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从观念出发还是从现实出发.doc_第1页
道德从观念出发还是从现实出发.doc_第2页
道德从观念出发还是从现实出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道德意识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思考姜迎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著作中,道德意识形态总是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直接相关,它为一定的阶级、集团的根本利益作伦理辩护。如果离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一定的阶级、集团的根本利益谈道德,道德便会流于空谈。也就是说,我们认识和研究道德意识形态,必须“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2页)历史发展到今天,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如果我们不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出发、不是从现实出发,而是从一些抽象的观念出发,那么,科学的道德认识便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一个客观存在的理论现实是:各种从抽象观念出发的道德理论层出不穷,它们并没有越出马克思的批判所指。急速推进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人们感到世界只是一个“村落”,于是“全球伦理”、“普世伦理”便应运而生,这些道德理论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强大的理论势力。但是,这些理论表面上是从现实出发,实际上是一些抽象的观念出发(如“生命”、“自由”、“人道”等)。也就是说,马克思所批判的“抽象的人本学”、“抽象的人道主义哲学”依然很有市场。马克思认为,抽象的人本学和人道主义总是把人类现实归结为彼此孤立的个人的单独存在,归结为这些个人的个人感受,总是脱离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去描述人,这样就不能充分具体地理解人类生活,就会对人的本质作抽象的、非历史的理解。在这样的哲学前提之下,所谓“新的道德”、“和谐与爱的社会”、“合乎目的的社会”等道德意识形态便会产生。这些理论在分析人类的道德进步时,总是采取非历史主义的方法,让道德观念凌驾于一切之上。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意识形态理论与抽象的人本学、人道主义的道德观是不相容的,也正因为如此,阿尔都塞看到了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后果。人本主义哲学总是从某种“应当”出发,也就是从特定的道德观念出发,以“人的东西”反对“非人的东西”,只有“人的东西”才是人的本质。阿尔都塞指出,人本主义哲学总是要向人们揭示出一种“人的本质”,并且借助这种“人的本质”找到一种共同的、潜在的“普遍利益”。阿尔都塞认为这种“人的本质”并不存在,实际上是利益发现了“本质”,因为特定阶级的利益需要某种“本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人的东西”与“非人的东西”这对孪生的价值判断,“所谓非人的东西同人的东西一 样 ,也是现代关系的产物;这种非人的东西是现代关系的否定面,它是没有任何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作为基础的反抗,是对建立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统治关系以及跟这种关 系相适应的满足需要的方式的反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07页)用“人的东西”反对“非人的东西”是一切人本主义哲学的隐含的或显在的方法论原则。阿尔都塞反人本主义的一个中心论题是,人本主义哲学总是建立在某种道德的基础之上,这种道德基础妨碍了真正的科学理论思考。这是因为道德话语使人对现实的思考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使人们对现实中的所谓“非人的东西”发生误解,从而导致错误的政治行为。这是阿尔都塞对人本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深刻揭示和谴责。阿尔都塞认为,不能为了扩大和加强社会主义基础和在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实行必要的变通,而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因为这会使马克思主义发生“功能性萎缩”,“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受到障碍和成为不可能,而马克思主义的使命正是要指出这正是要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简单地说,一切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全部求助于道德,而道德对于解决真实问题只能起到自欺欺人的作用。”(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7页)由于人本主义哲学从抽象的道德意识形态出发,因而在方法上就必然推崇一种非实证的主观思辨逻辑运演的方法结构,方法论的非科学性使人本主义哲学成为一种主观思想的思辨操作,它似乎是在关注实践,而实际上却远离了现实。由于有了对人本主义哲学方法论的非科学性的揭示,阿尔都塞断言“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提法是不科学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这一口号为什么有很大的“号召力”、“影响力”?阿尔都塞在分析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人道主义、历史主义特征时说出了一个理由。这理由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向人们发出的投入实践,投入政治活动,投入世界的改造的直接呼吁,如果不这样做,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只能成为图书馆的老鼠和毫无生气的政治官僚的牺牲品。”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阿尔都塞认为,这种指责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因为它只是以一种绝对的实践形式发展了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基本点,即马克思在其理论中已经建立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新关系的论点。”(同上)这种“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呼吁表现出多重混淆,即把宗教、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同起来,抹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这些意识形态的区别。具有伦理主义特征的人本主义哲学为了增添其理论的“优越性”,往往把人道主义与历史主义结合起来,阿尔都塞揭示了这一结合的实质。将全部知识还原为历史社会关系,进而将生产关系归结为人的关系,历史自始至终是人的历史,这是人道主义与历史主义结合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家认为,只要赋予人的本质以具体的历史性的属性,就可以摆脱神学的或伦理学的人本主义的抽象和凝固化,就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核心论点即历史唯物主义。阿尔都塞指出,大批文化人本主义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者”都 运用这一思想,“这样,历史就成了人的本质的转化形式,而人的本质则成为改变它的历史的真正主体。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把历史引入人的本质,从而使人同以人作为主体的历史结果成为同时代的,这样(这一点是决定一切的),生产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社会关系则被归结为历史化的人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这种历史主义的人道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使马克思倒退到18世纪的意识形态潮流中去,其结果是使马克思变得“可以为文化的或其他的人本主义的现代形式所利用。”(同上)我们除了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意识形态理论批判形形式的唯心主义道德观念、理论外,还要运用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制度、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辩护。但是,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功能一样,其辩护功能也同样受到多方面怀疑与责难。社会主义制度伦理的最根本的任务和最基本的价值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忽视时,就会发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阶层,因此有的人认为人民的利益已不再具有整体性,还提“人民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已无实质性的意义。这是试图对社会主义制度伦理进行釜底抽薪式的瓦解。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管在怎样复杂的情况下,都能清醒地认识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何实现社会中最大多人的利益,这是历史上许多进步思想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在马克思之前,这一问题没有得到科学地解决。比如空想社会主义者探讨了西方工业化初期无产阶级的贫困现象,并将消除这一现象作为道义上的课题提出来,为实现贫困的无产阶级的利益,他们设计出了较为详尽的“乌托邦”计划,但是现实证明这种设计是不科学的。马克思通过科学研究,认识到历史上的进步阶级的阶级利益和人类普遍利益有某种吻合,并进一步发现无产阶级能够持久地体现人类解放的根本利益,这就奠定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基础,从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民利益观。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