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三十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三十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三十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检测(三十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为应对问题,后来政府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体制 D农业集体化 解析:选B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俄国的某项政策”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也的确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实施的措施是“新经济政策”,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项。2(2018潍坊模拟)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个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的苏联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是因为新经济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B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这让许多革命者感到无法理解C西方人士认为,俄国这一招是痛击他们的,因为新经济政策采用了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D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让西方国家感到恐惧解析:选B材料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形象说法。新经济政策不是放弃社会主义,也不是完全施行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想着用发展资本主义的手段发展社会主义,但是当时不被理解,故选B项。A项错误,革命者感到痛惜是因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被理解;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并非国家垄断贸易,而是实行自由贸易;D项错误,斯大林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3列宁说:“能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小农恢复贸易自由、资本主义自由而不至于因此破坏无产阶级政权的根基呢?能够,因为问题在于掌握分寸。”这一认识()A促进了苏维埃体制的建立B推动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D主张推行农业集体化解析:选C依据题干中的材料可知列宁认为可以有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存在,但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为新经济政策中的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中小企业由资本主义经营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与题干无关,B项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存在的,D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4(2016江苏高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解析:选C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资金困难、原料不足,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并且要求短时间之内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而且也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虽然农业领域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但是农业仍然没有明显增产,故选C项。5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C从苏联的建设成就中看到了“计划”力量D斯大林体制建立解析:选C据材料“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可知维尔斯从苏联的建设成就中看到了“计划”力量,故C项正确。6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为:直至1970年以前,绝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始终不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之门。“若打开世界工业化地图来看,30年代后期的唯一改变,是苏联五年计划的实施。”上述“改变”是指苏联()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B通过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现代化C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实现工业化D推动凯恩斯主义在国际社会传播解析:选C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推行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农业集体化的相关信息,不能体现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现代化,故B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故C项正确;凯恩斯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样,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摘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解析:该题属于论述型的问题,题干的观点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农业改革、对商品经济的态度、所有制政策、实践效果等方面对比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异同,从而论证这一观点。答案:(1)从农业改革来看:邓小平沿着列宁培育农贸市场、走合作社道路的思想,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2)从对商品经济的态度看: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经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3)从所有制政策看:列宁对外国资本家实行租让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政策。此外,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