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STS教学研究.doc_第1页
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STS教学研究.doc_第2页
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STS教学研究.doc_第3页
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STS教学研究.doc_第4页
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STS教学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STS教學研究另一種的教學檔案夾設計者:孝威國小陳保華單元名稱STS教學植物與動物認識報告教案設計課程目標一、 透過五官的觀察,發覺自然環境及生物的美。二、 從蒐集資料中,學會分類、整理、報告及分享。三、 能主動追蹤探索,並記錄環境中生物。研究動機與緣起:在六年級的康軒課程中,學生在一開始的課程中就面臨了自然界的循環、生態系的課程,而學生雖然在校園內生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往往對於植物與動物一無所知,當要進行族群與群落,甚至生態系的食物鏈課程時就無法順利進行,因此在本學期安排:五年級植物的研究 六年級動物的研究這樣的STS個人研究,希望透過個人研究與分享,可以一次就達到生物基本認識的目的。 活動說明一、 適用對象:1 2 3 4 R5 R6二、 活動時間:400分鐘(分兩次進行,每次均集中火力一起進行,需事先調整課本單元的教學順序以應付之)三、 單元活動簡介由小朋友透過蒐集網路上動植物的介紹,認識動植物的生態特徵,並且從自己歸納的研究要項中,分析歸類資料,不僅熟悉自己所介紹的動植物,也能從同學的分享中主動找出生物的生態重點,達到從同儕中學習的能力。四、 建議融入的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五、 本活動欲培養學童之能力(一) 十大基本能力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欣賞、表現與創新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規劃、組織與實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時間分配及進行法:(1)預計安排五週,每週兩堂課的時間進行研究工作。(2)安排五次的電腦課及圖書館課時間,指導學生進行資料搜尋、重點摘錄、子題安排及其合理性、分享資料整理較好的作品。(3)指導學生如何掌握重點進行報告(五分鐘內)每一子題都能陳述到重點,在介紹完時同學就有概念。(4)介紹評量基準,讓學生知道重點在何處,確認努力的方向。單元活動單元活動教師學生備註一、尋找主題教師引導教學建議:帶入大問題探究:1. 從生物這個主題你聯想到什麼?2. 從動物的主題你聯想到什麼?3. 歸類,確定個人研究項目二、尋找子題教學步驟建議:1.從蛇的主題你聯想到什麼?2.歸類,定出小子題3.分組試想自己的小子題三、資料搜尋教學步驟建議:1.安排五次的電腦課及圖書館課時間,指導學生進行資料搜尋2.要求使用兩至三種的科學方法3.說明評量基準。四、分類整理教學步驟建議:1.依照子題排出順序2.剪裁資料3.閱讀出重點五、製作小書1. 活潑有創意2. 需要順序性3. 可以跳脫一般書籍的模式4. 範例展示六、報告分享1.每人報告五分鐘2.評量基準介紹七、教師檢討建議教師介紹方向:開放性的發言鼓勵性的字眼設立電腦資料夾,將子題歸類建議教師介紹方向:圖示,列點都是很好整理資料的方式教具及現場模擬都可以增強效果配合學習單第一、二點配合學習單第三、四點配合學習單第五點教學流程動物?生物帶入大問題探究,引導學生針對生物這個主題進行聯想,帶領技巧:(1)從這個題目你聯想到什麼呢?(2)將聯想到的上黑板書寫出來,每一個都要上來寫,先寫先贏(3)不批評,善意的鼓勵 (4)策動所有的人欲罷不能 在開學第二次上課中安排學生針對生物這個主題進行聯想,學生聯想到:藻類細菌動物有細胞的植物有生命的生物引導技巧的關鍵語句:(1)你覺得哪些是可以擺在一起的?你的理由是? (分類只是要讓學生界定問題的範圍) (2)這樣擺在一起你同意嗎? (3)你可以幫這些擺在一起的內容想一個題目! (4)你還可以幫它想另一個名字嗎? (5)還可以再來一個嗎?(6)真的沒有了嗎?再挑戰一個。 (老師想辦法誘拐學生上台,刺激學生思考、說話, 學生講的話多,所以有參與的興趣, 老師只要自然的跟著學生的感覺走,順勢誘導。) 接著針對動物這個主題進行聯想,學生聯想到:有生命、會動的、不用葉綠素行光合作用、靠吃別人而生活、有攻擊性、-動物類中有昆蟲、蛙類、蛇類、烏龜、鳥類-,歸納後用個人選擇一種生物作為研究對象。引導學生進行蛇類的聯想:有毒的冰冰涼涼住在草叢裡有攻擊性的像繩子像水管蛇醜陋的陰沉的有毒牙的必須打死的吃老鼠的冷血的恐怖的最後進行整理與歸納,整理後的分項為:長相特徵、生活習性、居住場所、蛇類食物、蛇類天敵、如何辨識有毒及無毒蛇類、如何解毒、蛇的功用、大家對蛇的印象、面對蛇的第一個動作、蛇的研究及參考書目等等。研究的方法包括: 圖書資料搜尋、網路資料搜尋、民意調查、簡單問卷、 實物對照、生態試養、影帶蒐募等等。 呈現模式: 將蒐集的資料轉變成一本小書模式, 不要資料的堆砌,需要將資料反芻後,加以消化然後呈現 ,小書類型多樣,可以有不同的呈現法, 越有自己特色者分數越高。 子題研究的對話方式:(用此來確定題目可不可以做)你打算怎麼研究?你想知道些什麼?你想要在什麼地方做?你想去哪個地點進行?怎麼去?怎麼做?(還要透過研究方法可行否,再決定可以研究嗎?)用哪些器材?用什麼時間進行?當學生可以完成達成對話時,表示他的觀念已經清楚,此時才進行寫研究計劃書,而研究動機當然就成為最後才出現的。 對話的用語:我們與學生的對話、問話可以刺激他去思考,老師在對話中再持續引導:可能有-、你是不是忘記了-、好像少了-建議你要注意-、該怎麼解決-給你一個小建議-,老師必須透過不斷的追問,一直刺激,才能讓學生有所醒悟釐清觀念。透過此就能呈現你提你的方法,我舉我的意見的對話方式,老師與學生兩者的地位均等,當價值澄清了,參考與否?、決定如何?,決定權就歸學生所有,這就是民主程序,也就是真正STS的精神。 對話的幫助:老師要透過與學生的對話,引導出學生自己的想法,當我們透過與學生對話時,往往學生就會在回去修正他們選定的題目或子題,因為他們自己發現似乎無法完成這樣的子題,題目過於龐大,沒有能力完成,必須重新修正思考。 絕招:(1)強調要求使用兩至三種的科學方法,讓學習的技巧更多元。(2)提示評量基準要求學生達到某一定的標準,以達到標準就能獲得好成績。 (3)詳列給獎標準。(成果發表光碟片、班上生活照片光碟)科學研究方法: A.寫的、畫的、丈量、紀錄、拍照、資料呈現順序B.訪問、錄音C.設計問卷調查、問卷分析D.紀錄分析轉換成圖表、重點整理E.書面報告、電腦報告(簡報軟體、網頁呈現)。F.變因控制的實驗G.概念圖H.製作小書、繪製大型海報、繪製地圖或模擬圖 (環境地圖、植物地圖等)、製作模型I.建議案(給班級同學的一封信、給環保署長的一封信)J.規劃設計(規劃如何改造班級讓她更迷人、畢業旅行) 五、六年級學生報告的比較五年級:1.實地植物採訪,可以直接與植物面對面, 具有現地觀察的功效。 2.老師可以適時針對生態關係作補充。 3.學生的情緒活潑,較有朝氣。 4.學生依賴文字陳述的情形還是很嚴重。六年級:1.昆蟲現地觀察不易,從標本與圖觀察較容易。 2.老師補充生態觀念時,有畫餅充飢的感覺。 3.室內氣氛沉悶,報告過長時會有昏昏欲睡之感。 4.五分鐘的報告,學生常會抓不到報告重點。建議:(1)每位同學在報告前應該提列出三條最重要重點,將重點匯聚成張,方便同學在聽講時吸收之用。(2)報告時進行拍照、錄音、錄影,最後並將資料轉錄成光碟片,可以作為獎品贈送給表現優異的學生。(3)請六年級發表他的小書報告給五年級學生聆聽,並幫學生錄音,報告他如何找出子題,如何製作小書,並讓同學知道報告的方法(4)針對學生問他的學習感想,蒐集教學的歷程,及改進意見。 教學省思:(1)如何引導學生找出研究小子題,是整個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因為透過此,學生才知道蒐集下來的資料應該歸在哪一類,或哪一個子題下面,而不會淪於盲目無章節。(2)從蒐集資料中,讓學生深刻認識動物的身體各部特徵,提醒學生本特徵就是這種動物的命名或分科屬的重點所在。(3)個人的單獨研究缺少對話的空間,對於小子題的蒐集工作,老師需要特別費心,一個一個指導。(4)個人獨立研究雖然淪為單打獨鬥,但是卻能讓每位學生深刻的親自體會作報告的方式,了解其流程。(5)網路的便利性已經使很多學生喪失從書籍中尋找資料的方法,網路資源的篩選與考證正確與否,成為最重要指導的重點。 經驗分享:(1)學習本來就是痛苦的,被推時需要一步步引導,絕不是自願而成的。 (2)老師應該在學生選題時就引導學生,學生在整個活動中遇到的問題要慢慢的遇題即決,並設想在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 (3)運用對話,引導學生合作。(4)一份報告的完成過程中,其實孩子體會最深的是與人的關係。 (5)一個學期一份報告,時間縮短,用時間壓力去壓迫學生快速學習。學生學習後的回饋機制:依照:科學觀念、科學態度、科學方法,自己的學習反思,教師教學建議,家長意見等組成。STS教學後教師的專業成長: 本來以為重新思考(1)傳統教學以老師講課為主。目前課程中,除了帶實驗以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引導外,還是以老師講課、以師生互動對答為主。(2)STS研究強調學生與老師的對談,老師從旁協助的引導,看似輕鬆,卻是更加累人,主要以老師掌握不住問題重點、對話引導有誤、老師受課程壓力無法堅持到最後所影響。 (3)開始關心對話的用句。體會要事先尋思問題癥結點的可能所在。(4)懂得紀錄研究經過,極力找到癥結點,紀錄,尋思改善方法。(5)懶散的同學需要尋求其他評量方法或機制去改善,有效評量的方法變成我另一次專業成長的主題。期許:(1)我要幫助孩子成長,統整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統整及解決與人的能力,統整及解決與問題的能力,統整及解決與事的關聯的能力。 (2)應該多問我可不可以更好?,如何更好?, 而不該問我是否做對了?。 給自己一些期許,生命中要求更好,就會有衝力, 遲疑與徬徨只會讓自己失去更跨一步的動力。 (3)給一到六年級的學生有一次做專題研究的機會吧。 參考資料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主編(民91)。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台北市:揚智文化。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STS教學研究會會議記錄(民91)。宜蘭縣:大隱國小。STS研究 孝威國小六年級動物生態小書製作 座號: 姓名: .一個和同學分享動物生態秘密的機會.評量基準完成時間:年 月 日 超前(5) 準時 落後(5)一、91年 月 日,預計完成: 二、91年 月 日,預計完成: 三、91年 月 日,預計完成: 四、91年 月 日,預計完成: 五、91年 月 日,全部完成, 研究時間表 規劃時間表,並給自己一點適度的壓力!一針見血 確定題目 這是一個有趣的挑戰!(下個有趣的主標題)發現問題:討論、蒐集、並且證實問題的存在。確定問題:仔細的審查器材和時間的部分,確立問題能被研究與解決。 發現問題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動物存在,我發現了哪些可以研究的問題?、 、 評量基準完成時間:年 月 日 超前(5) 準時 落後(5)評量基準完成時間:年 月 日 有創意 多想一點 國父革命上菜囉! 小書的設計模型 (1)(2)(3)(4)(5)(6)(7)(8)評量基準完成時間:年 月 日 很豐富哦 多想一點 沒有朋友愛哦 研究的子題 你想要告訴同學哪些動物的秘密!STS研究學校的主題研究報告陳保華與八十一屆畢業生的挑戰歷程2003年5月n 緣起: 一直希望能進行一場真正屬於STS的主題研究,從老師引導學生選題、學生歸劃研究步驟、設計問卷或調查表、進行調查、回收分析、檢討與建議,到最後報告呈現,上台發表,這場報告是一場自我能力的挑戰,靠思考、靠通力合作分析、靠書本、網路支援資料,甚至可以完全不用透過電腦網路資料就能自行完成。有了這個想法,就有挑戰自己、挑戰學生的動力。n 目的:1. 研究報告的這些歷程是電腦上無法取得資料的,必須經過討論、規劃、實作,方能完成報告,獲得完整經驗。2. 培養自己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報告研究的經驗與規劃整個歷程。3. 突破男、女生界線,培養共同合作研究的模式。4. 學會問卷的設計、問卷的發放回收的禮儀、問卷分析的初等經驗。5. 學會隨時紀錄別人的意見,並且進行歸類,成為點子庫或修正計劃參考。6. 會將別人的建議納入修正意見,並立即進行調查或研究的延伸與擴充。n 預計研究時間:從92年5月21日開始(第二次評量一結束),進行至畢業考完成(92年6月10日完成報告),約三週時間。n 指導老師:陳保華n 進行研究學生:選定六忠、六孝兩班進行。n 研究經過 選題:1. 之前曾經利用學校作為主題進行概念分析,後來選定的方向有人、環境、生態、教育制度。2. 透過主題再分出小子題,並且提出幾個問題提供可研究的方向,組長依照有興趣的選擇或者自己提出新的問題。3. 組長選定題目後,再由組員認題目選組別,要求男女拆散分組,提供男女共事機會,讓男女生認識各自的優缺點,進行互補,有效達成兩性教育觀念。4. 畢業考評量以此作為一次評量。兩班各分五組,組長選定男三女二或女三男二。學校人老師生態教育環境學生噪音植物動物圖書補習班髒亂危險午餐布袋戲身高普查最多最受歡迎專長教學普查興趣休閒最受歡迎生態點特色偶像歌手電玩遊戲空氣歡迎 指導研究:1. 老師在引導的所有每一段話或同學提的建議都應該隨時紀錄起來,成為點子庫,方便研究進行過程中,隨時回來修正或補充想法。2. 提供背面寫過的紙張,要求學生隨時紀錄,點子形成的過程,並用原子筆記錄,方便未來影印還給學生一份。3. 所有的問卷或調查內容都應該視為報告一部份,需要全部附在STS研究報告書中提交出來,才算完整。 態度:1. 以嚴格的態度要求,並不惜大怒斥責不用心的組別或人,以態度支援認真製作的組別或個人。2. 提供mail,讓學生隨時可以進行詢問,並要求自己立即回覆學生的意見。3. 利用下課時間隨時關心詢問學生進度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壓力。4. 請學生規劃出時間表,是否有按照時間表進行進度,以掌控自己的努力方向。5. 學生要付印前或進行一定要經過老師審核,老師提供意見,增加調查或問卷回收時分析的機會。6. 提供學生影印的機會。7. 錯誤的步驟或經驗都應該被紀錄下來,當成一次經驗值。 反應:1. STS研究報告書的格式紙意思模擬兩可,學生看不懂。2. 部分學生抱持玩的心態,認為組長就會完成一切,它可以依照組長吩咐辦事即可,而組長的態度有疑問,自己孤軍奮鬥,與同學討論時也僅止於自寄意思的宣達,很少做到溝通的目的。(邱文賢、周仕翊與陳蓉君這一組) 觀察:1. 學生會搶著先寫STS研究報告書,部分認為這些寫完,研究就完成一半,而不會想到要先進行分析研究步驟的規劃。2. 昕頤(六孝閱讀書籍)具有帶動同組同學的能力,很快就進入調查的工作,但是沒有找老師確認研究方法及研究問卷,是一大傷,除了鼓勵它的能力外,要求他與老師常聯繫是首要。3. 蓉君(六孝歌手)在個人設計上掌握全盤的動力,沒有讓組員有參與的機會,對於男生方面想要進行參與,她則以先等一下,她想好後再告訴大家,造成因為沒有參與而搗蛋,再進而演變成需要男生參與時他們只以沒意見或你想的就好了來搪塞,對於蓉君的輔導需要多進行一些。(2003.5.28)4. 部分學生對於問卷問題的設計沒有順序性,需要指導後方學會調整,理解問卷的發展歷程。嫣然(六忠補習)這組,則設計的不錯,嫣然較能夠掌握問題的先後順序。韋愷(六忠噪音來源)與兆光(六忠電玩調查)這兩組則稍弱一點,尤其韋愷一直無法立即進入狀況,均瑜的順序觀念反而較佳一點。(2003.5.30)5. 六忠學生發現發出的問卷,受到六孝學生的摧殘,同樣在進行研究,卻隨意不進行問卷填寫,或任意填寫,造成回收時資料失落。林莉婷(六忠補習)及許勤芳(六忠植物調查)兩組的情緒反應,老師應先接受,而請他們聽一聽林慧萍(六忠老師生活)她們進行的方法,才能正面獲得方法上的協助。(自己太雞婆,進行意見建議,應該先問其該如何處理,等待他們提出方法或想法,而不是立即著手干預,甚至是可以報復性的字眼,實在不應該。)(2003.5.30)6. 六孝林思祺一組配合陳姿樺、林瑞彬、蔡淑苹,本來在組成前不受好評,因為組長林思祺並不受青睞,後來組長在進行調查報告時展現先前規劃能力、並自己拿出紙張進行影印,數量之多足以讓組員信服,因此在整個進度上顯現出具有協調性的成果,在課堂中公開對它們一組肯定後,應該還會有更好的表現。7. 六孝吳昕頤能掌握報告的模式,在進行完調查分析後,發現進一步的問題,立即又安排下一步的分析,這種能力是天生而來的,能夠非常清楚的規劃自己的研究報告,並且能夠拉住所有組員的心,一起進行討論,也能夠進行隨機筆記,將提議的內容記錄了下來,對報告內容有所修正。8. 六孝蔡柏盈一組,由於組長不夠負責任,早成組原先前非常積極參與自己做,到後來負氣要等組員交代工作再來做,這一組是最受擔心的一組,組長有漂亮的魅力,但卻沒有足夠的能力與責任心,就造成工作上的耽誤,需要持續觀察這一組發展。 建議:1. 以Power Point進行研究指導,分階段進行指導,每次有每次的進度要求2. 每次上課要求進度報告,要求進度管控(學生並有預計工作時間表)3. 每次報告提出進行狀況、遇到困難?如何解決?誰提供的點子解決?點子的出現記錄了沒?4. 提供mail,要求學生隨時和老師互動5. 請求其他老師支援,學生可以找尋不同支援的老師6. 所有每一段話或同學提的建議都應該紀錄起來7. 設計功勞簿的單子,讓組員在討論時隨時紀錄下談話,每一位提供意見、建議、點子、貢獻、批評人的話語,並且也能紀錄下別組或老師在提供我們意見時的資料。8. 提出老師成績表(成績表評分標準如下)。9. 每一節課安排各組組員上台報告進度(依照時間進行,要求每一階段的不同報告模式):(1) 組別名稱(2) 題目的研究、步驟發展過程(3) 想要調查的內容(4) 規劃了哪些該做的東西、步驟(5) 問卷設計出來的模式、和誰討論修正過、待改進的缺失(6) 問卷調查目前的進度、遇到的瓶頸(7) 調查初期的部分成果、分享、請同學提意見看看哪邊還需要改進或未完善的(8) 還有哪些預備要做的進度(9) 預定可以在什麼時候完成。n 研究報成成果發表會:1. 讓忠班、孝班一起在圖書館進行報告,以自己的話進行報告,準備教材提示機,作為提示自己之用,報告時間七至十分鐘,全組同學應該全力支援報告者文件資料或報幕等。2. 報告內容包含:研究題目、參加人員、研究步驟、問卷內容、研究討論分析、綜合結論、給一個良心的建議、個人研究心得分享等。 待訓練能力:1. 訂出想要知道的問題(有順序)2. 如何將問題轉成問卷3. 問卷發放禮儀與回收的技巧4. 分析問卷的能力5. 討論紀錄的能力6. 教學引導:一件事情紀錄應包含:人事時地物,其中的全部或至少任三項7. 教學引導:強調一件事情的發生,有原因、過程,最後造成的結果,我們在蒐集所有資料時,就應該將這些條件統統收納起來,例如:問題產生、尋思解答過程、提議的內容、轉化成問卷、問卷成品、問卷統計、統計表格、從統計表格中經過討論得到的資訊、從討論中獲得可以提供建議的意見。 評量:1. 由於本單元研究將作為第三次評量的成績,並且希望從這個挑戰性高的題目中讓同學學習到一連串的研究歷程,這段歷程是他們從未經歷過,也無法在網路上直接Downlow下來成果內容的,每一部份都需要經過查詢資料,問卷調查,分析問卷,討論成果等步驟才能做出成果,因此為鼓勵他們盡力,採高標準的要求,但是相對也給他們最高成績的誘惑。2. 本次成績分成六個階段,達成每一階段,就獲得20分,以各組情形累進分數。並從每次的討論過程、紀錄、以及組內同學的反應作為各成分數加減分的依據。(1) 從概念圖發展中找出題綱、確認題目、完成分組(20分)(2) 規劃出研究步驟進行、設計出調查問卷(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