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制造和开发,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管理与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二、培养规格要求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3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5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7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三、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器原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国防教育、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创新、金工实习、生产见习、课程实验、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六、学制学制4年,修业年限可为36年。七、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八、毕业学分要求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72.5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1.5学分,专业基础课61学分,公共选修课最低10学分,专业选修课26学分,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最低34学分。九、教学计划有关说明本教学计划使用与电子信息工程2009级本科专业,学生必须学完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科、公共选修课和方向模块中任一模块内的至少10门课程(其中带的为必选)。十、主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学 时:60 学 分:3.5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能对一般电路熟练地进行分析计算,配合实验,以加深理论的理解。主要内容有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分析基本定理、正弦稳态分析、耦合电路与理想变压器、三相电路、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双口网络。参考教材:邱关源主编;电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学 时:68学 分:4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主要内容: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系统地掌握一些常用电子器件和基本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常见电子电路的调测方法。主要内容有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参考教材:康华光、陈大钦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学 时:68学 分:4开课学期:第四学期主要内容: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系统地掌握一些常用电子器件和基本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设计方法。主要内容有数制与码制、逻辑代数、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译码器、驱动器、编码器、选择器、加法器、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循环移位寄存器、计数器、存储器、A/ D转换器、D/A转换器参考教材:康华光等编: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和应用学 时:52 学 分:2.5开课学期:第四学期主要内容:使学生在传感器技术方面具有较广的知识,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的计算分析方法,了解各种传感器的结构、特性、应用和发展方向。主要内容有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参考教材:王家祯编:传感器与变送器,清华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学 时:72学 分:4开课学期:第五学期主要内容:使学生建立起信号及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特别是频域分析方法。主要内容有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城分析、滤波、调制与抽样、模拟与数字滤波器、反馈系统、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参考教材:郑君里等编: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教出版社。课程名称:高频电子技术学 时:64学 分:3.5开课学期:第五学期主要内容: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本课程所述各类部件的组成、特点、性能指标,以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高频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仿真方法)以及典型电路,看懂一般的实际电路;能较深刻地理解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初步建立起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重要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无线电信息传输的基本理论和电路,包括非谐振功放电路、谐振功放电路、振荡器电路、调制解调电路及反馈控制电路;发射与接收系统中上述各电路的原理与设计。参考教材:谢嘉奎编:电子线路 非线性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学 时:56学 分:2.5开课学期:第五学期主要内容: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接口技术及硬件连接,建立微机系统的整机概念,使学生具有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为微型计算机在工程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80X86到Pentium X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处理器总线操作与时序,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技术,中断系统,计数器和定时器电路,串行通信及接口电路等参考教材:周明德编: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学 时:90学 分:5开课学期:第六学期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信号设计和各种调制方法及系统的性能,解决通信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主要内容有通信系统模型、分类、重要性能指标、随机信号分析、模拟调制系统、模拟信号数字传输、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调制系统、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差错控制编码参考教材: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第四版),国防工业出版社。课程名称:单片机应用技术学 时:54学 分:2.5开课学期:第六学期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单片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单片机软硬件的设计、开发、调试能力,具有较好的单片机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单片机软件编程与仿真和调试、单片机硬件设计安装与调试,单片机应用系统综合设计、安装与调试等。参考教材:肖来胜等:单片机技术实用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学 时:72学 分:4开课学期:第六学期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信道共享技术、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高层协议、网络新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等内容,为将来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网络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教材:谢希仁编:计算机网络(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表一:教学进程总表 周次学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二三四符号说明理论教学 教学实习 生产实习 认识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 军训 入学教育 机动 考试 公益活动 注:社会实践安排在假期进行,不占用教学时间。毕业设计(论文)含毕业答辩、毕业教育、毕业鉴定。表二(一):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类别学时 / 学分占课内总学时比例占课内总学分比例必修课公共基础课628/41.525.9%29%专业基础课1107/6145.6%45%选修课公共选修课150/106.2%7.2%专业选修课542/2622.3%18.8%合 计2427/138.5表二(二): 课内理论课程、课内实验(实践)课程、课外实践课程学分比例表类别学分比例课内理论课程11458.7%课内实验(实践)课程4422.7%课外实践课程3618.6%表三: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一)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分课 内课外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考核类型学分学时学时类型学分一二三四五六七讲课实验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2.542423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32322考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32323212考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32323212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348483考试大学英语(一)3.53.57056144+1考查大学英语(二)558064164+1考试大学英语(三)558064164+1考查大学英语(四)2232322考试大学体育(一)1128282考查大学体育(二)1132322考查大学体育(三)1132322考查大学体育(四)1132322考查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一)335628282+2考查形势与政策21161考查安全教育11考查就业指导1.51160.5考查军事理论11考查合计41.5366285.5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登陆教务管理系统在课程库中按需选课。学生须修满最低10学分公共选修课方可毕业。学生每学期选课应在8个学分的课程以内,在校期间修读的公共选修课程应在16个学分以内。注: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按第一学期14周,其他学期18周为标准计算。 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在学期中期进行,课内学时没有算入合计中统计。表三: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二)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分课 内课外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考核类型学分学时学时类型学分一二三四五六七讲课实验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A15.05.084846考试高等数学A25.55.586865考试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5.55.586865考试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3.03.051513考试大学物理(一)3.03.051513考试大学物理实验(一)1.01.020202考查大学物理(二)3.03.051513考试大学物理实验(二)1.01.020202考试工程制图1.51.528282考查程序设计335430242考试电路分析3.53.560604考试电路分析实验1124242考查模拟电子技术4468684考试模拟电子技术实验1.01.030302考查数字电子技术4468684考试数字电子技术实验1.01.030302考查传感器原理与应用2.52.55236162+1考试Matlab及其应用1.51.536362考试高频电子技术3.53.56448163+1考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52.55436182+1考试通信原理5.05.09072184+1考试合计61611107855252注: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按第一学期14周,其他学期18周为标准计算。表三: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三)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分课 内课外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考核类型学分学时学 时 类 型学分一二三四五六七讲课实验专业选修课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信号与系统447256164考试专业英语2236362考查单片机应用技术2.52.55420343考试计算机网络447248244考试EDA技术1.51.536362考试电子技术新工艺2254543考查DSP与应用3.53.57224484考试光电技术基础336036244考试电子测量技术2.52.55418363考试PLC与应用1.51.532 322考试文献检索与阅读2254543考查数字图像处理2254543考查JAVA程序设计3.53.57224484考试多媒体技术与实践336036244考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52.55418363考试消费电子方向信号与系统447256164考试专业英语2236362考查单片机应用技术2.52.55420343考试计算机网络447248244考试EDA技术1.51.536362考试电子技术新工艺2254543考查制冷与设备3.53.57224484考试数字电视技术336036244考试影音设备导论2.52.55418363考试家用电器维护维修1.51.532 322考试消费电子新技术2254543考查微机维修维护2254543考查微波技术基础3.53.57224484考试多媒体技术与实践336036244考试嵌入式系统2.52.55418363考试合计797911726321040 表四: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课程名称主要内容周数学分时间安排备 注国防教育入学教育、军事训练31第1学期 课外进行社会实践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