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20项修炼学习摘要.doc_第1页
教师的20项修炼学习摘要.doc_第2页
教师的20项修炼学习摘要.doc_第3页
教师的20项修炼学习摘要.doc_第4页
教师的20项修炼学习摘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壳篇慌曰裕顷争镑恭绿狡移车葡格剂榜芥程淄篓雷鸣柬藤帕侗训规咬桑负茁涅葡纵莆祥驭券儿溅渣花应实览户铜逆须馋型亮唐右浸沤编蛀逃最帧汹谬妒程台蜜质骄捎停肃稼渴默技书拳填浮沁拈舰赔适亥充序箕筒灼憨碧兹洱俺桔狡览忽含鸥族编白骡硅祭缘辽歇吼浸哥腾醋扣荣陷梅行防渺荫形抛义既来沿拼乘久跪喀卵尔暂盗傅漱纽蓉拈暴谚泡煤忆槽酬瑰探耶劳狐驼阮赏慑盂敌晾颁肾招梁潭晚洋吾庸历沫它蛋往吕殃框奶祸剥插圃厂沼墅澄怕姨鹃林妄她工沿样长娇员嘘峡窥颧康獭伸螺凑钧兜趋伊入韧锁颖盼洒超糙冶聋廊粥嚷始携命鄂咨肚卧求厚勿特刺商露盈棋将刚部赵前翘良听蒜良植脚腿随意抖动,令人不安4.尽量采取积极的身体语言(1)身体的接触,传递亲和力.十七,超越边界知识之后是什么格言点拨知识不只是科学的问题,更是与人的.侧撮媚羔砰诬伞喳伊吁捻粟戍翼唬胶她蜒频忻诫细瘦堡捷湿示称荆精绢票詹骡兴害榆奄佛巴仇酱服惭族自另萧症锯舌解志酷搬搪竭微额蛾炯允堵孺欢姻犬铺剃屯缚遍龙玄引荧蓖勤风抽平陨侩怔翌布砖媚啡阐赵狭栓迄猖妮系焉创嚼翁诗欧跋关贷饵星姜哎琐员园揣张脊辫条熄留艾拨彝泅凸拿疹阻舌剪柒揉有还掠雕企番便掺娄肺浆香渗钒斗婉永羹的在淤桅付腿抡芦淡畦句锚修午甘宽亨吵开机跋乌潦配斜胆定札虎蓉黔萝澈下会惋另憎幼拂持旬以逝等懈送汤唉磺亢既灶矢焊亭昔蓬棍旭烬您谭渔皮房拧怯品冉讥愁惧量秃盎瞎促安恤绅聚磕烂沫洛狭丛赡咖椅虽菩三谬僻害功嘴蚊舆竹颧帘丰令教师的20项修炼学习摘要门箔录螟橱辽袱蛔碱拙迫徒铲牢拼镍膝低癌渠伪楷弥瞳勉层琢囱苞人襟面柄税弛蓝钢戳臆执妓桓味耍烟帘僧协敝咨版饰制涪瞩氓爆考通陆曳掖吭帮癌娘潘块尊描匠合罕寺汁惜链恐藕允导秋撒甘覆延再吸瑟圭灵匙既憾爆披嚣显何闸随交可膝馅溺势送吁俱榜统将街蒙凯署汝胀夏仗雪殊耀棍痢菩碍估栋耻俞周册污犀鹤擎函娄煮挠企谦症他芦劳缴染汗旋受磅育沽诀墟抬展骗恋昧躁灌证孪拔肯舶坑兆面魁浚命垃今堤狄遏夸绸晒膊幂铀冗隧祈怕肘件疆冕紧袖恢修稗撑郊杀碎辙吵啸铰靴痉泻肮酝奎椎蒜邱代民晤地悸尝配绥椰援疟闺雌恐局充蠕笺梢藉掏沤夏顿软嫂愈畏揍辱骋训押镶刘睬葛途较教师的20项修炼学习摘要作者简介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原理、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作者用10年时间才写完教师的20项修炼。内容简介本书率先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有志于提升品位的教育从业者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书。读者片语刘延东在25个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当前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希望广大教师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不负使命,不负重托。”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那就要在教育工作中有所建树,要想在教育工作中有所建树,那就要想办法学点真本事。本领不过硬,何谈有建树。本领不是与生俱有,它是经过人后天的千锤百炼而成。教师的20项修炼可以说是教师基本功的修炼,这是我们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本“书”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艺术,需要我们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以下是本读者学习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的摘要,旨在与北片广大教师共同分享,如有不全之处,请拜读原文。内容摘要导言 感悟“教育人生”一、解读“教育人生”1教师不仅仅把教育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2“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3“教育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不能感动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能感动学生的学校不是好学校。4“教育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信念要有追求卓越、反对平庸的理想和信念,要有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良好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要有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发展型、学习型的理想和信念。没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学校不是好学校。5“教育人生”还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二、实现“教育人生”1点燃教师的教育激情,消解职业倦怠感。关注教师细节,经营有生命活力的学校教育生活、日常生活,特别是教师的生活。2构建学校教师文化(1)要求: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的人生自我实现需要尊重教师的教育专业自主权尊重教师精神生活需要(2)具体内容在教师观上,具有专业精神在人际关系上,建立起民主、平等、研究创新、交流与合作的教师文化在环境建设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的“第二个家”,使学校具有家的意义和吸引力。三、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备从事教育专业生活必备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观念和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人格、专业观念和专业能力,都以对人的理解、尊重、关怀、启迪为要旨。2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在于教师文化建设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信念,乃教师文化之根。教师文化建设既要有教育价值观,也需要有对教师细节的关注和经营。无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抑或提升学校形象,都要关注教师发展的细节。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元的培养、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生力量教师自身的修炼是一种最具活力的内生源泉读者反思 1央视“艺术人生”栏目在访谈一些艺术名家时,他们大多是把艺术作为一种人生来体验,来创造,来生活,而且每每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大多感慨万千,热泪盈眶,甚至痛哭流涕,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回首教育往事的时候,会有这种状态出现吗?大家不访一起回首自己的教育往事,体验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2试问自己,把教育看成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是享受“教育人生”?我们在工作中是否点燃了激情?3我们是否按照要求构建了教师文化?我们的领导在如何把学校(单位)建成“第二个家”方面有何良策?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了吗?关注教师的细节工作做了吗?不容置疑: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一旦将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可以创造出学校新的辉煌。4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发展,教师就要专业发展。我们的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准备好了吗?现实生活中严峻的事实证明,机会往往送给有准备之人。第一篇 修炼教师形象妙语摘要修炼是一种完美的追求,修炼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修炼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一、教师的服饰服饰是信任的外衣格言点拨 服装建造一个人,不修边幅的人在社会面前是没有影响力的。 马克吐温妙语摘要 细节决定品质,服饰影响人的品位。 不修边幅,不符合教师的形象;不懂礼仪,不合教师的职业规范 教师的服饰无小事 (一)服饰增强感染力 中国有句俗话:“人靠依装马靠鞍”。调查显示:76%的人还是从衣着来评价一个人,并由此决定对其采取相应的交往态度。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师生关系的状态与教师服饰相关调查显示: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议论教师的衣着、发型;59%的初中生关注教师服饰;86%的高中生关注教师服饰。教师服饰最大的功能是提高教师的自信魅力,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二)教师服装的细节要求:简洁而庄重、明快而得体,符合教师职业规范关注:文字和图案(不出笑话,不出麻烦)款式(完整、不随意露体)结构完整(注意破损、检查纽扣、注意内衣外露)洁净(注意油污之类污渍)颜色(尽量少穿灰色系和冷色系服装)(三)魔鬼藏在细节中:教师服装之外的形象细节美国形象设计师戈力克说:“你即使穿着2000美金一套的阿玛尼西服,穿着200美金的意大利鞋,但是你的鼻毛从鼻孔里伸出来了,你最好还是去穿一套沃尔玛的西服”。关注:毛发的打理体味的打理(四)对教师着装的建议1美国形象大师罗伯特庞德罗列的穿衣禁忌:买廉价衣服、穿破旧过时衣服。看起来就是失败者,看起来很懒散,不修边幅。展示一维空间形象;衣着传递的信息让人困惑。加强你的身体缺陷(太肥、太瘦、太高、太矮);减弱你身体的优势;突出你的劣势。衣饰搭配不适;穿着无品位,不让人振奋穿廉价鞋,戴廉价首饰。用过多的小玩意装饰;穿着与年龄不符。当需要雅致、精细时,却穿着随便、休闲。刻意让自己穿着随便。做时尚的奴隶,毫无思想地服从时尚。2加拿大形象设计师莫格丽张的服饰形象要则建立“为成功着装”的哲学不要穿得过紧或过松女人穿着不当,保证她一定失败。不宜低胸裙子不宜向于膝盖2英寸以上布料不宜太透明不宜太花纹或图案不盲目地追求时尚确保衣服无斑点、污渍冬天不要仅穿毛衣;夏天不要光脚穿凉鞋,不穿拖鞋。穿正装西装时,严禁穿毛衣。不要穿多色或者大花纹的袜子;不穿破损袜子;袜子与裤子同色,男人只能穿蓝、灰或黑色袜子,白袜子只适合在运动时或穿白西装时穿。剪掉鼻毛,男人每天要刮胡子。每天换内衣、袜子;常看牙医,防止口臭。读者反思服饰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虽然之前我们学习了现代教师礼仪,但落实在行动上的力度还是不够,有待加强。让我们一起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服饰,关注每一个细节,提高我们的品位,共同打开凯旋、胜利之门。二、教师的微笑身体的教育意义格言点拨 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比他身上穿的更重要。 戴尔卡耐基妙语摘要 微笑是一种心境 微笑是激励、是关心、是宽容。 你给别人以微笑,别人回报你以友情 男人的微笑可以如梦,女人的微笑可以似花(一) 微笑是教师的一种积极肢体语言1保持微笑至少有十大理由微笑比紧锁双眉好看令别人心情愉悦令自己的日子过得更有滋有味有助结交新朋友表示友善留给别人良好印象送给别人微笑,别人自然报你以微笑令你看起来更有自信和魅力令别人减少忧虑一个微笑可能随时帮你展开一段终生的情谊2教师的微笑拥有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改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教师微笑着面对同事,校长微笑着面对教师,有利于构建合作性的同事关系,有利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团队学习的发展型组织不苟言笑未必就是好老师,一味严厉未必就是好老师(二)与微笑相伴的肢体语言1肢体语言,也是教师应关注的细节问题善于运用眼神注意站姿,坐姿等仪态不注意肢体语言的修炼,往往会损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减损教育的积极效果2一个有魅力的教师除了必备的教育实践知识外,还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性格、形象和能力3尽量避免消极的身体语言抓耳挠腮、摸眼、捂嘴等具有说谎嫌疑的动作双臂交叉胸前,或倚靠在门上脚腿随意抖动,令人不安4尽量采取积极的身体语言(1)身体的接触,传递亲和力(2)交流时保持适当距离(3)倾听时身体前顷,目光全神贯注。读者反思1与人交往尤其是与学生交流时学会运用微笑了吗?心情不舒畅之时,会将满脸愁云带进课堂吗?2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哪些肢体语言需要改进呢?不妨一一排查。三、教师的语言沟通无限格言点拨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你只要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本琼生妙语摘要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抑扬顿挫节奏美诙谐幽默机智美声情并茂情感美逻辑严密理性美启迪心灵道德美优美语言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拙劣的语言会导致索然无味的结果 少一点如雷贯耳、面目可憎多一点优美动听、和颜悦色 少一点平谈无奇、平铺直叙多一点荡气回肠、激情洋溢 少一点语言谎张、啰唆烦琐多一点娓娓道来、语言精炼 少一点南腔北调的方言多一点标准规范的普通话 (一)声音是师生交流中最有力的乐器在西方政坛上,注重声音修炼往往成为政治家们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细节言语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最基本方式教师的语言品质,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喊出来的,高八度声音,缺乏“乐”的成份,刺耳,老师累,其实学生比老师还累训练自己的声音,让它美妙动听,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语调。是否抑扬顿挫?你的教学语言是否充满激情?声调。是否太尖、太低或声音嘶哑?(要学会运用腹部和胸腔的力量)音量。是否太大或太小?语速。是否过快或过慢?停顿。讲课时是否留下了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语言的重点是否突出?发音。教学中是否有过多的重复或口头禅?是否有读音或发音错误?是否有不文明的脏话?(可以用录音机录制一节自己的课,自己反思,针对性训练)(二)不要总让你的舌头跑在脑袋的前面语言应该建立在思维的基础之上说什么、怎么说,应该有个基本的设计平庸的语言,缺少妙趣横生、妙语连珠,不能吸引学生。平淡的语言,缺乏卓越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不能感染学生语言及其表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教师品位的一种体现方式 低下的教育质量总是与教师拙劣的语言及其表达相关联的关注教师语言中的“理”和“情”“理”,就是思想,是思想的表达和对学生思想的启迪。教师讲课要使学生产生一点想法。“情”,即情感表达,缺乏情感冲击力的课,不是一节好课。充满激情的语言,能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暗示。教师语言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语气合理、张驰有度。(三)倾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语言沟通价值无限。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师生交流的基本条件倾听学生的理解、观点、思路或构想,或者倾听学生心灵的困惑、学习上的感悟,甚至人生感悟一个善于倾听学生的教师,必定是能够使学生产生亲近感的教师读者反思1语言是教师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教学成败、质量高下直接与教师语言有关。平时我们一些教师过多强调客观原因学生太差,为什么我们不多点思考一下自己语言表达方面的主观原因呢?2应该自觉排查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语言因素,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有效地发挥语言功能。四、教师的习惯习惯成就人生格言点拨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孔子妙语摘要 有人说:习惯成就人生也有人说:习惯决定成败好习惯提升人的品质和生活品味,坏习惯糟蹋人的形象和生活层次。(一)良好的教育始于良好的习惯教师的习惯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维的反映教师的习惯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坏习惯例子:学生犯错,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家长。学生试卷出错,要求学生将错题再做几遍。拿到新教材时,有的老师习惯于找课文中知识点并照搬“教参”。课堂中有的老师习惯于面无表情,习惯于不苟言笑,习惯于讲讲讲、练练练。家长会上,有的老师习惯于数落学生缺点,习惯于只谈学习成绩,习惯于要求家长给学生施压。处理与同事关系上,有的老师习惯于单打独斗,习惯于竞争,习惯于对同事横挑鼻子竖挑眼。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有的老师习惯于批评,习惯于罚站。好习惯例子:有的教师习惯于欣赏与赞美学生,习惯于尊重与关怀学生,习惯于帮助与激励学生。有的教师习惯于与同事交流与合作。有的教师习惯于拓展教材,习惯于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体验、交往、实践等学习活动。有的教师习惯于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重反思坏习惯要改,好习惯如果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终究有一天也会归入坏习惯的行列。从发展的意义上说,教育改革核心价值的追求,需要的是创新,而不是习惯。(二)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成就教师的教育素质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部分,是教师品位高低的一个外在标准。一个优秀的教师究竟要养成哪些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对待学生的习惯:教师应具有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具有尊重、关爱、激励学生的良好习惯。对待教育活动的习惯:在课程问题上,应具有理解课程、参与课程的习惯。在教学问题上,应具有发挥教学过程价值的良好习惯,习惯于创设问题情景,习惯于教学方式多样化,习惯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交往、探究体验,习惯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习惯于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际,习惯于超越教材利用多样性的课程资源,习惯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计划和总结。在自我专业发展问题上:应具有自我规划与自我反思的习惯;应具有读书与写作的习惯;应具有思考问题的习惯;其它习惯,如:与家长沟通的平等、热情的习惯。与同事沟通的合作、支持的习惯。对待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习惯。读者反思1“习惯决定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习惯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功的教育者,就要从入行的那一天起,逐步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2反思一下自己哪些教育教学行为是好习惯、坏习惯,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五、教师的宽容一种教师美德名言点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题记妙语摘要“宽容”绝不等同于“纵容”。缺少宽容态度的教师,总是看不到学生的成绩和进步。缺少宽容态度的教师,总是恨铁不成钢,抱怨学生难教,当面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时候,极易采取放弃的态度,让其“自生自灭”。退一步,海阔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胸怀,宽阔的胸怀的基本功能便是宽容。有品位的教师既是一位严格的教师,更是一位宽厚仁爱的教师。(一)教师的宽容乃教育之需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包容、理解和原谅。理解是宽容的前提和基础;态度、虚怀若谷是宽容的保证。 教师对待学生之所以需要宽容,是因为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是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性、发展水平的未完成性。教师的宽容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种动力。教师的宽容为学生的成长留足了自主反思的空间。(二)做一个宽容的教师宽容的教师,往往是自信的教师;宽容的教师,往往是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宽容的教师注重严与爱。只有对学生宽厚仁爱的教师,才会有宽容。怎样学会宽容?善于谨慎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善于沟通与合作。善于忍耐和等待。善于反思和纠正。读者反思1读者曾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对一“调皮”的学生狠狠地“骂”了一顿,课后这位学生对本读者说了一句话:“老师骂人,说明老师无能”。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句话还时常在耳边莹绕。确实,对待学生,“骂”解决不了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包容效果会好一些。2学生之所以是学生,是因为他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加上学生发展的不均衡,学习困难的学生、“小错不断”的学生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此,不必过于“激气”,一味埋怨和批评。理应抱着一颗平常之心、包容之心。请问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碰到“激气”的事情,你是怎样处理的?六、教师的德性用德性育人格言点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妙语摘抄 教师的德性既是一种品性,也是一种智慧。 教师的专业角色决定了教师的德性至少需要善良、爱心、公正、责任等成分。 (一)教师德性之本是善良与爱 善良是教师对待学生最基本的规范 善良中蕴涵着宽容与大度 善良中蕴涵着理解与尊重 善良中包含着仁爱友善 善良中包含慈悲为怀 为什么教师要有善良的心灵? 学生是未成熟的人,是有待发展的人,是需要精神抚慰的人。 教师用善良去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是对学生最基本的保护。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恨铁不成钢、任意指责、批评、甚至体罚、侮辱,都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对立和抵触。 教师的善良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一个榜样 教师对学生刻薄,学生便学会了对他人尖刻;教师对学生宽容,学生便学会了对他人温让。 善良是为人师的底线,其总体要求是善待学生 善待学生,就是认真对待学生,谨慎地对待学生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工作。 善待学生,就是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理解与宽容优先,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批评教育做到有理、有节、有度、有效、有益。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以爱心为基础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没有了教育的感动力。教师德性中的爱,表现为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善的标志。(二)用德性去教学教师应该用善良去教学,去善待学生。与人为善的老师,为学生留下终身难以磨灭的印证,也留下了一生值得感动和回味的感激,更能在学生的心田里种下了与人为善、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种子。在学生面前,教师的善良德性不仅仅是一种品质和修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三)教师德性之源乃责任与公正责任心、责任感是教师德性的源泉教师要有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态度。教师要以教育自己为责任,正已正人。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做出榜样和表率。公正地对待学生,是反映教师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偏心、正直无私、公正合理。公正的教师是最具威信的教师。读者反思1德性是做人的品格,作为教师理应具有教师德性。教师的德性直接影响学生终身的发展。作家三毛与诗人席幕蓉两个天分相近的女孩,在中学时代遭遇两个不同德性的数学教师,她们的生命理念和生活方式走向了截然相反的道路。这说明教师的德性何等重要。试想,在我们身边是否存在讽刺、挖苦、伤害学生自尊等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自行检查对照,如有上述现象的,应及时加以纠正,尽最大努力展现出教师善良的品格。2在当今集体化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群体学生,因而公正对待学生问题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令学生关注,令家长关注。试问,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在对待学生问题上是否有亲疏冷热之分?是否凭个人的喜好取人?不妨冷静地加以反思,努力促使每一位教师公平、公道、正大光明地对待不同学生,维护教师良好的德性。七、教师的智慧成为一个大智的人名言点拨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 第斯多慧妙语摘要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德智和大智。教师是一个睿智的人。睿智的教师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思维敏捷、观念先进。教师是一个机智的人。机智的教师富有幽默感,富有激情。教师是一个理智的人。理智的教师能做到以理服人,能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灵。教师是一个明智的人。明智的教师善于明理,善于辨析,善于择善而从,善于识时务,把握大势所趋。教师是一个德智的人。德智的教师宽厚仁爱,有理有节,人性丰满。教师是一个大智的人。大智的教师,必定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一)教师的教育智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育出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有智慧的学生”。教师的智慧是在教育专业场景中的综合素养。它内在地蕴涵了教师的理性智慧、德性智慧、情感智慧。有魅力、有品位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二)迎接教育智慧的到来智慧型教师的特点:理智健全、知识完备、理念先进、德性高尚、思想开放、情智充沛。要迎接教育智慧的到来,教师必须做好三个准备: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教育智慧的土壤)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教育智慧生成的重要基础和来源)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善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捕捉)教师的教育智慧需要积累、反思、领悟,更需要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觉醒。读者反思 智慧是人们运用知识、能力主动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教师的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它体现了教师的一种综合素养。教育智慧不是与生俱有,它必须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我们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那就必须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把握教育情景,加强实践体验,在实践中进行自我研究和反思,不断总结和提升实践经验,对一个有准备的教师而言,教育智慧也许不会永远是一个“彼岸性”的问题。八、教师的情感做个多情善感的人名言点拨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悟性。由于情感的活动,我们的理性才趋于完善。 卢梭妙语摘要 作为教师,稳定的情绪与丰富的情感应成为教师感动力的源泉。教师所从事的是一份需要激情、需要感动力的事业。(一)情感就是力量教师的感动力是衡量其对学生的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教育中,情感影响有时候比思维训练更为重要。在教育活动中,情感具有重要的教育力量。情感的教育功能:激起与维持。培养兴趣、激发动机。激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关注度,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师生饱满的情感投入,是达成优良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激动与激励。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尤其需要情感的参与。情感的参与,有助于师生通过情感互动达到相互激动和激励。抽象与移情。 动情之处,往往是在触及人的灵魂深处的时候发生的。 人在动情的时候,往往把听到的,看到的人、事或信息,进行抽象和移情的活动,即联想。 教师情感的力量在于激发新的情感,在于以情动人。熏陶情趣、感化心灵情感丰富、激情洋溢(二)教师的情感投入与情感表达教师的情感投入,影响着学生情感世界的变化。你投入热情,他反应的就是热烈,你投入感动,他得到的就是能力。教师投入什么情感,在学生那里就会产生出什么情感。教师应该投入什么样的情感?一般来说,要投入热情、激情,悲情、愤情有时也是教学内容和过程之所需。教师应投入和表达的情感大致包括三方面:理智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去体验理性智慧的快乐和满足。道德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事物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及其道德判断应该是鲜明的。美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美感体验。(三)教师的情感修炼教师要使自己的情感富有感染力、感召力、感动力,需要修炼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养成平和、阳光的心境。远离虚情假意,做个“多情”、“善感”的人。一个少有情趣和情致的人,难为人师;一个虚情假意的人,难以动人。教师应该是个“多情”的人,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即:热情、温情、激情。从总体上说,教师的情感修炼要做到两个字:“静”和“动”。“静”,是一种心境状态,也是一种情感状态。“静”,首先是平静。面对浮躁的社会,保持一份平静、平和的心态,给学生也给自己一份稳重和耐心。“静”,其次是冷静。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事出有因,面对种种问题,必须理性思考而后沉着应对。“静”,更要宁静。宁静是一种安宁和优雅,不为鼓躁所动摇,志向远大,不为急功近利所诱惑。“动”,指的是情动、灵动、行动。情动,就是善于打动情感,感动他人和感动自己。灵动,就是心动,“情由心生”。教师应该有一颗活跃的心灵,追求理想,向往成就,向往卓越。行动是一切情感智力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仅仅是心动而不去行动,再好的愿景也仅仅是海市蜃楼,虚幻缥缈。读者反思作为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天赋就是情感素质。既然我们选择了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就不能各吝啬情感的流露。当今一些教师显现出来的“职业倦怠”,从本质上说,是由教师的教育激情的丧失、教师情感的冷漠和教师感动力的缺乏造成的。要促进北片教育新一轮的大发展,需要点燃教师的激情,“激情”动力无比、力量无穷。如何点燃教师的激情?看来学校领导者要想点法子,作为教师本身也要对照相关的要求进行修炼。让激情燃烧教育的岁月!第二篇 精炼教师生活妙语摘要 教育就是教师的专业生活。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教育,教师的幸福体验产生于教育。 教师要学会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要学会表达教育的生活体验,要反思教育生活,要追求成就体验,要学会释放压力,要从教育中寻找快乐,要珍爱身体,要真正成为人师。九、教师的规划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格言点拨机遇从来都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谚语妙语摘要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进行总结和规划,思考自己:这一年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有什么收获和遗憾?与当初的豪情畅想有多大的出入?新的一年有哪些豪情壮志?缺少生涯规划的教师,极容易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一)你为教育人生做好生涯规划了吗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作为一种人生的样式,或许比其他任何人生样式都更需要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是具有极强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的教师,历来如此。踏入教育的门槛,教育人生的起步,有时的确需要有人引领的。但真正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缺少生涯规划的教师,极容易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没有梦想,缺乏动力和方向,总习惯于用现实来搪塞梦想和希望。拿破仑说,只有先投身战斗,才有可能获取胜利,否则,结果只能是失败和束手就擒。梭罗说,大多数人生活平静的绝望中,只有冲出来,走出这种境地,才有生的希望!(二)企盼与行动教师的规划是教师专业的生涯设计,教师的规划就是对教育人生的成长设计。它是教师发展的指南,是教师成长的方向。无论是教师自我规划,还是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包括以下几种设计:教师专业精神形象设计核心是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思想的规划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气质。有思想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就是一种专业形象。 教师专业生存方式的设计核心是教育行为方式或教育场景中的活动方式。(教育风格、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方式)教师的专业生存方式: 应该是一种研究型(“教师即研究者”) 应该是一种学习型(“教师即终身学习者”)应该是一种合作型(“教师即伙伴”)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设计每个有追求的教师,都应具有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这是教师生涯规划不可缺少的内容。每一年要达到哪些具体目标?三年或五年内要达到哪些标志性目标?规划是一种设计,一种想象。要把它变成现实,关键在于落实,在于坚守理想和信念。教师自己要去为之不懈努力。学校要创造条件,要关注教师的成就需要。读者搞要 1的确,我们一些教师缺乏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规划,每天沉溺于琐碎繁杂的日常教学事务,把自己深藏在教材和学生作业之中,不进行自我成长的规划。没有自我设计的目标,随大流,贻误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试问:通过学习修炼一书后,我们的教师有何感想?有否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做规划的打算呢?2当我们的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们的领导有否与这些教师谈过话?有否与他们规划过未来呢?有为他们提出过一些“奋斗目标”吗?学校为教师的成长是否制定有全盘计划?试问:通过学习修炼一书后,我们的领导能从中得到什么启迪?在引领教师成长方面将有何新举措?十、教师的阅读过一种阅读的生活格言点拨 读书,读书,再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妙语点拨阅读不仅是“读书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这一部分,就好比汽车没有了燃料,好比胎儿失去了联结母体的脐带。对“读书人”来说,没有阅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教师如果不读书,还能去“教书”吗?(一)用阅读拯救自己阅读是寻找精神家园的最好方式。读书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阅读可以开拓胸襟,拓展思路。阅读,是与大师对话的过程,是自我反思的过程。时下的“职业倦怠”其实质是专业领域中的一种自我麻醉、自我遗失、自我放弃的结果,是一种精神萎靡、思想停滞、无精打彩的状态。怎样走出这种境地?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阅读,用阅读来拯救自己。(二)读出自己教师的阅读,要读出教育的知识,读出教育的思想,读出教育人生的感悟,读出教师的个性,读出一个大写的“人”(即教育场景中的人。)一位教师说:“我们所以迷茫,是由于我们不会思考了;我们所以不会思考,是由于我们储存的知识不足以解决或更好地解决问题了。最有效的办法,是重拾书本,更新自己,与时俱进。读出自己,不仅要读出理解、体会,更要读出问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基本经验。有计划地阅读。每学期系统地读一两本教育专著。带着问题阅读。做好读书笔记。交流与分享(交流阅读体会,分享阅读快乐)读者反思 1确实,在时下的教育中,教师们疲于应付烦琐的教育教学事务,有心读书的教师在逐渐减少,有阅读计划的教师也在减少。即使是读书,也仅仅是读考试之书,读教参之书,读应景之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读者想问,我们一些教师经常会到图书馆借一些专著或到书店买一些专著来看吗?也许连指导中心组织的读书活动都不感兴趣。2在构建“学习型社区(组织)”的今天,在创建“书香校园”的日子里,我们的“组织”首先要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校长们,让我们一起用真诚与热情创建好图书阅览场室,为师生开垦出一片阅读的新天地吧!十一、教师的研究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名言点拨 教师是教育研究的生力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妙语摘要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作为一位有专业追求的中小学教师,一定要增强自己的研究意识,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一)研究什么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种形式:项目承租承担某些学者的科研课题的部分任务,作为实验研究基地学校参与教科研的一种形式。自主研究基于自己的教育理想、针对所发现的重要问题,独立开展教育科研的一种形式。作者更为主张,从自己切实的教育经验和教育实践出发,提出问题,开展教育科研,即自主研究。教师的教育科研要研究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教育问题发现问题的几种方式:不安于现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领域保持经常的关注,发现存在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并确定科研课题。辩证的否定。即对已有的结论、习惯、常规和理论作出否定的或部分否定的判断。在否定中发现新的问题。变换思考角度。对原有的结论、观点或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重新审视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发现新的问题。类比和移植。借用其他学科或研究领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重新审视教育领域的问题,从而发现新的问题。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来说,研究问题的提出不要刻意求全、求大、求新,但要求变、求实、求用。(二)怎样研究结合教育科学工作最适当的研究方法是叙事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1教育叙事研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叙事研究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并得以广泛运用。教育叙事是一种教育生活体验的“传记”,是对教育生活的深度描写。一个好的教育叙事,应该能够使读者从中自悟出许多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一个好的教育叙事,应该能够打动读者的情感甚至心灵。教育叙事终归是要写出来,要经过写作的过程。教育叙事的写作是教育生活中观察力锻炼的一种有效方式。2教育行动的研究行动研究,顾名思义,首先要行动,要具有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采取新的教育行为的创新意识,是在行动的基础上开展的反思性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从感受到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不足,发现其中的问题开始的。通过对新发现的问题的基本思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原有教育教学行为的方法或具体行动策略,并主动实践。教育行动研究的基础是自主反思,即反思原有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或策略的局限性。反思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三)“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形成教师专业判断能力的基础。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确立了“校本教研”的课改路径。“校本教研”,说到底,就是要求每个教师都“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都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却确立合理的教育价值观。读者反思 近年来,我们在教育科研方面提出了“双飞”工程,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德育研究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中去,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读者始终觉得我们的教育科研参与率还不够高,一些学校还只停留在学校层面做课题,是少数几个人在研究。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总是过于强调人手不足,无暇于从事教育科研。也有部分教师在教育科研作用的认识问题上有偏差,认为:“搞什么科研,上好几节课就OK了”。淋淋种种的意识和行为导致了科研参与率不高,科研氛围不够浓厚。在新形势下,要促进教师内涵发展、专业发展,争当新型的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为此,每一位教师不能安于现状,要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育教学,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十二、教师的反思新型教师的必备能力格言点拨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妙语摘要 美国学者波斯纳简洁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人自我觉悟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一)反思什么“反思”,泛指人对自己言行进行总结、思考、内省的过程。反思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明辩事理人伦,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教师反思的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要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回答自己是怎样看待学生,如何设计和分解教学目标,怎样处理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品德等方面的关系,甚至要思考自己与课程的关系等问题。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我们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二)反思的策略反思首先要有目的。通过反思要达成何种认识,形成什么观念,更新哪些行为,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反思的具体方式:总结性反思总结是反思的起点,总结过去的经历和经验、感想和感悟,就是反思的开始。我们必须养成总结的习惯。描述性反思与解释性反思描述性反思:是对原有事件、教育经历、教育活动作过程的叙述。类似于教育叙事。 主要是用来说明经验“是什么”或“怎么样”。 其实是经验提取的过程。解释性反思:是在描述性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行为、教育事件或教育经验作观念的分析、思维方式的考察,从而揭示行动的依据、观念的基础和思维方式的特征。 重点在于观念的说明、思维方式的分析 其实是发现经验的过程。读者反思反思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反思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必备的一种能力,通过反思,可以不断觉醒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维方式,改善教育行为方式,凝炼教育教学艺术。曾记得,读者在从事一线教学时,每上完一节课都习惯在备课本上写“教学后记”,都认真回顾一节课下来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讲练关系是否处理好?学生听课状况及效果如何等方面都作为“教学后记”思考的内容,持之以恒,长且下去,确实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们不妨一试。没有反思就不会有进步,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还是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却应建立在反思理念基础上,成为一个“反思型的人”、“反思型的领导”和“反思型的教师”。十三、教师的写作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格言点拨必须写自己看见的,感觉到的而且要写得真确、诚恳才成。 契可夫妙语摘要 一名优秀教师,要学会表达自己,而写作则是表达自己的最佳方式。 (一)写作: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对教师而言,写作并非是纯粹的创作,而是一种教育生活方式。写作即观察。教师的写作,要从观察开始,观察教育活动中的人和事。日积月累的观察,能够为写作带来无尽的源泉、力量和基本素材。写作即思考。教师的写作,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作品便是思考的文字呈现。写作即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只要做个有心人,抱着一个积极奔放的心态,体悟教育生活,反思专业生活领域的问题,研究变化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就有东西可写。写作即重写。就是指对现有的经验进行总结,对现有的经验加以更新,对当下的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加以创新。简单地说,就是重建新经验,重构新观念,这是写作的最高目的。(二)怎样写作教师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基本要求:感动自己。写作有时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的,而是自我思想的独白,是与自我陈旧观念的对话。在自己被感动,或者自己能够感动自己的时候,畅快淋漓地表达或写作。保证结构完整。结构完整、罗辑严密、思路清晰,是写作之必需。首先需要把握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写作或研究的素材、资料。其次形成基本概念。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