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课件新人教版1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课件新人教版1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课件新人教版1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课件新人教版1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课件新人教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沉着冷静 相信自我 把握时间 慎思精答 祝你成功。,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丁卯(mo) 商酌(zhu) 譬如(b) 驿路(y) B撵人(nin) 陡峭(du) 累赘(zhu) 契约(qi) C恍惚(hun) 妥帖(ti) 怜悯(mn) 菌子(jn) D竹篾(mi) 亵玩(x) 鸿儒(y) 晶莹(yn) 解析:A.譬(p);B.契(q);D.亵(xi),儒(r),莹(y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 ) A付之一笑 死而后已 自作自受 任重道远 B香气四溢 充满朝气 十分香甜 晶莹剔透 C如拭重负 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 千斤重担 D何陋之有 亭亭净植 不蔓不枝 鲜有闻 解析:拭释。,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叶圣陶先生诲人不倦的精神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 B“神舟一号”航天员陈冬在“天宫二号”上做实验时不耻下问,向指令长景海鹏请教。 C我们团员应该以身作则,做同学们的表率。 D他厌倦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解析:“不耻下问”指的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4(金消二中月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响。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解析:B.删掉“能否”;C.无主语,删掉“被报道后”;D.“一倍”有误。,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岭南艺术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精美,尤其是木雕,以其_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_,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英战吕布”组雕,人物_,令人惊叹。 A巧夺天工 具体而微 引人入胜 B美不胜收 精雕细刻 惟妙惟肖 C巧夺天工 精雕细刻 惟妙惟肖 D美不胜收 具体而微 惟妙惟肖 解析:从搭配上考虑。,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你在人生中遭遇拒绝和障碍时,想想以下这种可能,不逃跑,并多问一句为什么。 B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C农谚曰:“寒露一到百草枯,”表明此时气温已经降到限制农作物生长的极限。 D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曾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 解析:A.“可能”后为冒号;B.“十四五”之间不用顿号;C.逗号在引号之外。,7下列各项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C ) A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鞠 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B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何陋之有? 解析:A.引用;B.设问;D.反问。,8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孩童时期就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 传统读书的成功,就在于此。 比如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就与其童年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 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 A B C D,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驿路梨花”借用了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 B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童话集稻草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述功记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霸道的刘四抢走了。 解析:祥子的第一辆车是被大兵抢走的。,10在海底两万里中“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谁说的( B ) A阿龙纳斯 B尼摩船长 C尼德兰 D康赛尔 卷 (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1(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清正廉洁,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时常用爱莲说中的一句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4)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5)木兰诗中出了一个成语“扑朔迷离”,出自“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7)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欧阳修卖油翁) (8)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古诗赏析 阅读岑参的逢入京使,完成第12题。(5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2(1)对诗歌前两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B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别出心裁,体现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 C“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D“龙钟”是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3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 念自己的复杂心理。,(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1316题。(13分) 【甲】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斯是陋室 ( 这 ) (2)宜乎众矣 ( 多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 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喜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15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可以/调/素琴 B无/丝竹/之乱/耳 C陶后/鲜有闻 D同予者/何人 16两则选文均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4分) 【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三)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10分)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 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 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 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 “你别管。”刘伟头也不回,( ),走了。 “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 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 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 “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 “关你什么事!” “我是你爹!” “起来!” 父亲没动。 “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 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不信? ”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我要冲了,你抓牢。” 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刘伟身体一震,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 17填入第段括号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2分) A顶着火辣辣的太阳 B冒着冷丝丝的寒风 C踩着金灿灿的落叶 D迎着雾蒙蒙的细雨,18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母亲购买旧车( 父亲生气砸车 )( 刘伟 挣钱买车 )父子骑车看病 19第段与第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 两段都写了母亲“留饭”和父亲“揭开锅盖 看”的情节。这些重复动作蕴含着父母对儿子的 牵挂,突出了对孩子的爱;也为后文父子矛盾的 解决作了铺垫。,20细读第24段,紧扣加点之处,说说结尾的妙处。(3分) “环住”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认可;身体 “一震”也是内心的震动,表明刘伟体会到了父 亲的信任与关爱;“车铃声”渲染了父子和好 带来的愉悦;结尾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了主题: 一个曾经叛逆的少年在父母的关爱和生活的磨炼 中获得了成长。,(四)现代文阅读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124题。(12分) 季羡林:一位大师的非凡人生 李盈盈 他的一生跨越清朝、旧中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有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等称号,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等共12种外语;他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有能力独立释读吐火罗语残卷的人;他还是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就是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季羡林。 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一个贫困的农家,在徒有四壁的家里,季羡林连个带字儿的纸条,都没见过。 由于季羡林是季家那一代里唯一的男孩儿,父亲让他到济南的叔叔家接受教育。叔叔对季羡林的期望很高,要求极严。为了把侄子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叔叔不惜代价,节衣缩食,给侄子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季羡林从初一开始,每天放学后先去古文学习班学古文,晚饭后,再去学英文,一直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家。就这样,季羡林坚持了近八年,而且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八年的勤奋与坚持,为他日后的国文和外文的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留学,研究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等。由于战争缘故,他留在德国10年。1946年才抵达上海,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创立了东语系。回到北大后季羡林发现国内梵文典籍严重匮乏,研究困难重重。正在这当口,季羡林收到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聘约,邀请他到剑桥大学任教。剑桥大学良好的科研条件使季羡林动心了。犹豫之际,对家庭的责任心使得他放弃了剑桥大学聘书,在国内艰难的条件下,他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文革”期间,身为北大教授的季羡林,却被安排在女生宿舍楼当看门人。即使这样,他也没有中断学习,他揣着小纸片,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罗摩衍那。 季羡林经常给学生讲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买了这个,妙方,它是用纸一层一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纸卷,打开一看,纸上写着两个字:勤捉。买方子的人觉得上当受骗了,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和真理凡事没有捷径和窍门,唯有勤奋。 为了写糖史,已经80多岁的季羡林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坚持了两年。到了后期,生病住院后,季羡林还在坚持写作。为了写东西,他输液时都伸左手,留出右手写完了病榻杂忆。 季羡林博学多识、著作等身,这些成果与他的勤奋和执着密不可分。作为“国学大师”和“学界泰斗”,季羡林学术研究领域很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他平均一年有20万字的,作品问世,90岁高龄时,他在病榻上都没有停止过学习和写作。 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评价他:季羡林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他对于学术的热爱、家国的忠诚和名利的淡泊是后人学习的榜样,百年燕园也因他的气节而更显魅力。 21选文主要记叙了季羡林哪方面的“非凡”?(2分) 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 22季羡林给学生讲的“勤捉”的笑话,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请根据你的理解把它写下来。(2分) 凡事没有捷径和窍门,唯有勤奋。,23读了选文,你认为季羡林能够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赴德 留学,刻苦钻研,开创了中国现代东方学科;勤 奋执着坚持写作,成就了等身著作。,24季羡林在读书时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而现在,社会上的课外培训班却遭到了人们的普遍诟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分) 示例: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孩子有兴趣,乐意去学,当然可以帮孩子报 一两门,既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又能学个一 技之长,但如果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