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doc_第1页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doc_第2页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doc_第3页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doc_第4页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试题 (1)本诗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内涵丰富,请分析这一句表达出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3)试分析“人自伤心水自流”一句中两个“自”字的妙处。(4分) (4)尾句以景作结,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5)本诗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析。(3分) (6)请结合全诗,赏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5分) 7. 简要描述诗歌第一句所描写的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5分) 8。诗歌第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简要赏析。(6分) 9.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10.“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阅读答案 (1)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或渲染:以猿啼、客散、暮色等景色渲染了送别环境的萧条凄清)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的牵挂。(手法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若答情景交融,最多可得2分) (2)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同时也表达出了恋恋不舍的惜别深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两个“自”字表现出诗人有情而流水无情,更衬托出诗人别离时的伤感之情。 (4)末句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艘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体现了友人别离后的孤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5)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2分)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1分) (6)以景作结,(1分)“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2分) 7.(5分)内容:第一句描写的是江边送别的情景。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见茫茫江水,耳畔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声。(2分)作用:画面呈现出落寞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2分)点题,“客散”照应题目中的“送”,表明与友人的分别,同时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1分) 8.(6分)(1)诗歌第四句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 (1分)写一孤舟漂泊在万里青山之中,表达友人的孤独处境(2分) (2)万”与“一”以数量上的巨大反差构成强烈的对比(答“反衬”亦可)。(1分) “万”字写出关山重叠、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前途渺茫);“一”字写出远行之人的孤单,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 (3)借代,以“孤舟”代“人”,舟的孤单实指人的孤单, (1分)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9、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闻猿猴悲啼,唯见江水茫茫。(3分)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情感。(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10.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分),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只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2分)(手法答想象,能够合理解释,也可得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1.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第一句写了送别时的环境。 B.第二句写了临别时的心情。 C.第三句写了离别分手的原因。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以“猿啼”水自流”衬托送别裴郎中时的伤感。 B.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C.表达了因政治上受挫折而被贬遭逐的悲凉心情。 D.写眼前景,道离别情,自然而巧妙,很耐人寻味。 11.D 12.B 二: 1、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4分) 答案:“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氛围(1分);“客散暮江头”,“暮江头”点明时间地点(1分);暮霭沉沉,朋友扬帆远去,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2分) 2.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1分)人之有情,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别之情(1分)。 3、最后一句在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写法:以景结情(1分),寓情于景(1分),;好处:营造意境,含蓄蕴藉(1分)。 “青山万里一孤舟”用辽阔的万里青山与孤舟的对比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恋恋不舍的深情(1分)。 翻译 猿猴啼叫,送行的人已散尽,落日挂在了江头。 我独自伤心,而水也自顾自的流。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古诗词鉴赏同是被贬的臣子,而你却走得更远。 青山过后万里,只有一叶孤舟。 鉴赏: 诗题“重送”,是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 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浪浪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客散暮江头”,也不都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日落西山,暮霭沉沉,旅人扬帆,送者星散,此时尚留在江头,即将分手的诗人与裴郎中又不禁更加动情。 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切合规定情景中的地点“江头”,这就越发显出上下两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伤心了,而无情的流水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三句从“伤心”两字一气贯下,以前两句更推进一步。第三句在“远”字前缀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 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对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孤舟”写出了作者旅途的孤寂。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也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 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挚意深,别有韵味。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此诗写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见他的“炼饰”功夫。 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12.参考答案: (1)两者对猿声的写法有虚实的不同。王诗是写别后“忆”友时的景象:潇湘之上,猿啼声声入友梦境,令友梦中亦愁绪不解。虚写猿声,深化惆怅别情。刘诗实写送别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