出了钱学森一丝不苟、认真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