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诊断基本思路PPT课件.ppt_第1页
血尿诊断基本思路PPT课件.ppt_第2页
血尿诊断基本思路PPT课件.ppt_第3页
血尿诊断基本思路PPT课件.ppt_第4页
血尿诊断基本思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尿诊断基本思路,1,概述,血尿是儿科泌尿系统常见症状 国外统计学龄儿童无症状血尿发生率为0.4-4.1% 国内1986年对2-14岁儿童224291名筛查,单纯性血尿942名,占0.42%,1996年小儿肾脏病学组统计2315名肾活检,单纯性血尿31例,占10%,2,一、定义,尿中离心尿3/HP(6/HP)或尿红细胞8000个/ml 重复23次 每升尿液含有0.5-1mL血时称肉眼血尿,隐血仅用于筛查,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当尿中存在还原物质(如VitC 50mg/dl)可呈假阴性,若尿中存在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物质时呈假阳性,故隐血常与镜检不平行,仅用于筛查。 (健康人1.8-5.8%尿分析隐血可阳性),3,二、诊断思路,鉴别是否真性血尿,首先排除假性血尿 判断来源 泌尿道 (一)肾小球性 1、原发型肾小球疾病 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3、遗传性肾脏疾病(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 4、剧烈运动后及病毒感染、过敏等的一过性血尿,4,(二)非肾小球性 1、尿路急慢性感染 2、特发性高钙尿症、泌尿道结石 3、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 4、泌尿道畸形、肿瘤、外伤 5、药物(如CTX、磺胺类、氨基甙类抗生素等) 、高草酸肾病 全身性:全身性疾病引起,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新生儿自然出血症,5,(三)判断来源 1、症状:病史、家族史、浮肿、高血压 2、肉眼血尿 肾小球性:均匀 暗红色、烟灰色 非肾小球性:鲜红、起始 终末、可有凝血块 3、尿常规分析 蛋白尿+ 镜下血尿24h0.3-0.5g 肉眼血尿24h0.99g , 管型、尤红细胞管型 肾小球上皮细胞 4、尿三杯试验,6,5、尿细胞形态 10种形态 北医 中央浅染 压折 细刺 粗刺 园有Hb 大淡染 环状(面包圈) 芽胞 穿孔(靶形)破碎 重度变形是指后四种(三种)30% 1992年国外 Totita 强调G1型红细胞(棘红细胞) 敏感性特异性95-100% 棘红细胞:为独特结构红细胞,一种细胞膜突出形成囊泡的面包圈样细胞,以5%为界 G1 5% 肾小球性 G1 5% 非肾小球性,7,5、尿细胞形态 影响因素 新鲜 尿渗透压 技术条件 年龄、大量血尿重复 尿中红细胞达到一定量(一般 10- 15/HP),较可靠,8,尿红细胞形态,9,尿红细胞形态,肾小球性 非均一性(重度畸形30%) 非肾小球 均一性(重度畸形15%) 尿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肾小球性MCV 6072fl ,分布不对称, 非肾小球性反之 敏感性95%,特异性98% 国外文献报道: 用外周血和尿中MCV来判断血尿来源。外周血细胞平均体积(MCVB)与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C)之差大于16fl,则为肾小球性,反之为非肾小球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1%与97.2%。,10,尿红细胞形态,尿红细胞电泳 肾小球性为20.641.72秒,非肾小球性为 27.271.66秒 最近有人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采用流式细胞仪的原理确定细胞类型和形态,给出红细胞的均一性和变异性等参数,符合率88%。,11,(四)其他检查 肾小球性:24h尿蛋白定性定量 免疫球蛋白 补体C3 ANA、乙肝免疫等 肾穿刺 非肾小球性: 中段尿培养 尿Ca/Cr B超(肾盂积水、先天畸形、结石、囊肿、肿瘤等) KUB+IVP(了解泌尿道的形态及功能,包括尿路畸 形、囊肿、肿瘤、结石等) 膀胱逆形造影(膀胱输尿管返流、尿道狭窄) CT 、MRI(肾囊肿、肿瘤、畸形、外伤等)、 DMSA(肾静态显影) (五)病史(即往史)、家族史(要求父母做检 查,男孩做电测听)、药物史 (六)体检,12,13,14,15,单纯性(孤立性)血尿诊断标准,Habib 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6个月 无水肿高血压 无或轻度蛋白尿 0.2g/24h (国内0.5g/24h) 无尿路解剖异常 无免疫学异常 无家族肾脏疾病史 我国第二届肾脏病会议 加 异形红细胞为主,排除其它肾脏疾病,16,儿童单纯性血尿常见病因,IgA肾病 薄基底膜病 遗传性肾炎 原发(系膜增生性肾炎) 、继发性肾炎,17,表现为单纯镜下血尿的常见肾小球性血尿的肾脏疾病 例数 (%) ,病例数 231 306 50 322,系膜增生性肾炎 101(43.7) 116(38) 9(8),其他肾炎 32(10),IgA肾病 27(11.7) 129(42) 17(34) 78(24),薄基底膜肾病 13(5.6) 18(6) 13(26) 50(15),Alport综合症 9(3) 86(27),项目 杨霁云等 甘卫华等 协和医院 英国学者,轻微病变 23(10.0) 9(18) 48(15),其他,FSGS 31(13.4) 34(11) 2(4),肾门区血管病 48(9),18,以血尿为主表现的遗传性疾病,薄基底膜肾病(TBMN)和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AS)尽管均主要表现血尿,但两者预后截然不同。,19,Alport综合征(AS),不罕见,来自美国资料约1/5000,占儿童慢肾衰3%,占所有终末肾衰的0.25%。 临床表现: 血尿、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男性)为其临床特点。 血尿持续性,随年龄增长出现肾病综合征 听力障碍 50%,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20,Alport综合征(AS),临床表现: 眼部表现:占1530%,特征性眼部异常为前圆锥形晶状体、白内障 其它:弥漫性平滑肌瘤(食管、气管、女性生殖道),甲状腺病、脑桥后神经炎、升主动脉瘤、肛门直肠畸形、精神病及肌发育不良、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减少症)等。,21,Alport综合征(AS),病理改变: 光镜下无特殊改变,免疫荧光阴性, 电镜典型改变为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变薄及致密层的分裂。 肾组织及皮肤组织基底膜型胶原3-5链染色阴性,22,Alport综合征(AS),遗传方式及分型:Gronfeld提出 X连锁显性遗传型:占我国90%,主要是编码型胶原5链( Col4 A5 )基因突变。 X连锁显性遗传型:主要是编码型胶原5和6链基因均突变。,23,Alport综合征(AS),遗传方式及分型:Gronfeld提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15%型胶原3链基因或%型胶原4链基因突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尚未确定突变基因。 应用Col4 A5的克隆及抗该码蛋白的单克隆制作,开辟诊断新思路。,24,Alport综合征(AS),诊断标准:1996年Gregory提出10条标准 肾炎家族史或先证者的一般亲属或女方的男性亲属中有不明原因的血尿。 持续性血尿,无其他遗传性肾脏病证据如薄基底膜病、多囊肾。 双侧20008000HZ范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耳聋为进行性,婴儿早期没有,但多于30岁前出现。,25,Alport综合征(AS),诊断标准:1996年Gregory提出10条标准 Col4 AN (N=5或3、4)基因突变 免疫组化显示肾小球和/或皮肤基底膜上Alport抗原决定簇完全或部分消失。 肾小球基底膜超微结构显示广泛异常,尤其是增厚、变薄和分裂。 眼部病变,包括前圆锥型晶状体、后囊下白内障、后多型性萎缩和视网膜斑点。,26,Alport综合征(AS),诊断标准:1996年Gregory提出10条标准 先证者或至少两名家庭成员逐渐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 巨血小板减少症或白细胞包涵体 食管和或女性生殖道弥漫性平滑肌瘤,27,Alport综合征(AS),家族性成员符合相应遗传型,再符合210条中1条拟诊、2条确诊。无家族史者应至少符合其中4条。 治疗目前有效措施还是肾移植术。,28,薄基底膜肾病(TBMN),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良性家族性血尿,病理以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变薄为特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 据统计在持续性镜下血尿中占2651%,在发作性肉眼血尿患者中约占10%。,29,薄基底膜肾病(TBMN),临床表现: 持续性镜下血尿是典型表现,约938%儿童与成人有发作性肉眼血尿。 血尿大多为肾小球性,儿童很少有微量蛋白尿(6%,500mg/d 与高血压的比率分别为50%、16%与17%。多数没有肾功能衰竭,无肾外症状。,30,薄基底膜肾病(TBMN),病理改变: 光镜下基本正常,免疫荧光阴性 电镜:特征改变为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均匀变薄(儿童250nm,各家报道123 300nm ) 肾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皮肤)基底膜型胶原链染色全部正常。,31,薄基底膜肾病(TBMN),遗传方式: 约2/3均有家族血尿史 多数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为编码型胶原Col4 A3和Col4 A4存在杂合突变。,32,球门血管病,主要指从肾门至肾小球各级血管的异常 较为罕见,发生率0.049%, 可分先天性及后天性(获得性)二种, 是近年来在无症状血尿中发现的新病理诊断疾病,33,球门血管病,临床表现: 持续镜下血尿或间歇血尿、反复肉眼血尿。在成人常有剧烈腰痛、称为腰痛血尿综合症(略有差异)。 病理改变 主要在肾小动脉,表现为透明变性、纤维内膜增生、免疫荧光见入球小动脉壁有C3沉积,选择性数字血管造影发现异常的血管影像是诊断本病的关键。典型的病理及免疫荧光有助于诊断。,34,肾小球血尿,蛋白尿,持续/加重,无或轻微,持续血尿,系列检查,血尿持续,随访,说服家属,间接血尿家族史,家族史(级血缘家族史),肾小球血尿的诊断与随访,肾活检,35,儿童非肾小球血尿常见病因,尿路感染 特发性高钙尿症:尿钙/尿肌酐0.21 24h尿钙定量0.1mmol/L 胡桃夹现象,36,导致非肾小球血尿血尿的常见疾病,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胡桃夹现象) 左肾静脉进入下腔静脉行程中,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肠 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处受到挤压。左肾静脉与左肾盂肾盏粘膜下血管有交通支,左肾静脉瘀血时,粘膜下静脉腔内压上升导致出血。 见于青春期,身体增速,夹角变小。,37,38,导致非肾小球血尿血尿的常见疾病,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胡桃夹现象) 临床表现: 血尿:镜下 偶见肉眼 瘦长体型 左侧腰痛 左侧生殖道静脉曲张(精索) 非肾小球性血尿 良性预后,39,导致非肾小球血尿血尿的常见疾病,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胡桃夹现象) 偶见直立性蛋白尿 B超(CT):左肾静脉夹角前后左肾静脉直径 3倍以上 肾血管造影直接测量左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压力 差值5mmH2O或3-4mmHg (正常1 mmHg) 最近有人应用多普勒超声(CFl)及脉冲多普勒(pd)能直接反映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压力差,价值优于B超。 Wolfish等认为90%以上的尿红细胞形态相同,加上超声检查表明左肾静脉受压即可做出诊断。,40,导致非肾小球血尿血尿的常见疾病,特发性高钙尿症 镜下血尿 偶发肉眼血尿 非肾小球性血尿 可有尿频等非特异性症状 排除继发性尿钙增高因素,如:甲旁亢、 制动、VitD摄入过量、肾小管酸中毒等 可有家族史,家族肾结石可达30-70% 尿钙/尿肌酐 0.21 ,年龄不同差异很大: 6M婴儿0.8 6-12M婴儿0.6 24h尿钙定量0.1mmol/kg( 2次),41,儿童非肾小球血尿其他病因,草酸盐肾病(Oxalate Nephropathy,ON) 不多见,是指原发或继发因素而致的代谢性 肾病,小儿以原发多见,与高钙尿症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血尿及泌尿系统结石 与尿中钙盐形成草酸钙结晶 肾钙化 慢性肾衰 髓质细胞草酸盐蓄积导致髓质草酸盐结晶形成,致髓质 钙化,可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