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下册1.5遗传与进化3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页
九年级科学下册1.5遗传与进化3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2页
九年级科学下册1.5遗传与进化3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与进化(第3课时)实验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2培养学生的动作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重点难点DNA双螺旋结构教学准备PPT器材长约10厘米的硬塑方框(或硬纸板)2个 ,长约0.5米的细铁丝2根,圆形塑料片(代表磷酸)若干,双层五边形塑料片(代表脱氧核糖)若干,长方形塑料片(代表碱基)若干,长约10厘米的粗铁丝2根,订书机。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复习:1.什么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这种物质是什么结构?是哪位科学家发现的?这种物质是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的。3.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脱氧核苷酸(二)进入新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通过交流达成以下共识:(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互补配对原则两两配对,并且以氢键连接。(二)制作过程:(1)取一个硬塑方框,在硬塑方框一侧的两端各拴上一条长0.5 m的细铁丝。(2)将一个剪好的球形塑料片(代表磷酸)和一个长方形塑料片(4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分别代表4种不同的碱基),分别用订书钉连接在一个剪好的五边形塑料片(代表脱氧核糖)上。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一个个含有不同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模型。(3)将若干个制成的脱氧核苷酸模型,按照一定的碱基顺序依次穿在一条长细铁丝上,这样就制作好了一条DNA链。按同样方法制作好DNA的另一条链(注意碱基的顺序及脱氧核苷酸的方向),用订书钉将两条链之间的互补碱基连接好。(4)将两条铁丝的未端分别拴到另一个硬塑方框一侧的两端,并在所制模型的背侧用两根较粗的铁丝加固。双手分别提起硬塑方框,拉直双链,旋转一下,即可得到一个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注意:(1)科学性。要能够体现的分子结构特点,包括分子各个组件的比例是否科学,能否体现出碱基配对的情况,能够灵活转动成双螺旋,以及每个螺旋中的碱基数目是否正确。(2)艺术性。要美观大方。(3)创造性。要鼓励学生对课本所提供的制作方法进行创作。(4)实用性。便于拆卸,便于保存,能够反复使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替代材料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材料,也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农村中学而言,只要取麦秆、细高粱秆、薏米、细绳、牙签即可。将麦秆剪成等长,染上4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4种不同的碱基。高粱秆去皮留芯,剪成小块,代表脱氧核糖。薏米代表磷酸。用两条等长的细绳将高粱秆芯和薏米交替穿上,再用牙签穿好上色的麦秆(代表互补配对的碱基),将牙签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条细绳穿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