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甲亢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甲亢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甲亢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甲亢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中医学院届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甲亢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本科生姓名:指导老师:学 号:专 业:所属院、系:中国郑州年月日甲亢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摘 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一种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生存质地。甲亢主要临床表现为高代谢症候群与神经、血管兴奋性增强,以及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突眼、手颤、颈部血管杂音等,严重者可出现甲亢危象、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疾病治疗与健康宣教都倍受重视。本文主要论述甲亢近五年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关键词 甲亢;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于甲状腺内或甲状腺外的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进入循环血中,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兴奋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甲亢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以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最为常见。本病以女性多见,其发病率甚高,近年似有增长趋势。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可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随着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研究不断增多、深入,已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甲亢属中医瘿病范畴,甲亢发病一般认为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度和外邪侵袭所致。中医认为甲状腺位于颈前,为任脉所主,冲脉经过,督脉分支,冲任并行属于肝,肝经循咽喉之后,连目系;冲任督三脉同于胞宫,系于肝肾。从经络学可以看出,甲状腺病于冲、任、督、胞宫、肝、肾关系密切。甲亢是以内伤为基础,气、瘀、痰、火共同为患的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症候群。1 甲亢的病因病机黄仰模1教授认为,甲亢可见于中医之“瘿瘤”或“瘿气”,本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素体阴虚,情志内伤有关。或长期忿郁,肝气失于条达,郁久化火,造成阴虚火旺,火盛动风,煎熬津液,凝聚成痰,痰气凝结颈前,诸病源候论瘿候曰:“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或忧愁思虑伤脾,且肝郁疏泄失常,横逆犯脾可致亦致脾气虚弱,痰湿内生,肝气夹痰上逆,痰气交凝于颈前肝经循行部位而发此病。他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气郁、痰凝、血瘀为标,即外科正宗瘿瘤论所谓:“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凝而成”,是本虚标实的虚实夹杂证。黄教授结合临床实践,认为甲亢的病程较长,早期多以胃热、气滞为主,中期以痰凝血瘀为主,早中期均以标实突出,如胃热、气滞、血瘀、痰浊、痰火等;后期则以本虚为主,如气阴两虚,心气亏虚、心阳不振、心脾两虚、肝血不足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日:“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是指过于亢盛之阳气,易耗散正气,亦称病理之火;“少火”是指正常状态中之阳气,具有温煦化生作用,亦称生理之火。陈荣2主任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临床治疗经验,提出甲亢的病机为阴虚火旺,痰瘀互结,尤以心肝两脏突出,而以肝为关键。肝为刚脏,性喜升发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可调畅气机,推动血液和津液的运行,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还可调畅情志;肝藏血,能贮藏和调节全身血液。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使津液气血运行不畅,凝滞为痰。痰凝结聚,久则阻碍血液运行,脉络瘀阻,以致痰、瘀二者合而为患,结于颈前发为瘿肿而成此病。疏泄太过则肝气冲逆,即为壮火,引起情志活动的亢奋,故甲亢患者在病变过程中常表现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另“壮火食气”,对元气耗伤和克伐,又常表现为神疲乏力,便溏频数之状。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肝火太盛下劫肾阴,则肾阴不足,阴虚火旺,故本病治疗以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清肝散结为其治疗大法。2甲亢的中医药治疗.甲亢的单方治疗沈广礼、张珊珊3等采用补肾强骨合剂(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怀牛膝、杜仲、淫羊藿、黄芪、生龙骨、生牡蛎、鸡内金等)治疗老年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症38例,每次20 ml,每日3次,30 d为l疗程,连服3疗程。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或户外活动,多食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治疗期间均不服用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及西药。结果:38例中,显效2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叶丽芳4等采用银甲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部生产,为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其临床前药理药效及毒理研究已完成;主要成分为金银花、天花粉、薏苡仁、黄连、皂角刺、山慈菇、浙贝母、连翘、夏枯草等治疗阴虚火旺型甲亢54例,按人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银甲丹组28例,平均年龄(4736587)岁,病程(381182)年,男性4例,女性24例,初发患者19例,复发9例;单用西药组26例,平均年龄(4538928)岁,病程(238132)年,男性6例,女性20例,初发患者16例,复发1O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发病情况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银甲丹组 银甲丹每次5 g,每13 2次口服。原已用抗甲状腺西药者,酌情逐渐减量,症状控制后减至维持量甲巯咪唑510 mg,每日1次。心率大于90次分,加用心得安10 mg,每日23次,症状控制后可减量至停用。西药对照组 甲巯咪唑510 mg,每日3次口服,症状控制后减至维持量,每次510 mg,每日1次。心率大于90次min,加用心得安10 mg,每日23次,症状控制后可减量至停用。2组以4周为1疗程,共观察3疗程。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银甲丹组目胀流泪、心悸烦躁的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银甲丹组各种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用西药组,其中目胀流泪改善程度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心率减慢、体重增加,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甲肿度数均有改善,银甲丹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西药组(P005) 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变化 银甲丹组治疗后FT3,FT4均有显著下(P001),且FT3下降幅度优于单用西药组;银甲丹组和单用西药组治疗后TGAb,TMAb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其中银甲丹组治疗后TMAb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P005两组相关细胞因子变化 两组治疗后IL2R有所上升,TNF 明显降低(P001),且银甲丹组下调TNF一 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P 005)。针刺治疗 采用32号、15寸不锈钢制毫针(中美合资苏州姑苏针灸器械有限公司,型NA3015)。选取眶区穴位(睛明、上明、内瞳子髂、承泣、球后)、眶周穴位(丝竹空、阳白、攒竹)、风池、上天柱(天柱上05寸)和太冲。甲状腺肿大者加气瘿穴、合谷、丰隆。合谷、丰隆、太冲采用提插捻转泻法;风池、上天柱采用导气法,要求针感传至同侧眼区;其余穴位不施补泻手法。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治疗过程中,如果出血,嘱患者36 h内用冰水冷敷出血部位,36 h后予以热敷。药物治疗 均口服甲巯咪唑10 mgd和优甲乐25 gd。针药组同时采用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本观察中,西药组和针药组分别有2例和3例脱落病例。针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上睑痉挛后缩、眼睑闭合不全、多泪、畏光、酸胀、结膜充血、眼疲劳、异物感、眼球运动障碍治疗前后评分差值针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甲亢的中西结合治疗王文雄7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甲亢性心律失常9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律失常的分类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常规应用抗甲状腺激素药物及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肌苷片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粒(16 g),每日3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美托洛尔片25 mg,每日2次。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治愈24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 ;对照组治愈22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 。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异常。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改为饭后服药后消失。对照组出现头痛3例,胃肠道反应5例,心动过缓2例,停药后消失。2组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的心律失常症状。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邓雁虹8等采用丹栀逍遥散对症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18例。同时给予原定降糖药物及抗甲状腺药物。4周为1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18例中,显效6例,有效1O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 。3 小结目前西医治疗本病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131I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但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起效慢、疗程长,可致白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停药易复发等缺点,131I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则易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药对于治疗甲亢在改善症状、调节机体免疫机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还能减少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并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近年来,不少临床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应用针刺方法治疗甲亢症取得了很大成绩。据报道,应用针刺与抗甲状腺药并用治疗甲亢症,能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副反应少与复发率低等优点 。医学之目的在于解除患者的痛苦,为人类的健康幸福而不懈努力,医学本没有中西之分,中医西医只在于治疗的手段和方法的不同罢了。参考文献1刘丽娟. 黄仰模教授中医治疗甲亢的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0):115811592王琳.陈荣主任医师治疗甲亢临床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报,2008,10(2):89903沈广礼,藤涛,张珊珊补肾强骨合剂治疗老年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2):90-924叶丽芳,戴芳芳银甲丹治疗阴虚火旺型甲亢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0):276-2795张晓东,沈中顺,任丽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