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小学 夏 艳,2,一、说教材,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我们的民风民俗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本课的内容由三大版块组成“传统的节日”“传统的文娱活动”“不同的民风民俗”,从不同方面向学生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民风民俗进行零距离接触,从而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学会生活。本课的第一教时“传统的节日”侧重于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来历、故事传说等相关知识,感受自己民族生活的特色,认识自己民族的根,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3,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1、知识目标: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民风、民俗的一些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学习动手制作的能力。,4,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弘扬正气,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为树立新风尚而努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重点: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展开活动,渗透文化内涵。 难点:适度拓展,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5,课前准备: 学生: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 2、制作香袋的纸、色彩笔、彩线、香料等。 教师:1、 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卡片等。,6,三、说教学软件,本课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课堂,本课的教学内容多而且丰富,大容量的教学内容结合多媒体课件,更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教师以丰富的画面、录像、音乐等教学素材拓展教学的空间,渲染节日氛围,渗透传统文化,激起学生更深的情感体验,声、色、光、影并茂的多媒体不仅为学生打开了辽阔的视窗,也使学习过程充满了情趣。,7,四、说教学过程,我准备了以下的教学环节来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活动一、古乐图片赏传统(本环节预计4分钟左右) 在我们的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上课开始,先以悠扬的民乐渲染出古朴浓郁的传统节日氛围,用一张张绚丽多彩的图片在学生面前拉开一幅民族风俗的长卷,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使之对民族风俗文化产生亲近、向往之感。再交流从图片中发现的传统节日,并补充自己知道的其他传统节日,从而自然流畅地导入新课,进入下一个环节。,8,活动二、低吟浅唱话传统(本环节预计28分钟左右)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结合丰富生动的多媒体资源开展各种活动,拓展活动空间,通过学生回忆、讲故事、辩论、观看录像、做手工、朗诵诗歌、交流讨论等方式,使课堂变得风生水起,韵味十足。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挖掘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特有的氛围,领略传统佳节丰富的民风民俗,体验传统节日传递的乐趣和亲情。,9,这个环节我将分成五步完成。 第一步,由最隆重的春节入手,用视频片断展示热闹的节日场面,交流家乡过春节的民俗习惯, “猜猜看” :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团聚。,第二步,我将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作为重点。先设疑为何要放清明假?再引导学生交流在清明节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小组合作探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如:讲一讲清明节的传说、由来;演一演清明节的活动(如扫墓、做青团、放风筝等);画一画清明节的景象;谈一谈清明节的经历;说一说清明节的感想;诵一诵清明节的诗歌;读一读清明节写的祭文最后抓住热点问题“烧纸钱的祭祖方式对不对?”让学生结合身边的见闻进行辩论。,10,第三步,展望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小诗朗诵祭屈原,再创设情境:这个端午节你准备怎么过?借机交流端午节的相关习俗 ,最后动手小制作,做个香袋过端午。,第四步,由几幅中秋节代表性的图片入手,看图猜节日,点明中秋节的重要意义是团圆。老师深情吟诵余光中的乡愁,感染学生,最后水到渠成的导入下一个环节“送祝福,写卡片”的活动,用自己的言行来传情达意,展现活动的结果。,第五步,补充介绍其他的传统节日。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教师抓住几个重点稍加补充。,11,活动三、你问我答知传统(本环节预计4分钟左右) 本课内容丰富,但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举例,这一环节我便借助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拓展,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巩固深化。,活动四、表爱国心继传统(本环节预计4分钟左右) 本环节在充分交流了民俗习惯及情感激发的基础上,用“韩国端午申遗”成功的事件让学生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继承这一活态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最后结合今年的假日调整号召学生积极的参与民风民俗活动,挽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12,结语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的分析、理解和教学的设想,但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的生成过程,其中包含了许多无法预知的变量,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密切关注,以争取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019/4/7,25,春 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至节, ,26,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小学 夏 艳,27,春 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七夕节,传统节日,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至节 ,28,29,说一说,30,猜猜看,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 2003年2月南京市举办了一次市民论坛,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了“全民表决”,请所有嘉宾在合家团聚、外出旅游、睡觉休息、休闲娱乐等不同的过年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希望的一种。猜猜看,其中哪一项或全票通过?为什么?,31,32,讲一讲清明节的传说、由来; 演一演清明节的活动(如扫墓、做青团、放风筝等); 画一画清明节的景象; 谈一谈清明节的经历; 说一说清明节的感想; 诵一诵清明节的诗歌; 读一读清明节写的祭文; ,请每个学习小组自由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33,清明节的传说和由来,34,35,36,37,38,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39,40,41,辩一辩,42,清明节至,“风吹旷野纸钱飞”已成城乡一些墓地一景,由此引发的火情、火警不断。最近,嵩山林区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亩,此火就是由于清明节上坟烧纸引起的。而山东省林业部门的数据表明,清明前后上坟烧纸引发的火警火灾常常占到三成以上。 清明节本有“天气清朗明净”的节日内涵,把清明节从烟熏火燎中解脱出来,过得“清明”洁净,应该大力提倡以更加清雅深沉、环保文明的方式,既体现了节日的内涵,也体现了移风易俗、文明祭奠的时代精神。 新华社发,清明烧纸酿火灾 陈规陋习当摈弃,43,44,端午节祭屈原,在一张洁白的纸上, 镶上用细丝编织的花环。 花芯理画上一只棱角分明的粽子, 再把纸儿叠成一帆小船。 带上我精心制作的祭品, 来到嘉陵江边, 把这一船哀思, 寄放到江面。,小船儿随波漂去, 漂呀漂,漂的很远很远 花儿肃然而立, 默默地默默地叩问九天。 万千条江河终归大海, 嘉陵江与汨罗江虽隔千里关山, 但我相信: 两条江一定息息相通、一脉相连,45,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戴香包,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46,47,做一做,48,看图猜节日,49,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50,写一写,51,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52,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象一条天河横亘夜空,人们说,它把多情的牛郎和织女隔开了,只有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搭成一座鹊桥,他们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53,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汉初期。 古老的重阳节风俗虽多,但主要是登高、插茱萸、赏菊和饮菊花酒。,传统的节 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54,你问我答知传统,中国的节日大多是按照什么历法来计算的? A 公元纪年 B 伊斯兰纪年 C 农历(阴历) D 无所谓,什么时候过都行,55,你问我答知传统,下面那些节日不属于汉民族的传统节日? A 春节 B 端午节 C 古尔邦节 D 七夕节,2019/4/7,55,56,元宵节的传统食品是什么? A 年糕 B 汤圆 C 月饼 D 粽子,你问我答知传统,57,农历七月初七,织女和牛郎在哪里相会? A 断桥 B 金门桥 C 天桥 D 鹊桥,你问我答知传统,58,下面哪一件风俗不是属于重阳节? A 登高 B 龙舟竞渡 C 饮菊花酒 D 插茱萸花,你问我答知传统,5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关系学院《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护理学基础技术(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战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大学《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生毕业实习计划
- 大一新生军训心得感悟(28篇)
-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汇报范文(3篇)
- 外研社一起英语四年级下册课文
- 学校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 《列夫·托尔斯泰》-完整版PPT
-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 负数的认识1202
- After-Effects影视特效设计教程完整版全套ppt课件
- 中国铁塔建设维护工作培训PPT通用通用课件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Book 2 Unit 1 Text A
- 医疗设备清单
- SHD干燥机说明书(英)
- 蓝色卡通风格研学旅行报告PPT讲座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