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疾病概论,(一).健康的概念,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WHO关于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处于完好状态。,一、健康的概念,健康的表现: 1、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无出血; 8、头发光洁,无头屑; 9、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健康的概念: “五快”、“三良好”,“五快”是指: 一、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 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三、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四、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五、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三良好”是指: 一、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二、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二、疾病的概念 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态调节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称为疾病。 症状: 病人的自我感觉,如疼痛、恶心等。 体征: 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所获得的客观征象,如心脏杂音、肝肿大等。 病理过程: 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有规律性的功能、代谢和/或形态结构的异常表现。,现代医学认为疾病的特征是: :机体稳态的破坏而导致身体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活动不能维持相互协调,从而引起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障碍。 :任何疾病都是由病因引起的,没有病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疾病的发生是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过程,通常会引起机体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出现临床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 :疾病是一个过程,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疾病过程一般包括发生、发展和转归三个过程。,三、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状态 介于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第三状态,即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的状态称为亚健康。亚健康可以向健康和疾病转化。 亚健康的表现: 经检查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但常表现为疲劳乏力、心悸气促,经常头疼、头晕;或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失眠多梦、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易惊等。,亚健康可表现为躯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的某个或两个以上方面呈低下状态: 躯体亚健康:出现疲乏、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 心理亚健康:表现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冷漠、孤独等; 社会适应亚健康:常出现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致病因素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特异性的、决定疾病特征的因素称为致病因素,简称病因。 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必要因素。,第二节 病 因 学,病因的种类: (一).生物性因素: 致病特点: (1).有一定的入侵门户、传播途径和定位 (2).致病力量的强弱决定于数量、侵袭力和毒力 侵袭力: 这些因素穿过机体屏障以及在体内散布、蔓延的能力。 毒力: 致病微生物产生外毒素或内毒素的能力。 (3).要有一定的发病条件才可发生疾病,(二).化学因素 (三).物理因素 (四).营养因素: 不良或过剩 (五).遗传因素: 1.遗传物质的改变,可直接引起遗传性疾病。 2.遗传因素的改变也可使机体获得遗传易感性,使后代具有易于发生某种疾病的倾向。,肺原发感染结核杆菌,结核原发综合征,(六)先天因素 (七)免疫性因素: 1.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作为条件促使疾病发生。 2.变态反应 3.免疫缺陷 (八).精神因素 (九).心理、社会因素,手先天畸形,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疾病发生的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条件本身不能直接引起疾病,但是可以影响病因对机体的作用,从而左右疾病的发生、发展,表现为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 诱因:是指疾病的条件中,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危险因素:疾病发生中有些因素难于区分其是病因还是条件,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患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 自稳态: 正常机体在不断变动的内外环境中能够维持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正常进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动态稳定性即为自稳态。主要在神经和体液因子的调节下,依赖相互拮抗而又互相协调的两方面因素来维持其相对稳定。,第三节 发病学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损伤与抗损伤 损伤与抗损伤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也是决定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因果交替 因果交替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原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机体产生一定的结果,这些结果又作为病因引起新的结果。,(三)、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影响 任何疾病都会表现出局部病变和全身反应。机体局部病变和全身反应是密切相关和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的局部与整体关系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发病机制: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变化之所以发生的一般原理。 研究发病机制就是要探求疾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何种变化,这些变化是为何发生和如何发生的。,二、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一).神经机制 病因直接损害神经系统或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组织器官功能改变而致病,称为神经机制。 (二).体液机制 某些病因引起体液质或量的变化、体液调节障碍,最后造成内环境紊乱而致病,称为体液机制。 体液性因子:全身性因子;局部性因子;细胞因子。,(三).细胞机制 病因作用于机体后,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造成某些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引起细胞自稳调节紊乱,称为细胞机制。 细胞受损方式分三种: 细胞完整性被破坏;细胞膜功能障碍;细胞器功能障碍。,(四).分子机制 通过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蛋白质或酶受损导致疾病的发生,称为分子机制 分子病: 由DNA的遗传变异所引起的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其分类: 1.酶缺陷所致的疾病 2.血浆蛋白或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疾病 3.受体病 4.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疾病的经过: 1.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病因自侵入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此期是机体本身抗损伤与致病因子斗争的时期,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 前驱期是指潜伏期后到开始出现某些特有的明显症状之前的一段时期。此期可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全身不适、乏力、头痛、食欲不振、低热等。,第四节 疾病转归,3.症状明显期: 症状明显期是指疾病出现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时期。此期所出现的典型症状与体征常常是某种疾病的诊断依据。 4.转归期 疾病的转归: 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发展趋向和结局。 疾病的转归主要取决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发生的损害与抗损害反应的力量对比。,疾病转归的三种形式: 一、完全康复: 即痊愈 是指致病因素以及疾病时发生的各种损害性变化完全消除,机体的功能、代谢活动完全恢复正常,形态结构得到充分的修复,一切症状、体征均先后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以及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行为包括劳动能力也完全恢复正常。,二.不完全恢复健康 损害性变化得到了控制,主要症状已经消失,但体内仍存在着某些病理变化通过代偿反应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三.死亡 个体生命活动的永远停止,也是所有生命的最终归宿。 临床传统观念判定死亡的标志是心跳、呼吸停止和各种反射消失。认为死亡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濒死期: 临终状态,特点是脑干以上的神经中枢功能处于深度抑制,脑干以下功能犹存,但由于失去上位中枢的控制而处于紊乱状态. (2).临床死亡期: 特点是延脑处于深度抑制和功能丧失状态,表现为各种反射消失,呼吸和心跳停止,但组织和器官仍再进行着微弱的代谢活动. (3).生物学死亡期: 机体各重要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功能和形态改变,有机体变成了尸体.尸体相继出现了尸冷,尸僵和尸斑.,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但是并不意味各个器官组织同时死亡。以脑死亡作为整体死亡的标志。 脑死亡的概念: 是指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判断脑死亡的标准: :持续、不可逆性深昏迷 :自主呼吸停止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脑死亡常用的确认检查: 脑电图出现脑电图平直,不出现2V的脑波活动,即脑电静息;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消失;经颅多普勒超声显示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必须具备以上3项才可确立脑死亡。,判断脑死亡的标准: 1.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2.自主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15分钟后,仍无自主呼吸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 3.瞳孔散大或固定 4.颅神经反射消失 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证明)。,脑死亡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都发生死亡,在整体死亡以后一定时间内,有些器官、系统和某些组织、细胞还能继续进行功能活动。,脑死亡的意义 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 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 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植物人: 医学上称之为持续性植物状态,即患者没有意识,对自身和外界环境无人知功能。但病人能自动睁眼,有睡眠-醒觉周期,能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次种状态持续一个月以上。,我国诊断植物人(PVS)标准,1.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2.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3.有睡眠和醒觉周期 4.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 5.能自主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 6.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 7.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脑死亡与植物人的区别,脑死亡:是指脑干或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丧失功能。 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可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出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有自由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 脑死亡是永久不可逆性的。,谢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篮球球场整修方案范本
- 河道清淤采砂施工方案
- 重庆科技学院《大学英语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水泥构件销售方案范本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中学数学现代教育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艺术学院《实证会计研究入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药剂学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师范学院《植物生殖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SL+303-201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 国企外聘合同范本
- 大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血管超声在通路中的应用》
- 2024年职业技能测试题库500道附答案【黄金题型】
- 吊篮安装计算书
- 复习-Python初中信息技术
- 35KV电缆入地综合项目工程综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园林工程课件
- 中国MEMS流量传感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
- 癌症患者的放疗护理与副作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